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理論的溯源與創新

2023-03-03 12:00韓喜平朱禹璇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理論

韓喜平 朱禹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明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且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本質要求及其實現步驟進行翔實的規劃,由此使得現代化成為理論界的研究熱點。為了更清楚地把握和研究中國式現代化,我們有必要從思想史上對現代化理論進行梳理,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系統創新。

一、現代化理論的西方先發解讀

“現代化”是由英文“現代”(modern)一詞衍生而來的,在日語中也等同于近代化,顧名思義“現代化”,即要成為現代的、向現代轉化的。最早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用來“表達一個新的觀念體系,即把文藝復興看成是一個與中世紀對立的新時代”[1]。其實,對于西方現代化的開端,也存在著不同理解。一般認為,現代化伴隨著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技術變革、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還有觀點認為,現代化伴隨著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辟,人類建立起全球性聯系,同時促成了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的出現。無論是哪一種觀點,從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西方的現代化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由此也引發了西方最早對于現代化理論的研究。

最早的現代化理論研究緣起于解釋西方世界變革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因,為此產生了關于社會經濟變遷與發展的一般理論,如涂爾干的《社會分工論》、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紛紛瓦解,資本主義為了繼續把落后民族、地區和階級納入所謂文明進程之中,形成了眾多的現代化理論,產生了許多的現代化流派。如帕森斯的結構分析方法,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布萊克的現代化動力論,亨廷頓的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論等等,均從根本上認為現代化理論是世界現代化實踐的理論概括和凝聚提煉。

現在我們所提及的現代化是指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社會所發生的深刻變化,涉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領域,是一個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變遷的、世界性的歷史過程。大規模的工業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巨大繁榮,使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追隨其后的現代化路徑。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對于現代化的理解和定義都各不相同,不同學科的學者往往強調各自領域的重要性。如經濟學家劉易斯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就是要實現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的轉換;過程學派的羅斯托用經濟理論將人類社會發展程度以西方為范本,劃分出現代化的實現需要順次經歷傳統社會、為起飛創造前提、起飛、趨向成熟、高額群眾消費、追求生活質量的六個發展階段,以經濟指標判斷由農業向工業社會轉變的現代化過程;社會學視角下的現代化研究通過發現社會并探索其自“傳統”而至“現代”的歷史進程所產生的相對性變化,力圖從相應的社會變化中總結出定性的標準模式;著名的社會學家塔爾科特·帕森斯從結構功能主義分析,認為現代化的過程就是社會的總體適應能力不斷提高、社會的結構不斷分化提高并能夠與社會系統的功能充分適恰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他創立了“經典現代化理論”,將所有非西方的、未達到現代化的社會全部歸納到“傳統社會”一極中,以根據它們與西方現代社會的差異大小來確定其發展程度的高低。政治學領域中的現代化研究,重點探索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發展問題。政治學家們認為政治發展是現代化的核心內涵,政治發展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現代化的程度,如“比較政治學之父”阿爾蒙德在吸收借鑒了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與伊斯頓的政治系統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傳統政治體系與現代政治體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認為政治現代化的過程就是政治結構的不斷分化、政治功能的不斷完善和政治文化不斷世俗化的過程。

正如美國發展政治學家亨廷頓所說:“現代化是一個多方面的變化過程,涉及人類思想和活動的一切領域?!盵2]當然,出于研究立場的原因,他們都是按照西方發達資本主義來界定現代化的。他們都是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化、社會的城市化、思想的世俗化、生活的消費化等西方標準說成是“現代”的,而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就是“傳統”的?!案爬ㄆ饋?,現代化可以看作是經濟領域的工業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社會領域的城市化以及價值觀念領域的理性化的互動過程”[3]。這種基于強烈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研究,把西方現代化看作是社會進步與發展唯一模板的認識,得出的結論自然就是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等于美國化,等于英國化;發展中國家要想順利地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在制度和觀念上“西方化”,即“西方化”是現代化必然途徑和唯一選擇。

然而,問題在于相當多的發展中國家在按照西方模式模仿和追趕西方現代化的過程中時并不順利,絕大多數國家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環境污染、資源告罄、社會秩序混亂等等,出現了“無發展的增長”。而這時的西方現代化流派,又把責任指向發展中國家本身,宣稱工業經濟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頂點,要從工業化轉入非工業化軌道,要使服務經濟比重持續上升,要讓城市人口遷移至郊區和鄉鎮等等??傊?,按照這種現代化理論,落后國家永遠趕不上現代化的步伐,永遠進入不了現代化國家的行列,將永遠陷入“貧窮之所以貧窮,就是因為貧窮”的惡性循環。

二、現代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分析

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陸續實現現代化,現代化在全球的擴張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趨勢。而作為后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由于社會制度與西方先進國家存在原則性的差異,決定了它無論在理論或實踐上都不可能套用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實踐過程。

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明確提出過“現代化”的概念,但生活在“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時期——現代時期”的馬克思有著豐富的現代思想和對于現代化的表述,如“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代資本家階級”“現代生產方式”“現代大工業”和“現代國家政權”等等。正如我國著名現代化研究專家羅榮渠教授所說:“馬克思雖未使用過‘現代化’一詞,但他關于現代化的思想早在他的唯物史觀形成之時即已提出,事實上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的中心部分正是關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問題?!盵4]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現代化的認識可以主要描述為以下幾點:一是認識到現代化是世界各國追求的共同目標,預言人類將實現社會主義工業社會的更高文明。工業發達國家向不發達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過程就是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二是反思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弊端,對資本主義現代化所造成的危機有著深刻的認識。面對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工業化、城市化等正面效應,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其所爆發出的強大威力,同時對于環境污染、社會矛盾等負面效應也給予有力的批判。恩格斯曾深刻地刻畫出追求城市化工業化的過程對人類生活造成的災難性的毀滅:在資產階級不斷地剝削和壓迫下,工人成為科技進步和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犧牲品,人們被迫生活在毫無保障的動蕩之中,機器被馴化成為“資本鎮壓勞動追求獨立的一切要求的手段”[5],是“資本家階級用來實行專制和進行勒索的最有力的工具”[6]。三是尋求現代化的本質,尋求人類解放是人類應該追尋的現代化實質。物質利益、科技發展、社會財富只是滿足人發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茖W和財富并不能統攬一切,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暨一切人的自由發展,是個體的自由發展促進了物質財富的創造才能夠最終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

如果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現代化的認識主要是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評價與批判,那么列寧的現代化理論則是與俄國現代化的建設實踐密切聯系的。作為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開創者,列寧非常清楚地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最終勝利要靠勞動生產率帶動,要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要建立一個能夠趕上并超越資本主義的現代化?;诖?,列寧提出并設計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構想:一是要實現工業化和電氣化。面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具有的先進的工業水平,列寧深刻地意識到大工業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只有依靠最新的科學技術實現對工業、農業的改造,即使工業向現代化的電氣化過渡,為工業、農業和運輸業打下現代大工業的技術基礎,俄國才能徹底實現由落后農業國向先進工業國的轉變目標。二是要利用資本主義來發展社會主義。要同資本主義國家做生意,利用國家自身所具有的豐富資源來與外國資本進行交換,吸收外國資本,利用其先進的技術與機器快速提高自身的生產力,逐步改善落后的境況。三是要以農業現代化作為保障,提出“新經濟政策”調動農業生產積極性,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將社會主義大工業的建設同小農經濟相結合,引導農民走農業現代化道路。四是要以人的現代化作為根本,“把具有真正現代素質的人才,即同西歐優秀人才相比并不遜色的人才”[7],才能夠承擔現代化建設的重任。

三、現代化理論的中國化認識進程

在面對西方列強侵略的強大沖擊的歷史環境和社會背景下,中國社會只能順應世界潮流,選擇新的發展道路。走向現代化,成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的歷史主題。

早期的中國在被動卷入現代化潮流后被迫開啟了現代化,以此來尋找能夠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正確道路。孫中山作為最早一批覺醒的革命者提出振興中華的目標,明確追趕歐美、學習“現代文明”的主張,“如是,以我四萬萬眾優秀文明之民族,而握有世界最良美之土地、最博大之富源,若一心一德,以圖富強,吾決十年之后,必能駕歐美而上之也”[8]。至于“現代化”這個詞最早出現于1922年的《東方雜志》,文中稱頌阿富汗模仿日本明治維新所啟動的“現代化”改革是一項融政治、經濟、稅務、教育變革于一體的綜合計劃。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夏丏尊在譯介英國人口學家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時,對其由“農業文明”向“商工文明”的時代轉化概括為“中國的現代化”。1933年我國近代主要刊物《申報》還曾專門設立一個討論現代化問題的專欄,這是我國首次關于現代化問題的大討論。[9]

中國共產黨最早使用“現代化”一詞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1938年毛澤東在領導革命的過程中首次將“現代化”使用在軍事領域,他指出:“革新軍制離不了現代化”[10],要“發展新的軍事工業”[11]。毛澤東明確指出,中國革命不是束縛在民族主義框架之內的舊式的前進道路,而是一個真正中國化民族化的綱領指南;不是模仿西方走向資本主義的,而是走向無產階級所領導的“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掃清更廣大的道路”[12]的新民主主義社會。機器大工業是發展新民主主義社會強有力的經濟基礎,工業化國家的基礎是大機器生產,而沒有大機器工業的我們此時只是以手工生產為基礎的農業國,如果我們不能夠獲得機器,那我們就永遠不能勝利,注定是走向滅亡。當然,“沒有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的中國……不可能建設真正大規模的工業。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13]。1944年8月,毛澤東進一步提到,中國的農業發展是事關未來中國工業化成功與否的關鍵,對于國家未來前途發展有著基礎性決定性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工業化作為最為重要最為緊迫的發展目標。1953年黨提出過渡時期“一化三改”總路線,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式謀求盡快形成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加速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14],這一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將現代化的工業提上日程。建設現代工業必須以現代農業作為前提保障,現代化又主要依靠科學技術的提升。因此,1960年,毛澤東在深入研究政治經濟學理論后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盵15]1964年,經毛澤東建議,周恩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提出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并提出分“兩步走”的時間規劃?!八膫€現代化”貫穿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曲折探索的整個時期,形成了許多具有啟迪意義的理論經驗,成功開辟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激起了全國人民“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16]的激昂斗志。

誠然,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嶄新的事業,而現代化又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曲折與失誤,對發展進程造成影響。與此同時,面對大洋彼岸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新技術革命的熱浪下迎來蓬勃發展的高潮期,我們與發達國家現代化的差距更是彰明較著。為了人民幸福與加速發展,中國在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帶領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重新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對于現代化,鄧小平憑借豐厚的理論基礎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帶領全體人民開辟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新道路:第一,堅定現代化的目標。鄧小平把能否實現四個現代化建設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他指出:“我們從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盵17]第二,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的概念。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鄧小平首次將“小康”這個概念帶向國際詮釋中國式的現代化,這個“中國式的”現代化,還是按照國家當時實際發展情況的標準而制定?!拔覀円獙崿F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8]。第三,明確實現現代化的具體路徑。鄧小平指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前提”[19],中國現代化的實現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時“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20]。第四,制定“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要解決的如何發展生產力的歷史課題,就是要實現工業化和生產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對此,鄧小平制定出一條從溫飽到小康再到富裕的現代化戰略路徑。這一時期也形成了我國對于現代化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四、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創新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不懈的堅持與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不僅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而且實現了總體小康的目標。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與時代同向前行,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全心全力推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心為民,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一系列輝煌非凡的人間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黨的十九大確定將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這30年分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1]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遵循新時代三步走戰略,我們順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了進一步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科學概念[22];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進一步對于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深刻闡述;黨的二十大,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與本質要求進行了更為詳盡的描述,他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23]經過不斷地革新突破,中國共產黨在對現代化理論進行了系統性創新的基礎上,成功總結延續并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以“開新篇、走新路、啟新局”的成功實踐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大的優越性、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強大的生機活力。

中國式現代化豐富了對現代化的認識,對社會主義現代化有了新的全面綜合的概括。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綜合的現代化?!拔逦灰惑w”的總體布局、“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內涵,使社會主義現代化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的全面性上;表現在不僅要實現共同富裕達到物質富足,更要保證精神富有的全面性上;表現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不斷發展,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4]的全面性上;表現在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民生福祉的不斷增強等全面性上。從20世紀80年代的三步走戰略,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到邁向社會主義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已經全然實現了中國的覺醒與超越,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巨大跨越。這體現的不僅是一個由點及面、由淺入深的辯證過程,更體現了發展的連續性與全面性,改變了以往粗獷只追求單純經濟體量上的擴張,是覆蓋物質文明向社會全面進步的轉變的過程。

中國式現代化揭示了現代化的本質,道出了現代化的根本目的與價值旨歸。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賡續不變的初心與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需要長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盵25]從實現高質量發展,到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再到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無一不是圍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各方面需要展開的。作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中國式現代化同樣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核心使命,即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盵26]中國式現代化把現代化的核心回歸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上,將最終追求轉移回對人自身的需要,對人民的需要上,句句以人為本,事事不離人民??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是現代化理論在21世紀的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的建立為人類實現現代化的進步提供了新的選擇。

中國式現代化明確了現代化的具體標準,使社會主義現代化有了自身的鮮明特征。我們所建設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中國實際、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的具象特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實現提出“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27]的具體要求,而后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展望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的美好遠景:推進“新四化”同步實現,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28],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得到大幅度躍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明顯的實質性進展。[29]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30]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的西方唯一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的途徑提供了新的選擇?!胺蛭镏积R,物之情也”[31],“履不必同,期于適足”[32],不同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途徑可以具有多樣性,不能將現代化的標準模式定于一尊,奉為圭臬,也不能將獨一種現代化模式發展到“天下大同”。中國式現代化秉持“計利當計天下利”[33]的寬廣胸襟,以中正仁和、善交天下的和平理念為全人類謀發展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中國從來不求天下一統,而是發揚求同存異、各具特色、和而不同、異而不爭的價值理念,秉持“為文明謀進步,為世界謀共榮”的美好愿景,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總之,作為人類社會近現代以來就開始追求的深刻的社會變革,現代化理論無疑伴隨著現代化的生動實踐而豐富更迭。作為21世紀最新成果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在現代化道路發展中總結出來的,是建立在追求真理的實踐成就上創新出來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化理論的繼承與發展,是對西方現代化理論的拓展與超越。系統梳理現代化理論、從歷史源頭聚焦現代化的考證研究,使中國式現代化穩健前行的步伐堅實有力。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中國式性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