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路徑研究

2023-02-08 16:19李若海龐夏雨周小單
沿海企業與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困難資助育人

李若海,龐夏雨,林 鳳,周小單

廣西財經學院 a.學生工作部(處);b.金融與保險學院;c.會計與審計學院;d.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業問題,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資助政策,不斷完善學生資助體系,履行了“應助盡助”承諾,確?!安蛔屢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健全學生資助制度”[1],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2]。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以下簡稱《實施綱要》)明確將“資助育人”納入“十大育人”體系,是發展型資助育人的指導性文件,《實施綱要》強調需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建立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3],進而高校不斷探索以“資助育人”為導向的發展型資助工作實踐。相較于以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生活費為主的單一型經濟資助,“發展型資助”在“保障型資助”的基礎上,注重通過物質幫扶、精神引導、素質提升等方式,促進學生實現個人綜合能力提升[4]?!鞍l展型資助”從2017 年《實施綱要》中提出至今將近六年時間,全國各高校以《實施綱要》文件精神為指導開展了豐富的實踐,廣西高校也開展了相關的探索。文章從管理學“項目化管理”的角度研究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實現路徑,一方面是為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實踐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是為提升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成效,更好地通過“資助樹人”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文獻綜述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綱要》強調提升資助育人質量,建立“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發展型資助體系提出后,國內學者圍繞“發展型資助”開展了相關研究,梳理現有的研究文獻,發現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一是研究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內涵。徐英等[5]認為,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基本前提在于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生活需要,關鍵在于精準資助,原則在于堅持遵循教育、學生成長、思想政治工作等規律,訴求在于促進資助工作可持續發展。王長喜等[6]認為,發展型資助理念注重“以生為本”,資助方式更精準化、信息化,資助形式更個性化和人性化,資助育人貫穿全過程和全方位。二是探究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困境。蘭海濤等[7]指出,當前高校資助面臨對學生資助“精準度”不高、育人工作機制不完善、育人功能發揮不到位、育人對象的全體畫像不清晰等現實困境。武海燕[8]認為,發展型資助育人存在資助育人機制片面化、資助育人宣傳趨同化、資助育人過程簡單化、資助工作隊伍建設行政化困境。三是探討構建高校發展型資助工作體系。李義波[9]主張構建“經濟資助、心理輔導、精神幫扶、學業指導、能力提升”五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單芳[10]建議高校發展型資助體系建設具備健全的資金資助體系、心理輔導體系、學業指導體系、能力提升體系,以形成資助育人的良性循環。四是探究以項目化方式開展學生個性化資助。程艷[11]指出,高??梢酝ㄟ^項目化的方式幫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整合資源,優化資源精準匹配學生個性化需求。蔣君毅等[12]認為,項目式資助通過精準設計多維度立體化的育人項目,從經濟、能力、精神等方面形成系統化的資助措施,適應發展型資助的要求。

從已有的研究成果發現,發展型資助有助于提升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實效性,通過“資助樹人”的方式,不斷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新時代高校落實資助工作的主要模式。部分學者從項目化資助的角度提出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定制個性化幫扶項目,為本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國內各高校十分重視“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發展型資助育人體系構建,筆者發現已有研究較少以地域為特征的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實踐梳理,因此文章對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實踐模式進行了歸納,從項目管理的角度,探討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的實現路徑,希望為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提供經驗參考。

二、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符合教育強國建設要求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023 年5 月29 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13]。資助育人是高?!笆笥恕斌w系之一,強調對學生進行自立自強、誠信與感恩等精神品質的教育和培養,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的全力支持下,我國高校資助體系不斷完善,由“保障型資助”轉變為“發展型資助”。項目化管理是促進項目高效發展及提升企業整體滿意度的重要保障,其目標在于投入較少資源、人力、培訓最大限度地實現效益。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與企業項目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相似性,兩者都要求適應時代發展,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實現總體效益和個人發展的最大化。將發展型資助育人與項目化管理進行結合,有利于提升資助育人實效,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權利的同時實現個性化資助,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教育公平,符合教育強國建設要求。

(一)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符合真正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使命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生資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資助人數不斷增加,金額不斷增長,切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正由人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然而,教育是一項資源密集型工作,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更是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涵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整個過程,需要充足的設備、經費、師資、人力等資源支持。發展型資助育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生活需要,還強調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通過價值引領,強化學生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回饋社會的意識。作為管理學的分支學科——項目管理,其理論運用到學生資助工作中,恰好能夠確保資助育人目的更加明確、功能更加突出、過程監督更加有效。首先,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有利于充分發揮協同育人作用,使資助育人工作獲得更多資源支持。在項目化管理中,學??梢猿浞纸柚鐣Y源,增強教育合力,通過政府協助、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政務實習、專業見習、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項目,以此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更好回應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其次,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之舉。區別于“保障型資助”,“發展型資助”通過項目化管理的方式對學生開展差異化的資助,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主動參加符合個人發展需求的資助項目,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參與項目過程中挖掘自身潛能、實現自我價值的資助目的。最后,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能夠真正關注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做到項目設計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導向,有效開展資助育人活動。項目化管理具有較強的目標導向,注重成果評估,發展型資助項目化管理以項目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資助,設計項目時明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需求,使資助目標更明確,同時注重對項目育人成效的跟蹤與評估,更關注學生參與資助項目后的變化與社會對獲資助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評價。因此,發展型資助育人實行項目化管理,可以保障資助育人實效,確保教育工作真正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需求,提高人民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

(二)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保?3]“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13]。資助育人作為高?!笆笥恕斌w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實踐。立德樹人涉及學生價值觀念培育、道德思維養成,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育人工程,立德是途徑,育人是根本,通過立德實現育人的目的。當前,我國處于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階段,高校資助工作也隨時代任務的變化從“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轉變。發展型資助育人的核心要義在于“育人”,高校通過精心設計資助項目,使受助學生從被動接受資助幫扶轉變為主動參與資助項目,在參與項目過程中,受助學生因個人增長了才干而增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實現從“受助”到“自助”且“助他”的成長蛻變[14]。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以結果為導向,強調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綜合素養的評價,不僅關注提升其專業理論水平,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溝通協作能力、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質;同時強調各方合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團隊合作、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斷成長。發展型資助項目化管理是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創新實踐,通過評估機制,可以實時調整資助環節和育人管理過程的方式與方法,結合實際培養學生養成自立自強的良好品質,使學生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立德樹人任務在資助育人實踐中有效落實。

(三)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標的應然要求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學生作為重要的人才資源,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2],明確高校人才培養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當前,我國高校資助基本實現“應助盡助”,已從單一的“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轉變。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標在于為黨和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全面發展的內涵體現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助力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發展型資助立足學生全面成長需求的理念,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匹配資源,促進受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和全面發展[15]。由此可見,發展型資助育人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育人理念相契合。發展型資助項目化管理,通過前期需求調研,精準設計項目,以項目資助的方式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匹配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更注重項目實施過程的管理,由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作為主管部門對實施資助項目的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及時向實施部門反饋項目育人效果,實施部門根據反饋對資助項目做動態調整,由此凝聚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標;另一方面,有助于推進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教育強國目標。

三、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實踐模式

高校作為資助育人的“主陣地”,是落實構建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的“主戰場”。國內各高校以《實施綱要》文件精神為指導,相繼開展發展型資助育人實踐,廣西各高校也進行了“資助”與“育人”有機融合的發展型資助育人實踐,不斷探索與本校實際相結合的發展型資助育人實踐模式。

(一)從“單一式”經濟資助向“多維度”精準資助轉變,全方位立體化育人

在常規的學生資助工作中,往往是由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承擔資助工作,為學生提供“單一式”的經濟資助,而發展型資助育人強調從學生需求出發,整合現有資源,精準匹配學生需求,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搭建協作、開放的多維度資助育人平臺。例如,廣西師范大學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內涵,構建了“融入特色素質課程建設過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過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融入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塑造過程、融入榜樣示范教育和隱性輻射過程、融入協同育人發展格局搭建過程”的“六個融入”多維度發展型資助體系,推動了學校學生資助工作從單純的物質資助向“強能育心”的發展型資助轉變。廣西師范大學把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全過程,有效促進學校構建高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格局[16]。桂林理工大學于2017 年啟動《“雁陽計劃”——朋輩互助陽光成長計劃》,該項目以“自我服務”“自我幫扶”“自我發展”為理念,組建“政策宣講團”“自強領航團”“學業幫扶團”“勤工服務團”和“志愿服務團”五個朋輩互助團隊,構建“五位一體”的朋輩互助模式,學生根據個人發展需求參加各項目團隊,在團隊中實現自助、互助、助他的成長蛻變。桂林理工大學在實踐中構建起“五位一體”的朋輩互助模式,相比“單一式”經濟資助更能培養學生自立自強、互幫互助、知恩感恩的優秀品質,助力受助學生成長成才。

(二)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護航學生成長成才

當前,高校資助工作已從以往的大水漫灌“輸血式”資助轉向精準滴灌“造血式”資助,發展型資助項目化管理的重心在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授之以漁”,在保障學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通過項目資助的方式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摒棄“等靠要”思想,主動參加資助項目付出努力實現個人長遠發展,凸顯發展型資助是“功能性”“造血式”的資助。例如,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從2015 年開始實施“銀雁計劃”項目并于2019 年獲得廣西高校資助育人特色項目立項。該項目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通過舉辦“銀雁計劃——微軟高級商務課程培訓班”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搭建“培訓—考證—比賽”平臺,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該項目以“能力開發”為導向,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授之以漁”,通過打造“濟困、扶志、強能”的資助平臺,以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職業技能為目的,免費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學校為參加“銀雁計劃”項目的學生發放考證補貼,組織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參加各類比賽并為其提供就業創業機會。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以項目資助的方式實現學生資助工作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通過“造血式”資助將有償資助和無償資助、顯性資助與隱性資助有效融合,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護航。

(三)從“物質幫扶”向“多元化資助”轉變,關注學生具體需求

新時代,高校資助工作仍需繼續做好重點困難群體學生的物質幫扶工作,防止出現“復貧”和“返貧”現象,同時針對不同困難程度學生實施更加精準的資助,在物質幫助基礎上,重點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資助工作。項目化資助圍繞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等方面設計資助項目,由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根據個人發展需求選擇參加所需要的資助項目,提高學生參與資助活動內驅力。例如,廣西財經學院按照“思想教育為先、實踐活動為主”原則開展“天健筑夢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踐成長教育活動,該活動由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共青團廣西財經學院委員會牽頭,全校行政部門和各二級教學院為參與單位,對多部門開展的育人項目納入“天健筑夢營”進行統籌組織、實施和管理。在具體實踐上,“天健筑夢營”以“紅色主題教育”“暑期政務實踐活動”“素質技能培訓班”等項目為依托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實踐能力提升和素質技能培訓活動。如選拔家庭經濟困難中的優秀學生深入百色、龍州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青春勵志家園”紅色主題教育。如圍繞大學英語四六級等級考試、計算機辦公軟件操作、公務員考試、形象禮儀等學生具體需求舉辦“素質技能培訓班”。廣西財經學院通過融入式的思想教育、體驗式的實踐教育、技能提升式的培訓教育等項目化資助形式,教育和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實踐中強思想、受教育、增見識、長才干、作貢獻。

四、廣西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的實現路徑

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基于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使命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要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標的應然要求,著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根據學生成長需求定制個性化資助方案,通過項目化管理的方式,把常規資助、精神資助、能力資助有效結合起來,既為受資助學生提供實踐鍛煉和能力提升的平臺,又發揮高校資助育人在培養新時代人才方面的作用。

(一)設計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發展型資助項目

高校要貫徹發展型資助的理念,在開展學生資助工作時應關注到資助對象的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進一步凸顯受助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廣西高校的探索實踐中發現,廣西區內各高校積極探索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內涵,不少高校注重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開展活動,但仍存在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活動內驅力不足、應付式參與資助活動的現象,未能充分發揮資助育人功能。發展型資助項目化管理強調以項目化的形式開展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確保每項活動的育人目的更明確,重視對項目開展過程的監督與反饋,增強資助育人實效性。發展型資助項目設計的邏輯起點是明確受助對象的需求,側重點是“扶智”和“扶志”,強調在實踐中凸顯資助的“造血”功能。由此可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可以應對當前資助育人活動因未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而導致參加資助活動內驅力不足的現象,有利于整合多方資源、精準把握育人目標、優化資助育人的過程管理。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是高校資助育人創新的實踐,有利于提高資助育人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學生經濟困難的原因往往呈現差異化特點,包括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家庭因素、突發因素等,因此需要增強資助方式的針對性,在資助幫扶措施中除必要的物質關懷之外,要更注重學生思想引領、實踐能力和素質技能的提升。通過資助項目滿足不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更能主動參與符合其自身發展需求的資助育人活動,轉變以往被動接受資助的心態。高校以項目化的方式開展資助育人工作拓展了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內涵,符合發展型資助“實現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顯性資助與隱性資助有機融合”的育人理念。

(二)構建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實效性評價指標

《實施綱要》要求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因此,在構建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的實效性評價指標時應將受資助學生理想信念、實際成績水平、心理狀況、就業能力以及綜合表現等因素納入資助育人評價體系,完善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評價標準,否則難以考量資助育人的成效[17]??茖W、合理的評價維度和內容是構建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實效性評價指標的關鍵。在現階段的物質資源、經濟資源幫扶的基礎上,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實效性評價指標需進一步融入精神需求、道德素養、專業能力、職業價值、發展能力、心理健康等多項指標[18],構建包括經濟資助、心理輔導、理想道德信念、學業就業指導、素質能力提升“五位一體”的多維資助指標體系。由此可見,亟須構建科學、合理包含評價維度和評價內容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反饋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的育人成效,如在道德浸潤方面,評價的維度應大體應包括“政治覺悟”、德行(品德、道德)等,評價的內容應具體考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青年大學習或學習強國學習的情況、參加紅色主題教育次數、參加社會公益志愿活動次數等。如在精神激勵方面,評價的維度包括“誠信、感恩、責任、擔當意識”,評價的內容應具體考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參加考試以及畢業后誠信還生源地助學貸款的情況、參加感恩活動次數、為朋輩學生服務的次數、參加實習實踐以及主動積極求職情況。

(三)構建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全過程育人模式

科學可行的過程化管理是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做好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是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實現育人目標的關鍵。項目化管理作為發展型資助育人的創新實踐,從兼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差異化需求出發,把“育人”貫穿項目化資助的全過程。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化管理全過程育人模式構建應從學生需求出發明晰項目設計的目標、對承辦資助項目的部門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過程監測管理、驗收資助項目后注重學生對資助項目的評價和反饋,從而對資助項目進行全過程動態跟蹤和管理。全過程資助育人通過精心設計資助項目,實現發展型資助“項目化運作、專業化服務、規范化管理”模式,以實現資助育人的目標。高校為提高資助項目運作的有效性和資助資金運行的合理性,需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對承辦資助項目的部門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過程監測管理,了解項目開展的情況和記錄存在的問題,為承辦資助項目的部門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以保障資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同時,高校每年舉辦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評選活動并對評選為優秀的項目給予持續性支持和重點培育,如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對發展型資助項目成果進行廣泛宣傳,展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立自強的良好精神風貌,發揮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活動在朋輩學生中的思想引領作用。

猜你喜歡
困難資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困難中遇見團隊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困難我不怕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選擇困難癥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有困難,找警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