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2023-02-28 05:56胡靜榮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0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數學課堂有效策略

摘要: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成效,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出發點。有效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打造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及學生學習能力。本文結合“互聯網+”,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情境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法;有效策略

一、引言

在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許多學校積極打造校園網絡,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展和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互聯網+”可打造圖文并茂、聲像俱備的情境式趣味課堂,能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此外,“互聯網+”的應用也有助于簡化抽象的數學知識,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難度,讓他們更喜歡數學課堂。

二、“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情境教學的意義

在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打造豐富資源的網絡平臺,許多行業都意識到了“互聯網+”的優勢,并將其與自身有機結合。在教育教學領域,借助“互聯網+”的開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科學應用于小學課堂教學,不僅提高了整體教學效率,還營造了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效吸引學生參與[1]。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建立互聯網平臺,豐富教學內容,并優化教學資源,積極有效地為數學教學提供幫助。通過互聯網平臺,教師可以整合和優化教學資源,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教學體驗,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動力。此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互聯網+”的獨特優勢能夠使課堂更直觀、形象和生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科學變革,夯實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基礎。

三、“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互聯網+”構建生活情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借助“互聯網+”的應用,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構建生活情境,將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進行簡化,并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同時,通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視覺感官體驗,引導他們在實踐體驗中逐漸掌握和理解數學基礎知識點。此外,“互聯網+”的應用還能充分發揮生活情境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和學習動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個立體時鐘,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同時,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場景,加強學生對鐘表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準備的小鐘表,設置他們的起床時間和吃早飯時間,并逐個檢查學生所設置的時間是否準確。如果學生設置錯誤,教師可講解正確的時間,并幫助學生糾正。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鐘表相關的知識點,如小時和分鐘的換算、鐘表時間的表示等,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借助“互聯網+”來構建生活情境有助于直觀展現抽象的時間概念,簡化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點,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另外,借助“互聯網+”構建生活情境還豐富了教學內容,積極創造趣味性的生活化課堂,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通過活動和互動,學生能夠有效參與,并在實踐中提高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借助“互聯網+”構建直觀情境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通常相對不足,其認知水平也有待提升和完善。因此,當他們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很容易因為無法理解知識點而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同時,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在具體知識點的講解中存在理論缺陷,導致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理解。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并對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成效產生不利影響[2]。

在這種情況下,借助“互聯網+”構建直觀情境可以幫助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整理和運用,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通過融入多媒體和生動的視覺展示,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具體的實際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與此同時,“互聯網+”還提供了大量的在線學習資源,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互動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加豐富、趣味的學習體驗。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維。

例如,在教學《找規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構建直觀的教學情境,從而順利完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任務。找規律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知識點,但很多找規律的題型可能會比較復雜,對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找規律的理解與實際運用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尋找一些找規律的資源,通過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呈現出來,結合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在資源中,可以融入一定的生活元素,使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例如,校運動會的旗幟由一面紅色和兩面黃色反復組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一規律;或者在餐桌上擺放著一樣的水果和甜品,讓學生尋找其中的規律。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找規律的概念。此外,利用“互聯網+”技術還可以提供更深層次的學習資源。不僅可以進行數學知識點的直觀演示,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為學生有效掌握找規律知識點打下堅實基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為學生提供有力保障。

(三)借助“互聯網+”構建趣味情境

在互聯網大數據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技術得到了不斷完善和優化,并在各個行業領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將互聯網技術有效地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不僅能夠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還因其趣味性和直觀性的特點,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起到了積極作用。借助“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構建趣味情境,有效突破了傳統教學中過于抽象的講解模式。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結合文字的形式,將模糊抽象的數學知識點更直觀、生動地演示出來,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探索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樣活躍而富有生機的小學數學課堂為增強學生數學素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導入環節,構建趣味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可以結合本節中的第一個“軸對稱圖形”知識,通過貼窗花的情境引入。教師可以先問學生窗花是什么,是否見過窗花,是否制作過窗花,以及窗花的特點。通過這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然后,教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詳細介紹窗花的由來和制作過程,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窗花的樣式和形態。待學生看完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窗花的結構和特點,逐漸引出軸對稱圖形的知識點。[3]。此外,教師還可以邊帶領學生進行剪窗花,邊講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在這種輕松活躍的教學情境中,既保證了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點的掌握,同時通過學生親手實踐,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和印象,更有效地調動了課堂氛圍。

(四)借助“互聯網+”構建問題情境

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形成學科素養和推進學生長期進步非常重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借助“互聯網+”構建問題情境能夠引導學生逐漸進入數學知識的世界,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值得注意提,在構建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和核心,根據教學進度設置科學、多元、趣味和探究性的數學問題。通過好奇心的驅使,促使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可能會因為對左右和位置的轉換等概念還沒有充分了解而容易混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演示物體的各個面,展示每個位置所觀察到的狀態,幫助學生更清晰地理解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時每個面的特點。演示完成后,教師可以拿出預先準備的物體教具,向學生提問:能否描述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樣子?你能清楚地解釋你觀察到的是物體的哪個面嗎?物體的每個面有什么區別?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并積極參與到觀察物體的活動中。學生經過仔細觀察和詳細描述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如何正確觀察物體,并引導學生掌握觀察物體的技巧和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成功掌握并消化本節課的教學知識點。

通過多媒體演示和實物教具的使用,教師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概念,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并促使其積極參與觀察物體的活動。這種教學方法既能夠提升學生對觀察物體技巧和方法的理解,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實現有效地學習。

(五)借助“互聯網+”構建導入情境

“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與情境教學法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情境是構建學習理論的主要要素之一,它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真實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效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不僅應充分考慮教學目標,還應注重構建情境與數學知識教學的有機結合。借助“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創造各種豐富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

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構建導入情境,以引發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探究和思考。例如,在導入情境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樂樂過生日的場景,蛋糕的分配過程以及恬恬對蛋糕分配不公平的抱怨。然后教師提出問題:你們覺得樂樂這樣的分配公平嗎?恬恬分得的蛋糕少嗎?大家一起來討論為什么?通過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促使他們主動參與討論[4]。通過這樣的導入情境,教師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并引發了對于分數概念的探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感受表達自己的意見,有些學生可能認為恬恬確實分得少,有些學生可能覺得恬恬比雯雯分得少,也有些學生可能認為各人分得一樣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和對比,幫助他們理解分數的概念和分配的公平性。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構建導入情境時需要積極扮演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的角色,注重導入環節的設置和運用。教師應選擇優質、趣味的導入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提高整個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此外,教師在構建導入情境時應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通過豐富多彩的畫面、生動有趣的形象、優美歡快的音樂等,激發學生的感官體驗,并吸引他們沉浸在情境中。

(六)借助“互聯網+”構建故事情境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對于生動有趣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數學知識本身是嚴謹而復雜的,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以融入趣味性強的故事來打造情境,從而降低數學知識的晦澀性。通過故事情境的構建,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情景和角色,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創作與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相關的故事,來激發學生對于本節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當下喜歡的奧特曼作為故事中的角色。故事情節可以設定為,奧特曼接到了冰雪公主的求救信息,冰雪公主被大怪獸抓走了。奧特曼只有解決大怪獸所出的難題,才能成功地救出冰雪公主。然后,教師提問學生是否愿意與奧特曼一起解決難題,以救出冰雪公主。當學生紛紛表示愿意時,教師可以展示提前準備好的萬以內的加法或減法題目,讓學生進行解答。例如,可以展示一道題目:爸爸買了一雙鞋花了429元,媽媽買了一條裙子花了349元,而林林買了一個洋娃娃花了216元,請問這次逛街總共花了多少錢?教師在科學引導下,學生著急救出冰雪公主,會認真而快速地解答所有的數學題目,完成這次萬以內加法和減法的學習任務。

通過故事情境的創設和動畫人物的運用,教師成功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讓他們積極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將數學知識融入有趣的情景中,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興趣。

四、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各個行業領域的普及和廣泛運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并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變革。相比其他學科,數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強且抽象的學科,對于處于兒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理解和學習起來可能更具挑戰性。然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通過有效運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創造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ヂ摼W資源的結合能夠使數學知識變得更直觀和簡單,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鞏固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胡靜榮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關小學

參? 考? 文? 獻

[1]王紅.情境教學法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華夏教師,2022(15):76-78.

[2]于瑞霞.“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16):209-210.

[3]楊亞輝.“互聯網+”背景下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23):167-168.

[4]王廷超.以信息技術為依托?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華夏教師,2019(27):39.

[5]萬可宜.“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情境教學與學習優化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7):82.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法數學課堂有效策略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