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自由時間觀中所蘊含的人本思想及其意義

2023-02-12 05:53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勞動者馬克思勞動

王 芯

(吉林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8)

人類解放事業向來是眾多學者關心的話題,并且各個學者也為創造更加美好的社會而深入研究馬克思的人本思想。但是,人類解放事業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人類不斷為爭取更多自由時間而斗爭。剖析自由時間以此來厘清人類解放和人本思想之間的關系是必不可少的。馬克思生平始終致力于全人類解放事業,在促進人類解放這條道路上不懈努力,這深刻體現了其人本主義關懷。他不僅探究了自由時間的深刻含義,而且還闡釋了人本思想的意蘊,認為人類解放和自由時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更為重要的是,找到了促進人類事業解放的道路。

一、自由時間的基本內涵

(一)自由時間的界定

眾所周知,一個人所擁有的生活時間通常由基本生理時間、勞動時間和剩余自由生活時間三部分組成。生理時間一般指的是人們為了獲得維持生活基本及生存發展所需,恢復充沛體力而每天吃飯、睡眠休息的時間;勞動時間一般是指人們為了謀求生活基本發展所花費的勞動時間的總和;而自由活動時間則一般用來指人們除基本生理時間和基本勞動時間之外那剩余的極小部分的時間。在這個基礎之上,馬克思指出自由時間是“個人受教育的時間,發展智力的時間,履行社會職能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1]所以,自由時間并不代表任何一種時間,它不是“消極存在”,而是一種有助于個人與社會發展的“積極存在”。個人不僅需要利用自由時間積極發展自我,促進德、智、體等方面的發展,而且要合理安排自由時間造福社會。

自由時間不僅是一種“積極存在”,而且也是一項用來衡量某一個特定社會財富水平高低的標準。馬克思將勞動時間和社會財富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隱藏在勞動時間背后的較量是自由時間的較量。正如他所講,“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那時,財富的尺度絕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2]104在舊社會生產力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把勞動時間的多少作為衡量社會財富的唯一標準,而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科技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和勞動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也逐步得到提高,相應地,勞動的時間周期就會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日益縮短,那么,對個人來講,就會相對增多自由勞動時間,同時,積累更多的社會財富。

(二)自由時間的主要范疇

1.自由時間與閑暇時間

馬克思指出,閑暇時間為“不被生產勞動吸收的,而用于娛樂和休息從而為勞動者的自由活動和發展開辟廣闊天地的余暇時間”。[3]所以閑暇時間主要是指工作日時間之外以娛樂休息和休閑消遣娛樂為主,用來放松身心的時間,比如看電視、玩電子產品、旅游等。但除此之外,閑暇時間還應包括“勞動者的自由活動和發展”的時間。所以閑暇時間不僅指一個人娛樂、休息的時間,還指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時間。而自由時間相較于閑暇時間而言,它不僅指的是個人為后續生存發展蓄力的時間,更指個人創造價值的時間。所以消遣時間和因為過度勞動而休息的時間不能等同起來,一個是“純粹浪費”,一個是“蓄勢待發”。因此只有用于為了恢復生存所需選擇休息娛樂以及豐富提升自我的閑暇時間才可和自由時間等同起來。

2.自由時間與勞動時間

在馬克思眼里,自由時間和勞動時間是辯證統一的。他曾經說到:“真正自由的勞動,例如作曲,同樣也是非常嚴肅,極其緊張的事情?!盵4]所以,馬克思眼里的自由時間不是隨心所欲、浪費和消遣,而是積極利用時間,積極“勞動”,達到“勞閑統一”。個人要想成功,即使“作曲”,也需要把它看成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白髑北臼且环N“放松”,可是在馬克思看來,“放松”并不是“消遣”,而是發自內心的“勞動”。在自由時間里有“勞”的概念,在勞動時間里有“閑”的追求,這既是對生命的尊重,又是對人的本質的彰顯,才能實現“休閑的勞動化”與“勞動的休閑化”[5]。如果只把自由時間或勞動時間看作“單一存在體”,就會造成個人發展的斷裂。只有在勞動過程中注重自由時間,在休閑時間里思考勞動問題,才能保證人的全面發展。

二、隱藏在自由時間背后的人本思想

(一)實踐的人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且“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由此可見,實踐是基礎,個體生存必須以整個社會生活為前提條件。人類作為生命體存在,首先會通過勞動改造自然,獲取自己的生存資料,以滿足生理機能。其次,隨著社會發展,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所生產的生活資料無法再滿足自己的生存所需時,他們會進行勞動交換。然而,無論是改造自然,還是進行產品交換,這一切都要以實踐為基礎。因此人的本質是實踐。然而實踐中的人需要通過勞動來維持自身生存發展,就會涉及到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的比重問題。因此,通過剖析人類勞動時間的長短和享有自由時間的多少來探索人的本質就有重要意義。

(二)自主自由勞動

正如馬克思所指出,“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在馬克思看來,勞動本是一種愉悅的活動,它不僅不應該成為謀生的手段,反而應該成為一種心甘情愿的行為。所以,馬克思反對將人視為一種機械僵硬的存在,而強調人的主體性地位。在改造這個自然世界過程與實踐活動中,人類勞動并非是被迫改變主觀意志而被迫勞動,而是一種自主行為。人類只有從這種強制性勞動束縛中掙脫出來,才能真正實現自由勞動,意識到人的應有之義。

(三)自由人聯合體

全人類解放是人類事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個體自由的實現是全人類自由的前提,而全人類獲得自由又為個體自由提供保障。在馬克思設想的那個社會,私有制被消滅了,工人不再是奴隸的對象,沒有了剝削,人們不再因為民族、性別、地域、腦體有所不同而遭受歧視,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干自己所想之事,自由不再是某個階級的特權,而是屬于每一個體。只有當自由不再屬于某個體時,才能真正體現全人類的解放。但無產階級要想實現自由,就要同資產階級進行抗爭。當個體爭取到更多自由時間時,才能推翻舊的不合理的社會秩序,實現“自由人聯合體”。

三、馬克思自由時間觀中人本思想的意義

(一)創造充裕自由時間:促進人“質”與“量”的統一

自由時間并非是一種抽象存在,它不僅具有“量”的一面,而且還有“質”的一面。在馬克思看來,自由時間“不過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展的空間”。所以,自由時間這個長度是一個人基本生命尺度的體現,它既包括個人本身的生命長度,又包括個人本身的生命寬度。

首先,自由時間增加了人的生命長度。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整個社會成員爭取到了更多自由時間。人的生命是相對有限的,但自由人可以在相對有限的時間里做自己喜歡的各種事情,而自由時間就為人的個性發展騰出去了一塊新的廣闊的天地??茖W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機制的不斷創新,人才的不斷涌現……為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高提供了保障,從而為人類活動爭取到更多自由時間。雖然人的生命總長度并沒有真正延長,可是,在單位時間里做著無限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可謂人的生命得以延長。

其次,自由時間拓展了人的生命寬度。真正有價值的人生需要合理安排自由時間,不斷提升自我素質。人類之所以比動物高級,是因為人類不僅要生存下來,還要從事各種各樣的改造社會的活動。無論是“打獵”,還是“捕魚”,亦或是“批判”,只要是能夠拓展人的生命空間的活動,就值得參與。個體不僅需要積極接受德、智及美等方面的教育和豐富自己的閱歷,還需要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并創造社會財富。這樣,人的價值才能得以實現,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延長生命的價值。

(二)尊重勞動者地位:促進人的自由自主勞動

馬克思認為人不是消極存在,而是一種積極存在。即使在自由時間條件下,依舊保持“勞動”狀態。因此,真正的人不是以“閑”的形式存在,也不是以“非人”狀態存在,而是在有“閑”基礎上實現“勞”,在“勞”的時間里又有“閑”,從而真正實現自主的并且自由的勞動。要想達到“勞”與“閑”的統一狀態,就需要以勞動者為中心,充分保障勞動者的相關權益。

第一,尊重并且保障勞動者的主體地位。一方面,積極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使勞動者堅定意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擺脫異化勞動來實現自主勞動。勞動者在愉悅的勞動環境下工作,既能提高生產積極性、創造更多自由時間,又能展示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獲取更多社會財富。另一方面,我黨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發展是目的,但要注重發展過程中的人文關懷。始終把勞動者放在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勞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貫徹落實尊重勞動與尊重人才相結合的方針。最后,政府應該建立獎勵機制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勞動者全身心投入勞動。既可以鼓勵勞動者發揮個人才能、主動勞動、熱愛勞動,而且可以幫助勞動者排解憂思。

第二,勞動創造了自由時間,也創造了自我。自由時間和人的自由本是抽象的概念,但通過勞動,自由時間便有了靈魂,人便有了意義。所以,勞動一邊通向自由時間,另一邊通向人類自由。因此,重視勞動者的主體地位至關重要,它蘊含著對隱藏在自由時間背后人的本質尊重。越是給予勞動者更多尊重,越能點燃勞動者的工作熱情。真正理想的社會,即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勞動者依然能夠自主勞動。所謂的勞動者自主勞動需要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之上。當勞動者感受到人性之美時,就會積極勞動,創造更多社會財富。

(三)拓展人的空間: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曾經指出,“個性得到自由發展,……那時,由于給所有的人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面得到發展”。[2]101可以看出,豐裕的自由時間才能給人創造更大的活動空間。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被強迫勞動,失去了自由時間,從而也間接失去了發展空間。只有消滅私有制,創造更多自由時間,才能開拓人的發展空間。個人全面發展,需要做到如下兩點:

首先,利用自由時間提升自我。一方面,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無論是一本書、一次談話、一句箴言,還是一段旅行、一次實驗,都可以在深思熟慮中找到生命的答案。生活沒有空白,它已經被時間包裹,只有善于利用自由時間的人,才會變得成熟、睿智。另一方面,提高自由時間利用率?,F代社會是網絡社會,科技的創新時刻提醒著學好先進知識的重要性。個人時間有限,應該花更多時間掌握最新動態,成為新時代的引航人。

其次,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美好的社會生活需要每個人發揮才能共同建設,個人的抱負也只有在更加廣袤的社會空間才能得到施展。志愿服務是個人道德至高無上的體現,在自由時間里,個人不計回報、敢于擔當、勇于奉獻,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另外,主動參與社區管理。在參與社區管理過程中,個人積極獻言獻策并不斷落實下去。不僅思維得到了鍛煉,而且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應盡自己最大努力合理安排時間,共同創建真、善、美的世界。

猜你喜歡
勞動者馬克思勞動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勞動者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勞動者的尊嚴不應被“扔”在地上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