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規劃與建設
——以梧州市120 急救數據中心為例

2023-02-08 08:14黃德康朱肖穎
華東科技 2023年12期
關鍵詞:網絡設備數據安全技術人員

文/黃德康 朱肖穎

隨著急救技術和醫療信息化的發展,作為重要的信息化支撐平臺,院前急救數據中心(PHEDC)的重要作用越發凸顯。本文簡述了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規劃內容和建設路徑,分析了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效用和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本文以梧州市120 急救數據中心為例,探討了院前急救數據中心在硬件設施、網絡架構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規劃內容,總結了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推動急救事業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發展。

一、院前急救數據中心概述

院前急救數據中心主要負責收集、存儲和管理轄區內的急救數據,為急救工作提供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持。在收集、存儲、分析和展示急救數據的同時,院前急救數據中心還可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升急救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并為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全方位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具體來看,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提供急救數據,如患者信息、醫療記錄等,為院前急救決策提供科學依據;(2)提供實時數據,助力醫護人員更加準確地判斷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3)提供急救指南、學術文獻等數據資源,提高急救工作的質量和效率;(4)促進提升急救工作的協同性,實現急救數據的實時共享;(5)支持遠程醫療和遠程指導,進一步提高急救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二、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規劃內容

(一)規劃目標和原則

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規劃目標是建立高效、安全、可靠的數據管理平臺,集中存儲、管理和分析患者信息、急救記錄、醫療影像等數據。因此,規劃人員應遵循數據安全、數據互通、靈活性和高效率原則,做好患者信息的保密與管理工作,并與其他醫療機構、急救中心、公共衛生部門等進行數據共享。另外,院前急救數據中心應具備擴展性和靈活性,能夠適應急救需求,并能跟上急救技術更迭與發展的步伐;支持多種數據格式和接口標準,能提供快速、準確查詢和分析等功能;界面簡潔且操作簡便,能有效提高急救人員的工作效率。

(二)硬件設施規劃

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硬件設施規劃涉及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網絡設備的選型、布局和部署等內容。[1]其中,服務器要穩定運行,能滿足建設規模和急救需求;存儲設備要滿足整個轄區的數據存儲需求;網絡設備應具備搭建高速可靠的網絡環境的功能,能滿足帶寬和網絡穩定性等需求。以梧州市120 急救數據中心為例,該中心共配備6臺應用服務器、2 臺主業務服務器和4 個E74002.4G 四核處理器(16MB 高速緩存);儲存設備均采用64 位操作系統,磁盤陣列則采用雙冗余控制器、NAS網關等設備;內存配置了10 塊容量為600GB、網絡傳輸速率為4Gbps、轉速為10000r/min 的全光纖硬盤以及9 塊容量為1TB、轉速為7200r/min 的SATA 硬盤;網絡設備包含1 臺核心交換機和3 臺吞吐量≥6G、并發量>220萬,兼容主備雙操作系統的防火墻。由于規劃合理,梧州市120急救數據中心兼具高效率、高穩定性等優勢,能夠為當地急救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網絡架構規劃

在規劃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網絡架構時,規劃人員應考慮規模、需求和擴展性等因素,借助冗余設備和鏈路來增強網絡架構的可用性和容錯能力,運用安全設備和加密技術來保證數據安全,完善實時監測和管理功能,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

(四)安全規劃

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安全規劃共包含物理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三個層面,旨在防止數據泄露、遭受惡意攻擊等,全方位保護數據信息和網絡設備的安全。其中,保證物理安全的主要形式是攔截未授權人員;網絡安全則主要依賴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保證數據安全的主要形式是備份或恢復數據、加密存儲/傳輸敏感數據等。

三、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建設路徑

(一)硬件設施建設

在硬件設施建設期間,相關人員要注重機房規劃、設備選型、設備維護、能源管理等工作,定期檢修維護設備,在全面落實消防安全措施的同時,合理規劃能源配置并深刻踐行環保理念。

(二)網絡架構建設

完善的網絡架構有助于提高急救數據的傳輸速度和安全性,提高院前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技術人員應確保網絡架構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高可用性和可伸縮性:為確保數據中心的穩定運行,技術人員應采用冗余設計和負載均衡技術。(2)內外部網絡連接:技術人員應建立高效可靠的網絡基礎設施,保證數據傳輸的及時性和穩定性。(3)數據安全:技術人員應提高存儲設備的安全性能并采用合適的加密技術,以免敏感信息外泄。(4)網絡監管:技術人員應實時監控網絡設備運行狀態和流量使用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網絡問題。(5)注重用戶體驗:技術人員應確保功能界面直觀簡潔,方便急救人員進行數據錄入、查詢和分析等操作。

(三)安全建設

(1)物理安全:安保人員應監控和限制進出人員,如采用門禁系統和視頻監控設備加強巡檢。(2)網絡安全:技術人員應構建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定期檢查并更新網絡設備,視情況需要采用網絡分段、網絡隔離等技術。(3)數據安全:管理人員應推行訪問控制機制,加密存儲和傳輸急救數據,定期備份以防止重要數據丟失或防范數據安全問題。[2]

(四)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運維管理和持續優化

運維管理和持續優化是確保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穩定運行和性能優化的重要手段。因此,管理人員應動態跟蹤硬件設施規劃、網絡架構規劃和安全規劃措施的開展情況,全方位提升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性能。其間,管理人員可采取建立健全監控系統、定期巡檢和維護設備、實時監測和優化網絡架構等措施來保證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穩定運行,并通過升級硬件設施、優化網絡架構、引入先進技術等方式來實現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迭代升級,為院前急救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四、建設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效用和面臨的問題

(一)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效用

(1)提供高效、準確的數據查詢和分析功能:急救人員可通過查詢患者的病歷、病情等歷史數據來采取最有效的急救措施。(2)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作業:各急救機構間可進行數據共享,以優化急救資源配置,進一步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質量。(3)監控和評估急救過程:急救人員可通過分析實時采集的急救數據,發現院前急救工作的不足,并在后續工作中采取有針對性的彌補措施。

(二)院前急救數據中心面臨的問題

(1)急救數據的質量和完整性有待進一步提升,以避免因數據錯誤或缺失而導致醫務人員誤診、誤治。(2)數據采集與存儲是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無論哪個流程出現數據錯誤的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后續醫療活動。[3](3)數據安全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避免患者的個人信息泄露仍是技術人員著力攻破的難點。(4)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成本相對較高,管理人員面臨著保證數據質量和安全、合理控制成本的雙重挑戰。

(三)改進建議

為進一步完善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管理體系,加強各方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發展和應用,同時也為急救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本文總結了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1)加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人員可采用加密技術、訪問控制技術以及身份驗證技術等來提升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2)建立完善的數據共享機制:院前急救數據中心可與醫院、公安部門等共享數據信息,以提高急救響應的效率和準確性。(3)加強數據分析和利用:管理人員可通過數據分析來準確識別高風險地區,預估急救需求和優化急救資源配置。(4)加強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相關部門應組織培訓活動并提供技術支持,以確保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和持續建設。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規劃與建設進行了綜合分析,并結合梧州市120 急救數據中心實例從硬件設施、網絡架構和安全建設三個方面簡要概述了規劃內容和建設路徑。未來,規劃人員應持續優化院前急救中心的功能,積極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來推動院前急救數據中心的發展,為患者提供更優質全面的服務。

猜你喜歡
網絡設備數據安全技術人員
網絡設備的安裝與調試課程思政整體設計
越南農業管理和技術人員線上培訓
我國首批正高級船舶專業技術人員評出
企業技術人員能力評價的探索
一種基于C# 的網絡設備自動化登錄工具的研制
云計算中基于用戶隱私的數據安全保護方法
建立激勵相容機制保護數據安全
大數據云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安全
馬純棟:維修技術人員應提高診斷儀的利用率
大數據安全搜索與共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