?

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的教學案例開發研究①

2023-02-08 02:02鄒曉玲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

鄒曉玲

(湖南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自1870 年哈佛法學院院長蘭德爾(Langdell)首創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以來,案例教學逐漸被引入法學、醫學、管理學等領域。特別是20世紀60 年代以后,案例教學應用的學科領域越來越廣,而且逐漸由美國影響到歐洲、亞洲等地。然而教師教育領域的案例教學則起步比較晚,直到20世紀80 年代才真正得以應用和研究。[1][2]近年來,在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中,將案例教學作為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鼓勵培養單位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加強案例教學。2013 年,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教研〔2013〕3 號)明確要“加強案例教學”,畢業論文中可將案例分析作為主要內容,將優秀教學案例納入專業學位教師考評體系,同時案例教學等改革試點成效將作為培養單位申請新增專業學位授權點及其定期評估的重要內容。[3]2015年,教育部又發布了《關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和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意見》(教研〔2015〕1 號),文件對案例教學內涵進行了明確界定,認為“加強案例教學,是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推進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與實踐有機融合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辈⒑粲跖囵B單位和全國教指委積極組織授課教師致力于案例編寫,吸收行業或企業骨干、研究生等共同參與,鼓勵教師將案例編寫與案例研究相結合,“開發和形成一大批基于真實情境、符合案例教學要求、與國際接軌的高質量教學案例?!盵4]以上文件的發布顯示國家在宏觀層面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案例教學和案例開發的高度重視。但縱觀學界對教育碩士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相關研究不難發現,在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面向教育碩士培養的案例研究成果極少。鑒于此,以教育碩士中的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為例,探討該專業人才培養中案例開發的必要性、困境與途徑,這對于促進學科教學(英語)碩士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人才培養中案例開發的必要性

(一)案例開發是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人才培養戰略的迫切要求

近年來,為適應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滿足特定職業領域的人才需求,國家開設了面向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作為其有機組成部分,全日制學科教學(英語)專業肩負著為國家基礎教育學校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英語課程專任教師的重任。但與師范本科英語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比,國家對學科教學(英語)碩士研究生在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均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例,學科教學(英語)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絕不等于簡單的教學技能訓練,也不是對教學策略的機械模仿和單純復制,而是在培育優異的外語教學能力和高超的外語教學藝術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教學實踐理論反思能力的培養,通過反思增強學生對外語教學活動的理性認識,從而提高個人教學智慧。換句話說,針對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是不脫離理論導向的,是具有理論深度的實踐能力培養。

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的案例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案例主題的確定、素材的收集與整理、案例撰寫與修改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不是單純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而是需要案例開發者具備深厚的外語教學理論素養和現代外語知識,并結合外語教育理論對實踐教學過程進行理性反思。因此,師生通過案例開發過程中的深度合作,可將外語教學理論與外語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在教學反思中增強對基礎外語教學活動的理性認識,實現個人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的雙提升,從而滿足國家對學科教學(英語)碩士人才培養的戰略需求。

(二)案例開發是學科教學(英語)教師個人教學哲學建構的有效途徑

陳曉端、席作宏(2011)借鑒了美國學者索爾蒂斯對當代教育哲學的分類,將教學哲學劃分為三個類型:理論的教學哲學、群體的教學哲學、個人的教學哲學。其中教師個人的教學哲學是“由教師個體的教學觀念群所組成的教師對于教學價值與意義的追尋、反思、批判和建構的成果,是教師自主地開展有效教學實踐的思想前提?!薄巴暾慕處焸€人教學哲學體系包括了個體教學本體論、個體教學價值論、個體教學認識論和個體教學方法論等四個基本的部分?!盵5]作為教師教學理念的總和,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指導著個人教學實踐,影響個人教學行為,決定個人教學成效。比如,受教師個人教學哲學差異的影響,同一堂課在教材和教學內容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采用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必然不盡相同。另一方面,雖然每個教師對教學都會有自己的理解,但系統、穩定、科學的教學哲學絕不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它需要教師積極、主動地去進行個體建構。鑒于此,在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探索教師個人教學哲學建構的有效途徑尤其重要。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案例開發可成為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的教師實現個人教學哲學建構的有效途徑。我們知道,教學案例開發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優秀教學案例開發實際上包括了案例撰寫、案例研討、案例應用與實踐、案例反思四個環節,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可對教師進行個人教學哲學的建構。以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的專業主干課英語教學設計與實施的教學案例開發為例,在案例撰寫階段,教師需系統了解英語教學設計的內涵、主要內容、教學要素、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學媒介、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內容,并在學習和領悟中學英語新課標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對自身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尋覓有啟發性的典型教學事件,然后對教學事件產生的時間、地點、背景、原因、經過、結果等進行回顧,對教師選擇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教學事件中蘊含的教學智慧,挖掘教學事件背后的教育規律,初步形成淺表層面的教學觀念。在案例研討階段,教師借助于英語教學理論研究者及中學(中職)英語一線教師等群體對案例進行的深度分析和交流,吸收他人的獨到見解,完善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案例應用與實踐階段,教師將撰寫的教學案例運用到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的課堂以及聯合培養基地,接受課堂檢驗,實現由觀念層面的個人教學哲學到實踐操作層面的教學哲學轉變。在案例反思階段,教師對原有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修正,并持續不斷地分析不同教學情境下不同英語教學設計與實施的異同之處。經過以上四個環節的實施,教師個人教學觀念逐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這種教學實踐“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教學事件,而是能夠運用一定的理論對復雜的教學現象進行科學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教學策略的整體,這便是理論形態的教師個人教學哲學?!盵6]

(三)案例開發是發揮學科教學(英語)案例教學作用機制的重要前提

學科教學(英語)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基礎教育學校及中等職業學校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英語專業教師,然而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生源主要來源于應屆畢業的本科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因此在對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研究生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能力培養尤其重要,而案例教學是培養其實踐能力的重要形式。

劉剛(2008)描繪了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作用機制模型,認為其包括三個方面的作用機制:知識來源擴大機制、學習內容的優化機制、學習效果的改善機制。[7]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的作用機制在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案例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比如在知識來源擴大機制方面,由于案例教學打破了教師傳統單一的講授法,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深度交流與討論,因此學生的知識來源渠道不再局限于教師單方面,也可以從課前預習、小組討論、課堂討論等環節中向外界、同學等多渠道獲取知識信息。在學習內容的優化機制方面,傳統課堂講授法側重于對陳述性知識的傳授,比如什么是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而對程序性知識,比如如何設計、選擇、評價等方面的知識講授力度不夠,從而導致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足。但案例教學法則具有很強的實踐導向性,學生通過對教學案例情境的分析,尋找關鍵問題,并嘗試站在當事人角度提出解決關鍵問題的辦法,通過這個過程實現了程序性知識的獲取。在學習效果的改善機制方面,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小組討論、課堂討論等環節的系統參與,所獲取的知識信息量擴大,同時對案例典型教學情境、教師教學策略、教學內容重難點處理等均有深度思考,最終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了系統的教學能力。

學科教學(英語)案例教學作用機制的發揮離不開案例開發,沒有案例開發,案例教學的作用機制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案例開發的質量也會影響案例教學作用機制的有效發揮。因此,在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培養中,案例開發是發揮案例教學作用機制的重要前提。

二、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的教學案例開發困境

為了解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中教學案例開發存在的問題,對部分參與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培養的教師和管理者進行了問卷調研。調查內容包括教師對教學案例的認知情況、開發情況、開發存在的困難等三個方面。

(一)教師對教學案例的認知情況

在對教學案例內涵的理解方面,47.83%的教師認為“教學案例就是例子或故事”,33.91%的教師認為“教學案例是對實際教學情境的記錄”,13.91%的教師認為“教學案例就是課堂教案”,4.35%的教師表示“不清楚”。這表明,66.09%的教師對教學案例的內涵理解有誤。在對教學案例構成要素的認知上,教師對各選項認知的高低依次為:背景(85.22%)、主題(69.57%)、案例問題(30.43%)、情境(35.65%)、細節描述(41.74%)、以上不清楚(6.96%)。這表明,教師對教學案例發生的背景、主題、細節描述等方面認知度比較高,而對案例問題、情境認知度相對較低。在對教學案例的特征理解方面,教師對各選項的認知情況由高到低排序分別為:典型性(86.96%)、真實性(73.91%)、問題性(34.78%)、理論性(17.39%)、以上不清楚(5.22%)。這表明,教師對教學案例典型性和真實性認知程度比較高,而對問題性和理論性認知程度偏低。歸根結底,教師對教學案例要素、特征等方面的認知情況與對教學案例內涵的理解不當有關,混淆了教學案例、例子、故事、教案四者之間的關系。

(二)教師對教學案例的開發情況

在教師參與案例開發情況方面,33.04%的教師有過1 次案例開發的經歷,13.04%的教師有過2 次案例開發的經歷,5.22%的教師有過3 次及以上的案例開發經歷,48.70%的教師從未參與過案例開發。在教師對案例開發流程或過程的熟悉情況方面,13.04%的教師表示非常熟悉,23.48%的教師表示熟悉,34.78%的教師表示不太熟悉,28.70%的教師則表示完全不熟悉。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對案例的使用情況及案例來源方面,18.26%的教師選用自己獨立開發的案例,13.04%的教師選用與他人合作開發的案例,72.17%的教師選用互聯網、圖書及其他渠道的案例,6.09%的教師表示從未使用過案例。

(三)教師教學案例開發存在的困難

教師案例開發困難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案例開發經驗不足(55.65%)、案例開發精力有限(37.39%)、學校對案例開發支持力度不夠(45.22%)、缺乏案例開發的資源和渠道(26.96%)、案例教學實踐條件有限(21.74%)、其他(3.48%)。教師案例開發困難的原因包括:教師教學科研壓力大(64.35%)、對案例教學重視程度不夠(35.65%)、案例開發培訓機制不健全(58.26%)、學校職稱考核標準不完善(79.13%)、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力度不夠(27.83%)、其他(4.35%)。

綜上可知,第一,多數教師對教學案例內涵理解不當,對案例要素、特征認知不足;第二,多數教師對教學案例開發參與力度不夠、對案例開發流程或過程不熟悉,且教學過程中選用的案例多為他人開發;第三,案例開發存在多方面的困難,其中開發經驗不足、學校支持力度不夠是主要困難,這與學校職稱考核標準不完善、教師教學科研壓力大、案例開發培訓機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密切關系。

三、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的教學案例開發途徑

針對案例開發的困境,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的教學案例開發可從團隊建設、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關系協調、支持性條件的完善等方面著手。

(一)打造多元化的案例開發隊伍

學科教學(英語)案例開發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對案例主題和關鍵問題的確定、案例素材的搜集與取舍、師生調研、案例初稿寫作與修改等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僅以案例素材的搜集與取舍為例,該環節的具體流程包括課堂觀察、課堂錄像文本轉換、文本通識性和學科性的分析、教師訪談提綱的制定與實施等步驟。在教學、科研的雙重壓力,特別是教學案例不納入科研業績的情況下,單純依靠學科教學(英語)授課教師或導師開發教學案例有一定的困難。

從培養目標來看,學科教學(英語)專業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中學(中職)英語教師的重任,因此其案例開發離不開中學(中職)英語一線教師及其典型教育教學案例;從培養對象來看,案例開發也離不開案例教學的廣大受眾——研究生。因此,結合各方優勢,將高校教師、中學(中職)英語一線教師、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均納入案例開發隊伍,打造出多元化的案例開發團隊,通過三方合作的方式揚長避短,最大限度發揮各方優勢。

高校教師方面,他們理論知識儲備豐富,對中西方外語教學理論、外語教育研究方法等有比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的培養方案,明白案例開發的目的,知曉案例開發的使用對象,熟悉案例適用的課程,能為案例開發提供理論和方法上的指導;中學(中職)英語一線教師可承擔案例開發素材提供者的任務,通過他們對自己親身經歷的中學(中職)英語教育教學故事的講述和反思,為案例開發提供必不可少的鮮活而真實的素材;而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既是案例開發的服務群體,又是案例教學的參與者,他們具備一定的研究基礎,能承擔案例開發過程中的課堂實錄、文本轉換、調研與訪談、案例初稿撰寫等方面的初步工作,有的研究生還能在導師的指導下承擔案例修改的任務??傊?,各方主體在案例開發過程中可取長補短、相互合作,逐步形成一種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共同體。

(二)促進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的協同發展

案例教學是實現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與研討,能夠擴大學生知識來源、優化學習內容、改善學習效果。同時,案例教學的過程也是吸收他人教學智慧的過程,學生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學習,吸收他人先進的教學思想,完善個人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而實現決策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正因如此,案例教學成為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

但實際上,案例教學效果受到案例開發水平的牽制。以教學型案例為例,案例素材與案例主題的匹配性、案例風格與教學內容的適切性、案例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科學性、案例編排的規范性、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性和案例使用的便利性等都成為影響案例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

鑒于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的密切關系,促進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的協同發展,是實現學科教學(英語)案例開發的重要途徑。通過案例開發促使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深入反思,從而發現課堂教學中隱藏的不足;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教師還可以對課堂進行重構,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反過來,教師通過案例教學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檢驗案例開發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另一方面也能為案例開發提供典型素材。從而能有效提升學科教學(英語)案例教學的效果。

(三)完善案例開發的支持性條件

成功的案例開發離不開相關支持性條件,學科教學(英語)案例開發也不例外。

1.觀念上的支持

由于教學案例與課堂實踐和教師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其實踐性比較突出,而理論性明顯偏低。長此以往,在以學術研究為導向的高校,案例開發工作便被視為一項學術含量比較低的工作。有研究者對專業學位培養單位調查發現,“近80%的高校仍未將教學案例成果認定為科研成果”[8],案例成果無法與科研論文的地位相比,在高校職稱評定條件中教學案例極少被納入晉級條件中。即便少數高校有這方面的規定,但對案例的級別要求比較高。

學科教學(英語)專業實踐性比較突出,但其任課教師和導師絕大多數都是理論研究出身,在高校學術環境下,為職稱晉級的需要,主觀上也都是重論文發表,輕案例開發。因此,要改善學科教學(英語)案例開發的困境,需要在觀念上要摒棄對案例開發工作的輕視,將教學案例與科研論文同等對待,才能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到案例開發的工作中。

2.培訓上的落實

多數教師對教學案例內涵理解不當,對案例要素、特征認知不足,對案例開發流程或過程不夠熟悉,開發經驗不足。面對這種困境,學科教學(英語)培養單位有必要對授課教師及導師開展針對性培訓,比如在案例認知層面,可對教師開展案例內涵、類型、構成要素、特征、開發原則等方面的培訓;在課程分析層面,可指導教師對研究生開展案例開發需求分析,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進行課程目標分析,根據具體課程開展課程內容分析;在案例撰寫層面,可對案例主題的確定、案例素材的選擇與編碼、案例編寫的規范等進行培訓;在案例評估層面,可對案例評估標準、案例問題的發現、案例修正意見等進行指導。通過系統培訓,提高學科教學(英語)教師和導師對教學案例的認知水平,增進對教學案例開發流程或過程的熟悉程度。

3.資金方面的支持

案例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資金支持。哈佛商學院在案例開發和案例教學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支持。近年來,為實現案例教育國際化戰略,哈佛商學院投入了大量資金對亞洲知名高校的商學院開展了“案例方法和以參與者為中心的學習項目”(“PCMPCL 項目”),向亞洲高校輸出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模式和開發體系。[9]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的案例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對相關人員開展前期培訓,此外還有調研、撰寫、評估、研討、實踐等環節,有些環節還涉及與中學或實踐基地的合作,這些活動當然離不開培養單位的資金支持,同時也可通過案例合作等方式積極調動社會力量的支持,盡可能地為案例開發提供廣泛的資金來源。

近年來,國家在推行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過程中,將案例教學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鼓勵培養單位加強案例教學。但案例教學離不開案例開發,案例開發的質量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實踐能力培養的案例開發迫在眉睫。但受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學科教學(英語)案例開發還存在諸多困境。為此,本文從案例開發團隊建設、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發展關系的協調、案例開發支持性條件的完善等方面探討了面向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培養的案例開發途徑。在現有人才培養體系下,這些途徑兼顧了學科教學(英語)案例開發的主客觀條件,且可操作性比較強,有助于緩解其案例開發的困境,促進案例事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患溝通的認知及培養需求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土木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現狀與對策——以廣大為例
中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與啟示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