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職業教育助力城鄉品質提升的實踐路徑研究
——以廣東省云浮市為例

2023-03-05 04:31趙曉沁葉德興陳雪瑩趙海嬋黃興文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云浮市科普城鄉

趙曉沁 葉德興 陳雪瑩 趙海嬋 黃興文

(1.廣東東軟學院,廣東 佛山 528200,2.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廣東 云浮 527400)

城鄉品質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神與氣質,包括城鄉經濟發展品質、城鄉社會文化品質、城鄉生態環境品質、城鄉公共服務品質、城鄉居民生活品質[1]。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城鄉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醫藥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遇上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2],通過深化改革、提質培優,必定能在助力城鄉品質提升上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對中醫藥職業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的哪些需求、應往哪些方向提質改革、如何助力城鄉品質提升,還缺乏針對性的研究。

1 研究背景及現狀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指出,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需求,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拓寬中醫藥服務領域。然而我國中醫藥資源總量仍然不足,中醫藥服務領域出現萎縮現象,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薄弱,發展規模和水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要求各省市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促進中醫藥與健康養老、旅游產業等融合發展。同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由此可見,我國已經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城鄉品質的重要抓手。中國共產黨云浮市第七次代表大會提出堅定不移實施“城鄉品質提升”戰略,創建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生活高地。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作為云浮市唯一一所中醫藥高職院校,為此開展針對性的調研研究,務求找到中醫藥職業教育助力城鄉品質提升的有效途徑。

2 中醫藥職業教育助力城鄉品質提升的需求調研

研究小組通過廣泛調研云浮市內133家醫療衛生機構、康養文旅機構、社區管理機構、基礎教育機構等,找準市內對中醫藥人才及中醫藥技術服務的需求,制定針對性的供給策略以助力城鄉品質提升。課題前期通過線上問卷調查、線下走訪座談等方式進行深入調研,得出以下結論。

(1)云浮市中醫藥人才供應尚不能滿足各類企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參與線上問卷調研的各類機構組織中有78.19%的單位表示中醫藥人才不足;58.85%的單位表示現階段需要增加中醫藥人才,其中20.30%的單位表示現階段急需補充中醫藥人才;70.68%的單位表示需要大專學歷層次的中醫藥人才,61.66%的單位表示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層次的中醫藥人才。

(2)云浮市133家企事業單位對中醫藥職業教育、中醫藥技術服務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從高到低排序分別是:中醫藥科普服務(39.85%)、中醫藥專業知識講座(35.34%)、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拔罐、刮痧、艾灸等)(29.32%)、中醫藥專業人才學歷提升(12.78%)、中醫藥科研課題合作(11.28%)、中草藥種植或加工技術指導(10.53%)、中醫藥企業經營管理咨詢(9.77%)、中醫藥產品開發與銷售(6.02%)、中醫藥康養旅游項目策劃(5.26%)、中醫藥相關職業技能證書考證(5.26%)(表1)。需求主要集中在中醫藥科普服務、專業知識講座、技術培訓、學歷提升四個方面。

表1 云浮市各企事業單位對中醫藥職業教育及技術服務需求統計

(3)現場走訪的26家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和養老機構未來5年對中醫藥專業人才的需求計劃情況顯示(表2),養老機構對??茖哟蔚闹嗅t學專業人才需求量較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次之。本次調查中的26個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和養老機構中,未來5年對中醫學專業??茖W生的需求量為160人,按照其占云浮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大健康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所)109個、鄉鎮衛生院53個、大健康機構297個]的比例來估算云浮地區未來5年對中醫學專業??飘厴I生的需求為2825人,每年需要提供約565名中醫學??飘厴I生。

表2 云浮市2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未來5年對中醫人員需求情況

綜上可知,目前云浮市匹配中醫藥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缺乏,人才供給并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產業發展需求;另外,隨著云浮市的經濟發展,人們對中醫藥科普、科研、培訓等方面的技術服務需求較大,為中醫藥職業教育提質改革指明了方向。

3 助力云浮市城鄉品質提升實踐路徑的探究與實踐

經過研究小組深入分析調研結果,研究職業教育政策、國家職業教育的重點工作及今后的發展趨勢,制定針對性的供給策略,通過實踐探索,以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為例,提出中醫藥職業教育助力城鄉品質提升的幾條切實可行的措施,如下:

3.1 發揮中醫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優勢,學歷教育與培訓教育并舉

(1)拓寬招生渠道,開辦特色專業,開展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調研需求,逐步增設區域經濟發展急需的中醫藥相關特色專業,通過專業擴容,豐富考生選擇、擴大招生規模。同時,與區域內高水平中職及大學舉辦“三二分段”“五年一貫制”等中高銜接、高本銜接職業教育,暢通學生的升學渠道,提升中醫藥職業人才學歷層次。另外,學校通過擴容、提質、強服務提升內涵建設,響應國家高職擴招政策,開展中醫藥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吸引來自全國的,有不同學習需求的優質生源。

(2)打造中醫藥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培養覆蓋產業鏈各類崗位技術技能人才。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積極對接南藥產業,以中醫康養、中藥兩條產業鏈為主線,開設相應專業,開設中醫康復技術、中醫養生保健、康復治療技術三個專業,組成中醫康養專業群對接康養產業各類崗位人才需求,開設中藥學、藥學、中草藥種植與栽培技術、中藥生產與技工技術四個專業,對接南藥產業鏈各類崗位人才需求。積極申報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等臨床國控專業,打造中醫臨床專業群。以高等職業教育“雙高計劃”建設為契機,竭力打造兩個粵北地區中醫藥特色專業群。

(3)積極搭建平臺培養中醫藥技術技能人才。搭建中醫藥職業技能培訓平臺,申報“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面向在校學生培訓鑒定中醫藥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作,面向社會各類人員招生,開展中醫藥類、養老、母嬰、健康管理等各類技能證書培訓,為社會人員、下崗工人、退役軍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提升技能,為各類機構培訓更多適用的中醫藥技術技能人才。

(4)善用大數據。與政府主管部門、區域內中醫藥企業共建中醫藥就業信息大數據平臺,發布用人需求與就業需求,讓用人單位和中醫藥相關專業人才雙向對接,打通信息渠道,滿足企業各類用人需求,進一步做好中醫藥人才到崗服務。同時,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就業數據,統計最新崗位需求數據,反饋給職業院校,進而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及課程設置,以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5)發揮高等院校的人才虹吸效應。制定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激勵措施,吸納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落戶本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職業教育要求教師每5年至少有6個月企業一線實踐的經歷,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建立人才流動的良好機制,促進行業高精尖人才及企業的“大國工匠”交流互通,推進技術技能升級,進一步提升城鄉經濟發展品質。

3.2 搭建各類中醫藥技術服務輸出平臺,全方位助力城鄉品質提升

3.2.1 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通過“訂單班”“學徒制”“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共建產業學院”等深度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自本研究開始以來,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與云浮市及周邊地區的生物醫藥、康養文旅等50余家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校企合作,共同簽署了共建“產學研基地”及“實踐教學基地”協議,謀求建立“區域中醫藥產業聯盟”,多管齊下促進城鄉品質提升:通過科技特派員對接企事業單位輸出中醫藥種植加工技術、中醫藥康養知識、中醫藥信息科技,深入基層一線、走到田間地頭,實地調研、深度挖掘制約鎮街發展的關鍵科技問題及生產實際難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為鎮街產業發展、科技水平提升、瓶頸問題解決提供科技支撐;通過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師資隊伍,共同培育產業人才,解決單位用工難問題;通過與企業合作申報省市各級各類科研項目,以項目為載體帶動產教融合;通過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有機融合優化配置校企資源,使校企優勢互補以促進產業升級,提升城鄉經濟發展品質。典型案例有:與當地知名醫藥康養文旅企業——廣東云浮翔順金水臺溫泉小鎮旅游度假區、天露山旅游度假區共建中藥科普園及開發藥膳食譜、湯泉藥包,共同舉辦中醫藥旅游文化節,以此提升城鄉經濟發展品質、公共服務品質、居民生活品質、社會文化品質。

3.2.2 搭建中醫藥科普宣教平臺

發揮中醫藥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輸出中醫藥文化知識,做好中醫藥文化推廣傳承,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城鄉經濟發展品質與社會文化品質。通過走訪調研醫療衛生機構、康養文旅機構、社區管理機構、基礎教育機構、鄉鎮居委會等,中醫藥科普宣傳、技術推廣需求較為迫切,尤其是基礎教育機構。針對需求搭建中醫藥科普平臺,在科普教育方面,通過加大中醫藥文化保護傳承和傳播推廣力度,定期開展形式多樣、覆蓋基礎教育全過程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編撰面向青少年的中醫藥系列科普讀物,搭建面向中小學生的中醫藥慕課科普平臺,共享大中小學實踐平臺資源,共建校園科普工作站和“中醫藥百草園”,以此推動中醫藥文化融入基礎教育、融入人民生活。同時,加快大學校園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師資隊伍,開發建設一個中醫藥科普集成平臺[3],包括專業的中醫藥科普微信公眾號、中醫藥科普問答游戲小程序、中醫藥知識查詢等多種自媒體系統,以科普基地申報、參加年度科普大賽為重要抓手,盡快健全校園科普設備設施,增強科普軟實力,促進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典型案例有: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與當地中醫藥局聯合開展中藥種植技術培訓講座,指導農戶中藥種植技術,活化鎮域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到當地中小學開展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到鄉鎮社區義診,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品質。

3.2.3 搭建中醫藥傳統技藝傳承平臺

匯聚云浮地區中藥種植大師、中藥炮制大師、名老中醫,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做好中醫藥傳統技藝傳承工作,提升社會文化品質。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載體,深度挖掘本地中藥炮制傳統特色技藝,在縣級非遺的基礎上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收集當地中醫藥特色傳統技藝,編撰特色教材,形成老中青傳統炮制傳承體系,成立中醫藥傳統技藝傳承班,舉辦中藥傳統炮制技藝比賽等。與企業及中醫藥大學合作研究課題,提升中醫藥傳統特色技藝的應用價值,多途徑進行中醫藥傳統技藝傳承,推動本土中醫藥文化與產業結合,助力中醫藥康養產業發展,提升城鄉經濟發展品質與社會文化品質。典型案例有: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成立中藥種植技術、中藥炮制技術大師工作室,開展技能傳承工作。

3.2.4 搭建中醫藥信息科技項目孵化平臺及創新創業平臺

推進中醫藥產業現代化發展,提升城鄉經濟發展品質和公共服務品質。中醫藥職業院校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開設中醫藥大數據、中醫藥物聯網、中醫藥系統開發應用方向,培養一批服務于中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必備的中醫藥信息技術人才。以開辦此類跨專業的融合型專業為載體,可通過校企多方合作共建中醫藥大數據實驗室、眾創中心,構建校政企科技項目轉化聯合機制[4],充分利用好高??蒲匈Y源、實驗室資源、“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孵化服務于中醫藥產業及康養產業發展的信息科技項目,研發中醫藥信息科技產品,轉化科研成果,最終反哺城鄉康養服務事業,助力云浮市創建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生活高地。典型案例有: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與廣東盈??萍加邢薰拘F蠊步ū妱撝行?,以中醫藥大數據實驗室為基礎,申報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共同開發應用于醫療機構、康養機構、社區機構的健康管理相關軟件。

4 結語

中醫職業教育服務城鄉品質提升的途徑多樣,立項以來以上措施切實可行,也收獲了社會廣泛好評,值得推廣。因疫情影響,各項城鄉品質提升評價指標未納入本研究,如區域內經濟發展、公共管理水平、文化建設水平、社會服務水平、居民安全感、居民獲得感、居民就業率、城鎮人口流入率[5]等相關評價指標還需進一步立項研究。

猜你喜歡
云浮市科普城鄉
云浮市博物館藏唐至宋青銅葵花鏡等10件金屬文物的保護修復
云浮市政協主席黃達輝到龍美達石材調研
云浮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調研龍美達石材共享平臺
科普達人養成記
城鄉涌動創業潮
云浮市老促會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城鄉一體化要兩個下鄉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