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的生成源起、核心要義與價值意蘊

2023-02-20 22:38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倫理觀倫理人類

周 師 陳 亮

(安徽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合肥 230032)

科技既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也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使人類生產生活更加高效、便利與智能。然而,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萍蓟顒又挥性趥惱硪幏兜恼_軌道上運行,才能達成其“向善”的價值旨歸?!翱萍荚旄H祟悺庇衅淝疤犷A設,即只有以倫理規約的科技才能真正造福人類,科技倫理的缺失或者違背科技倫理的科技實踐活動反而會禍害人類,這也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科技向善”理念及實踐背后的邏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科技倫理問題,圍繞該問題形成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對馬克思主義科技倫理觀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在其主持下審議通過的《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實現了科技管理向科技倫理治理的歷史性轉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技倫理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的科技倫理觀既繼承前人優秀成果,又具有自身突破與創新,為新時代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倫理規范提供了理論指南和基本遵循。正如有學者所指出“深刻領會與全面把握習近平關于科技倫理的重要論述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特別重大?!雹倮罟鸹?、錫宇飛:《“讓科技為人類造?!薄囄隽暯疥P于科技倫理的重要論述》,《學習與探索》2019年第11期。

一、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的生成源起

(一)吸收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倫理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科技對于社會歷史發展的“杠桿”作用,但他們同時也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生產資料私有制使科技異化為資產階級奴役、剝削、壓迫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工具。

首先,科技異化為人類的敵對力量。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類基于物質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創造了科技,然而,人類創造的科技隨后卻畸變為危害與奴役人類的敵對力量。如科技的濫用導致了環境污染、核戰爭威脅、人類過度疲勞等潛在的抑或實質的危害。馬克思就此指出,在資本主義時代,人類依靠科技創造的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76頁??萍嫉膽檬构と说娜怏w與靈魂被牢牢禁錮在因科技而生的現代機器上,同時大機器生產還直接搶走了本就稀缺的就業機會,造成工人普遍的失業、饑餓與焦慮。習近平承繼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科技異化、外化批判的思想,特別強調新時代科技的價值旨歸應該是服務于人類的生產與生活。

其次,資本主義的倫理道德等觀念上層建筑將科技視為資本增值的工具。倫理道德作為觀念的上層建筑,從根本上是由經濟基礎決定并服從服務于經濟基礎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71頁。在資本主義社會,倫理道德服務于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為資本家的資本增值服務,將科技等因素視為資本增值的工具。習近平借鑒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資本主義科技為資本增值服務的思想,指出新時代中國科技活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資本增值服務,而是為造福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服務。

最后,科技理應用來服務人類。馬克思曾強調:“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于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雹厶K共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編:《回憶馬克思恩格斯》,胡堯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8頁。馬克思的這一重要判斷從科技價值論的高度回答了“科技為了誰”的問題。在他看來,科技活動不應成為科技工作者滿足其個人享樂的自私自利的對象化活動,而應成為造福人類、服務人類以及實現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活動。換言之,“小我”與“大我”的根本區別就在于科技活動本身是一種純粹自私的樂趣,還是造福人類的感性活動。習近平吸收了馬克思關于科技為人類服務的思想,倡導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倫理觀,強調新時代科技活動當以為人類謀福祉為根本方向。

(二)繼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科技倫理思想

習近平在不同場合論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科技倫理思想,充分汲取他們的思想養分。

首先,繼承了科學研究要樹立嚴謹作風的思想。嚴謹的作風反映的是科學研究主體對待科研客體所應秉持的風格態度與倫理規范。毛澤東指出:“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任何一點調皮都是不行的?!雹堋睹珴蓶|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0頁。在他看來,科技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務必踏實嚴謹,一絲不茍,務必具備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對科學結論高度負責的精神,否則科學就可能變成謬誤,與科學研究的初衷南轅北轍,甚至帶來不可逆的后果。

其次,繼承了科技造福人民的價值取向的思想。毛澤東認為,發展科技不僅要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局面,還要造福人民。鄧小平不僅指出“改革科技體制,我最關心的,還是人才”,⑤《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8頁。還主張科技要為全人類服務,“實現人類的希望離不開科學,第三世界擺脫貧困離不開科學,維護世界和平也離不開科學?!雹蕖多囆∑轿倪x》第3卷,第183頁。江澤民強調,科技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強調要“把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促進生產力發展的質的飛躍,擺在經濟建設的首要地位?!雹俳瓭擅瘢骸墩摽茖W技術》,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148頁。

最后,繼承了可持續發展和科學家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科技倫理思想。江澤民提出要努力提高我國科技持續創新能力的重大任務??沙掷m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胡錦濤以可持續發展審視我國科技活動特別指出,現代人的科學實踐活動不僅要滿足自身的需要,還要滿足子孫后代的生存發展的需要,強調后代人的利益突顯了代際公正的倫理原則。同時,胡錦濤指出,要“發揚愛國奉獻、頑強拼搏、團結合作、開拓創新的精神”,②胡錦濤:《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頁。希望科技工作者能夠繼承并弘揚老一輩科學家愛國主義情懷,在新階段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三)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科技倫理思想

先秦時期,儒家、道家、墨家等諸子百家對科技及其效用進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富含哲理的科技倫理思想,對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的形成有著借鑒意義。

首先,借鑒技術自具善惡二重性的思想。道家的老莊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辯證分析技術善惡倫理二重性的哲學家。③參見陳萬求:《中國傳統科技倫理思想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第122頁。他們一方面肯定技術在便捷生活方面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認為技術也有惡的負面效用,如《道德經》有曰:“人多利器,國家滋昏”,在老子看來,技術的發展會導致人為的物役、道德的淪喪和生態的毀壞。莊子繼承了這一思想,在《莊子·齊物論》中有曰:“純樸不殘,孰為牲尊?白玉不毀,孰為圭璋?……故殘樸以為哭,工匠之罪也”。這一充滿辯證色彩的思想為習近平全面看待科技的善與惡提供了思想啟發。

其次,借鑒以倫理道德駕馭科技導其向善的思想。早在先秦時期,道家就有“以道馭技”的理念,強調用倫理道德駕馭和引導科技,限制與消解科技所可能帶來的負面效用。老子、莊子、墨子在該問題上均有豐富論述,如莊子強調“技不離道”,墨子強調“道技合一”,習近平關于以倫理力量規約科技的主張是對這些思想深化與發展。

最后,借鑒發展以經世致用為導向的科技倫理思想。儒家科技倫理思想中蘊藏著科技要注重現實性與實用性、倡導經世致用、有益于國事的主張。在儒家眼里,“六府”(水、火、金、木、土、谷)和“三事”(正德、利用、厚生)是經世致用的正經技術,其他則屬于“奇技淫巧”,會使君主玩物喪志,使百姓耽于享樂而不做正事。④參見王前:《中國科技倫理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頁。這與習近平提出的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主張不謀而合。

(四)直面和應對科技迅猛發展帶來的倫理現實

以人工智能(AI)、基因編輯、機器人、大數據、量子通信、人臉識別、超高清視頻等為代表的高科技一日千里,已經深植于人類生產、生活等各領域和全過程,正在重塑世界科技創新版圖,但也給人類帶來了現實的和可能的各種倫理挑戰。習近平科技倫理觀正是在直面和應對科技迅猛發展帶來的倫理挑戰中形成的。

首先,直面和應對科技迅猛發展帶來的現實性倫理挑戰?!盎蚓庉媼雰骸笔录侨祟惻咛セ蚓庉嫾夹g具體應用的惡果,引發世界人民的高度關注與口誅筆伐。涉事責任主體基于獲得巨額商業收益和“一夜成名”的動機,知規違規、知倫理卻違背倫理,給人類帶來了諸如“脫靶”效應、遺傳疾病風險、代際混亂等一系列倫理難題。習近平曾多次論及“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問題,特別強調要通過“弘揚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76頁。加以應對。網絡技術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其應用引發的網絡倫理問題同樣引發社會各界普遍關注,比如因使用網絡帶來的知情權和隱私權的抵牾、虛假信息和謠言、低俗色情傳播、版權侵犯、網癮、網絡暴力、網絡詐騙等一系列倫理難題。2023年“人肉開盒”網絡暴力事件震驚世人。該事件涉及侵犯個人隱私、網絡攻擊、騷擾、虛假舉報等違背倫理規范系列問題,嚴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再次引發人民群眾對網絡倫理的熱烈討論。對此,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特別提出加強網絡倫理建設的任務與舉措。

其次,直面和應對科技迅猛發展帶來的可能性倫理挑戰。人類成功研制出細菌細胞,使生命與非生命邊界變得模糊。對人類而言,該技術一方面有助于對生命本質的再認識,另一方面也對生命倫理提出潛在挑戰。在中科院考察時,習近平特別關注到人造生命研究進展情況,并論述了人造生命研究的積極意義和可能帶來的生命倫理挑戰。人工智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可能引發諸如安全隱患、算法歧視、缺乏透明度、對現有權力構成威脅、對特定族群持有偏見、數據隱私泄露、責任主體不明以及價值觀滲透等諸多倫理風險。正如馬克思所言:“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0頁。ChatGPT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語言技術,具有變革人類社會的潛在能量,但也可能成為滋生學術不端、“人工智能機器生成的文章能否被規范引用”、③令小雄、王鼎民、袁?。骸禖hat GPT爆火后關于科技倫理及學術倫理的冷思考》,《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4期。制造仇恨言論和文化隔閡以及泄露個人隱私等倫理問題的溫床。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明確論及人工智能可能產生的科技倫理問題,要求通過加強研判與防范,使其在科技倫理規范的軌道上運行。

二、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的核心要義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價值導向

從唯物史觀看,科技是人民在物質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創造出來為自己服務的工具,但在資本主義社會,科技的價值導向卻發生了異化,變成了以資本為中心的工具,偏離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強調科技向善的倫理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發展民生科技,超越了資本主義社會以資本為中心的科技倫理觀。他強調:“要加大科技惠及民生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同民生緊密結合”,④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61頁?!肮こ炭萍寂c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是工程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⑤習近平:《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在2014 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人民日報》2014年6月4日,第2版。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在新時代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科技倫理思想為指導站穩人民立場,始終讓科技為人民造福的根本價值取向。

科技改變生活的同時,科技讓生活變得好了還是變得壞了,是讓少數人的生活變好了還是讓最廣大人民的生活變好了是一個深入思考的議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樹立了什么樣的科技價值取向,習近平強調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價值導向才真正能夠讓生活變好,讓中國最廣大人民的生活變好??梢?,科技本質上是工具,只有應用于民生,才能最終造福人民,滿足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翱茖W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雹倭暯剑骸稙榻ㄔO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頁。習近平的這一主張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價值導向的生動體現。

此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價值導向的“人民”既包括中國人民,也包括世界人民,涵蓋全人類,“讓科技為人類造?!?,②習近平:《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并訪問歐洲四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時的演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頁。因此具有世界意義。習近平從全人類宏大視野強調中國科技發展不僅造福本國人民,而且還要造福世界人民。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為世界人民帶來了方向、光明、文字和文明,造福了全人類。當今中國的科技發展成果賡續“讓科技為人類造?!钡膬r值導向與優秀基因,雜交水稻、醫學科技等最新成果支撐習近平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服務世界人民,造福人類。為此,習近平倡導科技成果共享,“我們將加強工程科技信息交流,同世界各國和國際性組織共同建立大型工程科技數據庫、網絡系統和虛擬研究中心等,促進實現信息共享、技術共享、資源共享?!雹哿暯剑骸蹲尮こ炭萍荚旄H祟?、創造未來——在2014 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人民日報》2014年6月4日,第2版。

(二)遵循科技倫理基本原則

習近平為科技活動立規矩、定準則,突出表現為在他支持下通過的《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的五條原則。其一,增進人類福祉原則??茖W研究要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發展理念,堅持科技活動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有機統一、真理性與價值性的有機統一,堅守科技活動為人民群眾造福的根本價值取向,通過科技活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二,尊重生命權利原則。一切科技活動都要堅守人民生命安全、身心健康這個底線,都要保護好他人的人格權利、隱私權利、知情權利、選擇權利,按照“減少、替代、優化”的要求使用實驗動物。其三,堅持公平公正原則??萍脊ぷ髡唛_展科技活動不得歧視不同的社會群體,要以公平公正原則替代差別化、偏見化原則。其四,合理控制風險原則。堅持安全至上,對科技活動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和技術應用風險應給予前瞻研判、客觀評估和有效規避,增強風險管控能力,特別是要前置反思、全程評估和有效應對新興科技成果可能帶來的倫理風險與挑戰。習近平在談及人工智能時指出:“要整合多學科力量,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倫理道德?!雹堋读暯皆谥泄仓醒胝蔚诰糯渭w學習時強調加強領導做好規劃明確任務夯實基礎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人民日報》2018年11月1日,第11版。其五,保持公開透明原則。建立健全科技活動披露機制,及時向社會各界特別是利益相關主體公開關涉重大、敏感的科技倫理問題。嚴格執行該機制,務必做到透明、真實、客觀,避免模糊、虛假、主觀和有選擇性的公開。

(三)教育引導科技人員樹立愛國主義情懷

雖然科技是無國界的,但是,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習近平指出:“要教育和引導廣大科技人員特別是青年科技人員始終把國家和人民放在心上,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創新,報效祖國?!雹葜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16頁。他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指出,人之為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如何愛國。2019年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將愛國主義作為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首要內涵加以界定。習近平也把愛國主義作為科技人員第一位的要求來強調,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對科技工作者樹立強烈的愛國情懷的殷切希望與殷殷囑托?!吧谒?,長于斯”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吮吸著祖國母親的乳汁,在黨和國家的培養下成長起來,在處理自己同祖國關系時,理應將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將自己畢生所學用來報效祖國和人民,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不懈奮斗。唯有這樣,才能受到黨、國家、社會及人民的尊重與肯定,才能實現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正如巴甫洛夫所言:“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币晃豢萍脊ぷ髡卟粣蹏?,甚至背叛祖國,將國家級核心機密泄露給他國,或者同對華不友好國家一道打壓中國科技特別是高科技發展,企圖阻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又或者是抽象地理解愛國,割裂愛黨、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性,這必將受到倫理道德的譴責。

(四)推動綠色科技創新為抓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所謂綠色科技,即以防治環境污染、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旨的科技活動?!雹儆诎昌垼骸读暯疥P于科技倫理重要論述論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0年第3期。人類為了滿足自身衣、食、住、用、行等需要,就需要不斷地從事物質生產,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各種資源與能源,于是形成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明確提出了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的思想。該思想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視角告誡人類:如果過度地向大自然索取,超出了自然界所能承載的“邊界”與“度”,就必然帶來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惡化,并最終遭到自然界的“報復”。正是在此背景下,用來規約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倫理的概念應運而生。西方以近現代科技為支撐的工業文明在實現現代化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換言之,西式現代化道路無疑都走了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世界“八大環境公害事件”即是例證?;趯σ云茐纳鷳B環境為代價的西式現代化的反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一定要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為此,他提出向“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實現綠色發展”②習近平:《攜手推進亞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光明日報》2010年4月11日,第1版。方向努力,強調通過綠色科技創新減少環境污染、節約原材料、自然資源和能源。在習近平看來,實現綠色發展,離不開科技的作用,但這里的科技不是以能源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的傳統近現代科技,而是新時代的綠色低碳技術,如新能源汽車、長時儲能、光伏發電等。這就要在政策支持等多個層面鼓勵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及其成果轉化,以綠色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綠色科技支撐。

三、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的價值意蘊

(一)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技倫理思想

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立足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并在總結和發展中國共產黨人的科技倫理思想基礎上形成的新的理論體系。馬克思恩格斯闡述了科技與道德的辯證關系;毛澤東闡述了科技創新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求實態度;鄧小平提出關于科技活動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思想;江澤民在黨史上首次明確提出科技倫理問題;胡錦濤提出了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科技倫理觀。習近平不僅繼承弘揚了馬克思主義科技倫理思想的精華,還提出了更具時代性的科技倫理觀。一是要求加強科技工作者倫理道德建設的論述,能夠減少乃至消解當代科技活動造成的負面影響。二是就網絡倫理、人工智能倫理等最新科技前沿倫理問題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三是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科技,推動可持續化發展,建設人類美好家園。四是在中華民族“強起來”而遭受西方對我國“斷供”“卡脖子”的背景下,做出一系列有效的應對舉措。作為新時代思想結晶的習近平科技倫理觀,不僅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科技倫理思想,而且譜寫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科技倫理思想的新篇章,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科技倫理的思想寶庫。

(二)使科技倫理學成為一門顯學

新時代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國內外的科技創新活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成果亮點紛呈。然而,如果將科技發展與倫理學比作一個人的兩只腳的話,它們的發展是不協調的??陀^而言,倫理學特別是科技倫理學的發展“缺位”、“瘸腿”、“跛腳”問題突出,難以有效為科技活動提供基本的倫理規范,這也是近些年來科技“越軌”現象不斷涌現的重要原因。為了更好地讓倫理學發揮對科技活動制約與促進作用,推動我國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倫理學學科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錢旭紅院士指出的:“目前許多新的國家科研基地,都迫切需要切實的科技倫理學研究?!雹俑堕L珍、成素梅、劉梁劍:《量子論、量子思維與面向未來的科技倫理——錢旭紅院士訪談》,《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為新時代構建新的科技倫理學學科提供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它拓寬了倫理學學科的研究范圍,促進了生命倫理學、生態倫理學、網絡倫理學、人工智能倫理學等應用倫理學科的發展。

(三)為推動科技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行動指南和中國方案

首先,習近平科技倫理觀指導我國科技倫理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從世界范圍看,人類社會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從國內看,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科技成果“新業態”不斷涌現,亟須相應的科技倫理加以規范。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基因編輯嬰兒”等違背科技倫理的科技實踐活動讓我國人民意識到科技倫理治理跟不上科技活動的步伐,可能會危及人類的長遠健康發展。習近平格外重視科技倫理治理工作,通過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將我國科技倫理治理工作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為我國科技倫理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根本導向。

其次,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為大力發展綠色科技舉旗定向。破壞自然界就意味著傷害自己的身體,人類一定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自然界??萍疾⒎嵌际潜Wo自然界的,也有可能給自然界帶來負擔或毀壞作用,比如現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利用科技就造成了“八大公害”事件。我國人口眾多,不少能源要依賴進口,面臨的生態環境的壓力依然較大。正如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所指出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是一個明顯短板,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各類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呈高發態勢,成為國土之傷、民生之痛?!雹谌嗣癯霭嫔缇帲骸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51頁。習近平強調必須走出一條綠色科技發展之路,既發展科技造福人類,又能推進可持續性發展目標的實現。這是從我國具體國情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選擇。

最后,習近平科技倫理觀為世界科技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萍紵o國界,“要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③習近平:《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求是》2022年第9期。習近平科技倫理觀從全世界、全人類著眼,從造福全人類的立場出發,強調加強科技倫理治理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在疫情期間,我國與世界各國在諸如疫情監控、病毒溯源與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強科技交流合作,為護佑全人類生命健康、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了中國力量。

(四)為科技造福中國乃至世界人民提供正確的價值取向

科技活動是人類的實踐活動,是為人類造福的活動,科技造福人類是科技倫理的內在要求。違背科技倫理的科技活動最終傷害的還是全人類。如培育冬季可以生存的蚊子,受害的一定是人民群眾?!盎蚓庉媼雰骸奔夹g可能對人類健康基因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翱萍紕撔戮蕊@著加強,對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究進入精準調控階段,從認識生命、改造生命走向合成生命、設計生命,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帶來生命倫理的挑戰?!雹倭暯剑骸都涌旖ㄔO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求是》2022年第9期。習近平的這個重要論斷告訴我們,科技活動具有兩面性,既具有造福人類的一面,也有挑戰生命倫理的一面,這就需要推進科技倫理治理,始終錨定科技造福人類的根本倫理導向。同時,習近平科技倫理觀也向全世界表明,我國發展科技事業不是為了謀求霸權,不是為了憑借科技征服全世界,而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是為了為世界謀大同。習近平還強調,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樹立“造福人民”的思想??萍脊ぷ髡咭栽旄H嗣駷榧喝?,在從事科技活動之前要理性思考自己的實踐活動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是造福人民的還是禍害人民的,要自覺以科技倫理規約自己的科技實踐活動。

猜你喜歡
倫理觀倫理人類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第一殺手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彼岸與此岸:門羅《好女人的愛》中的加拿大相對主義倫理觀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黑格爾財富倫理觀述論——兼論社會轉型期國民財富觀的問題與重構
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