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跨文化視角淺談中文字體設計的創新之路

2023-02-26 17:16張天豪
上海工藝美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字體語言文字跨文化

張天豪

Nowadays, more and more font designers try to go beyond the boundary of regional culture in practice, in an attempt to construct font design with cross-cultural design thinking beyond a single localized vision. This not only implies diversified aesthetic connotation, but also offers new ideas for Chinese font design practice and propel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ont design.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劇以及文化多元主義的發展,不同區域的文化通過設計呈現出激烈的交流與互動,也逐漸催生了跨文化設計這一理念。而字體設計作為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以及平面設計的基本形式之一,在跨文化交流的驅動下,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字體設計師在實踐中嘗試打破地域文化的邊界,以期建構起不局限于單一本土化視野的、具有跨文化設計思維的字體設計,在帶來多元化審美內涵的同時為中文字體設計實踐提供了新思路,促進了字體設計的創新發展。

一、跨文化視角下的字體設計

1.跨文化設計概述

設計本身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的表現方式以及人類的一種交流手段,早已與文化明顯地交融在了一起。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過程中,設計作為文化傳播的渠道與手段,會傳遞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特有的地域視覺符號??缥幕O計正是基于設計在文化傳播中的這種屬性,將帶有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的視覺符號進行創造性融合,力求實現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交流與傳播的去障礙化??缥幕O計的核心研究是不同文化交流過程中表達同一事物時能夠找到相稱、相匹配的含義。

2.字體設計成為跨文化設計的重要載體

眾所周知,文字是人類書寫語言的符號和交流信息的工具,自文字誕生以來便承載著記錄歷史與文化的功能,也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成了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同的地域由于其不同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等地域性要素以及該地區在歷史長河的發展演變中主動形成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學術思想等文化性要素的影響,其文字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也會形成特有的地域民族特色。字體設計就是以文字作為基本元素,對文字的形態進行設計,將其打造為集準確的信息傳達功能和具有藝術形象化視覺語言為一體的信息傳播載體。在當下跨文化交際的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文字在交流中碰撞,字體設計也在適應跨文化設計的需求。

基于跨文化視角下的字體設計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傳播的需求。不同區域的文字因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影響而形成了不同的外在形式特征,這種具有強烈地域民族特征的外在形式一方面在視覺感知上,彰顯了地域文化特色,但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對跨文化信息的交流與傳播制造了障礙。因此,為了更好地解決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礙,通過對文字的設計賦予其一種具有相對共通性的視覺語言,以實現這種傳播和溝通符號能夠被受眾群體所普遍認可和理解,在異域文化中傳播的目的。二是個性化審美的需求。隨著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人們對文化表象的審美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日益求新,不再滿足于相對單一的本土化美學而開始興起對異域文化的視覺探索。文字作為地域文化的載體自然首當其沖,也開始融入跨文化的設計理念。字體設計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斷融合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地域的文化元素,為受眾帶來更豐富的視覺體驗的同時也推動了字體設計的創新發展。

二、跨文化視角下的中文字體設計實踐

不同文化之間的信息交流與碰撞催生了跨文化設計,中文語境下的漢字字體設計也在與外界的文化交流之中產生了跨文化設計的趨向。

對中文字體的跨文化設計趨勢最早可以追溯至近代的民國時期,以現代出版物、圖案教育以及貨品包裝和廣告等媒介為依托,西文字體設計的大量涌入對漢字字體設計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當時很多的美術字設計形式融入了歐美現代裝飾風格的字體形態,例如:《進行曲選》和《廣告圖案字》等刊物中的美術字直接采用拉丁文字母替代漢字的筆畫構筑漢字的設計嘗試(圖1—2)。這種字體設計趨勢映射出當時社會生活中的中西文化碰撞,是引進西方文化的創造性融合過程。

進入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后,全球文化交流進一步深入,跨文化設計這一理念也逐漸形成。石漢瑞是從事跨文化設計的早期實踐者和拓荒者,早在1995年就已經出版有關跨文化設計的書籍:《Cross Cultural Design: Communica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跨文化設計:國際市場的溝通及交流),表達了對于跨文化設計的推崇。在他的設計作品中出現了將中文書法與拉丁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視覺符號。石漢瑞為耶魯大學香港校友會設計的標志便使用了這種手法,在由直線組成的英文單詞“YALE”中放入書法筆畫,書法筆畫的“動”與西文直線的“靜”形成了巧妙的對比,類似的設計方法也被廣泛運用在當時的招貼海報字體上(圖3)。我們也可以由此看出當時有關字體的跨文化設計已從早期形式上的融合到了追求文化內涵的表達上。

在21世紀的今天,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多元文化正在打破地域界限呈現共存局面。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變革,字體設計也進入了電腦字庫時代,越來越多的字體設計師在創作中吸納跨文化設計理念,嘗試設計出相對于標題字體而言更具統一性和文化內涵的字庫字體?!胺秸匾鉂h體”“方正絲路體”以及“方正草原體”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這三款字體是基于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的筆形特征,并與漢字的字體特征結合,使其文字形態具有民族融合的特點(圖4)。除了對國內各民族文字與漢字的跨界創新,西方拉丁文字的字體風格同樣被漢字字體設計所吸納。例如,郭炳權所設計的“方正纖舞斜體”就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借用了在西方國家普遍流行的銅板花飾字體的風格特征,并結合漢字的書寫習慣,在筆畫的起筆收筆處加入了銅板花飾體的連筆裝飾線,使文字整體具有飄逸靈動的氣質(圖5)。此外,這款字體還打破了傳統漢字固有的垂直重心結構,采用了拉丁文字書寫時橫向向右傾斜的結構,這無疑是一次新穎大膽的嘗試。

三、跨文化設計思維推動字體設計創新

1.從不同地域的文字中尋找靈感

在當下的中文字體設計界,以中國傳統書法、圖案等本土化的文字形式為來源進行設計已成為國內字體設計的主流方法。無可否認的是中國本土的文字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涵上都極具設計轉換的價值,但若長期將諸如書法碑帖以及刻本等文字形態作為設計藍本,國內的漢字設計形式難免會逐漸趨于同質化??缥幕O計思維使我們將目光聚焦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語言文字上,為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更加多元豐富的設計靈感來源。

不同地域的語言文字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其作為一種視覺符號具有很強的研究價值與觀賞價值。設計師在跨文化設計思維的驅動下,深入研究當地語言文字的文化背景以及使用習慣,對其筆畫形態和結構特征進行總結與提煉,嘗試與漢字字體相結合。其中,對筆畫形態和結構特征的塑造對于字體設計來說是體現其跨文化特征最為直觀的部分。不同的語言文字具有不同的筆畫形態與結構特征,將其作為統一的視覺語言賦予在漢字的字體結構上,可以形成跨地域文化融合的中文字體風格,也會呈現不同的形式和意境。例如,以蒙古文字特征作為靈感所創作的“方正草原體”,在文字的結構上就汲取了蒙古文字整體修長的結構特征和筆畫形態,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漢字的方形字面結構進行了折中的處理方式,將字面的寬高比設定為1/2.5,使其在不破壞漢字基本可識別度的條件下盡可能地還原蒙古文字修長的特點(圖5)?!胺秸w舞斜體”同樣也是將拉丁文字銅板花飾體特有的弧形筆畫特征和傾斜的結構,套用到漢字字體的筆形和字面設定中,將西方拉丁文字在速寫狀態下飄逸優雅的特征完美地體現在了漢字字體上(圖6)。以不同地域的語言文字作為出發點創作的中文字體,在筆畫形態與結構特征上應高度統一地融合在漢字之中,而不是簡單地進行筆畫上的替換,否則也只會流于表面效果,從而失去字體設計本身的意義。

由此可見,在跨文化設計理念的引導下,中文字體設計的研究與實踐開始通過將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字字體形態風格與漢字字形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相應的探索,這種全新的創作思路有助于創造出不局限于單一本土化視野的、具有跨文化設計思維的中文字體。方正字庫相繼推出的三款以藏族、維吾爾族和蒙古族語言文字為設計靈感的字庫字體設計也為當下的字體設計師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與不同地域文化的語言文字風格相結合的漢字字體設計還有很多可能性等待著字體設計師繼續探索。

2.不同書寫工具的嘗試

書寫習慣所形成的文本造型對今天的數字字體設計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如今的電腦排印技術十分便捷,設計師可以直接在電腦軟件上進行字體設計,但傳統書寫習慣所形成的書寫痕跡依然是現代字體設計堅實的基礎。不同地域文字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字書寫痕跡正是基于不同的書寫工具形成的,它作為文字的一種材料媒介與字體的造型息息相關。如漢字傳統書法所使用的毛筆作為一種軟筆,在書寫時易形成輪廓相對圓潤、變化更多的文字形態;而西方拉丁文字和阿拉伯文字的傳統書寫方式則是使用扁形平頭的硬筆書寫,在書寫時易形成幾何化、變化更少的文字形態?!胺秸z路體”就是將寫維吾爾文字用到的平頭筆作為工具進行漢字字體設計表現,通過對筆頭角度的控制使維吾爾文字的裝飾性特征與漢字結構巧妙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圖7)。

在跨文化交流的大環境下,我們在關注到不同地域語言文字的同時還需深入研究其書寫文化。嘗試運用不同地域語言文字的書寫工具、書寫習慣,進行漢字的書寫嘗試,會呈現出不同的文字形式和意境,便可以在此基礎上創造更多富有異域文化特征的漢字創新實驗方案。

結論

著名字體設計師余秉楠認為:“創新是字體設計健康發展的基礎,只有創新才能與不斷變化的世界保持同步。與此同時,印刷字體的面貌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要在字體設計中尋找中國當代視覺設計的道路和方法”。實際上,在今天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字體設計已開始打破常規的地域文化界限,研究其他地域的語言文字字體風格,并與漢字的設計相結合,設計出具有跨文化融合特點的字體,這將成為當下中文字體設計的一條新路徑。當代設計師可以充分挖掘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語言文字的價值,同時找準字體設計的突破口,與漢字相融合,設計出更多具有異域文化特征的漢字字體。

參考文獻:

[1]張嵐.跨文化設計[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2(3):147-149.

[2]李展. 字體設計中地域文化因素的應用[D].太原:山西大學,2015.

[3]周博.中國現代文字設計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146.

[4]虞躍群.石漢瑞的跨文化設計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6.

[5]薛慧敏.書寫工具與字體設計的關系探析[J].漢字文化,2021(3):61-62.

[6]陶海鷹.論漢字字體設計的文化傳播與社會意義[J].包裝工程,2018,39(24):18-22.

猜你喜歡
字體語言文字跨文化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字體的產生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組合字體
語言文字
論詞匯的跨文化碰撞與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