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建構探析

2023-02-22 20:24李佳樂
中國德育 2023年1期
關鍵詞:民族團結共同體中華民族

■ 李佳樂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1]。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已成為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戰略部署。大學生作為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時代先鋒,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關鍵主體,因此,積極推進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僅是豐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現實需求,更是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實踐呼喚。

一、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建構原則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70余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我國民族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邊疆安全、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經濟發展”[2]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如今,為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3],“要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4],“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5],等等。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建構是指在高校黨委及相關部門和組織的緊密配合下,遵循整體性、發展性、時代性的原則,用系統化、體系化的思維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借助科學、規范、完整的內容體系引導廣大師生在思想上樹立“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在行動上始終把中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構建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需貫徹整體性原則。中華民族共同體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方位發展、全領域融合的共同體,為此,教育內容的安排應從全局出發,科學謀劃,統籌布局。具體而言,中華民族經濟共同體教育內容要注重強調共同富裕的時代價值,引導大學生團結奮斗,積極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中華民族政治共同體教育內容要注重發揮理想信念的關鍵作用,引導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精神自覺”[6];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教育內容要始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引導大學生致力于繁榮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守護好全國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中華民族社會共同體教育內容要注重闡釋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引導大學生高舉團結的旗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大學生爭做有志、有才、有為的時代新人;中華民族生態共同體教育內容要注重闡明生態文明的實踐要求,引導大學生敬畏自然、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自覺保護好各民族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構建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需遵循發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要求教育內容的制定既要符合大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又要保持應有的梯度性,以此激勵大學生積極探索,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沖勁,求真務實、善作善成的干勁,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需緊緊圍繞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立足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的需要;需賡續五千年文脈,引導大學生在美美與共的中華文明底蘊中傳承其精神追求、精神特質和精神脈絡;需汲取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偉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激勵各民族團結奮斗。概言之,教育內容既要涵蓋過去,又要關注現在和未來,以發展性的原則指引內容體系的完善與優化,為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理論基礎。

構建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需堅持時代性原則。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應彰顯時代性,緊密結合現實社會生活,反映廣大人民的時代訴求,深刻回答“時代之問”;在內容的設計中應體現其內涵的發展變化,解釋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綴從“培養”“培育”“筑牢”到“鑄牢”變化的緣由,以此凸顯出新時代民族工作使命擔當;內容呈現方式應具有人民情懷,厚植廣大人民的根本愿望,宣傳民族團結故事,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與親和力。

二、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建構層次

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具有靜態性與動態性的雙重結構。于動態結構而言,內容體系的構建是一個有機、動態運行的過程,其中既包含教育內容的作用對象,又包含教育內容的效果反饋。于靜態結構而言,內容體系的構建包含領導體制、運行機制等諸多要素??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建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此,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亟須明確內容體系的結構層次,只有深入把握教育內容的主流主干,才能助力于鑄牢國家統一之基、鞏固民族團結之本、凝聚精神力量之魂??傮w而言,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要堅持以民族團結教育為核心,以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為重點,以民族復興教育為目標,厚植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情感,增進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

注重民族團結教育是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7]。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現實要求,各高校通過民族團結教育,要引導大學生“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8];引導大學生增強“五個認同”,深刻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內容及其優越性;引導大學生始終把中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增強對“全國人民一家親”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如若民族團結教育在高校缺席或失語,抑或尚未得到大學生的廣泛認可,那么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將遭到嚴重威脅,對此,高校教師需根據不同大學生群體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思想引領,通過量體裁衣、對癥下藥,精準消除民族歧視等價值觀念問題。

開展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是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重點?!拔幕J同對于個體身份認同以及族群認同具有重要意義”[9],各高校通過開展中華文化認同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尊重各民族文化,學習借鑒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在交流交往中凝聚價值共識;要引導大學生致力于改善民族關系,促進民族團結,增進族際理解,在交融交織中樹立共生共存理念;要拓寬各族大學生的交流途徑,促進其相互了解、相互認知,進而凝聚起中華民族的內聚力,構筑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只有扎扎實實開展好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積極抵御各種極端思想的滲透,才有助于促進各族大學生的同心同向同行、增強大學生的民族精神。

推進民族復興教育是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而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目標正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大學生。各高校通過民族復興教育,要激發大學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其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和榮譽感;要堅定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意志,砥礪大學生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要鼓勵大學生踐行使命擔當,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由理論自覺上升為行動自覺。

三、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實踐要求

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群體有理想、有知識、有活力、有本領,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親歷者、見證者,也是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的實踐者、創造者,為此,構建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應在加強思想引導、強化組織引領、營造良好氛圍上下狠功夫、硬功夫。

加強思想引導。列寧說,“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10]。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同樣也需加強思想引導,無論是組織者、參與者,抑或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想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有序實施,需在“五個認同”上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高校師生、相關部門和職能工作者要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在內容體系的布局、規劃乃至踐行中皆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要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在內容體系中明文規定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的反對,做好一體化發展的“大文章”;要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闡釋清“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11],增進對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魂的價值認同;要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在內容體系中單獨設立黨的建設的偉大成就,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理想價值、意識形態、政策規章、執政績效的認知;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內容體系中要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強化組織引領。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科學化構建離不開黨委的領導作用、全體教職工的合力作用以及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的關鍵在于黨委的領導。各高校黨委要統籌謀劃、把握全局,對相關部門和成員提出明確的要求,為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制定、完善、實施保駕護航。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的樞紐是全體教職工。教職工不僅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更是傳授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的重要主體。為此,高校首先應通過培訓讓更多的教師成為“大先生”,如此方能更多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知識傳授給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的關口是大學生可聞可感可見的基層黨組織。高校應“充分發揮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12],于日常生活中培養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概言之,新時代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需調動各方力量,只有各方人員凝聚合力、協同配合,才能形成有特色、供需匹配的內容體系。

營造良好氛圍。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作為一種新事物,需有良好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的支持,為此,在黨中央的統籌指導下,各相關部門要主動擔責,積極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重要性,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吸納更多高素質人才。各級黨委特別是統戰部門、宣傳部門、民宗部門、教育部門可創新宣傳方式,發揮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俗語、成語、歇后語,把理論轉化為本土案例,不斷開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的新境界;要找準宣傳工作與大學生發展的契合點,提高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提升受教育者的知曉度和參與度;要加強宣傳工作的引導和規范,以正面宣傳為主,嚴把“質量關”,推動宣傳工作的走深走實和見行見效。概言之,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的“助推器”和“蓄能機”,全社會應高度重視、有序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內容體系的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民族團結共同體中華民族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民族團結之歌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努力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