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臨卦》的監察智慧探微

2023-02-27 05:31紀中強熊鑫鵬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爻辭教化周易

紀中強,熊鑫鵬

(河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周易》有著濃厚的政治意蘊,其中諸卦也概莫能外,《臨》卦便是其中一代表?!峨s卦》有云:“《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备吆嘞壬庵?“與,施也?!杜R》是臨民。臨民者施其政,故為與?!盵1](P702)學人多以“臨民”“保民”為《臨》之大義,然《臨》之“臨”者,亦有“監”之義也。

一、《臨》卦的監察向度

(一)“監”在《周易》中的出場

“監”即“監視、督察”。監察的實質是對公共權力的控制,其之所以必要,源于公共權力所有權與行使權的分離。原始社會早期,由于階級與國家尚未出現,公共權力的所有權和行使權是一體的,氏族成員共同生產勞作并參與對氏族事務的管理,公共權力只具備管理職能而不具有政治屬性,權力結構簡單,尚不需要通過監察來控制公共權力。但到了原始社會晚期,氏族開始轉變為部落和部落聯盟,部落首領“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天下”“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尚書·呂刑》),使得“直接民主制”消亡,形成了等級制的政治結構。由此,公共權力的政治色彩更為濃厚,公共權力所有權與行使權也開始分離,因此也就有必要對權力進行監督。這一時期,古文獻中已開始頻繁地提到監督、監察之事,如《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就是說黃帝設置監官來督查各個部落?!渡袝に吹洹分杏涊d舜“五載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此處“巡守”即是巡視,舜根據在“巡守”中發現的問題對“地方諸侯”給予獎懲。

到《周易》成書之時,以監察為責的官職更為多見,商朝的甲骨卜辭中就有許多“王呼其監”“令監”的記錄,大意是商王呼令監從事某事[2](P18)。西周時期,監察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周禮》中?!吨芏Y·天官》提出 “邦國立其監”?!吨芏Y·王制》對“監”的職責和待遇進行了說明:“天子之大夫為三監,監于諸侯之國者,其祿視諸侯之卿,其爵視次國之君,其祿取之于方伯之地?!币簿褪钦f,“監”是由天子派出監臨各諸侯國的大夫,其俸祿相當于諸侯國內的“卿”,爵位相當于諸侯國內的小諸侯,薪俸由其監臨的諸侯國供給。如此詳盡地規定“監”的職責、待遇和地位,說明西周時期監察已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吨芤住冯m是周人卜筮之書,但其卦爻辭多根源于殷周之際的現實政治事件[3](P686),以現實政治事件為根據寫就的卦爻辭,自然要反映現實政治結構、制度等狀況。而遍尋《周易》全書,不僅未出現過“監”字,也沒有直接或間接提到過監察之事。但是,通過對“臨”字在字形字義、卦序等方面的分析,文章認為《臨》卦說的就是監察之事。

(二)《臨》卦與監察活動的相關性

從字形字義上來看,《臨》卦的卦名“臨”和“監”有相通之處。在西周早期金文中,“臨”與“監”字形極為相似,均為一人俯身查看事物,表示“由上視下”之義。許慎《說文解字》曰:“監,臨下也?!毙戾|在《說文解字系傳》里說:“安居以臨下,監之也?!币鉃椤氨O”表示“從上面觀察下面”。臨,《說文解字》曰:“臨,監臨也?!薄芭R”作動詞即有“監察”的意思,如“臨引”一詞意為“居上察下”,現代漢語以“監察”替代之。在帛書《周易》中,《臨》卦名為《林》卦,意為看護林木,也與監視觀察之義相通。

在卦序上,《臨》卦上承《蠱》卦,下通《觀》卦。蟲生于器皿中故為“蠱”,蠱一般代指毒蟲,喻小人?!盾髯印駥W》:“肉腐出蟲,魚枯生蠹”,事物因腐而變,故有蟲生。有學者將《蠱》卦與反腐敗聯系起來,認為《蠱》卦說的是反腐敗之事[4],“《蠱》卦寫齊家,《臨》卦寫治國。由齊家之事而擴大到治國之事,故《臨》卦緊接《蠱》卦”[5](P185)?!杜R》取監義正好對應察《蠱》之事,開通《觀》之路徑。

另外,作為周人建構自身政治合法性的文獻《大雅·皇矣》開頭即指出:“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薄多嵐{》云:“監,視也。天視四方可以代殷王天下者,惟有周耳?!本褪钦f“上帝”居于天“監觀四方”,俯察世間狀況,并依照民間疾苦對殷商的統治者施以懲罰,剝奪其“天命”以予周人。其中“臨”與“監觀”意思大致相同??梢?在周人早期語言系統中,“臨”“監”二字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并在一定意義上還可以通用。

二、《臨》卦作監義新解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關于《臨》的卦辭,古今學人說法較為一致,即開始時亨通順利,到八月會有壞事發生,而后又回歸順利?!跺琛吩?監臨,陽剛之德逐漸生長,從容不迫以致興旺,陰陽相濟而有利,是由于合乎天道的緣故。至于“八月有兇”,則是短暫的,《象》曰:臨,澤上有地,象征監臨,君子要不懈地教化督查臣民,并如同以土治水那樣以德容畜臣民。

初九,咸臨,貞吉。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初九爻居于最下,表示事之開端,對于其中的“咸”字,古今學人說法較為一致,多作“感”義。德政是西周政治的突出特點,文王“制禮作樂”便是求“德政”之手段,這也是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鮮明底色。通過感化來行監察之事,無疑“順乎天而應乎人”,既合于“惟德是輔”的天命,又符合現實政治需要,自然不會遭遇坎坷。臨取監義,則可解之為:以感化行監,故而順利。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象曰:咸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對于九二的“咸臨”,有多種說法。一說認為初九與九二的“咸臨”意思相同,如黃壽祺、張善文認為其義均為“感應于尊者而施行監臨”[7](P104),劉大均認為其義為“以感化而臨民”[8]。但依象數而言,九二爻位好于初九爻位,故又一說認為初九與九二的“咸”雖均作“感”義,但九二的“咸臨”更好,如金景芳、呂紹剛二人就認為:“九二是剛中而應,處境優于初九,它不但已然得吉,而且如果有所施為的話,將無所不利?!疅o不利’是必然的?!盵9](P178)

但是,若兩“咸臨”意思一樣,九二同于或好于初九,《象》傳何以稱“未順命也”?金景芳、呂紹剛認為“未順命”不好理解,“種種不同的講法,都不得要領。今存疑?!盵9](P179)因此,又一說認為“咸臨”另有他義,如高亨認為“二咸字必有一訛也。疑此爻咸當作威,形近而訛”,應訓九二“咸臨”為“威臨”,而“未順命”為“民未順命”“故臨之以威”[10](P258),陳鼓應認為“咸”當作“苦”,取“剛猛、嚴苛”義[5](P186),與六三的“甘”相對應。

文章認同高氏、陳氏之說,“咸”取“威”義,解“咸臨”為“嚴苛監察”,而“未順命也”是“不符合‘惟德是輔’之天命”。這樣一來,既符合九二剛中而應的爻位,爻辭與《象》傳之間的沖突也得以彌合。解此爻為:以刑罰行監,吉,沒有什么害處?!断蟆吩?以刑罰行監,雖不合于“惟德是輔”的天命,但仍可獲吉,沒有什么害處。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六三的“甘”字有兩種解法,一解為“甜”義。如黃壽祺、張善文認為“甘臨”指的是“靠巧言佞語監臨于眾”[7](P105),陳鼓應認為“甘臨”是指“以寬緩的辦法督治人民”[5](P184)。一解為“鉗”義,如高亨認為:“甘古亦當有強制之義,與嚴意相近。且甘、嚴音亦相近……甘臨當云嚴臨矣?!睂τ凇凹葢n之”,高氏謂“憂”為“寬和之義”[1](P225)。然六三以陰居陽,舉陰柔之道,焉能為嚴?顯然,前一解法更合于六三爻位,故解此爻為:寬緩行監,沒有什么好處,但若能憂其危,改過自新,就能無過錯。

六四,至臨,無咎。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六四的“至”也有多種解法,一解作“到”義,如李鏡池認為“至臨”為親臨,即躬親政治[11];一解作“極”義,如黃壽祺、張善文認為,“至臨”是“極為親近地監臨眾人”[7](P105);一解作“誠”義,如陳夢雷認為“至,非至極之謂,言誠意以相與也”[12]。這幾種解法各有所據,但又各有不足:《臨》卦各爻均可解為“行臨以X”,取“到”義則與其他幾爻不相稱,如取“極”義則與六五“中道之宜”沖突,如取“誠”義則“誠”是“感”的前提,初九已講過“感臨”,何必再強調一次呢。今試取“制”為其義,根據如下。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對于六五的“知”,古今學人均訓其為“智”。但亦有兩種取向:一說認為“知”側重于強調君王自己的智慧,持此說者較多,如宋人程頤,以及今人黃壽祺、高亨、陳鼓應等解此爻時均認為“知”強調的是君王的智慧。又一說認為“知”側重于強調“善用人之知”,如王弼認為:“處於尊位,履得其中,能納剛以禮,用建其正,不忌剛長而能任之,委物以能而不犯焉,則聰明者竭其視聽,知力者盡其謀能,不為而成,不行而至矣?!盵13]胡瑗認為:“夫天下至大,生靈至眾,居上者以一耳一目不能周其視聽,必得天下之賢才以輔于己,則可也?!盵14]金景芳、呂紹剛也持此說,認為“五以柔居中,下應九二剛中之賢,任之以臨下,如此善取天下之能,善任天下之聰明,正是人君所宜有之知”[9](P179)。比較而言,第二種說法更有道理,故此爻解為:知賢善任以行監,懂得大君之所宜,吉?!断蟆吩?大君之所宜,行中道也。

上六,敦臨,吉,無咎。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對于上六的“敦”字,亦有多種說法。一說訓“敦”為“敦厚”,如焦循、胡瑗、惠棟均認為“敦,厚也”,今人黃壽祺、張善文、李鏡池、金景芳等也持此說。另一說訓“敦”為“止”,如尚秉和認為:“陽息即至三,上稍止即有應,故曰敦臨。敦與屯、與頓皆通,有止意、待意?!盵15](P107)此外,還有一說訓“敦”為“考”,高亨認為“‘敦臨,吉,無咎’,謂以考察之道臨民,則知之周祥,施政得當,故吉而無咎”[1](P227)。高氏之說似乎更為妥切,原因有二:一是“敦”字本有“督促、治理”的意思,如《詩經·魯頌》中說“敦商之旅,克咸厥功”,鄭玄認為“敦”便是指“治”?!睹献印す珜O丑下》中充虞自稱“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其中“敦”就是監督的意思。二是從歷史上看,西周監國制度曾發生過從“監之于外”到“監之于內”的轉變,“以諸侯監諸侯”的形式被取締,改由周王派出監官“進駐諸侯國內或貴族邑內實行監督”[16]。監官作為周王的代表,地位較高,又不受諸侯節制,怎樣才能使其不肆意妄為,自然需要“考”之。西周時期,不僅監官需要將“所住封國內的情況向周王進行匯報”[16],中央也有小宰、宰夫等官員對其進行考核,所以稱“敦臨之吉,志在內也”。故此爻解為:以考察行監,吉,沒有過錯?!断蟆吩?以考察行監之所以順利,是由于在諸侯國內部置監官。

三、《臨》卦體現出的監察智慧

(一)防微杜漸的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是《周易》突出的特點?!吨芤住は缔o下》云:“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唐人孔穎達解之曰:“若無憂患,何思何慮不須營作。今既作《易》,故知有憂患也?!边@種憂患意識充分體現在《周易》的卦爻辭中,不僅如《剝》《蠱》《困》等“兇卦”中充滿著憂慮,而且如《乾》《豐》《泰》等好卦中也飽含憂患之義。

監察活動重在“事前管理”,監察與懲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為了防范不良行為的發生進而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其核心在于“憂”。如果沒有對于公共權力異化、政治腐敗、不正之政的憂慮,監察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監察活動正是應憂患意識而生。

《臨》卦是基于憂患意識開展監察活動的代表。卦辭中說“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意為當下狀況是好的,但未來有變壞的可能性,故而要嚴加防范,施以監臨。六二爻辭強調“威臨”,便是憂慮僅依靠“行臨以感”不足以“正政”。六三爻辭中說“甘臨,無攸利”,意為在監察活動中過于寬和,對于君王沒有什么好處,而“既憂之”,便能“無咎”,提醒人們要對監臨之對象、監察活動保持警惕。但監察力度時寬時嚴不利于構建穩定的政治環境,故六四爻辭強調要通過制度行監,相較于寬嚴不定的反復,“行臨以制”能增加監察活動的確定性。上六爻辭強調對監察官要進行考察,便是出于對君王“知人之智”不足的憂慮。綜而言之,“威”是憂患于“感”之不足,“制”是憂患于“甘”之不足,“考”是憂患于“知”之不足。六二、六四、上六每一爻都是對前一爻監察手段之不足的憂慮與補充,充分體現了務必常懷憂患之心的智慧。

(二)陰陽相濟的辯證思維

陰爻和陽爻作為《周易》最基本的符號,可以表示天地、乾坤、虛實等諸多矛盾的范疇,但是矛盾雙方的斗爭是為發展服務的。在《周易》中,“陰”完全壓過“陽”或者“陽”完全壓過“陰”都無法取得好的結果,如《乾》卦“亢龍有悔”與《坤》卦“履霜,堅冰至”就是例證。事必陰陽相濟,然后有成。在矛盾的對立統一中,事物本身才能得到發展。

監察活動的本質是“辯證地否定”。監察活動是在政治共同體內部,通過對“小人之行”的防范和懲處,使得政治共同體的整體利益得到保障,進而實現政治共同體的長久發展?!靶∪酥小本褪且蕴厥饫娣穸ㄆ毡槔?對其進行懲處就是對以特殊性、個體性壓倒普遍性、整體性的否定,在“個別與一般”的斗爭中,作為“合題”的監察活動就應運而生了。

《臨》卦充滿著矛盾雙方的轉化,“甘、苦隨時,寬、嚴因宜,刑、德相養,德、虐相成”[5](P191),充分彰顯了監察活動的辯證性質。六二爻辭強調“威臨”,而“威”本是壞事,對于君子來說,“刑臨以威”是下策,只能使人“因畏而不敢為非”,是“政德不正”的表現。但是,當“威”用于彌補“感”之不足,以便開展監察活動的時候,就成了好事,“吉,無不利”,是因為其“位當也”。六三爻辭認為“甘臨,無攸利”,其中“甘”作“甜”義,本指好事,然而將“甘”運用在監察活動上會導致綱法不嚴,邪佞之風興起,沒有好處。但君子若能認識到“甘臨”的壞處,予以改正,就能“無咎”?!杜R》卦既強調“行臨以感”,又強調“行臨以威”;既以“甘臨”強調靈活性,又以“至臨”強調確定性;既要求君王善選善用人以行監察之事,又要求君王對自己選用的監官予以考察。這些要求都是在監察活動中貫徹辯證思維的生動體現。

(三)明德慎罰的教化意識

教化是西周政治的鮮明特點。在《康誥》中周公指出:“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睆娬{要尚德、敬德,慎重地施加刑罰,凸顯了勸民為善的教化意識。這種以教化為目的的思想充分體現在《訟》卦中,《訟》不講如何取得訟的勝利,而是教導人們少訟、免訟。因為“訟”一旦發生,必定有人遭受刑罰,“刑”就從手段變為目的,教化只能退居其次,故而“《訟》之精義,在于免訟”。與《訟》略有不同,《臨》卦六爻雖然講了如何“行監”,但其落腳點仍在于“教化”臣民而非發展具體的監察手段。

監察是教化的一種方式?!皣拦芫褪呛駩邸?個體的特殊性如果不受限制,就會發展為“主觀的任性”,個體“以為自己是自由的,但他的不自由恰好就在任性中”[17],個體不再是整體中的個體,而是被“自我放逐”了。而作為教化的監察活動就是為個體的特殊性設定邊界,防止個體因特殊利益破壞整體利益。在表現形式上,“教化”是“軟約束”,而“監察”是“硬約束”,二者作用方式有所不同,但本質上都是為了使整體實現長足發展以保障整體利益的手段。

《臨》卦《象》傳中說“君子以教思無窮”,強調君子要教化監察臣民,點明了《臨》卦的主旨。初九爻辭強調要以感化行監察之事,“感”是教化得以實現的關鍵環節,上位者教化下位者,下位者感念上位者之“誠”而進行自我教化。前者是被動地接受,后者是主動地參與,對應到監察活動中便是化被動為主動、實現自我監督。九二爻辭強調以“威”行監,同樣與教化相關,“小懲而大誡”便是“威臨”的目的。以感化行監察之事,是面向君子的辦法,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僅靠感化難保不出問題,因此要“行臨以威”?!杜R》卦將“教”“感”作為行監察之事的根本方法,實則就是認為監察作為“正政”的手段,最終還是要靠教化來影響人的行為,以達到“令行禁止”“不令而行正”的目的。

(四)層次分明的系統思維

《周易》本是卜筮之書,在卜筮活動本身逐漸式微的過程中卻經久不衰,自然與其特殊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密不可分,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周易》作者是運用綜合分析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是運用‘整體’或‘系統’的思想來處理復雜問題的”[18]。三才、四象、五行、八卦,都是系統思維的體現,系統思維的出現,標志著先民的理性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階段,也是使中國古代文明步入世界前列的重要因素。

監察活動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不僅事前預防、事中調節、事后處置可以構成一個大系統,大系統中的各要素也構成小系統,如事前預防就可分為思想教育、制度規制等方面,這些方面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構成科學有效的事前預防體系。系統性是監察工作的鮮明特征,具備系統思維是有序開展監察活動、創新監察理論的前提條件。

《臨》卦便是在監察活動中運用系統思維的典范。通過設定監察活動的根本目標、基本原則、精神狀態與具體方法,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監察活動體系?!敖趟紵o窮”“保民無疆”是開展監察活動的根本目標,“中”是開展監察活動的基本原則,“憂”是開展監察活動應具備的精神狀態,感臨、威臨、制臨、知臨、考臨是開展監察活動的具體方法。同時,感臨、威臨、制臨、知臨、考臨作為具體方法,恩威并重、寬嚴相濟、德刑互補涵蓋了監察活動的事前預防、事中處理、事后處置等各環節,使得監察工作可以全過程、全方位推進。

四、結語

《臨》卦蘊含著豐富的監察智慧,在“第二個結合”的背景下有著寶貴的現實啟示。

一是以管思想作為監察工作之本。從腐敗的發生過程來看,思想腐敗是“關鍵一環”,《臨》卦中飽含教化意識,實則就是認為思想是監察活動的本和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即與《臨》卦“行臨以感”的監察智慧一脈相承。

二是以立制度作為監察工作之先。六四爻辭強調要建立起較為完備的監察制度,為監察活動增加確定性,進而實現“禮樂正而天下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臨》卦中寬嚴相濟的辯證思維、層次分明的系統思維亦可為其提供養分。

三是以嚴震懾作為監察工作之要。九二爻辭強調要“行臨以威”,而“威臨”必須借助刑罰的震懾作用。進入新時代以來,反腐敗斗爭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黨中央充分運用了“嚴懲治”的震懾效能,這正是《臨》卦監察智慧在新時代的展現。

猜你喜歡
爻辭教化周易
《周易》古經“幽人”詁正
《周易》卦爻辭的空間性言說
臨卦的文化意涵與生命關懷
甜甜的“蝴蝶繭”
《孔雀東南飛》女德教化主題探析
《周易》與《孫子兵法》
古希臘悲劇的教化旨歸探析
試論《周易》卦體的性質
文藝育人 教化入心
不走絕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