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練”式教學讓法治教育“活”起來

2023-02-22 20:24郁美娟
中國德育 2023年1期
關鍵詞:演練道德法治

■ 郁美娟

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演·練”式法治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表演或演練,讓法治教育“活”起來。學生在學法中體驗法治知識,樹立法治觀念;在尊法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嚴格自律,以法為繩;在用法中積極主動,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

“國泰于法正,民安于律清?!奔訌娢闯赡耆朔ㄖ谓逃?,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重要保證。

道德與法治課是實施法治教育的重要課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貫穿法治教育,有意識地對小學生進行引導,讓小學生學法、尊法、守法和用法,是該課的目標之一。我們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探索“演·練”式法治教育實踐活動,指導學生用“情景表演”和“實戰演練”這兩種有趣的方式學習法律知識,構建法治意識,自覺地遵守法律,依靠法律來解決問題。

一、在情景表演中進行法治教育

所謂情景表演,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入或者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發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使他們能夠快速透徹地理解教材,并且獲得一定程度的心理機能的發展。情景表演的特點如下:其一,情節生動有趣,吸引人心;其二,語言動人,或幽默或煽情,具有感染力;其三,主題反映學生生活,不但與學生的生活相關,還演繹學生自己的生活。

情景表演是進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路徑。如何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呢?那就要讓學生充分地“演”起來,融入教學情境之中,增加感情投入的深度,拓展表達交流的幅度,使得法治意識入腦入心。

(一)表演形式要有創意

1.師生配合,對比演繹

即使是面對相同的情境,參與的人也會態度不一。態度不一,呈現的狀態、得到的啟示也就不盡相同。不同學生面對同一種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做出不同的反應,在對比中學習,豐富法律知識,增進法律意識。

我們在上《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九課“心中的‘110’”時,就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展開了一場表演:

苗苗同學獨自在家,老師扮演冒充修理煤氣的陌生人上門來。第一回合,苗苗因為警惕性高,始終保持沉默,陌生人決定偷偷撬門,但試了試,撬不開門,只能灰溜溜地走了。第二回合,苗苗與陌生人對話了,發現這可能是個騙子,就隔著門大聲撥通110報警電話,陌生人倉皇而逃。

劇情隨著不同學生演繹的“苗苗”而改變,同學們明白了遇事要多動腦,提高警惕,心中常記《110接處警工作規則》第二條,懂得110報警服務臺在所有城市都會設立,老百姓可以撥打110報警求助。一般表演中,都是學生上場,這堂課邀請了老師來表演,和學生一起進入情境。老師平時是一本正經、高高在上的,現在大變樣,深深吸引了學生。而且這場對比表演,呈現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尤其是其中“撥打110”的設計正好引入法律規定,讓學生知法懂法,頗具匠心。

2.QQ對話,課堂連線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可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 利用QQ、微信展開趣味對話,為課堂教學營造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多元互動對話中形成深刻的學習認知。QQ現場對話這種形式,我們在上《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八課“網絡新世界”一課就用上了。

燕燕同學最近遇到了網絡安全問題,她是怎樣應對的呢?課堂上燕燕同學現場用QQ與網絡好友進行對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設計了“網友約見面”“套話個人信息”“誘惑瀏覽不良網站”三個話題。在燕燕和網絡好友的QQ對話表演中,同學們懂得了在上網時要掌握安全防范知識。教師適時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第二款,讓學生懂得在使用網絡時,應當遵守法律,遵守社會公德,注重人身安全,保護個人隱私、名譽等,盡力避免被虛假信息所誘惑。QQ是學生經常用的聊天工具,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網絡干擾。這個實踐活動源自學生生活,在新穎有趣的課堂互動中同學們懂得了在今后的上網過程中,要樹立法治意識,杜絕不安全因素,用法律保護自己,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做遵紀守法的小公民。

3.角色配音,話中悟理

角色配音,就是根據教學內容改編成劇本,學生化身配音演員,身臨其境體驗教學內容。在教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九課“知法守法 依法維權”時,我們設置了創意環節——打開案件的“月光寶盒”,穿越回綁架案件發生的那一天,為遇到緊急情況的梁小惠配音,體現三種情形:不幸遇險,自怨自艾,坐以待斃;反抗過激,任意發泄情緒,最終受到傷害;跟壞人巧妙周旋,說服壞人釋放人質,智慧解決問題。在生動的配音表演中,師生們得出結論:遇到維權事件,要冷靜處理,遠離危險;離開現場,立即報警。同學們明白了依法維權的意義不僅在于侵害發生后獲得救濟和補償,更在于防患于未然,盡量避免侵害現象發生,盡量降低侵害的程度。課件出示《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學生了解到綁架罪根據情節輕重處罰不同。在法律學習中,學生了解了犯綁架罪的惡果,明確不能觸碰法律紅線。

(二)表演內容要有新意

1.緊扣熱點,與時俱進

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引入時事熱點,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動態,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還可以讓他們養成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提升他們的法治素養。時下 “垃圾分類”就能很好地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比如五年級上冊第五課“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課,我們采用情景小劇場的方式讓大家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我們創作了情景劇《果皮扔哪里》,由四位同學表演:一人演把果皮投擲到其他垃圾桶里的大叔,其他三人演在小區內玩耍的同學。小紅同學看見大叔胡亂投擲,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當沒看見;小明則是徑直勸說直言不諱,語氣比較生硬;小智有理有據上前勸說,十分有禮貌。大叔表演者從一開始嗤之以鼻不愿改正,到后來心悅誠服,當場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果皮扔哪里》中四位演員用生動有趣的表演,將垃圾分類的觀念傳遞給了現場觀眾,獲得了大家的聲聲贊許,大家紛紛對他們的表演給予點評。在其樂融融的氛圍里,大家一起學習對應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四十九條。垃圾分類涉及公共利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在法律上已經作出規定。作為學生,他們必須知道自己在垃圾分類方面的權利與義務,也應該了解自己所在地區對相應違法行為采取的法律制裁措施。

2.劇情反轉,入腦入心

“劇本殺桌游”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新型娛樂形式,情節反轉能讓人大開眼界,所以深受桌游迷喜歡。反轉手法通過意料之外的敘事打破同學的心理期待。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由學生主導的反轉劇情演繹,可以在層層反轉過程中,將法治意識潤物細無聲地內化于學生心田。

我們在六年級上冊第一課“學會尊重”教學中就運用了劇情反轉手法。四位同學分別扮演“講道理”先生、“好脾氣”先生、“壞脾氣”男孩和“急性子”大媽。面對“急性子”大媽的無禮,“好脾氣”先生一味退讓,任人欺負;面對“壞脾氣”男孩的冒犯侮辱,“好脾氣”先生沒有勇于維護自己的權益,顯得十分懦弱。孩子們在觀看表演中認識到,“好脾氣”先生做法其實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現。對于不守公德的人,不指出他們的錯誤,其實是在縱容他們犯錯,也導致了這個社會有時候會不和諧不美好。

接著讓同學們坐上時光穿梭機,回到事件發生的時刻,劇情進入大反轉:面對“急性子”大媽的急躁無理,“好脾氣”先生給予批評,“急性子”大媽爽快地承認錯誤?;氐焦珗@,“好脾氣”先生義正詞嚴地指出“壞脾氣”男孩的錯誤,要求“壞脾氣”男孩擦掉墻壁上亂涂亂畫的痕跡,否則就讓他到公園管理處接受再教育,根據公園規定進行處罰;如果男孩再不聽勸,“好脾氣”先生告知男孩就報警,“壞脾氣”男孩只好妥協。

在精彩的劇情大反轉之后,孩子們意猶未盡。在心靈尚有余震時,教師適時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睂W生齊讀法律條文,深切體會到:面對冒犯甚至侮辱,應指出對方的錯誤,要求對方道歉,甚至還要拿起法律武器勇敢地維護自己的尊嚴,這是尊重自己的表現。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牢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尊嚴。

二、在實戰演練中進行法治教育

實戰演練是指組織相關人員按照計劃規定的職責和程序,針對預定突發事件,在特定時間、特定區域執行任務的訓練活動。實戰演練目的是檢驗計劃、完善準備、培養團隊等。

學生在平時學習法治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困惑,即使《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可能有詳細講答,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我們可以通過實戰演練來加深理解。實戰演練有別于情景表演,它由多人參與,整齊劃一地動起來,范圍更廣,參與性更強,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處置技能,提高法治意識,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

(一)課前練習

法治知識的獲得光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課前的演練可以節省課堂時間,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三年級上冊“安全記心上”一課中,我們課前布置學生在大人的陪同下根據法律條文進行演練。教師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四節的第六十一條和第六十二條印發給學生。學生在父母的陪伴下進行四種形式的演練: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靠路邊走;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根據紅綠燈的指示走;通過沒有人行橫道、交通信號燈的路口,按照“一慢二看三通過”規則走路。通過課前練習,學生在課堂上有話講,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更高,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更加自覺地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

(二)課中模擬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要實現高效,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動起來;把話語權還給學生,給他們自主表達、自主發展的空間。為了讓學生在實戰演練中能有章可循、有路可走,教師有必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實實在在的演練去感受和體驗。

我國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發生,新聞中也經常會報道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但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感受還是不深的。首先,人類面臨的自然災害通常局限在某個區域,絕大多數學生沒有經歷過;其次,有的自然災害對學生的生活影響不大,學生感受不到。因此,學生的防災避險意識比較淡薄,防災避險能力比較弱。

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第五課“應對自然災害”時,為提高師生火災應急疏散能力,讓學生學習和鞏固相關的安全防護知識,學會“遇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我們組織六年級學生結合書本內容舉行了防震演練活動。整個演練過程如下:一聲警報先避險,躲在桌下保護頭,扶緊桌腿閉雙眼;二聲警報快疏散,打濕毛巾捂口鼻,彎腰低頭快步走,兩路縱隊有秩序,蹲在原地等救援?!吨腥A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一章第三條告訴我們:防震減災工作以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需結合。防震演習讓學生懂得,面對自然災害關鍵在于要有足夠的認識,才能遇險不驚,應對得法,在自然災害來臨時,避免出現不該有的損失。

(三)課后踐行

課前練習和課中模擬能幫助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和精神,課后也應該開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法治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學會遵紀守法,踐行學到的法律知識。

假期結束回到學校,有同學表示從國外帶回的小禮物被海關扣留。結合五年級下冊第五課“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演練。演練內容是:辨別外來入侵物種,了解海關哪些物品帶入境會遭拒;模擬出入境檢疫,看誰檢得快。

老師帶領學生來到校外演練基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同學們通過顯微鏡鑒別有害生物,演練有害生物鑒定過程;由工作人員帶領,演練出入境檢驗。在新奇有趣的實戰演練后,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演練,明確了公民要提升自己的素養,自覺履行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為共建有序生活承擔自己的責任。

實戰演練的開展給學生們帶來了直觀的感受,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個人成長與社會生活需要的法律知識,增長法治觀念,而且能使學生增強辨別是非、自我保護的能力,使其學法明道,用法立身。

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演·練”式法治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表演或演練,讓法治教育“活”起來。學生在學法中體驗法治知識,樹立法治觀念;在尊法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嚴格自律,以法為繩;在用法中積極主動,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把荨ぞ殹笔椒ㄖ谓逃龑嵺`為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培育法治精神開辟了新路徑。

猜你喜歡
演練道德法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統計知識綜合演練B卷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未雨綢繆演練忙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