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中“人民性”的建構策略與焦點問題

2023-02-11 18:52陳青青
中國美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民性

陳青青

[摘要] 在近現代以來主題性美術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以“人民”形象為創作題材的美術作品有著一條清晰的演進路線,即這一題材的作品在近現代中國的各個歷史階段都以或宏觀、或微觀的角度彰顯出了時代風貌與社會民生的變遷。新時代以來,“以圖證史”和“為中國造型”成為文藝界開展創新實踐所奉行的宗旨。不過,當代主題性美術創作并非簡單的“命題創作”,而是體現為當代主流文化傳播和人民審美的構成問題,體現為當代人文關懷的價值問題,故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創作導向成為創作實踐的重中之重。本文結合近年來國家級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中的優秀作品,剖析美術家們在新時代銳意尋求使主題性創作煥發新機的新途徑所進行的努力,以此彰顯中國思想精神底色基礎上的“人民性”書寫。

[關鍵詞] 主題性美術創作 “人民性” 圖像敘事

近年來,主題性美術創作在諸多國家重大美術創作工程的帶領下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各地美術家、美術團體都緊扣時代脈搏,創作出了一批反映歷史問題、結合現實生活、表達當下思考的經典力作,其中對人民形象的建構成為最為重要的創作主題之一。從英雄人物到平凡百姓,從個體形象到群體萬象,主題性美術創作被引向一個層次更為豐厚、更具包容性,且更能連接現實情境的創作空間。

在新時代的文化視野下,全球化、數字化、大數據和全媒體趨勢構成了更加多元的社會格局,各階層的人民都在不同崗位上對國家、民族、社會有著不同程度的貢獻,而中國美術的面貌也因此呈現出了多元的發展格局。瑞士藝術史學家沃爾夫林在《藝術史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不存在某種能適合一切時代的藝術形態與風格,藝術作品及其風格、形式特點的形成,不僅同藝術家的個性有關,而且同他浸染接續的時代精神有關。[1]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繪畫主題、思想、精神、媒材、表現手段等都因社會大背景的改變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美術工作者,如何站在一個全新的立場審視我們的社會和圖像敘事中的“人民形象”,如何提煉美術作品中的“人民性”,成為如今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睉撜f,新時代以來的中國當代主題性美術創作延續和發展了以人民為主體的創作傳統,并且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其中不僅包含了對主題豐富性、多元性和情感多維性的表述,也實現了中國思想精神底色基礎上的人文書寫。隨著幾項國家級重大美術創作工程的組織和推出,全國各地美術館、博物館、美術院校、畫院等積極響應,美術界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主題性美術力作。這些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不僅是緊貼主題、堅守創新的進取精神的體現,同時也以生動的圖像敘述表現了主題性、藝術性和“人民性”相結合的時代特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相繼組織了數次重大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其中包括2019年的“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2021年的“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等。以參與上述重點工程為契機,美術家們依托生動的美術作品重溫歷史征程和社會建設過程中的動人故事,記錄和反映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這些創作工程依托國家力量,有著一套完整有序、自上而下的美術生產體制,既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歷史畫創作,又區別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美術創作,規模之大,投入財力、物力、人力之多,選拔、評審等流程之復雜嚴格,幾乎超越了任何一個時代的美術創作活動。

美術家通過參與上述重點工程,創作出了一批優秀的主題性美術作品。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主題性美術創作在描繪歷史事件、傳達新時代精神和體現中國氣派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其旨在通過視覺藝術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塑造新時代的國家形象,呈現一種內含“人民性”指向的審美追求和當代價值。推動這種有著“人民性”指向的圖像表述和人文構建,可以從以下三個主題層面入手。

堅持價值引領,設定以主旋律、正能量為主的革命歷史主題。長期以來,主題性美術創作已成為反映中國革命歷史的重要載體。通過主題性美術作品,可以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積極推動建黨、抗戰、新中國成立等幾大紅色文化主題,賡續紅色血脈,以人民命運映射家國歷史,推動美術學科與國家、社會的需求直接掛鉤,使美術創作思想與國家、社會、人民的命運緊密關聯。另外,革命歷史主題在圖像敘事的層面需要表現出更高的歷史性,尤其是在歷史真實性和藝術性的結合、對革命歷史事件的教育傳播等方面對創作者有著極高的要求:“我們已經越來越遠離了歷史的現場,而更多的是從當下文化的視角對歷史事件進行闡釋和理解,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削弱歷史的真實性和感染力?!盵2]

綜合近幾年優秀的主題性美術作品來看,它們在宏大敘事與細節敘事層面都不同程度地呈現出了合理性、藝術性與獨特性。做到這一點,不僅考驗著藝術家組織、協調畫面的基本功,還考驗著藝術家的調研能力和變通能力??傮w而言,參與主題性美術創作的藝術家需要格外重視下述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藝術家需要深入歷史現場,開展大量的采訪活動和研究工作,準備好充分的文獻資料。主題性美術創作一般會在社會公共場所陳列和展示,最終面向的是各個領域的社會群體,因而大到畫面中的地形、建筑、山川、河流,小到畫面中人物的發式、服飾、用具等,都需要符合歷史史實,保證畫面內容有據可循。從事主題性美術創作的藝術家必須具有一定的文獻檢索能力和歷史研究能力,能夠依托歷史材料與文獻圖像反復打磨、考據,使作品經得住推敲,從而能夠引發觀者對歷史的回望與深思。孫景波在創作《貞觀盛會》期間,即實地考察了歷史建筑的原型,并與專家多番探討唐式建筑結構的特點和大型朝會活動典儀的合理性,同時廣泛收集古代西域的人物造型信息,進行了大量的圖文爬梳工作,最終實現了再現宏大歷史場景、展示盛唐氣象的創作目的。[3]

其二,美術家需要在既有史詩的敘述框架基礎上進行合理且自由的藝術表達。從事主題性美術創作需要超高的藝術素養,需要具備協調大幅畫面和復雜構圖的能力。我們看到,在當下的主題性美術創作中,隨著畫面尺幅的增大,美術家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選擇用大場景的敘述方式進行藝術表達??梢?,對題材的理解和詮釋、對主題性繪畫觀念的延展以及對國家和民族集體意志的表達,都已經進入歷史性與藝術本體有機互融的時期,而這也代表著中國美術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以2021年“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中以太行山為題材的作品為例,創作者們以史詩般的宏大敘述以及精微、準確的細節性描寫表現主題,其中苗再新的《百團大戰》在創作構思上另辟蹊徑,借鑒了蒙太奇的電影敘事手法,以前線指揮、摧毀敵軍碉堡、繳獲敵軍裝備以及八路軍戰士沖鋒陷陣等時間軸上的不同場景描畫了中國人民奮起抗爭的恢宏概貌。[4]畫面中,凝重、肅穆、深沉的灰色調渲染出了畫面的崇高感與精神力度,電影片段式的瞬間性場景定格擺脫了單視角的表達模式,使英雄群像被刻畫得極具史詩感,最大限度地彰顯出了英勇自強的中華民族精神。

當下的主題性美術創作想要彰顯“人民性”,除了要發現和創作大主題、大場景外,還要注重尋找、挖掘城市中鮮活、生動的小主題,關注投入時代建設的平凡人物,以小視角和獨特的切入點表現大時代,以小見大地弘揚崇高精神。具體來說,創作者需要注意下述兩個方面。

一方面,創作者需要關注時代楷模、功勛人物的個體描繪。在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聯合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班”中,董卓繪制了《國家的脊梁》,集中表現了王淦昌、黃大年等十位身處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馬蕾繪制了《呦呦鹿鳴》,刻畫了屠呦呦與她的中醫藥科研團隊在實驗室工作的日常場面,譜寫了一曲人物與科研器皿互相陪伴、支持的閃亮“交響曲”。韓曉冬創作了雕塑《袁隆平》,塑造了袁隆平在田間工作的場景,生動地彰顯出科研人員及勞動者的辛勤付出??坍嫶蟊娝熘摹懊恕毙蜗髸怪黝}性美術創作的人文書寫更具視覺識別性和情緒通感,觀眾在接受層面也更易代入。

另一方面,創作者需要關注社會各行業、各階層默默無聞的勞動人民。參加文化和旅游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班”的陳治、武欣創作了中國畫《春的消息》,表現了“小康”和“三步走”發展戰略的主題。畫面中,一家人正聚在一起看電視,鄧小平會見西班牙副首相格拉這一歷史事件在電視畫面中被呈現出來,通過人物視線的聚焦使事件發生的情景得到再現。[5]創作者還通過一些細節凸顯出了年代感和地域特色,諸如北方家里火炕上的小炕桌、煤爐子、鋁飯盒、暖水瓶、餑餑籃子、針線笸籮、繡花枕套、團花床單等,令觀者仿佛置身于20世紀80年代的平凡家庭。需要明確的是,主題性美術創作中“以人民為主體”的基本宗旨,即是要反映中國人民真實的生存狀態、精神狀態。優秀的主題性美術創作不僅要關注中國發展歷程中的歷史事件,也要從微觀角度關注社會民生,關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溫情與悲歡。

其三,彰顯新時代中國精神,譜寫社會發展的新篇章。近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在脫貧攻堅戰及生產勞動、文化建設、教育、醫療等方面都有著卓越貢獻,成為推動新時代發展的強大力量,彰顯了新時代的中國精神。主題性美術創作應以弘揚新時代中國精神為指歸,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新時代的國家圖像敘事。比如,包括王奮英創作的《暖心——十八洞村貧困戶精準識別公示會》,張見、齊鳴等人創作的《助夢》等在內的作品即以真實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手法表現了新農村的新面貌。此外,以科技引領勞動創新、推動社會變遷的理念也成為主題性美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頭活水。例如,馬佳偉創作的《唱響明天——打造千年雄安》、范春曉創作的《中國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飛機》等作品皆將創作視點轉向了新時代語境下像螺絲釘一樣默默奉獻的知識型建設者,令觀者感受到了科技所激發的創新力量,引領觀者不斷明確當代中國的發展不僅需要平凡的勞動群體,還需要以“智識”帶動技術進步的領跑型人才。此類作品既有傳統鄉土人文書寫的純度與厚度,又是在貫徹“人民性”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有益嘗試,閃耀著人文與智慧的輝光。

對“人民”的探討在五四運動時期已經展開。彼時,文化藝術界開始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關注大眾的生存問題。在近現代大變革的時期,人民群眾成為救亡圖存、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引導和決定著社會歷史的前進步伐,革命性和進步性極強。在藝術創作領域,“人”的形象逐漸向著“人民”的形象靠攏,繪畫中開始出現“人民形象”這一主題。這是近現代中國美術的顯著特點,也是其區別于古代傳統美術的最大特質。

中國美術的創新發展雖然離不開對美的探究,但更無法脫離以“人民性”為內核的敘述邏輯。主題性美術創作帶有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作品必須要合理、準確地表現國家意識與民族意志——其不僅代表著國家的主流視覺形象,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審美需求。真正具有精神力量的當代主題性美術創作,要以關注時代、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的視角進行多重建構,這決定著作品是否具備思想價值和藝術高度。也正是從這一層面來看,“人民性”的構建成為彰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和藝術精神的必要途徑。簡而言之,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并非簡單的“命題創作”,其反映的主要是當代主流文化傳播和人民審美的構成問題,是如何展現新時代人文關懷的問題。對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的組織者和創作者來說,需要注意挖掘和表現新時代的建設和發展狀貌,以多元的方法論為指導,弘揚創新精神,運用更具“人民性”、更符合當下時代需求的藝術語言來更新創作,有效地延續中國美術創作的文脈傳統和專業優勢。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創作主體的審美意識和大眾的接受水平都在發生變化,主題性美術創作一定要不斷地開拓新的認識角度、敘事立場和呈現方式。一方面,對全社會已達成共識的道德準則與歷史判斷加以宣揚;另一方面,此類題材的美術創作最好能夠代表一類人乃至一個階層,在公共性的價值評判中建構藝術表現的意義。[6]在“中國夢”的感召和引領下,社會需要通過主題性美術創作來激發正能量的傳播效應、輻射效應和示范效應。在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歷史進程中,在“人民性”的視覺傳播進程中,以國際水準、中國元素、現代科技展示大國形象亦是美術創作者的時代使命,需要我們步履不停。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新中國革命美術中‘人民形象的圖像敘事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2YJC760010。]

注釋

[1]海因里?!の譅柗蛄?藝術史的基本原理[M].楊蓬勃,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尚輝.當代人文視角中的歷史畫卷[J].中國美術館,2010(7):118-120.

[3]尚輝.從史到詩——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宏大敘事與史詩轉換[J].美術,2017(10):92.

[4]許向群.擔時代使命 鑄不朽軍魂[N].中國青年報,2021-08-01.

[5]參見陳治、武欣《〈春的消息〉創作手記》(中央美術學院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內部資料)。

[6]于洋.新中國主題性人物畫研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179.

猜你喜歡
人民性
試論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
把牢信訪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論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人民性及其新時代意義
深刻把握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辯證法
現代語境中的藏人民性——論楊顯惠的短篇小說集《甘南紀事》
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價值探索
始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內在統一
立法人民性的四條實現途徑
讓人大工作更好體現人民性的生動實踐——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人大常委會實施人大代表上站履職制度的調查與啟示
新世紀文藝批評人民性標準建構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