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化戰略路徑探析

2023-02-24 03:16鄧晶晶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非學歷培訓者院校

鄧晶晶

(重慶開放大學/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終身教育中心,重慶 400052)

1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新形勢

隨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教育市場上,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的市場空間也隨之增大,在面臨廣闊前景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這與國家政策的支持、各界對教育理念的改變以及科技的發展都息息相關。

1.1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奠定了基礎

近幾年,國家先后發布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關于教育支持社會服務產業發展提高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質量的意見》《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等一系列督促高職院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政策、計劃,為高職院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提供了支撐、奠定了基礎,也對高職院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起到了鼓勵和支持作用,讓高職院??梢浴皵]起袖子”“甩開膀子”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

1.2 高職院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是新時代賦予的教育使命

1985 年,中共中央明確改革教育體制。在1996 年5 月15 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指出“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1];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又再次倡導“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2],這明確了非學歷教育培訓是高職院校應有的法定職能。因此,高職院校應依托自身優勢,精準對接市場,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非學歷教育培訓服務[3]。這是新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教育使命。

1.3 終身學習的理念,為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打開了市場

“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活到老,學到老”。隨著傳統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在不斷追求知識和技能、能力和素質提升的同時,對非學歷教育培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與此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非學歷教育培訓方式也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滿足培訓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1.4 穩定向上的師資隊伍,為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提供了保障

在非學歷教育培訓師資方面,高職院校相較于其他培訓機構更有優勢。一方面,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穩定,教師都受過良好的專業教育,具有一定的素養和水平。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專業技術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在技術技能培訓方面的競爭中更易取勝。

2 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的內涵

美國菲利普·科特勒曾經在《B2B 品牌管理》一書中指出,品牌代表了某個稱謂、符號,目的在于使經營者在競爭中取勝[4]。品牌是一種營銷手段,在企業競爭中至關重要,可以讓用戶對其關注,進而對企業忠誠,提高企業的市場份額以及盈利水平。高職院校為了贏得更多企業和社會群體的關注,就需要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以及科學精準的市場定位,制定差異化、個性化策略,從而塑造與眾不同的、深受眾人青睞的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具體而言,打造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優秀的師資隊伍和服務水平

為了能向社會提供優質的非學歷教育培訓,高職院校應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和服務水平。只有優秀的師資隊伍,才能夠給予培訓者以廣博的知識和出眾的服務能力,讓其學有所獲。同時,較高的服務水平,能使培訓者體驗到貼心、周到、耐心的服務,技術技能也能真正得到提升。

2.2 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教育產品

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應凸顯出其教育產品的個性化、專業化,應以課程設置、教材研發、教師培訓等為核心,針對不同培訓者的需求,開發多樣化、專業性、個性化的教育產品。

2.3 新穎的教育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不能只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上,應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運用新穎的教育模式,打造出便捷、高效、交互性強的教學模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與共享,以此吸引更多的培訓者加入。

2.4 行業影響力和社會聲譽

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應具有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在教育行業中應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因此高職院校應利用廣泛的營銷和宣傳,讓學員和企事業單位對院校文化、形象、課程、教師等有深入了解,并將其教育培訓品牌置于前列,優先對其選擇。

3 當前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

盡管高職院校在非學歷教育培訓方面具有政策支持、師資隊伍等優勢,但通過了解發現,高職院校在實施非學歷教育培訓過程中依舊存在問題。

3.1 考核體系不完善,培訓質量處于較低水平

非學歷教育培訓擁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市場競爭激烈,而政府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的質量考核體系尚未健全,因此,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再加上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也尚處于摸索階段,缺乏實戰經驗,致使培訓質量不高,在培訓過程中出現有證書無技能、高證書低技能等現象[5]。

3.2 重視程度不夠,職業培訓與學歷教育“兩張皮”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一直秉承著“以學歷教育為主,以職業培訓為輔”的原則,未將培訓納入高職院校教育主干道。在同一所高職院校,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培訓的工作體系呈現“兩張皮”狀態,協調機制“無抓手”、保障機制“無約束”情況普遍存在[6]。在某些高職院校里各項工作都圍繞學歷教育開展,并認為學歷教育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非學歷教育培訓則是“外加香油一勺”,可有可無。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高職院校教師在實施非學歷教育培訓時,缺乏干勁,沒有積極主動參與、多方查閱資料,以至于出現培訓能力欠缺、培訓資源不足、內容缺乏針對性及實用性等問題,致使非學歷教育培訓工作成為高職院校工作中最薄弱環節。

3.3 創新性不足,缺乏品牌意識

高職院校雖然在師資隊伍、教學設備、教學文化、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設置和開發專業時,缺少對產業發展和培訓者個人需求的深入調查,只是根據利潤、工種、政府補貼進行專業設置。而高職院校在實施非學歷教育培訓時,缺乏品牌意識,從而未能對企業、學員產生吸引力和社會效應,在培訓內容的開發上也缺乏敏銳性和創新性,加上激勵機制不完善,與社會培訓機構相比,高職院校沒有體現出其應有的資源優勢[7]。

4 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建設的路徑與策略

4.1 “育訓”互促融合,創新培訓模式

高職院校要推動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培訓兩者互相融合、相互促進,將辦學實踐過程中積累的教育與培訓資源相互融通,形成信息資源有機結合的“育訓互促”的培訓模式。首先高職院校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培訓者與在校學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及時根據其培訓需求進行課程設置,調整教學方向;其次要深入調研,多方位了解產業、企業的實時需求和最新動態,將學歷教育、教學內容依照企業的培訓需求進行調整和匹配,形成與職業培訓相對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時將職業培訓項目與教學實踐相互轉化補充,實現院校教學與培訓功能一體化;再次要從滿足型培訓模式向引導型轉變,從基礎知識鞏固、素質拓展等多方面出發,制定多元化的培訓方案,引導培訓者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4.2 挖掘自身特色,形成品牌優勢

各行各業越來越重視品牌建設,品牌效應已成為市場競爭的“殺手锏”,在非學歷教育領域尤其突出。當教育主體所提供的服務趨于同質化時,受眾就會更傾向于認知度更高的學?;蚱放茩C構[8]。作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擁有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例如: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借助學歷教育與開放教育優勢,立足區域人才需求,找準自身特色,著力打造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人才培訓品牌,圍繞建筑產業現代化開展裝配式建筑施工員等6 個專業人員培訓項目,培訓輸出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人才萬余人,成為當地政府和企業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培訓的首選院校。由此可見,挖掘自身特色,形成品牌優勢是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建設的必然路徑。

4.3 選拔優良師資,打造品牌培訓師資團隊

打造明星教師及團隊,提高教師影響力和號召力,通過教師團隊品牌效應,帶動受眾群體。高職院校選拔校內優良師資,邀請行業專家組建專業優勢明顯、風格獨特的培訓教師團隊,從課程主題、授課風格等方面著手,通過線上線下推廣,提高社會對其的認可度,增加學員與教師之間的黏性,打造講師個人或團隊品牌[9]。與此同時,院校還應逐步健全現有的競爭考核機制,構建積極正面的用人環境,建設一支學術造詣高、教學水平高、培訓能力強、結構合理的培訓師資團隊[10]。

4.4 轉變評價方式,保障培訓質量

非學歷教育培訓與學歷教育一樣,必須建立符合自身要求的評價體系和制度,其評價的重點應放在訓前需求、課程安排、教師授課情況、培訓者學習效果以及培訓管理服務等方面,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開展培訓質量進行科學合理以及全面的評價。同時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質量評價結果的作用,對非學歷教育培訓進行規范、激勵、優化和改進,進一步加強培訓教學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根據行業、企業切實需求調整培訓方案,保障培訓質量,打造符合培訓對象切實需要的品牌項目[11]。

4.5 注重宣傳推廣,持續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建設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并且品牌形象也需要保持和提升,而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最有力的媒介就是媒體的宣傳推廣。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信息傳播及宣傳方式由單一變成了多元,由被動接收變成了主動發現,傳媒環境已轉變為開放的全媒體時代。因此,在非學歷教育品牌推廣中,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全媒體的傳播特點,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從學校官網、官微、官方視頻號到新聞媒體,從線上到線下,突破時間、空間及地域的限制,綜合打造非學歷教育品牌項目,暢通全媒體推廣渠道,大力推進培訓宣傳工作,持續提升品牌形象和社會知名度[12]。

5 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建設的實施保障

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建設的實施保障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5.1 教育教學資源保障

高職院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資源建設進行合理規劃,科學選定各項培訓課程,不斷豐富、拓展培訓專業,提升培訓課程專業化水平,以滿足廣大培訓者的需求。

(1)市場調研:高職院校應結合市場調研和用戶需求,科學選定適合本校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教育培訓方向,在培訓專業和課程的開發上具備前瞻性和發展性,確保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培訓項目在市場中存在競爭優勢。

(2)課程設置:對于每個教學方向,高職院校應規范課程設置,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學資源體系,使其具備連貫性、針對性和系統性。

(3)教學設施:高職院校應配置高品質的教學設施及硬件設備,以保障教育教學及服務標準的前沿化和國際水平。

(4)學習資源:高職院校應增加開放學習資源的比重,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開放的學習資源共享體系,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提高資源利用率。

5.2 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非學歷教育培訓品牌建設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應統籌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培養和選拔專業教師,對其教育教學上的技能進行持續的專業學習和培訓,增強其業界領先性和市場引領力,同時提倡與市場、企事業單位建立線下線上教育服務的綜合開放式培訓模式。

(1)選拔和培訓:高職院校應在招聘教師時重點選拔具有相關行業背景和經驗的專業教師,并在其入職之前進行專業背景和業務能力測試,以確保教學水平的優勢。同時高職院校應制定完善的教師培訓計劃,為教師提供系統的培訓,幫助他們獲得前沿的知識和技能。

(2)業界合作:高職院校應加強與市場及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建立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促進校企師生參與線上線下實踐教學,為教師提供實操和知識的更新補充。

(3)培訓管理:高職院校應完善教師培訓管理制度,規范培訓流程,加強培訓者的考核及其結果的反饋,制定教師學習計劃和評價標準,建立教師學習檔案,并定期對教學水平進行評估,以此提供個性化學習和教學向導。

(4)鼓勵創新:除了增強教師在業界內的引領能力之外,高職院校還應鼓勵創新,充分發揮高校教育教學和服務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從課程開發、教學方法、實踐與創新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教育教學積累經驗。

5.3 營銷和推廣保障

高職院校應在教育品牌的推廣上結合自身需求,靈活采用網絡推廣、廣告宣傳、路演等多種方式,創造有價值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提升品牌受眾的認知水平和滿意度。

(1)網絡推廣:高職院校應開展網上宣傳,借助網絡營銷手段,包括SEO優化、社交媒體運營、搜索引擎廣告、郵件營銷等方式,提高教育品牌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2)廣告宣傳:高職院校應在報紙、雜志、電視、廣告牌等多渠道進行廣泛宣傳,把握不同媒介拓展市場,提升品牌聲譽和知名度。

(3)路演:高職院校應積極舉辦路演活動,如面向學校和企業展示最新產品的交流會,向媒體、教育行業和其它高校等多方進行宣傳,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受眾群體。

(4)口碑營銷:高職院校應重視口碑營銷,加強教育質量管理,推介優秀教師和學生,活躍品牌社交網絡的定位,利用好各大高校平臺的協作等方式,建設品牌口碑,提升品牌價值。

5.4 服務保障

高職院校應在非學歷教育培訓服務中加強管理和服務工作,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和服務機制,規范培訓者及課程管理,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提供在線課程學習、交流咨詢及考試服務。

(1)建立完善的服務機制:高職院校根據市場需求和學生需求,建立完善的服務機制,為學員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教學服務,如合理規劃培訓時間表,避免時間沖突;采用靈活的培訓模式,滿足培訓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2)規范培訓者管理及課程管理:高職院校應建立規范的培訓者管理和課程管理制度,如教學計劃、考試安排、作業評估、學籍管理等,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和保障,同時加強課程評估,及時糾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3)加強技術應用,提供便捷的教學服務:高職院校應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如在線教學平臺、教學管理系統、視頻學習等,為培訓者提供優質的在線教學服務,同時適時舉行網上課堂、網絡直播、在線答疑等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4)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高職院校應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開放圖書館、電子圖書、多媒體教學課件、實驗室、培訓基地等學習設施和資料,幫助培訓者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5)完善訓后服務:高職院校應建立完善的訓后服務體系,如學生管家制度、學委制度、課程服務教練等,保障培訓者學習的效果,滿足其自身和企業的需求。同時,高職院校應聽取培訓者和企業的反饋意見,建立和維護良好的“校企+學員”服務協作體系,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高學習體驗和滿意度。

猜你喜歡
非學歷培訓者院校
新“國培”高質量培訓者隊伍體系化管理探索
RCEP對我國非學歷教育市場的影響及對策
讓非學歷教育監管“長牙齒”
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非學歷教育實踐
云端 落地 花開——山東省鄉村教師培訓者培訓學習后記
提升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者專業能力的研究
教師培訓要有“場”
試論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甬臺高校學生交流(非學歷生)的實踐與發展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