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教賽學融合模式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2023-02-23 21:57穆寶寧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比賽教學模式課程

王 晶 穆寶寧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 陜西 西安710068)

近年來,高職院校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鼓勵高職院校師生參加各類職業競賽和專業比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高職院校招貼設計課程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背景下,以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為契機,以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為突破口,以比賽項目模塊為依托,任務為驅動開展課堂教學,合力推進新的教學模式的改革與運用,促進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思考與實踐,激勵學生突破自我,提升設計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升職業教育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水平。

一、招貼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一)課堂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缺少互動性

招貼設計課程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課程,但仍以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較被動,知識的轉化、遷移、運用能力不足,主動思考的能力退化,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課堂的知識點是按照教材章節劃分導入課程的,不符合學生的學情和學習特點,沒有把課堂與學生緊密結合起來,學生已經習慣作為“觀眾”“聽眾”的視角,課堂中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幾乎為零,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不利于形成互動性強、學生參與度高的課堂氛圍。

(二)學生缺乏創新思維,學習動力不足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基礎比較薄弱,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熱情不高的問題。面對設計任務,學生普遍存在畏難情緒,自信心不足,對主題分析不夠深刻,對創意表現不夠突出,常常出現“知道了,但做不出來,做出來了,又不夠精彩”的狀況,尤其像招貼設計這樣的藝術設計類課程,對學生的設計技能和創造性思維要求比較高,高要求與低起點之間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設計興趣,導致設計作品沒營養、沒新意,出現了“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的尷尬局面。

二、職業教育背景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以賽促教”促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創新教學辦法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面臨諸如師資力量不足、教育質量不高等問題,而教師是教育事業一線的工作者,是教書育人排頭兵,是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力軍,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加強專業課程改革是落實“三教”改革的重要措施。從早期的精品課程建設到在線微課課程建設,從說課比賽到課程思政比賽,從信息化教學大賽到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等,無不在督促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對教學模式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創新,無數次地重構課程、改革課堂、創新教法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常態,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已經深植在教師內心深處,教師更是始終把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

(二)“以賽促學”促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設計動力

與傳統以教材章節導入知識、教師填鴨式灌輸的教學模式不同,以賽促學以比賽作為學習和設計的切入點,落地實處,擺脫了“虛擬”“模擬”“假設”這樣的情景,使學生有了更真實更具體的目標,根據學情,選擇學生感興趣,易入手、反饋及時的小型比賽為起點,如學院的公益招貼設計比賽等,學生通過這類比賽,獲得獎金和證書,被公開表揚和肯定,成為學習的榜樣,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贏得比賽的一次次小成功又會激發學生不斷參賽的勇氣,將參賽范圍擴大到省賽或者國賽等,為了能夠贏得更大的比賽,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也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與創新,激發學習積極性,提升設計動力。

(三)對標崗位,“以賽促學”促思考

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最終要適應職業、對標崗位需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這樣的比賽近年來都有特約品牌的加入,如云南白藥、娃哈哈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設計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同時,學生進行設計前,需要了解和掌握品牌企業的背景、資料、要進行目標消費群體、消費心理、競爭對手等前期資料的調研與分析,要對企業行業、市場環境的動態有所了解,要對招貼設計師的崗位有所了解,要了解時代審美與特征,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作品,就需要大量的思考與實踐,看似是比賽,實際是企業設計師崗位上一次又一次真實的設計任務,是客戶一次又一次要求,是崗位設計能力一次又一次地提升與鍛煉。

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模式下招貼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創新

(一)項目啟發,三維轉變,創新課堂模式

針對招貼設計比賽項目要求和內容,讓學生先討論構思與創意,用作品呈現自己的設計想法,接著,教師展示往屆比賽的獲獎作品,引導學生發現設計中的亮點。在分析獲獎案例過程中,讓學生作為發聲者,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對比優點和不足。教師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導入課堂的知識點和重難點,做設計示范引導。最后,啟發學生能夠獨立的發現問題并順利修改自己的作品。課堂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主體,從教師填鴨式輸入到學生主動思考,從模擬項目設計到實際參賽項目設計,三維轉變,創新了課堂模式。

(二)“兩平臺、三階段”立體式教學,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學形式上,采用線上線下兩個平臺綜合運用的教學方式,學生在線上通過教師發送的鏈接,觀看招貼設計大賽相關信息,了解賽區情況和比賽流程,熟悉大賽主題與特點等。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課堂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確定選題,面對面進行操作示范,一對一進行輔導修改,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

教學過程設計為三個階段,分別為課前預熱,課中引導,課后修改,三階段實施過程具體為:

1.注重課前準備,利用信息平臺輔助教學

課前,通過“超星學習通”“i博導”等學習平臺發布招貼設計項目,推送項目主題相關知識鏈接,發布課程知識點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思考,繪制設計草圖,進行設計構思;同時,教師通過“班級小管家”平臺統計學生作業提交情況,統計學生作業數據,結合學生的學情,分析統計學生的問題。

2.課中實施三環節,環環相扣,解決設計問題

課中,第一環節,根據課前數據的統計分析,指出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對標重難點知識點,引導學生找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二環節,教師根據設計難點,進行示范操作,鞏固知識點和重難點;第三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提出解決方案,修改自己的作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3.課后提煉作品,鼓勵學生參加比賽

課后,學生將修改好的設計作品上傳班級群平臺,利用生生互評,投票選舉等形式選出學生最喜愛的作品。同時,教師團隊和企業導師對標行業企業現狀,職業崗位需求對學生作品進行綜合評價,評選出優秀設計作品,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比賽,提升學生的設計自信心,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效果。

“兩平臺、三階段”實現了教學從廣度到深度上的延伸,實現了全方位立體式教學,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學生,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

(三)增加過程性評價,創新考核評價模式

成績評價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設計自信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學生作品考核評價中融入生生互評、班級互評等形式,利用投票小程序或者匿名投票的方式,廣泛收集學生之間的評價意見,促進大家相互學習和思考。同時,將專業教師和往屆獲獎學長組合成為評審團,參與學生作品的考核評價工作,從比賽的角度出發,提出專業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另外,評價體系中,應融入過程性評價,將學生進行思考、創新、制作、修改等過程作為考核的加分項,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設計積極性等綜合素養的考核也應納入考核體系中,認可學生的付出與努力的過程,肯定學生的創作態度,綜合全方位給出客觀準確地評價。再者,教學評價模式應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與崗位標準聯系密切,以真實的崗位需求為評價基礎,促進學生職業能力與崗位需求對接得更為順暢。

(四)融入課程思政,創新德育育人、品德育人

招貼設計課程要求學生不但具備設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需要學生積累大量的文化、歷史、科技、政治等信息作為儲備,在頭腦風暴和創意構思的過程中才能從量變到質的飛躍,才能出現“靈光一閃”的創意,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而高職院校的學生恰恰在知識的擴充延展和資料的搜集提煉等方面力不從心,尤其是對于公益招貼設計來講,學生關注公共話題較少,很難形成較高的話題敏感度,對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和公眾普遍關注焦點問題不能形成較高的認知與判斷,在形成創意時很難有自身獨到的見解,綜合素養、德育培養不足。

因此,教師在課程中應融入思政元素,充分利用公益招貼和公益比賽的契機、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學生聚焦社會熱點,關注公益話題,引發積極討論,塑造正能量的大學生力量,提升大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進一步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培育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是非辨別能力、價值導向能力,開發思政教育課程資源。同時,課程教學應融入設計自信、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等元素,提升課程育人、德育育人的綜合人才培養目標。

四、“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模式下招貼設計課程教學實施成效

(一)提升學習興趣,增強設計自信心

學生以往對自己的設計水平和技能不自信,面對比賽只能望洋興嘆,妄自菲薄,通過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及時鼓勵,從小賽入手,不斷嘗試大賽。目前,學生每年參加比賽的人數明顯增多,參賽作品質量顯著提升,從參賽范圍上來看,學生的設計作品從校賽到省賽、從省賽到國賽,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設計自信和表現力。

(二)踴躍參賽,激發設計積極性

利用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設計積極性,提升設計技能,多名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省級、國家級短視頻創意設計大賽、藝術設計等職業技能競賽,最終斬獲多項大獎,設計能力逐漸增強,收獲頗豐。

(三)教學團隊教學水平提升,效果顯著

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激勵教師不斷反思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近年來,課程教學團隊在教學改革、教學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在省級教學改革項目中斬獲二等獎,斬獲學院教學改革項目一等獎。在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中連續三次分別取得兩個一等獎和一個二等獎的好成績。

五、結語

招貼設計課程基于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推進了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模式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改革、評價考核模式改革,并融入思政育人、德育育人的教學理念。在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學生參賽技能方面,學生綜合素養方面,教師教學水平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這種依托賽事平臺進行教學改革的方法,不僅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和實踐的平臺,也不斷激勵教師總結經驗,持續探索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創新。發揮賽教融合優勢,促進學生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全面提升。

猜你喜歡
比賽教學模式課程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選美比賽
比賽
最瘋狂的比賽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