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實踐與思考

2023-02-28 05:56劉亞莉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0期
關鍵詞:基本策略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基礎學科,是小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他們在孩童時期打開新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我國歷來重視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模式探索工作,以此強化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水平高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依托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強化教學效果。本文主要討論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技術;基本策略

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現代化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并理解漢字,鍛煉學生溝通交流的技巧。因此,相關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質量。這就需要教師依托先進教育理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不斷提高自身認識水平,完善自身教學模式,變更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多媒體技術的特征與教師應用的模式

教師依托多媒體技術開展的教學活動能夠將圖像、影像、聲音、文字等要素作為教學素材融入教學活動中,并與課本內容建立起邏輯聯系。能夠以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及相關知識,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因此,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依托多媒體技術開展的教學活動具有更強的趣味性、互動性和開放性特征。部分教師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開展教學活動,將其作為輔助性教學工具,通過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強化教學效果和質量。還有一部分教師完全依托多媒體技術,即線上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互聯網開展教學活動,師生可以通過線上對話的方式討論教學內容并展開各種練習活動。

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都需要依托互聯網進行實現。因此,有關部門需要重視網絡環境的建設與維護,持續擴充網絡資源的覆蓋面與內容量。教師需要重視教學素材和拓展知識內容的選擇,確保其具有正向引導性質,并與教材內容相聯系。只有這樣,相關教師才能依托多媒體技術與互聯網優化自身教學設計,完善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與效果。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實際意義

(一)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留下聽、說、讀、寫等形式的課后作業,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的知識,并提升實際應用能力。然而,這些傳統的課后作業往往對小學生來說繁重,占用了他們大部分的課后時間,給他們帶來了較大的課業壓力,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也容易削弱對語文學科的興趣。而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改善這種狀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豐富趣味的課后作業,學生可以在家庭中利用個人電腦或者家長的手機來完成。這樣做既不會占用過多時間和精力,也不會削弱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互動性的課后作業,如制作故事配樂、制作電子書、錄制并分享朗讀錄音等。這些形式豐富、趣味性強的課后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錄制教學視頻或制作教學PPT,供學生在家中自主學習和回顧。這樣不僅提供了額外的學習資源,還能夠更好地鞏固和強化課堂所學的內容。

綜上所述,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改善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后作業過于繁重的問題。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形式豐富、趣味性較強的課后作業,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保持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將課堂知識和課外擴展知識以更加直觀、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符合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欲望與自主學習意識較弱等特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意識。進而引導學生從教學活動中被動的“接收者”轉變為學習活動中主動性較強的“參與者”,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高效快捷地掌握課本知識,了解課外擴展知識,提高語文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小學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還能夠引導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與關注焦點。具體來說,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教學素材和課外拓展知識對學生的吸引力,為此需要深入了解學生感興趣的焦點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及發展需求等信息。學生們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帶領下,借助影像、圖片等形式的教學素材開展學習活動,極大地增強了對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能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被動的“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提高了課堂的密度,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幫助他們發展相關的能力。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創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并將學生引入情境中。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本知識和課外拓展知識,體會語文之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他們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從而提高語文學科素養。

(四)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部分知識常常感到抽象,加上他們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和溝通能力尚不完善,因此很多概念都難以被理解。這容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實施的阻礙。但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技術,以播放影音資料的形式“聲情并茂”地展示教學內容。這種有趣且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理論知識的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學習效果。

(五)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引導學生深入主動積極地思維活動與感情活動中,并強化其情感體驗,進而產生感悟與思考,使其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這就需要教師依托多媒體技術在互聯網上收集課程內容相關素材,為學生創造具體情境,以此幫助他們進入課文內容所描繪的世界,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產生更多的感悟,進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思維邏輯能力、概念理解能力等綜合素養的關鍵階段,因此教師的教學行為至關重要。教師依托多媒體設備和相關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吸引學生進入設置好的教學情境,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相關知識的“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進而提高學生知識理論的實際運用能力。

(六)幫助學生實現知識與生活的連接

小學語文是一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學科。但當前仍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將理論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開展教學活動,更沒有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語文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橋梁。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相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互聯網上尋找與課本知識理論有聯系性的材料作為教學素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切實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語文知識,并明白利用語文知識能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將語文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師以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科與生活間的橋梁,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完善自身的教學內容,為教學活動注入更強的生命力。

三、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教師需要完善自身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斷完善自身教學意識,并向其他優秀教師學習。積極吸收外界的科學教學理念和先進教學經驗,深入研究多媒體技術并在教學活動中合理運用。擺脫傳統思維中“教師做好課堂講授,學生做好課堂接收便能實現教學目標”的觀念,重視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在問題情境和實踐練習中掌握課本知識。這要求教師重視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的成長和進步,主動研究符合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以實現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成研究小組,與其他教師一起進行探究和學習。重視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分享多媒體技術和教學工具的使用經驗,吸收對方優秀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方法。通過這樣的學習和互相幫助,不斷完善自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水平,為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提供更好的幫助。

(二)教師需要完善自身教學設計

小學階段是學生們培養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完善自身教學設計,把握課外知識擴展的難易程度和理解難度。教師要做好“分級教學”,在開展針對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做好實物展示,幫助學生了解抽象的知識理論。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相關教師不僅需要合理分析教學對象,更需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安排教學流程,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認識到語文的魅力,逐漸掌握相關知識。

(三)教師需要完善具體應用方法

多媒體技術若運用不當,也有可能為學生的學習效果帶來負面影響,如過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導致學生無法專心聽講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針對多媒體技術開展深入研究,分析負面影響的成因,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總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對多媒體教學予以更加理性地認識,將其當作一種輔助工具加以合理地運用,以此保證實現自身教學目標。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借助新媒體教學工具開展的教學活動確實具有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和掌握實踐能力的特點。但教師不能過于夸大其功能性而忽略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合理篩選多媒體教學工具使用的時機和具體內容,以確保其合理性。以“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的輔助來為學生展示西沙群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總結語言并表達西沙群島之美具體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此外,這也能夠營造師生和諧、積極友善、共同參與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教師需要開展科學練習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通過參加練習活動鞏固所學知識、完善解題思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地參與練習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與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帶頭開展練習活動,并且需要確保練習活動內容和流程的合理性。在設置練習題目時,應使用能夠充分體現人文情感的字詞,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文之美,同時也能夠提高題目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幫助學生在相對舒適的語境中學習和鞏固語文知識。教師利用豐富多樣的方式帶頭開展練習活動,開展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練習教學活動,以此構建輕松愉悅、寓教于樂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愿和學習興趣,強化練習效果。以“海底世界”一課為例,教師在講解活動結束后引導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在分組時,教師將語文功底較好和語文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平均分配到每個小組中,引導語文功底較好的學生產生幫助他人進步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強化語文基礎相對薄弱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效率。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和課外擴展知識自行合作編寫一小段海底動物的小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參與到練習活動中,并為部分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之后,教師再讓小組代表與大家分享練習成果,以此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等綜合素養。

(五)教師需要激活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需要完善自身教學理念,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盡力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認同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思路較為跳脫、想象力豐富的特征,并利用多媒體技術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想象力,以此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教材,做好教學研究工作,依托多媒體技術在互聯網上搜集科學、正向的相關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在課堂上播放,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幫助他們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也有利于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以“我變成了一棵樹”一課為例,教師在完成講解活動后可以為學生播放各種類型的花草樹木影像資料,做好基礎信息的講解,加深學生對各種植物的了解程度。然后,引導學生自由選擇一種喜歡的植物并展開想象,提出像“如果你變成了那株植物,會發生什么”這樣的開放性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進入自由遼闊的想象世界。最后,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在想象世界中的所見所得。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產生成就感,進而強化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成長和進步,為他們未來的個人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提高其語文學科素養。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等綜合素養。因此,要求相關教師在實踐中依托新課改要求和班級實際情況,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他們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以幫助學生在相對舒適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劉亞莉 微山縣高樓鄉春蕾學校

參? 考? 文? 獻

[1]金碩.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有效實施的思考[C].//對接京津——行業企業 教育事業交流會論文集. 2021:327-331.

[2]孟艷.利用多媒體技術助力語文作文教學[J].小學科學,2023(3):85-87.

[3]周啟慧.多媒體教學與小學語文課堂的融合[J].新課程,2022(24):120-121.

[4]王鵬飛.讓實效說話 ——基于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上),2022(1):107-108.

[5]劉讓艷.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外交流,2021,28(3):1520.

猜你喜歡
基本策略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
應用多媒體技術 創新中職德育課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初探
多媒體技術在影視動畫后期特效中的應用
淺談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與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