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尖課堂:雙線并行六步驅動
——《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究

2023-02-08 10:07陳伯倫
淮陰工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指尖供應鏈

張 浩,包 旭,陳伯倫,洪 瓊

(1. 淮陰工學院交通工程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2. 淮陰工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3.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商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并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2]。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現代供應鏈”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F代供應鏈作為工業經濟的血脈,已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供應鏈的創新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豆湽芾怼肥俏锪黝惣跋嚓P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的建設對于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和自信心,強化供應鏈安全意識、風險意識非常重要。

通過對中國知網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改革高頻關鍵詞的分析以及對被引頻次排名前十的文獻進行研究,近年來相關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主題有:1.《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的評價研究。代表文獻有魏子秋[3]等探究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CIPP 模型,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計算得出評價結果,進而指出課程思政優化方向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2.《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嵌入方式及建設策略研究。代表文獻有張光明[4]提出案例式、講解式、閱讀式、問題式、角色式、實踐式等嵌入方式,并提出《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實施建議。陳彧[5]采取“引、思、學、練、完、評”環節組織教學,采用“一平臺、兩環境、三階段、四結合”的原則創新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方式。3.《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研究。代表文獻有王承娜[6]以《供應鏈管理》課程為例,通過重設課程教學目標、貫穿課程教學環節、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改革課程教學模式等多角度實施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并取得較好效果。張園園等[8]依托“互聯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供應鏈管理》課程從單一平面教學向課程思政等立體化教學的轉變。綜上,《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研究集中在課程思政融入方式、評價等方面,但基于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較少涉及,如何順應“信息技術+課程思政+教育”的趨勢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是探索的重點。

基于成果導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8-10],實施基于信息技術的“線上線下并行,六步教學驅動”的指尖課堂革命,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較好的育人成效?!熬€上線下并行”是指充分利用學習通平臺和智慧課堂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傲浇虒W驅動”指六步教學法,具體是指:教師引——教師演——學生做——學生說——教師講——教師評的六步教學步驟。指尖課堂革命是指鑒于學生學情特點及數字化教育背景,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開發微信小程序,開展一系列指尖課堂游戲和軟件模擬,如“啤酒游戲”“漢堡游戲”“加油站游戲”“風險分擔游戲”“供應鏈系統模擬”等,創新角色扮演、軟件模擬、游戲對抗、分組匯報及教師點評等方法,學生通過指尖課堂在實踐中自行悟出思政育人要素,大大提升課堂育人效果,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

1 課程思政育人目標與設計

1.1 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供應鏈管理》課程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工匠精神和物流人精神品質為引領,引導學生樹立供應鏈強國使命,樹立物流文化自信、物流專業自信和供應鏈管理課程自信,培養學生具有供應鏈全局意識、信息共享、互利共贏的思想意識,具備供應鏈數據思維、服務意識、成本意識、安全意識、綠色物流意識,具有家國情懷、團結協作與奉獻精神,具有自強不息、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1.2 課程思政整體設計

深入挖掘《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思政元素,將專業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結合、尋找專業學科知識體系與德育知識體系等存在的“通點”,凝練課程思政元素內容為“13163”,具體為:“1”個使命+“3”個自信+“1”種理念+“6”種意識+“3”種精神(見表1),將思政元素以“析案例”“說文件”“親體驗”“講故事”“展思辨”“現身說”等形式融入課程(見表2),并以小組發言、分組任務報告、視頻任務點、案例/材料分析報告等提交作品或發言視頻,引導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中思考、感悟并總結。比如:模塊—認知供應鏈管理,凝練思政融入元素為“物流文化自信”“專業自信”“供應鏈強國使命感”,融入途徑為:“析案例”(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說文件”(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等),學生提交小組發言(視頻);模塊二供應鏈基本運作理論,思政元素為“工匠精神”“家國情懷、奉獻精神”“協同、綠色、創新發展理念”,融入途徑為“親體驗”(指尖游戲:供應鏈系統模擬操作)、“講故事”(疫情下的包裹:無數普通物流人用生命與時間賽跑)、“親體驗”(疫情下的口罩供應鏈分析)、“展思辨”(綠色供應鏈發展模式辨析),提交小組發言(視頻)或體驗分析報告;模塊二-1 供應鏈庫存控制策略,思政元素為“合作精神”“信息共享”“全局意識”“成本意識、服務意識”等,融入途徑為“親體驗”(指尖游戲:啤酒游戲),提交小組匯報、游戲報告;模塊二-2供應鏈采購管理策略,思政元素為“公正”“廉政”“法律意識”,融入途徑為“現身說”(廉政微電影《招標》),提交視頻任務點分析發言;模塊二-3 供應鏈生產控制策略,思政元素為“精益思想”,融入途徑為“親體驗”(指尖游戲:漢堡游戲),提交小組發言和游戲報告;模塊三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管理,思政元素為“全局意識、合作意識、誠信意識、服務意識”,融入途徑為“親體驗”(指尖游戲:加油站游戲),提交小組發言和游戲報告;模塊四供應鏈管理信息技術與方法,思政元素為“數據思維、尊重數據、數據保密意識”“新時代北斗精神”,融入途徑為“析案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案例)、“講故事”(北斗人故事),提交課堂小組發言(視頻)。綜上,較好地實現了課程思政育人目標,有效豐富了課程思政建設的實現路徑,提高了人才培養效果。

表1 《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元素具體內容

表2 《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元素融入途徑

1.3 課程思政評價方法

課程思政評價采取過程考核+期末考核,過程考核包括課堂發言、搶答、分組任務報告及匯報等,分組任務報告采取多元化評價主體,包含學生本人、班級評價小組、校內教師、產業教授等,圍繞課程思政設定的內容和相關標準,圍繞上述任務中的思想目標、政治目標、價值目標、道德目標四個維度,由各個主體評價并以不同的權重形成綜合性評價結果。期末考核將思政要素內容以理論試題的方式(10%)進行考核,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結果形成綜合評價結果。

2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案例

2.1 案例簡介

案例以供應鏈需求放大效應(“啤酒游戲”)分析任務為例,主要教學內容包括認識牛鞭效應現象,理解牛鞭效應原理,分析牛鞭效應的原因、影響與應對對策等。思政育人目標:培養學生具有供應鏈的全局意識(整體思維)、共贏思想、成本意識與協作精神等。

2.2 案例解決的問題

(1)教學理念和方法落后。傳統針對供應鏈需求放大效應原理與分析模塊相關知識點以理論講解為主,主要借助紙牌游戲,導致學生對供應鏈管理思想、供應鏈的供產銷之間的關系及供應鏈需求放大效應的原因和對策分析有一定困難,課堂效果欠佳,對學生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的培養不夠。

(2)學生上課參與度不高。課堂10%~15%的學生能積極參與,但65%的學生參與度不夠,20%~25%的學生基本不參與。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如何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育人效果?

(3)思政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傳統課堂通過案例及傳統游戲等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如:供應鏈的全局意識、共贏思想、成本意識、服務意識以及協作精神等,但是并沒有達到內心深處的觸動、感悟和認同。

2.3 問題解決的策略

2.3.1 思路與理念

基于OBE理念[9-10],以成果為目標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的課程改革。實施路徑包括定義學習產出——實現學習產出(反向設計課程資源與技術手段)——評價學習產出三個環節。同時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實施指尖課堂革命,借助微信版指尖課堂游戲或小程序模擬,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實施“教師引——教師演——學生做——學生說(悟)——教師講——教師評”的六步教學步驟,并有效利用智慧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果。

2.3.2 設計與實施

(1)教師引——學生思

利用學習通課前預習任務:供應鏈單級節點企業庫存控制策略有哪些?有什么弊端?進而引入寶潔公司(P&G)“尿不濕”庫存管理案例。

(2)教師演——學生看

教師借助微信版指尖課堂游戲“啤酒游戲”,講解啤酒游戲的實驗目的、規則、操作流程及要求,設置游戲(見圖1),學生分組進入游戲。

圖1 啤酒游戲參數設置

(3)學生做——教師指導

學生分組,分配角色,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用戶等),操作微信版指尖啤酒游戲,每周需進行游戲訂貨決策,并進行發貨操作。每個角色在進行游戲決策時依據角色利潤最大化。通過指尖課堂游戲小程序(見圖2)“發貨”“訂貨”按鈕,即可控制當前角色的銷售、采購量,基于提前期、信息共享和信息不共享等不同參數,試試三階段游戲,確定模擬角色的訂單量、庫存量、在途貨量等,為下次訂貨和發貨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依據,有利于抑制需求放大效應(牛鞭效應)的產生。

圖2 供應鏈信息不共享下啤酒游戲指尖操作界面

(4)學生說——教師聽

學生分組匯報游戲數據、游戲決策、結果分析與總結(見圖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第一輪游戲與第二輪游戲、第三輪游戲對比,發現了什么問題?在三輪游戲中,各有何經驗教訓?最理想的供貨模式是什么?如何控制或避免需求放大效應?每組推1~2個發言人,在隨后的班級討論中向全班報告討論過程和結果,展開辯論,爭取達成共識。課后撰寫游戲報告上傳學習通分組任務。

圖3 小組游戲數據統計

(5)教師講教師問——學生思

結合指尖課堂游戲數據出現的需求放大,引入本模塊理論知識點“需求放大效應”即“牛鞭效應”的現象和原理,進而分析需求放大效應帶來的影響和原因,此時講解學生不再覺得抽象難懂,而是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升華。

(6)教師評——學生再思再悟——達成共識

指尖游戲評價指標包括需求放大指數、供應鏈總成本、每箱流通成本數、三階段指數及成本的比較與提升情況、實踐過程表現和思想匯報與總結情況等。教師總結要點如下:①三個階段游戲客戶需求有什么特征?零售商、批發商、分銷商和制造商的需求各有何變化?三階段需求放大指數的變化?需求放大指數對供應鏈總成本和每箱流通成本有何影響?②如何降低供應鏈需求放大指數?③有什么思想感悟和總結?教師分組評價與總結,引導學生再思再悟,進而達成對知識和思想的認同和升華。

2.3.3 實施效果

效果一:基于信息技術手段的指尖課堂革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被激發出來,教學效果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線上線下并行指尖游戲驅動”供應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后,大大提升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三階段實驗結果成績提升顯著,學生能主動思考、分析與總結。100%的同學主動積極參與,無人在課堂睡覺或玩手機。從某班級實施數據來看(見圖4),三階段游戲需求放大指數由28%降至18%,再降至4%;供應鏈總成本由833 362.00元降至176 471.00 元,再降至117 869.00 元;每箱流通成本由321.51 元降至62.67 元,再降至41.87 元??梢钥闯?,三階段需求放大指數降低了24%,供應鏈總成本降低了85.86%,每箱流通成本降低了86.96%。游戲過程各組都在積極思考如何降低需求放大指數,如何降低供應鏈成本,如何實現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需求一致性。

圖4 三階段游戲數據結果對比分析

效果二:學生指尖課堂作品質量高,通過課堂六步教學驅動,學生能自行感悟出思政要素,將專業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結合,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

學生指尖課堂報告作品提交率和提交質量高,學生的滿意度高。指尖課堂考核包括課堂表現考核(包括供應鏈成本、每箱流通成本、匯報表現)、報告作品考核(教師考核、組內評價、組間評價、自評)兩部分。從實施來看,90 分以上的占93%,學生的報告總體格式規范、思路架構清晰、數據正確、結果分析詳實,小組成員總結有質量有高度,能夠較好地分析需求放大效應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對策。同時,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的思想感悟能很好地體現出思政要素內容,比如供應鏈的全局意識(整體思維)、共贏思想、成本意識,供應鏈的信息共享、協作意識、創新協同發展理念等。

3 創新與反思總結

基于OBE 理念的雙線并行、六步驅動的指尖課堂思政改革,融入信息化手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課堂學生的參與度和自主性。借助微信版指尖游戲,角色扮演、流程模擬、分組對抗,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通過三階段游戲及數據分析,各組學生能自行主動、積極思考需求放大效應的原因、影響,并給出對策建議,教學成效明顯。學生能自行總結、感悟及認同思政元素內容,帶給學生思想觸動,較好達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學生的參與度、主動性和創新性顯著增強,思政育人成效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后續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進:一是進一步改進評價體系,如:指尖游戲課堂匯報可以讓每個團隊的成員都參與匯報,給更多同學課堂展示和表達的機會,增加互動提問的考核環節;二是指尖游戲項目可聯合相關企業進一步開發,更好實現課程內容理實一體的課堂教學革命。

猜你喜歡
供應鏈管理指尖供應鏈
治理“指尖亂像”不宜一散了之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虔誠之花在指尖綻放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指尖童話
ERP環境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研究
淺析食品企業存貨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