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價值追求、現實問題與提升路徑

2023-02-24 03:16史甲慶李小斌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四史教育者評估

史甲慶,李小斌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2.重慶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216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1]。這進一步明確了“四史”學習教育的方向和原則。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大教師、有關工作人員傾情投入,有效助力了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但與此同時,隨著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的持續推進,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立足新征程,進一步明確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揭示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對于凝聚高校各方力量,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

1 高校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價值追求

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職責。在高校,“四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具有較強意識形態性的實踐活動,主要作用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激勵大學生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矢志不渝艱苦奮斗,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1.1 根本價值追求:立德樹人

高校之本在立德樹人。我國高校的社會主義屬性決定了其必須以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使命。人的立身之本在德。大學生在高校求學少則三到四年,多則九至十年,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掌握科學知識、提升能力本領固然重要,但汲取價值養分、錘煉德行修為更為重要。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大學生只有想清楚、弄明白、回答好“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才能校準人生航向,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高校要立的德是一種大德,其根本在于引導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永遠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會全面蛻變,本事再大也擔當不起民族復興大任”[2]。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歷史昭示著這樣一個真理性認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天,在黨的領導下,國家和民族的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景光明。因此,立足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牢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

“四史”學習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八氖贰睂W習教育,借由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特別是黨帶領人民接續開創革命、建設、改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局面的歷史,有助于大學生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3],增強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增長本領才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青春力量。

1.2 基本價值追求:激昂斗志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八氖贰睂W習教育是黨中央根據我國各方面實際情況而提出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當前,我國已經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那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發展階段仍是爬坡過坎的時候,絕不能有停下來歇歇腳的念頭,而應抖擻精神,趁勢而上。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作為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價值追求和精神狀態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和民族走向?!盵4]對此,青年大學生應當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將愛國心、強國志、報國行統一起來,將個人夢想與社會理想結合起來,將別樣的青春融入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中,接好前人的接力棒,奮力跑出這一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盵5]“四史”中,社會主義發展史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涵蓋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而且還包括1516 年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誕生至今500 多年的演變史。因此,“四史”學習教育能在更為縱深的時間視野和更為宏闊的空間視域中講清楚說明白許多深刻道理。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借由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運動、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理論、日益完善的社會主義制度,能讓大學生在理解“兩個絕不會”的基礎上堅信“兩個必然”,并將這種強大信念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1.3 重要價值追求:夯筑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盵6]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初心易得,堅守不易。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克服重重困難,付出巨大犧牲,締造了一個獨立自主、繁榮昌盛的紅色中華。紅色是革命色,也是我們的幸運色、保護色。生于紅色中華、長于紅色中華、身處紅色中華的每一員都應該愛護紅色、力守紅色、筑牢紅色。

當前,隨著我國步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反動勢力對我們的分化瓦解并沒有減弱,反而加強了,各種錯誤思潮此起彼伏即是明證。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更是以重評歷史為幌子,極盡誣蔑領袖、抹黑英雄之能事,對大學生的影響極壞[7]。意識形態上的較量是一場長期的無硝煙的戰爭,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自勝者強,自強者勝。面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有打贏的信念和果敢,因為正義站在我們一邊。

“四史”是共產主義事業的奮進史,是由國內外無數共產主義先鋒戰士共同書寫的,蘊含著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根基。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借由英模人物、先進典型的事跡,將讓大學生認識英雄、崇尚榜樣、學習先進,傳承好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紅色基因?!八氖贰睂W習教育帶領大學生重溫歷史,能夠有效打破各種錯誤思潮編織的謊言和謬論,讓大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樹立起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崇高人生志向。

2 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

當前,國內幾乎所有高校都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四史”學習教育。然而,從過程論視角來看,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還存在安排上的隨意性、推進中的形式化、評估上的低效性等問題。

2.1 起點:安排上的隨意性必須改觀

“四史”既宏大敘事又具體而微,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四史”學習教育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大學生對新知充滿興趣,但也有較強的思辨精神,因而“四史”學習教育要讓大學生入耳、入腦、入心、入行極富挑戰性。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作為一個系統性過程,只有把各階段工作都做好,“四史”學習教育本身才能實現可持續性,才能更好地服務一代又一代大學生成長成才。

對高校而言,“四史”學習教育是一個較新的課題,如何來開展,既要遵循黨和國家的總體安排,又要緊密結合高校實際和學生實情,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只有這樣,各項安排才能合乎需要,各類資源才能各盡其用。2019 年8 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設定課程模塊,開設系列選擇性必修課程[8]。這實際上為“四史”“進課堂”提供了基本遵循。當前,國內各高校普遍開設了“四史”類選修課,有的還把選修一門“四史”課程作為學生畢業的限制性條件。

然而,要求大學生選修“四史”課程是一方面,讓他們從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是更為重要的一方面。對此,高校要在“誰來教”上安排精準,相應的教師也要在“教什么”“怎么教”上設計妥當。當前,由于具有相應教育背景的師資較少,而開課面較大,存在供求不匹配的問題,各高校在安排“誰來教”的問題上存在兩難,而不得不將相近學科專業的教師征集到崗。對于“教什么”“怎么教”,教師當然有發揮的空間,但要講求系統性、科學性。從現實情況看,有的教師專挑簡單的講,有的教師避開問題講,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安排上的隨意性,不利于學習教育的開展及預期效果的取得。

2.2 過程:推進中的形式化還需克服

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推進是教師和大學生以及大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一階段將前期的安排付諸實施,對于引導大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具有關鍵性作用。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縱有萬全的安排,如果在實踐中得不到有力貫徹和鮮明體現,那么也毫無意義。在推進過程中,有各方面的問題需要兼顧,但都可以歸結到一點,那就是:求實,實在而不浮夸。

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主體是大學生,要把這項工作做好,實實在在地給大學生以積極影響,就需要關心他們、圍繞他們、服務他們。大學生對“四史”學習教育有何期待,他們的興趣點、疑難點在哪,等等,都需要教育者真切地主動地與他們溝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不斷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也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做到了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尊重教書育人規律,“四史”學習教育才能得其所、彰其義。

用“四史”學習教育幫助大學生啟迪心智、溫潤心靈是黨中央的殷殷期待,任何形式化的觀念和做法都是與此格格不入的。當前,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形式化的問題。如在課堂上,存在“四史”學習教育過度迎合大學生的問題,導致大學生在課堂上歡聲笑語,而在課后驚覺空空如也,這顯然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大學階段的思政課重在增強學生的使命擔當?!八氖贰睂W習教育作為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做到知識性和價值性的統一,積極引導大學生的認知認同,絕不能淪為學生的課堂狂歡。又如,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時,有的還存在走過場的問題,單純追求產生新聞通訊報道。

2.3 結果:評估上的低效性亟待終結

評估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相應的活動成效進行檢驗的過程。對于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來說,評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為本階段學習教育的總結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可以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教育提供借鑒。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作為一項新提出不久的課題,各方面的實踐經驗都還相對不足,這個時候特別需要重視通過評估來校準航向、做好總結,以此更加高效地推進這項創造性事業。

當前,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評估上的低效性,主要表現在難以真實全面反映學習教育的進程及其成效上。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認識上存在偏差。不管評估主體是誰,都或多或少認為只要把學習教育開展好即可,評估做不做都可以。殊不知評估是驅動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重要驅動力,評估的缺失正是各種弄虛作假、以假亂真行為的體制性根源。二是行動力上凸顯不足。評估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科學性工作,講究時、效、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這就讓那些有意于搞好評估的主體,在做出許多努力而不得后望而卻步,況且“四史”學習教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真正肯于、善于采取有效措施、精于、恒于做“四史”學習教育評估的人少之又少。隨著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持續深入推進,更加高效地進行評估更顯緊迫,亦是必然趨勢。

3 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效能提升的路徑

不斷提升效能是深入推進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常態化的題中之義。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聚焦引領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在完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在做強過程上花力氣,在創新評估上做文章。

3.1 完善機制:發揮頂層設計的指導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了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八個堅持”,其中之一即是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所謂統一性,就是在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有統一要求[9]。堅持統一性是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規定性動作,是開展多樣性自選動作的前提條件。為給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提供統一性參照,就需要不斷完善相應體制機制,充分發揮體制機制指引方向的作用,同時為一線教育者開展創造性工作解除禁錮。

“四史”學習教育是“在全社會廣泛開展”[10]的一項實踐活動,在高校則有其特殊性,為此需要明確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及“四史”類課程的定位,從政策安排上理順與現有思政課的關系,有效避免教育教學上的簡單重復。針對現有師資教育背景與崗位需求不甚匹配的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在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上進行優化,鼓勵相關教師繼續深造,并為他們提供盡可能的便利。針對“教什么”模糊的問題,教育有關部門應組織力量開展攻關研究,發布一批高質量的“四史”類課程教學指南和相關配套活動建議。針對“怎么教”難把握的問題,可設置一批高校為先行示范點,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相關活動,推動校際資源共享和經驗交流,編寫教學設計叢書。

3.2 重視過程:增強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

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要受大學生歡迎,進而感染和影響他們殊為不易,這與他們對“四史”學習教育的刻板印象不無關系。這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八氖贰睂W習教育絕不是從故紙堆里撿些東西,再展示給學生那么死板,相反是充滿創造性的。面對一段歷史素材,需要教育者深入挖掘、精心雕琢,賦予其思想性和理論性,以富有親和力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樣才能抓住學生。

增強“四史”學習教育過程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教育者是絕對的主體和主導者。為此,教育者應增強使命意識,從“關乎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高度來理解自身所做工作的重大意義。教育者要講深講透講活“四史”,基本的前提條件是對“四史”內容本身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和較為深刻的理解,即在“把準”的基礎上“講準”,以己昏昏欲使人昭昭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此,教育者應持續加強研究,以教育教學驅動研究,以研究助推教育教學,形成教育教學與深入研究的良性互動?!八氖贰背休d著無數共產主義先鋒戰士的光輝歲月,彰顯著共產主義事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業發展的必然邏輯。教育者從“四史”學習教育中發現的問題出發進行研究,有助于把握“四史”蘊含的真理真情真義。對教育者來說,如果加強研究是增強“四史”學習教育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的基本性要求,那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則是必不可少的補充。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重要目標是要用歷史引導大學生關照現實、引領未來,因而“四史”學習教育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緊密結合,這就要求教育者更多地走出書齋、走出學校,更多地了解中華大地所發生的滄桑巨變、所進行的壯闊實踐,從中發掘“四史”學習教育新的增長點。

3.3 強化評估:方式創新與結果運用并進

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作為一個前后相繼的過程,評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此,我們要積極改變不重視評估、不善于評估的現狀,發揮評估本身的育人功效,讓評估成為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點睛之筆。

評估方式是影響評估結果信度、效度和可區分度的關鍵性因素。就“四史”學習教育而言,評估要圍繞大學生這一主體來做。當前,單一結果性評估難以全面反映活動過程及其成效的觀點已基本得到全社會認可,強化過程性評估也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然而,對于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而言,如何做好過程性評估尤其需要不斷探索。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對這一實踐活動的評估,要始終圍繞大學生來開展。教育者要善于從大學生的真實表達、真情流露中把握他們的思想變化、學習收獲、訴求期許。為此,教育者要愿花、多花時間和精力與大學生們溝通交流,多參加他們開展的各類活動。如在課后詢問他們的學習感悟,回答他們的提問。這樣的舉動看似微不足道,但卻能給大學生以鼓舞。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教育者要善于借助全媒體創新評估方式,如通過智慧樹等平臺匯集大學生學習“四史”的數據。此外,教育者還應積極學習調查研究知識和評估專門知識。

創新評估方式是為了獲取更為精準科學的結果,但評估結果必須被運用,而不應被束之高閣。對教育者而言,評估結果將促使其不斷優化“四史”教育內容,改進方式方法。對大學生而言,評估結果是指示器和調節器,將引導其調整優化學習狀態。

猜你喜歡
四史教育者評估
張慧萍:做有情懷、有溫度的教育者
小主播上微課 團隊員學四史
遇見“四史” 圖說“第一”
隊史連“四史”
與兩位美國音樂教育者的對話——記于“2015中國音樂教育大會”
評估依據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道德教育者專長性的失落與重構
最終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