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探索

2023-02-24 00:46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藝術院校第二課堂理論課

章 燕

(廣西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2)

第二課堂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在促進學生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新陣地的作用。藝術院校擔負著培養高素質藝術人才、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的重要職責。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主陣地、主戰場作用的同時,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新陣地的教學活動作用,有效開展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創新時代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第二課堂的內涵

對第二課堂的內涵,學術界有大量的研究。20 世紀80 年代初,著名教育學家朱九思、蔡克勇、姚啟和在《高等學校管理》一書中指出:“第一課堂是按照教學計劃所進行的教學活動。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之外,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健康的課外活動?!盵1]馮剛指出:“高校第二課堂是指在學校教學計劃所規定的教學活動(即第一課堂)之外,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包括知識性的、學術性的、文藝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等等,是對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盵2]在高校育人體系中,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有序延伸和有機補充,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綜合能力素養、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補充作用。

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之外,由學校組織、學生廣泛參與的形式多樣、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各類藝術創作、展演、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等各種校內課外活動。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凝聚而成的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堅定的革命信念。紅色文化是開展藝術院校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優質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既可以發揮其鑄魂育人作用,又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從而推動新時代思想教育高質量發展。

二、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的原則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陣地,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盵3]這為新時代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指明了方向。如何有效提升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在科學合理建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時,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并遵守教學原則至關重要。

(一)堅持教學指導思想的方向性原則

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把黨的方針政策教育同藝術院校培養目標、任務有機結合,幫助和引導藝術院校學生在新時代如何踐行馬克思主義,切實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培養忠誠可靠、德才兼備、勇于擔當、開拓創新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堅持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原則

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黨的事業離不開青年,青年的成長更離不開黨。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的教學目標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從符合藝術院校教育教學特點、藝術專業學生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將黨的理論與藝術專業學生成長成才目標結合起來,把崇尚科學知識與塑造完美人格結合起來。根據專業特色通過第二課堂紅色藝術創作、紅色藝術展演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藝術專業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服務,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三)堅持教學方法的綜合性原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現成的原理和結論,而是通過開展黨的理論、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全面發展教育,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開展形勢政策教育等,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著明確的目標指向,既承擔著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又肩負著培養德藝雙馨的優秀藝術人才的重任。這決定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采取綜合性的教學方法,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與藝術專業課程、專業創作同軸運轉、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讓思想政治教育有筋骨、有溫度、有活性、有深度、有情懷。

(四)堅持教學對象的因材施教原則

所謂“因材施教”,是指為相同的培養目標,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給予他們不同的教育?!耙虿氖┙獭钡碾[含前提是個體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能力、性格、興趣、愛好上是充滿差異的,因此教育者在施行教育時,應該尊重這種差異性,并分別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案。這是一種立足于教育施予者的視角。類似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育。在傳統的第一課堂教育中,“因材施教”意味著同一個教師使用同一個教學計劃、同一個大綱、同一本教材和同一套試題來教育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學生采取的方式不同,其組織形態與教學模式是以“求同”為起點和導向的,教學的主體是施教者——教師。與第一課堂不同的是,第二課堂往往是在教學計劃外的課外活動。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可以讓不同專業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殊需求來選擇他的學習內容或參加的活動,從而培養不同的能力和素質,其組織形態和教學模式是以“求異”為起點和導向的,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是以學生的選擇為中心的,可以有效避免受學生選擇的不確定性影響而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和教學效果弱化。在藝術院校第二課堂紅色文化教學的實施中,應該貫徹“因材施教”原則,變“自助餐”為“配餐”,充分考慮學生在年級、專業、能力層次、個性氣質、智力水平、興趣愛好和思想政治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性與獨特性的基礎上,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個體定制個性化、類型化的套餐組合供不同個體進行選擇,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個體的選擇進行教育和引導,即為不同專業學生量身化定制“個性化菜單”。

三、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的途徑

與普通院校的大學生相比,藝術院校學生個性化、風格化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具有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比較追求變化、時尚,不喜歡因循守舊,不喜歡墨守成規。如何結合藝術院校特色,探索構建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極其重要。因此,在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紅色文化教學中,既吻合藝術院校學生的個性特點,又能科學把握他們思想變化的趨勢和特點,糾正不良行為和習慣,就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途徑。

(一)構建生活化、藝術化的教學內容

從學生生活、學習實際出發,選擇貼近、關注藝術院校學生的個體特征和現實生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內容,設計種類豐富的紅色藝術主題創作活動,形成適合藝術院校學生特點和實際的教育教學內容系列。比如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理想信念教育主題、意識形態教育主題、價值觀念教育主題、思想道德教育主題、唯物史觀教育主題,還可以結合實際的主題教育活動,設置黨史黨建教育主題、不忘初心教育主題、“兩學一做”主題等,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引導學廣泛參與,通過誦讀紅色經典詩詞、表演紅色曲目、歌唱紅色歌曲、演講紅色故事、進行紅色專業作品競賽等方式,力求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各異,融思想性、藝術性、新穎性、生活性于一體。

(二)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模式

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客觀要求,體現了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聯結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是指導人類認識活動的基本原則,在指導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紅色文化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學中,要充分肯定藝術院校學生的主體性,從以教師授課為主轉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個性和需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特色,培養和激發學生求知熱情,將理論知識用喜聞樂見、具有專業特色的形式教學教授,激發學生的情感。紅色文化資源具有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的特點,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豐富的革命精神,而且形式活潑、生動可感,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教學模式和活動類型上兼顧不同專業、能力素養和不同層次需求的學生,盡可能結合專業特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梢越M織紅色歌曲、紅色美術、紅色雕塑、紅色舞蹈,紅色話劇、紅色戲劇戲曲、紅色電影、紅色電視劇、紅色小說、紅色詩歌、紅色短視頻等文藝形式為主體的鑒賞、研習、創作、宣傳、比賽等活動,可以是被動接受、被動觀看、被動欣賞的,也可以是主動宣傳、創作,滿足不同學生對社交、展示自我、自我實現等方面的需求。

(三)采用針對性與實效性相適的教學方法

藝術專業學生有著相對其他專業學生的特殊性,他們既有其他專業學生的群體特征,又有各自的個體特征。正確把握他們的特點,是做好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關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活動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個性日益突出,主體意識、責任意識逐漸增強。在藝術院校第二課堂紅色文化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面對的是一群年輕活潑、富有朝氣、極富個性的學生,想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活起來、火起來,就應針對藝術院校學生的特點,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規律,堅持針對性與實效性相適應的原則,抓住藝術院校學生所關注的社會問題,利用適合藝術院校學生專業特點的有效形式,幫助他們正確看待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為他們答疑解惑,強化思想引領,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不斷完善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綜合素養,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四)盤活豐富多樣的紅色文化的教學資源

通過利用參觀革命遺址、唱演革命歌曲、聽講革命故事等方式,以鮮活的語言和生動的事例等紅色文化教學資源,有效調動藝術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除學校官方組織和提供的紅色文化教學活動、教學內容的資源外,積極挖掘、開發校外紅色文化教學資源供給主體,盤活紅色文化教學資源,包括校友、政府部門、私人和企事業單位,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個性化菜單”。同時,允許部分有小眾興趣愛好和特殊需求的學生自主在社會上選擇符合具有紅色文化教育意義和價值的課程資源或活動進行自主學習。既可以激發學生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避免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紅色文化教學中的教條化、公式化傾向,可以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實現自我教育,促進全面發展。

(五)開展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

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藝術院校專業的特殊性,在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應當積極、主動采用大數據技術改革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由于紅色文化資源具有教育陶冶、傳承發展的特征,其對于學生的影響也主要體現為引導和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自覺傳承和發展革命文化。因此,針對知識教育而采用的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并不適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紅色文化教學活動的考核,而應從紅色文化資源特征出發,盡可能淡化課內外差異,逐步積累和采集藝術院校青年大學生學習過程的各類數據,建立以紅色文化活動導向的數據評價體系,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評價機制,不僅能夠更為多元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能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四、結語

要進一步提升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推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體系,需要通過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善用大思政工作格局,構建藝術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藝術院校第二課堂是在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之外延伸和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如何精心設計藝術院校第二課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切實發揮好第二課堂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是新時代藝術院校第二課堂改革創新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探索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是新時代藝術類院校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舉措,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起著重要作用,對培養和提升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實現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猜你喜歡
藝術院校第二課堂理論課
高?!叭斯ぶ悄堋钡诙n堂建設探討
第二課堂
資產管理工作在藝術院校的應用
晉江“四點鐘學?!?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等級考試為導向的藝術院校計算機教學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
“721”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音樂探索(2015年1期)2015-04-27
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新課標下中職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