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作業設計
——以“仁愛英語九年級Unit 4 Topic 2 Section C”為例

2023-02-28 11:55林鑒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繪本建構文本

林鑒

(福州第四中學桔園洲中學,福建 福州 350001)

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頒布實施,我國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進入了核心素養時代。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作業作為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應成為立德樹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推動力。然而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作業設計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忽視學生自身經驗與認知,與單元主題脫離;任務內容缺乏層次,未能兼顧不同學生能力需求;知識碎片化,思維含量不足;簡單應用為主,缺乏實踐價值;評價方式單一等。

筆者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以深度學習理論為指導,進行主題探究式作業設計。通過結合主題相關文本深化認知,設計不同層次任務活動,促進學生建構結構化知識,遷移應用實踐,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深度學習的作業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標,英語作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獲得、學習能力的提升,還應該關注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和思維品質的發展,才能輔助教學實現育人目標。如何將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于作業的設計,深度學習理論給出了有效的途徑。

深度學習立足培養學生高階思維,促進立德樹人,指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根據深度學習理論,將核心素養轉化為教學實踐需要做到五個方面:1.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2.實現經驗和知識的互相轉化;3.深度加工把握知識;4.模擬社會實踐;5.引導學生對知識及過程進行價值評價。[2]根據深度學習理論,作業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認知出發,考慮學生能力差異,通過分層次獨立或合作分析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在作業目標上關注知識技能的鞏固,同時兼顧思想、文化、科技、審美等主題意義的滲透,在經驗和知識的互相轉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在作業內容應以主題為引領,涵蓋多元任務,考量不同思維指向,在深度加工把握知識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作業活動設計應盡量模擬社會,加強實踐,讓學生真實與知識發生關聯,達到經驗與知識的互相轉化,實現應用所學、遷移創新。最后應關注作業評價,通過自評互評、口頭、書面或量表等對知識的掌握和作業完成過程等進行多元評價,促進教學反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深切投入學習,深度加工信息,主動建構結構化知識,自主遷移創新,最終促進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從理念走向行動。[3]

二、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作業設計實踐

現以仁愛英語九年級Unit 4 Topic 2 Section C 的閱讀教學Mars 為例,進行指向深度學習的作業設計。

(一)主題引領,設計作業目標

本課的閱讀課文是一篇介紹火星的說明文,包含火星相關的數據和術語,以及常見的說明方法和語言表達,內容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學習和理解負擔。因此作業的首要目標是要幫助鞏固理解文本中出現的火星知識,幫助學生建構介紹行星的結構化知識。

這篇文本所在的單元主題為“鼓勵學生探索太空”。隨著“天問一號”的升空,我國正式踏上了行星探索的新征程。新課標也在人與自然的主題中明確提出了“地球與宇宙探秘,航天事業發展”這個范疇。[1]為了更好地深化這一主題認識,本作業拓展補充了美國蘭登書屋旗下Me 系列科普概念繪本Me and My Place in Space。該繪本以一個小女孩的感性視角,漫游星際,既提高主題閱讀的樂趣,同時又完善了太空的知識結構,更能激發學生對與探索太空的期待。本作業還增加了“天問一號”的相關介紹文本視頻,以多模態語篇形式讓學生了解太空探索的艱難與追求,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與期待。

因此通過整合,本課作業的目標是以激發學生探索太空的主題為引領,通過主題探究式作業,幫助學生建構太陽系相關的結構化知識,理解并應用說明文方法進行表達,合作探究完成班級繪本制作。整個作業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線,提升了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系,幫助學生實現經驗和知識的互相轉化。這份作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性、創造性和探究性,使學生內外聯動,將課內所學鏈接現實世界,學以致用,形成應對未來挑戰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4]

(二)基于個體差異,設計分層作業

以學生為主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設計作業,設置標注作業的ABC 級別:A 為基礎題,可通過獨立思考、信息查找等獨立完成;B 為中等題,可借助互聯網等信息渠道收集信息完成,或結合小組討論后完成;C 為提高題,信息收集、歸納、討論后可由組長帶領大家一起完成。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策略完成不同項目,以適應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促進合作學習,實現樂學善學。以學生為主體,從認識水平出發,以主題或項目為中心,關注學生不同能力需求進行組合優化,既能綜合學科的知識與要求,又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等學習能力。[5]

(三)基于核心素養,設計綜合作業

這份作業分為三個部分:前置性作業,學生小組共讀主題繪本后完成;課堂作業,學習Section C 時完成;課后活動,小組合作分享成果,并互相評價反饋。作業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設置多元組合任務。

1.前置性作業——經驗與知識的轉化

任務一(圖1):A 類填空題,處理重點詞匯,理清知識概念。如“The earth is a____[?pl?n?t]and it goes around the sun”,配合太陽系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圖片,幫助學生將日常經驗中生活的地球與行星這一天文概念進行轉化。借助語境和圖片及音標完成單詞拼寫,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知讀音,理解和領悟詞匯在特定語境和語篇中的意義、詞性和功能。通過圖片和語境提供的信息,讓學生初步了解與主題相關的部分概念信息,如宇宙、太陽系、行星、直徑、重力等詞匯和概念,為下文繼續深入學習做準備。這一環節培養了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所指向的感知與積累。

圖1

任務二:B 類題,閱讀繪本,提取并歸納關鍵信息。

如:Read and find out these planets:

_____________is the closest to the sun.The brightest planet is_______.The biggest one is_________.

_______and__________look almost the same.

Can you find some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can describe the following words?

"Big":________________"Far":_______________

學生根據圖片和文本信息找出對應特征的行星,同時建構起太陽系的初步印象。這一環節要求學生能在讀、看的過程中,根據內容記錄重點信息,理解篩選需要信息。學生尋找文本中表達行星之大、太空之廣的表達,積累語言,同時加深太空概念的建構。根據主題語境,尋找、學習與主題相關的新詞匯與表達,同時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生詞意義,拓展所學,為后續更好表達遷移提供助力。這塊設計體現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方面的感知與積累、習得與建構。

任務三:C 類討論題,判斷信息異同與關聯,同時關注文化信息,由小組合作查找信息完成。(圖2)如:“About Venus,what is special on it? Why? And What did ancient Chinese call Venus? Why?”學生通過信息搜索將中國文化中的“太白金星/啟明星”與西方神話“維納斯”的命名緣由進行討論和對比。通過對比中外命名文化特點,了解不同文化中對于同樣事物的認識與象征異同。同時關注金星的自轉特點,滲透不同學科(如地理等)知識,加強學科間的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這一環節涉及文化意識的比較與判斷,思維品質方面的歸納與推斷,學習能力上的合作與探究等多個核心素養的融合。

圖2

2.課堂作業——深度加工把握知識

任務一:A 類信息查找與填表題,提取關鍵信息,并判斷信息之間的相關性。

如“The writer in the picture book says Mars is rusty,dusty and cold.Please read Section C 1a Mars then find out the reasons.”學生通過閱讀Section C 主課文Mars,對繪本中描述火星的形容詞進行循證活動,將學生已有的感性的認識轉化為概念化知識。這一設計建立起主課文與繪本信息之間的關聯,同時感受繪本語言與說明文語言的表達差異,為后續分析學習文體和目標語言特點做鋪墊。

“Fi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ameter/Color/...to finish the table in 1b(課文配套練習,火星相關數據匯總表)?!睂W生認真閱讀文本查找火星相關數據描述進行表格填寫。學生通過搜索關鍵詞、數字等信息,提取火星主要參數,把握文本主要內容,并進行分類與歸納。根據不同目的,學生運用對應的閱讀策略有效獲取所需信息,歸納內容要點。這部分體現了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的感知與積累以及思維品質中的觀察與辨析。

任務二:B 類題對文本寫作目標和體裁進行討論。學生回答:“What′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hat’s the style of the article?”學生推斷文本寫作意圖——介紹火星,并討論明文的結構特征、語言特點和信息組織方式。繼續思考并回答,如:“What kinds of methods are used to introduce it? What’s the advantage? Can you introduce the other planets with the same way?”引導學生觀察說明火星不同特點的對應說明方法,討論該方法的優點以及語言特點,并利用繪本中的其他行星圖片和有關參數讓學生應用同樣方法進行說明。學生習得英語說明文的表達特點和方式,為結構化知識的建構以及后續表達搭建支架。

任務三:小組合作整理歸納信息,繪制文本思維導圖——說明行星需要涉及的“內容要素”和“說明方法”(圖3),并根據思維導圖進行文本復述,內化知識和語言。學生通過深度加工知識,把握重難點,并利用信息結構圖來輔助理解主題,內化語篇信息。這些環節涉及語言能力的習得與建構、思維品質的歸納與推斷、學習能力的合作與探究等素養目標。

圖3

任務四:C 類輸出與表達活動。通過觀看天問一號的宣傳視頻,學生了解探測器飛往火星的時間以及面臨的困難,同時直觀感受火星地貌形態,進一步深化對太空探索的認識。利用多模態信息拓寬學生視野,充分汲取文化價值養分。結合文本所學以及其他學科如物理、生物等知識,發起學生討論:“Do you think Mars is a suitable living place for humans? Why? If we want to live on Mars,what can we do?”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匯報。其他組則在聽完匯報后進行討論根據評價量表打出相應分數,并給出一定的評價和建議。評價表涉及“1.內容合理,應用所學;2.想象合理,聯系所學;3.表達流暢,方法正確”三個指標,各5 分。這三個指標不僅考查學生對于火星這一行星概念的建構,也體現其他學科知識的應用。學生根據不同的需求,利用英語句式結構和時態,表達態度、觀點和意圖。同時學生對他人語篇的內容、觀點進行評價和判斷,并在整個活動中合作互助。這一環節體現了文化意識的感悟與內化、語言能力的表達與交流、思維品質的批判與創新、學習能力的合作與探究等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

3.課后活動——模擬實踐,遷移創新

本作業設計C 類任務:繪作班級繪本Welcome to the Solar System(圖4),每個小組選擇一顆太陽系的行星,查找相關參數信息,寫一篇說明文來進行介紹。同時通過繪制或剪貼圖片、繪制圖表等輔助手段更好地展示特定行星、太陽系以及宇宙的特點與關聯。完成每組的繪本分頁后,小組根據量表進行互評并給出評價和建議。然后經過各小組討論修正,班級合成繪本。

圖4

這一設計中小組成員深度合作,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形成學習共同體。學生利用建構起的行星與太陽系的知識概念,對新的目標行星進行有效的信息收集與整合,利用所學語言及非語言形式呈現與表達,實現內化知識的遷移應用與創新表達,展現學生對于探索太空這一主題的感悟與認識。這一環節體現了語言能力的表達與交流,文化意識的感悟與內化,思維品質的歸納與推斷以及學習能力的合作與探究等高階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

(四)多元評價,反饋改進

這份作業設計有教師的過程性評價,同時也設計了學生評價。在作業中涉及對中外文化的價值評價,探索火星或探索太空的價值評價,作業成果的表達、應用及效果評價等。通過評價反饋,促進“教—學—評”一體化。作業最后還將引導學生進行個人的學習過程反思評價,如是否能夠收集梳理文本信息,是否能向同伴闡述信息合作完成任務等。引導學生成為各類評價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運用評價結果改進學習,反饋教學,提高深度學習的效度和信度。

三、總結

這份作業設計指向深度學習,從主題探究出發,設計涵蓋了核心素養四個方面不同維度的活動任務,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搭配各個環節和不同的學習活動,幫助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份作業設計也促進了學生對未知世界的認識與探索,提升思維層次,發展積極的價值判斷,體驗學習合作的樂趣,促進了育人目標的實現。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需要關注作業的各個環節是否有效服務于教學實踐,是否能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才能更有效實現課程目標。

猜你喜歡
繪本建構文本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繪本
繪本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繪本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建構游戲玩不夠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