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價值意蘊與實現路徑*

2023-02-23 19:03邢云文
菏澤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儀式英雄價值

李 晶, 邢云文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240)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推動全社會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盵1]榮譽表彰等儀式教育在新時代英雄觀傳播中能起到“助推劑”的作用。在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中,儀式主體綜合運用諸種英雄符號,在特定的儀式情境中圍繞英雄觀開展特定儀式程序展演,以文化育人的方式向儀式對象進行英雄觀價值傳遞。然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新問題也會隨之出現,探索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價值意蘊和實現路徑正當其時也大有可為。

一、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價值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盵2]儀式教育是新時代英雄觀教育的重要途徑,具有顯著的承啟性、周期性、象征性,從其特點出發,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有著重要且獨特的價值意蘊。

(一)儀式教育的承啟性能夠提供新時代英雄觀教育的契機

儀式教育具有承啟性,承啟性體現在儀式具有特殊的時間節點意義?!皬臅r間角度看,儀式突破了日常時間的連續性和勻速流逝性,是常態時間的中斷點、突出點以及兩段日常時間的承啟點、轉折點?!盵3]新時代英雄觀教育屬于價值觀教育,關鍵在于如何讓受教育者產生情感上的教育需求。如同竹子的生長特點一般,受教育者在接受新時代英雄觀教育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節點,這些節點標志著人生不同階段的轉折與過渡。從崇尚英雄到成就英雄,最后到英雄輩出,受教育者對英雄的認知往往要經歷一個由遠及近的過程,從一開始覺得相距甚遠到漸漸學習再到最后的自我蛻變,這也是伴隨著英雄觀的形成、個人的成熟成長的表現。在此過程中人們總是會自覺地總結與反思過去、規劃與暢想未來,其中就需要具有價值導向的英雄觀教育為下一階段的健康發展提供精神養分,而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承啟性就與各個階段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從儀式教育的承啟性角度來講,將特殊時間節點意義上的教育融入人生不同階段的過渡中,人們在英雄觀形成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產生更多的自我價值需求,促使人們不斷地去探索,從而創造了教育需求,得益于這種良性循環,新時代英雄觀教育便掌握了重要的契機。

(二)儀式教育的周期性能夠塑造集體記憶以強化新時代英雄觀育人效果

儀式教育具有周期性,是一種重復性操演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出席重要歷史紀念活動和榮譽表彰大會,強調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重要性,反復強調要重溫英雄事跡,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箲饎倮o念日、烈士紀念日等紀念日的設立最為直觀地反映出了儀式教育的周期性,正是因為這些紀念日被賦予了具體的且具有歷史底蘊的儀式時間,每當紀念日到來,在相關的儀式活動中,受教育者會自覺地聯想到這個時間節點以及這些儀式背后的深層含義,相關的記憶隨之被喚醒,并隨著周期反復的儀式而不斷加深。如:在國家公祭日當天,全國人民在聽到警鐘長鳴時,會自覺地駐足默哀,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記憶會隨著這一儀式的進程被喚醒,警示人們勿忘國恥、銘記英雄。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英雄觀教育,將個體刻寫進了關于英雄的、民族的歷史記憶中,在不斷接受周期性儀式教育的過程中塑造集體記憶、強化新時代英雄觀的育人效果。此后,儀式教育中特定的行為方式會化作“習慣性”的日常禮儀,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轉化成人們行為規范的內在價值理念。這不僅強化了新時代英雄觀教育的育人效果,而且延展了新時代英雄觀教育的育人周期。

(三)儀式教育的象征性能夠將抽象的新時代英雄觀具象化

儀式教育具有將抽象的新時代英雄觀具象化,推動英雄觀入腦、入心的效用。新時代英雄觀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理論文字,而是立足現實、需要運用在實踐中的價值理念。與其他載體相比,儀式具有一定的莊嚴度,且承載或表達著信仰,在英雄觀教育過程中能夠建構或提升抽象的英雄觀價值理念的神圣性。因此,儀式的正確運用能夠提升人們對于新時代英雄觀的信仰度。正如西方社會學家涂爾干所說:“儀式是為維護信仰的生命力服務的,而且它僅僅為此服務?!盵4]更重要的是,儀式的象征性能夠將抽象的新時代英雄觀具象化。儀式教育過程中所運用的符號、工具、場域都具有象征意義,以象征符號的方式加強人們對英雄觀的認識與理解。新時代英雄觀表達的是對于英雄的根本立場和情感態度、對待英雄的態度和觀念,無可避免地帶有抽象性,如何讓抽象的新時代英雄觀具象化,在教育過程中尤為重要。而儀式教育能夠通過象征的手段將抽象的英雄觀具體化、符號化,變得可見、可聽、可觸摸。如:五四青年節在高校的升旗儀式中,學生群體廣泛參與、深度融入,能夠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核心。由此可見,受教育者借助儀式的象征符號可以比較真實地提升對英雄觀的認知,推動英雄觀入腦入心。

二、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出現的四種傾向

儀式在我國的新時代英雄觀教育實踐中已有初步運用,功勛榮譽表彰儀式、國難紀念哀悼儀式等活動已經初步顯現了儀式在英雄觀教育中的重要功能。然而時代日新月異發展,社會環境與社會思潮也隨之變化愈加復雜,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形式化”傾向、內容承載上的“簡單化”傾向、形式設計上的“刻板化”傾向及價值傳遞上的“被動化”傾向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教育過程呈“形式化”傾向,英雄觀念價值迷失

儀式中設計的任何形式的符號都要與特定的象征性教育意義相聯系,脫離了教育意義就是形式的“空殼”。當前在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過程中不乏這樣的問題,如:在儀式設計過程中鋪張浪費,過于關注儀式場面的轟動,除了讓參與者在短時間內產生新奇體驗之外別無所獲。此外,也有一些儀式組織者缺乏對新時代英雄觀內涵的把握,完全照搬其他教育活動的儀式,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就可能淪為無營養的形式化表演。雖然儀式本身確是一種形式,但在教育過程中儀式應該超越形式,而不能流于形式。剖析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過程的“形式化”傾向,究其原因,一是人們的理想信念趨于功利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智育、輕德育,容易出現知行脫節的現象,即感動于“時代楷模、英雄模范”對社會做出的偉大貢獻,但是在行動上卻難以與其保持一致。二是公式化的例行操演和機械性操作,沒有切入實際地花費時間精力,難免會呈現出“假、大、空”的教育效果。三是歷史虛無主義、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等多元思潮給新時代大眾的價值觀塑造形成了一定的壓力,這些消極貧瘠的思想使得社會上已然出現了一些否定甚至抹黑英雄的現象,更有甚者惡意將儀式教育娛樂化,從而影響其價值傳遞。以上種種都會讓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過程趨于“形式化”,從而導致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價值迷失在形式主義的洪流中。

(二)內容承載呈“簡單化”傾向,英雄內涵貧乏單薄

在儀式教育中,形式是與內容在價值上不相上下的重要部分,因此容易導致“重形式、輕內容”的情況出現。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即內容承載呈“簡單化”傾向。英雄觀的價值內涵是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靈魂所在,失去了價值內涵,儀式教育就會淪為一套程序。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離不開規范性的程序儀式,更離不開深厚的價值內涵,唯有如此,其象征符號承載的英雄觀價值理念才能發揮育人的作用。一方面,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承載內容的選擇不甚合理。正確的英雄觀可以引導人積極向上,反映的往往是社會大眾對于偶像、榜樣的價值取向,代表的是主流價值文化。但是在儀式教育的過程中,部分組織者沒有充分認識到英雄觀價值的廣度和深度,容易導致儀式教育承載的內容內涵不足,或者過于簡單、重復甚至滯后,流于表面,如:一味地呼吁大眾要崇尚英雄,卻并沒有將深層次的英雄精神、英雄文化傳遞給人們,這會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對于儀式的選擇可能會與英雄觀的內容不相適應。形式體現內容,不恰當的形式無法良好地體現英雄觀的內涵,也會造成內容的簡單化。正確地將儀式教育與英雄觀內涵相融合可以強化育人效果,英雄觀本質也是人的一種感情需求,可以引導人積極向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形式設計呈“刻板化”傾向,特色創新彰顯弱化

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是一種程序化活動,有其規范嚴謹的流程安排,但這并不排斥形式上的創新。人們總是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具有獵奇心理,如果每次的英雄觀儀式教育始終維持著相同的環節流程,在設計層面呈現“刻板化”傾向,那么長此以往會削弱人們參與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積極性,教育效果也會隨之減弱。一方面,儀式教育的空間布景缺乏創新性。儀式的空間布景可以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為引發情感共鳴、刻寫集體記憶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然而,現在一些英雄觀儀式教育舉行的地點場域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學校園里最常見的弘揚英雄精神的會議型講座。這樣較微觀的教育環境會削弱教育效果,且儀式教育的布景應該要凸顯其與受教育者日常身處的環境之間的區別。另一方面,儀式教育的環節與流程缺乏創新性。只有當受教育者真正進入了儀式狀態,儀式才能有效發揮教育功能,而儀式環節與流程的價值就在于引導人們參與到儀式之中,從而形成共同的關注焦點,刻寫關于英雄觀教育的集體記憶??贪宓沫h節與流程容易使人分散注意力,所以在很多活動場合,“低頭族”“私語族”現象屢見不鮮。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需要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地創新創造,要盡量避免“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的儀式感。

(四)價值傳遞呈“被動化”傾向,參與主體缺位疏離

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關鍵在于通過一定規范的組織化程序,實現增強受教育者對于英雄觀的價值認同進而引導其行為規范的終極目標,且受教育者的參與度在一定意義上也決定了最終目標的實現程度。在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英雄以自身的成功傳遞“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5]的價值觀,以此喚醒人們臻于卓越的內心渴望,但很多受教育者可能只是簡單的“身體在場”,沒有做到“心理在場”,自然也就沒有達到價值理念層面的認同。究其原因,一是參與主體自身的缺位疏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受教育者參與活動的目的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且落后的教育理念也影響著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英雄觀的培育;二是儀式教育活動本身存在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一般都具有其本質屬性所驅動的“灌輸”和“引導”的客觀需求,同時也會受到教育者的個人價值、思維定式等主觀影響,使得價值理念的傳遞總是呈現“被動化”“單向化”的趨勢。價值傳遞的“被動化”與主體的疏離對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作用的發揮是不利的,如何將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從主體的被動參與轉向主動實踐是推動英雄觀價值理念“主動化”“雙向化”傳遞的關鍵所在。

三、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實現路徑

儀式是通過符號的象征意義來發揮教育功能的教育載體,在儀式過程中應該推動英雄觀的符號化與生活化,貫穿作為教育核心的英雄觀文化內涵,同時增強儀式載體的創新設計,拓展英雄觀教育場域,以求更好地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最后,堅持文化育人,充分利用儀式教育,推動新時代英雄觀文化入腦入心,喚醒人們心底的英雄情結,學英雄文化、悟英雄精神、行英雄規范,以此講好中國英雄故事。

(一)改進儀式過程:推動英雄觀符號化兼生活化

為避免儀式成為“形式化的表演”,在英雄觀教育的儀式過程中既要反對只重內容而輕視儀式形式,又要反對儀式的形式主義,實現英雄觀符號化及生活化“兩手抓”,以此理念來改進儀式過程。

一是要善用儀式符號,推動英雄觀的符號化?!跋笳鞣柺莾x式中保留著儀式行為獨特屬性的最小單元,它也是儀式語境中的獨特結構的基本單元?!盵6]在具體的新時代英雄觀教育實踐中,儀式符號有很多種,具體而言包括口號、標語、歌曲等。符號象征學大師維克多·特納提出了象征符號意義上的“感覺極”和“理念極”?!案杏X極”側重于對外在樣式的感知,而“理念極”在于引導人們發現深層的價值觀念。二者統一尤為重要,既要發揮“感覺極”的作用,挖掘儀式符號豐富的外在形式,從表層感知方面建立起與英雄觀的關聯性,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相關符號就可以自然聯想到英雄觀;又要發揮“理念極”的作用,跨越表象,在理論解釋中賦予儀式符號深層次的象征意義,將其培育為具有深刻英雄觀教育內涵的文化符號。二是要與日常教育相結合,推動英雄觀的生活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所指出的:“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盵7]英雄觀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簡單依托于一場儀式教育便一蹴而就,需要儀式與其他教育載體的相互配合、長期作用,多渠道地融入人們的生活。如: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為代表的“偉大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8]的號召后,多次來到革命老區遺址,緬懷革命英雄,追思革命英雄遺志,傾聽革命英雄故事。全國各地也紛紛響應,長征系列主題活動層出不窮,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人、革命英雄們一往無前、堅韌不拔、埋頭苦干的精神。

(二)貫穿教育核心:深化新時代英雄觀內涵

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教育,以新時代英雄觀價值內涵為教育核心,傳承民族精神、弘揚英雄文化,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儀式教育的過程中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儀式教育過程客觀地承載了與英雄觀直接相關的知識和信息;另一方面,儀式教育過程還包含著受教育者之間的感情傳導,這些知識、信息、情感的傳遞正是英雄觀儀式教育所要實現的基礎功能,從而進一步實現社會規范的作用。因此,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應立足于英雄觀,在任何一次的英雄觀儀式教育的設計和開展前都應該明確要傳遞的價值觀念。

一是英雄觀的人民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盵9]英雄孕育于人民,儀式教育中也須重視英雄的人民意蘊。二是英雄的價值追求。一切為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做出貢獻的人“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10]。他們的價值追求便是人民至上,英雄觀儀式教育也應始終奉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三是英雄精神。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英雄精神永垂不朽。我們要學習英雄身上所展現的崇高的愛國情懷、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奮斗意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四是對待英雄的態度?!拔覀円懹浺磺袨橹腥A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盵11]《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關于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等文件相繼出臺,黨和國家號召全社會崇尚英雄、捍衛英雄,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更應肩負起保護英雄人物和守護英雄精神的責任。

(三)增強載體創新:與時俱進完善儀式情境

關于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載體的創新,“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12]。其中,情境是英雄觀儀式體系建構的關鍵內容,在儀式情境中,參與主體將置身真實的環境場域,通過自己的主觀體驗來真切地感知教育氛圍、參與儀式程序。

一是要繼承性地開發與轉化中國傳統禮儀資源。中國數千年傳統的禮儀文化可以為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提供珍貴的儀式教育思想和豐富的儀式教育類型,禮儀已經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成為了中華民族、民間社會的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并且在民眾思維中對禮儀多保有敬重感,這就為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要充分認識這種文化心理,通過創新發展后的儀式教育路徑,將這些文化基因轉化為培育英雄觀的社會資源。二是要與時俱進完善儀式情境。充分利用象征英雄觀文化的符號體系,將其周期性地運用到儀式教育中,通過語言、行為、色彩、音樂、節奏等創設出既能體現英雄觀價值內涵又能實現藝術表達的儀式情境,促使人們產生獨特的集體情緒,以感性的方式打動人心,增強現實的教育效果。同時,儀式教育的情境是主體間共享的情境,是個體與社會互動所處的客觀環境,應充分發揮情境的互動功能,利用現場資源進行價值傳遞與群體互動,重視傳統意義上的肢體互動,讓參與主體真正地身臨其境。但無論儀式情境形式如何變化,英雄觀儀式教育載體創新的背后都要體現厚重的價值內涵,要充分考慮新形式是否契合儀式的主題、是否可以較好地傳達英雄觀的價值理念。

(四)堅持文化育人:喚醒主體講好英雄故事

英雄文化植根于中華民族長久以來形成的深厚愛國主義情懷,是在中國共產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產生發展的。在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中亦要堅持弘揚英雄文化,大力宣揚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跡,以英雄文化培育愛國主義情懷,喚醒主體講好英雄故事。

首先,注重塑造典型案例,將其運用到新時代英雄觀儀式教育中,增進人們對英雄的認識和認同。其次,在加強英雄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號召多方力量來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學校方面加強紅色英雄文化知識教育,家庭方面重視紅色英雄精神素質引導,社會方面助力崇尚英雄蔚然成風,多方合力營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環境,使得傳播與弘揚英雄文化的宣傳途徑日益多元化。再者,文化育人是一個需長期努力的過程,講好英雄故事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傳承英雄文化、講好英雄故事,有益于推動個體向英雄模范學習,將個人理想與家國理想相結合,將個人價值融入社會價值中,自覺擔當實現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最后,在國際上亦要講好中國英雄故事。當前國際形勢趨于復雜,多元思潮的沖擊不容小覷,西方主流媒體更是從意識形態偏見出發,惡意詆毀中國歷史中的民族英雄,企圖從思想層面攻擊中國人民的精神信仰。在此形勢下,樹立文化自信顯得尤為重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國際文化的交流傳播,以中國聲音講好中國英雄故事、展現英雄精神。不僅要善于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英雄故事結合起來,充分展示大愛、奉獻的中國英雄精神源于傳統文化中的仁義、兼愛;同時也要找到海內外聽眾的情感共鳴點,注意方式方法,以特殊性中的普遍性角度來講好中國英雄故事。英雄是民族的,但英雄精神、英雄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只有在與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交流借鑒中,中國英雄故事的影響力才能更加深遠重大。

猜你喜歡
儀式英雄價值
英雄犬
十歲成長儀式
儀式感重要嗎?
重走英雄路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絳紅英雄譜
Talking strategies
開營儀式
小黑羊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