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課后服務體系的發展歷程、現狀及啟示

2023-03-06 07:11
比較教育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厚生放學日本

趙 碩 倪 娟

課后服務在日本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經過數十年的探索、發展和完善,時至今日已形成較為完備的課后服務體系。日本課后服務①日本課后服務由于主管部門、設置主體、運營機構的不同,其名稱、內容和形式均有所不同。本研究論及的日本課后服務主要指日本厚生勞動省主管的放學后兒童健全育成事業。主要為雙職工家庭或單親家庭的小學生提供放學后和假期間的生活保障,旨在呵護兒童健康成長,幫助家長平衡職場工作和家庭育兒。1997年日本《兒童福利法》的修訂,為課后服務提供了法律依據,從2007年起日本政府陸續出臺“放學后兒童計劃”“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新·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等一系列推進政策,更是為課后服務的良性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日本國內關于課后服務方面的研究范圍廣泛。一方面主要是政府對于課后服務開展現狀的研究,如厚生勞動省每年針對日本課后服務的設施數量、注冊兒童情況、師資配置等進行調查統計,內閣府刊發的《少子化社會對策白皮書》對課后服務相關政策及實施狀況等作出分析。另一方面,日本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圍繞課后服務的制度結構、內容供給、場所分類、具體實踐、功能效果、后續發展等內容進行研究。近些年,我國學者對日本課后服務方面也有關注,例如,屈璐以具體的課后服務模式為例,考察了日本課后服務的實踐路徑及機制,認為其經驗對我國課后服務的相關政策與實踐有可借鑒之處;①屈璐. 日本課后服務的路徑與機制研究??以牛久市學社合作模式為例[J]. 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9(2): 64-70.金怡璇聚焦日本兒童課后服務政策,分析了課后服務政策工具的發展演變及其內在的組合邏輯,并認為綜合運用政策工具是日本兒童課后服務得以迅猛發展的重要原因。②金怡璇. 政策工具視角下日本兒童課后服務研究[J]. 當代青年研究, 2022(3): 99-107.但總體而言,我國對日本課后服務方面的研究較為有限,分析日本課后服務體系的發展歷程、現狀及經驗,能為我國課后服務水平提升和課后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日本課后服務體系的發展歷程

日本《兒童福利法》規定:課后服務面向白天無人看護的小學生,在課后時間利用兒童福利設施等場地為其提供適當的游戲和生活場所,以實現兒童的健全成長。日本課后服務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如今已邁入規范發展的新時期。通過梳理,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初步發展期:課后服務從萌芽到法制化的實現

日本課后服務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1904年神戶市婦女服務協會開設了兒童保育所,原則上主要為幼兒提供托管服務。③三根佳祐. わが國におけtf放課後児童対策の展開[J]. 大阪経大論集, 2011, 62(2): 151-168.之后,一些私立保育園、兒童館和鄰保館,開始著眼于為貧困兒童提供保育服務,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課后服務的作用。而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課后服務則始于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二戰后,女性就業率上升,課后服務需求增長。1948年,大阪市今川學園在日本率先開展課后服務。④全國學童保育連絡協議會. 學童保育ハンドブック[M]. 東京: 株式會社ぎょうせい, 2006: 154.以此為開端,以大阪、東京等都市為中心,在地方政府主導下根據地區實際情況通過多種形式推進課后服務事業。20世紀60年代以后,“鑰匙兒童”⑤“鑰匙兒童”指常常一個人回家或在家、缺少家長監督的兒童,這些兒童的父母往往工作到較晚,因此他們經常放學后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數量急劇增加,由此引發青少年不當行為及交通安全等社會問題,文部?。?001年更名為文部科學?。┯?966年至1971年實施了“留守家庭兒童會補助事業”,厚生?。?001年更名為厚生勞動?。┚o隨其后自1976年開始實施“都市兒童健全育成事業”,對課后服務提供國庫補助。政府的種種舉措表明日本從國家層面開始重視課后服務,并付諸實際行動。中央的財政支持對于地方政府推動相關措施產生深遠影響,有些地區正是依靠國庫補助才真正實現了課后服務的開展。到了1990年,國庫補助總金額超過6億日元,支援設施數量增加到2726所。①全國學童保育連絡協議會. 2009年度放課後児童クfflブ実施狀況調査報道発表資料[EB/OL]. (2009-06-23)[2022-05-16].http://www2s.biglobe.ne.jp/~Gakudou/2009kasyosuu.pdf.

20世紀90年代,日本“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厚生省的兒童福利政策迎來巨大轉變,1991年,“都市兒童健全育成事業”終止并升級為“放學后兒童對策事業”,課后服務受到進一步關注。1994年,文部省等四部門共同制定了“關于今后育兒支援政策的基本方向”(天使計劃),其中設置“放學后兒童對策的充實”欄目,課后服務一躍成為育兒支援的重要措施。②厚生労働省.今後の子育て支援のftめの施策の基本的方向について[EB/OL]. (1994-12-16)[2022-05-16]. https://www.mhlw.go.jp/bunya/kodomo/angelplan.html.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課后服務法制化的呼聲愈發高漲,中央兒童福利審議會在1996年12月的報告中明確表示“有必要將課后服務納入《兒童福利法》的體系中”。③中央児童福祉審議會基本問題部會中間報告(資料). 少子社會にふfhわしい保育システムについて[J]. 子ども家庭福祉情報, 1997(13): 60-64.在此背景下,1997年,日本修訂《兒童福利法》,課后服務以“放學后兒童健全育成事業”的名義被納入其中,課后服務設施正式命名為“放學后兒童俱樂部”。這也意味著課后服務被確立為公共事業,并獲得法律保障,國家和地方政府須依據《兒童福利法》推進事業發展。另外,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在修訂法律中被定位為“游戲和生活場所”,與之前“以游戲為主”的活動場所相比,擴展了“生活場所”這一新功能,其內容也相應有了進一步拓展。

(二)整合推進期:行政部門從獨立探索到協同合作

進入21世紀,日本社會對課后服務關注度越來越高。隨著“學校周5日制”④學校周5日制:2002年4月1日起,日本公立中小學實施每周五日授課制度,即學校課程設置為每周五天,周六周日休息。的全面實行,針對課后服務問題,2004年文部科學省推出為期三年的“社區兒童教室推進事業”,與社區居民攜手合作,對兒童在放學后或周末的各種體驗活動以及與社區居民的交流活動給予支持,通過調動社區資源參與,強化學校與社區的合作,開展課后服務支持??梢姰敃r文部科學省的服務宗旨更多指向兒童的教育服務功能,在不同于兒童福利的教育領域以不同理念和方式推進課后服務事業。

2007年,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通力合作,制定了“放學后兒童計劃”,通過整合關于課后服務的福利性政策和教育性政策進行制度改革,課后服務由此步入新階段。該計劃目的是在放學后為兒童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動場所,具體而言,要求各市町村由教育委員會牽頭與福利部門合作,原則上在所有小學學區將文部科學省計劃實施的“社區兒童教室推進事業”和厚生勞動省實施的課后服務事業進行一體化或聯合實施,推進放學后兒童服務措施。①厚生労働省.「放課後子どもプfflン」の推進について[EB/OL]. (2007-03-14)[2022-05-20]. https://www.mhlw.go.jp/bunya/kodomo/kosodate13/dl/kosodate-a.pdf.雖然“放學后兒童教室”與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共同承擔著為兒童提供優質活動場所的重任,但由于兩項事業分屬于不同的行政部門,雙方在受益群體、實施場所、活動內容、實施模式、人員配置以及終極目標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在財政支持以及資源分配等問題上也會產生一些矛盾。②姚舜. 日本區域教育的新途徑:放學后兒童計劃[J]. 比較教育研究, 2015, 37(8): 14-19+25.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該計劃的出臺對于課后服務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積極意義。之后的十幾年,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在課后服務領域持續合作,課后服務事業亦通過“教育福利”的新理念由行政部門共同牽頭、協同推進。③屈璐. 日本課后服務的路徑與機制研究??以牛久市學社合作模式為例[J]. 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9(2): 64-70.

2014年,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再次聯合出臺了“放學后對策的綜合推進”“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簡稱“新綜合計劃”)等政策,致力于破解雙職工家庭“小一困境”④小一困境:由于課后服務設施與保育所相比開放時間短,因此雙職工家庭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升入小學一年級時,家長不得不辭職或改變工作方式。的同時,為培養未來人才施策。計劃面向全體兒童,強調綜合方式,從國家整體目標、推進方案、都道府縣及市町村的體制職能、具體實施等方面進行詳細表述,以規范課后服務發展。⑤厚生労働省. 放課後子ども総合プfflンについて[EB/OL]. (2014-08-11)[2022-06-03]. https://www.mhlw.go.jp/file/06-Seisakujouhou-11900000-Koyoukintoujidoukateikyoku/0000054557.pdf.同年,厚生勞動省發布了課后服務的第一個國家標準“放學后兒童健全育成事業的設備及運營標準”,針對設備標準、職員資格、開放時間、利用人數和一般原則等作出規定。⑥厚生労働省. 放課後児童健全育成事業の設備及び運営に関すtf基準[EB/OL]. (2014-04-30)[2022-06-03]. https://www.mhlw.go.jp/web/t_doc?dataId=82ab4022&dataType=0&pageNo=1.為確保課后服務事業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次年,厚生勞動省制定了“放學后兒童俱樂部運營方針”。運營標準和運營方針等相關措施共同構成了課后服務的全國性標準,對促進課后服務質量和功能雙提升意義重大??梢哉J為,日本課后服務體系在這一時期初步建立。

表 1 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實施狀況逐年變化統計表

(三)規范成熟期:課后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2018年9月,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共同制定了“新·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計劃為期5年,2019年4月起正式實施,在舊的綜合計劃基礎上優化升級。該計劃提出擴大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的數量,其目標為:5年內新增設施可容納兒童30萬人,到2023年度末實現容納兒童總人數達到152萬人;在全國小學學區一體化或聯合開展課后服務,小學校內能夠一體化開展課后服務的設施數達到1萬所以上;充分利用學校設施,保證新開設放學后兒童俱樂部中在小學的實施率達到80%;尊重兒童的主體性,切實發揮放學后兒童俱樂部謀求兒童健全育成的功能,進一步提高兒童的自主性和社會性等。⑦厚生労働省. 新·放課後子ども総合プfflン[EB/OL]. (2018-09-14)[2022-06-03]. https://www.mhlw.go.jp/content/shinnplan.pdf.可以說,新綜合計劃的實施標志著日本課后服務發展邁向成熟階段,課后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總體而言,從初始萌芽階段到1997年課后服務法制化,日本課后服務制度的建立是從地方向中央逐步推進的。①李智. 日本兒童課后照顧服務制度及其啟示[J].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22(2): 213-219.21世紀初開始,學校與社區協作提升區域教育功能、行政部門從獨自探索過渡到合作統合模式,課后服務步入正軌,進而逐步走上規范成熟之路。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又聯合發布了“新·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的進一步推進”,在促進學校設施的進一步利用及促進各類地方人才的參與等方面提出推進措施。厚生勞動省2021年12月發布的有關課后服務實施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5月,日本全國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數量為26925所,超過日本小學總數;覆蓋1624個市町村,占日本市町村總數的93.3%;注冊兒童人數為1348275人,占在校小學生總人數的21.7%。②厚生労働省. 令和3年放課後児童健全育成事業(放課後児童クfflブ)の実施狀況[EB/OL]. (2021-12-24)[2022-06-03].https://www.mhlw.go.jp/content/11921000/000868247.pdf.課后服務儼然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福利體系和基礎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日本課后服務體系的現狀

日本于1998年正式實施《兒童福利法》修正案,確立了課后服務作為社會福利事業的地位。自此開始,政府不斷加強對課后服務的支持和扶植力度,課后服務設施規模數量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間大幅增長。

(一)政策依據

為了應對少子化危機,日本政府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少子化對策,主要以擴大規模數量為目標推進課后服務發展。厚生勞動省制定的“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指南”(2007年)和“放學后兒童俱樂部運營方針解說書”(2017年),通過介紹課后服務設施運營時所必需的基本事項,旨在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再加上《社會福利法》(2020年)、《兒童·育兒支援法》(2012年)等法律針對課后服務的條文規定,以及伴隨兒童·育兒支援新制度正式實施對于課后服務進行調整,這些都為課后服務的“增量提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開展現狀

隨著時間的推移,課后服務設施數量及注冊兒童人數都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是課后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后的一段時期,增長幅度較大。與兒童·育兒支援新制度施行前的2014年相比,2021年的設施數量增加了4841所,是2014年的1.2倍。注冊兒童人數增加了40多萬人,達到7年前的1.4倍,創歷史新高。盡管如此,由于設施滿員或人手不足等原因導致無法利用設施,只能排隊等待設施空位的“待機兒童”群體也不容忽視。近年來,日本政府頒布了“加速消解待機兒童計劃”“育兒安心計劃”“新育兒安心計劃”等措施,力爭實現“待機兒童”的“清零”。數據顯示2021年“待機兒童”人數較上年減少2579人,較2019年減少4845人,呈現出連續下降的態勢,然而目前總數仍超過13000人,距離實現日本政府提出的“零待機兒童”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此外,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數據,“待機兒童”多集中在城市地區,2021年東京都有3361人,約占“待機兒童”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其次是埼玉縣的1230人、千葉縣的940人、兵庫縣的923人、靜岡縣的803人。在促進課后服務增量提質的同時如何徹底解決“待機兒童”問題成為今后的重要議題之一。①鳫咲子. 安倍政権下の子ども政策[J]. 跡見學園女子大學マネジメント學部紀要, 2021(31): 19-32.

“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由公立公營、公立民營和民立民營三大類負責設置運營(見表2)。整體來看,公立民營和民立民營占比逐年上升,公立公營占比逐年下降。公立民營作為主體力量,由市町村地方政府設置,委托或指定社會福利法人、公益社團法人、株式會社、學校法人等各類機構負責運營。從實施場所來看,主要是把學校和校外公益性場所作為課后服務點。數據顯示,實施場所中占比最高的是小學校(包括學??臻e教室和校園內專用設施),再加上公共設施(公共利用設施+公有地專用設施)和兒童中心,占總體的75%以上。日本政府在推進課后服務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提出在所有小學學區開展課后服務,并陸續出臺相關保障性政策,要求充分利用學校設施、簡化申請和審批手續等,突出學校作為課后服務主陣地的功能。設置運營主體的多元化和實施場所的多樣化體現出日本課后服務的靈活性,以滿足家長和兒童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表 2 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具體實施狀況統計(2019-2021年)

其次,從注冊兒童的年級分布來看,小學一至三年級兒童占注冊總人數的80%以上,小學低年級學生是利用課后服務的主要群體。隨著年級升高,課后服務利用率越來越低,相比于一年級學生30%以上的占比,六年級學生占比不足3%。社會學者池本美香分析其原因認為,升入高年級后,更多的學生可以選擇獨處或與朋友共度時光,高年級學生課后生活方式更加豐富,比如去公園、兒童館、圖書館、校園或是朋友家里。另外,日本全國約7%的市町村尚未開展課后服務,由于學生自由行動范圍內沒有服務設施或是高年級學生不在服務對象范圍內等原因,存在著有些學生即使想利用課后服務也無法利用的問題。①池本美香. 放課後児童クfflブの國の整備目標の妥當性: 2045年までの利用ニーズの試算をふまえて[J]. JRIレビュー,2020(7): 55-82.根據日本綜合研究所實施的以全國市町村為對象的“可以申請利用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的最高年級”調查結果,“到三年級為止”占3.6%,“到四年級為止”占3.9%,并且部分課后服務設施僅限于小學低年級申請利用。②日本総合研究所. 総合的tí放課後児童対策のffり方に関すtf調査研究報告書(平成29年度子ども·子育て支援推進調査研究事業)[EB/OL]. (2018-04-10)[2022-06-16]. https://www.jri.co.jp/MediaLibrary/file/column/opinion/pdf/20180410_3_ashizawa.pdf.

自1998年開始,日本課后服務在全國范圍內取得了順利開展,各地政府及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符合當地需求的課后服務事業。例如,東京都在厚生勞動省頒布的課后服務國家標準基礎上實施了“都型”課后服務事業,并通過“東京都學童俱樂部事業實施綱要”,對課后服務設施開放時間、服務對象、師資配置等方面作出了符合東京都特別需求的相關規定。其中包括:周末和節假日期間設施開放時間比厚生勞動省的規定時間延長3小時以上;將課后服務的對象范圍擴大至特別支援學校的小學生;設施內配備專職“放學后兒童支援員”。值得關注的是,從2015年7月“東京都學童俱樂部事業實施綱要”決議通過到2022年6月,7年時間內東京都對實施綱要進行了8次修訂,緊跟時代和社會發展不斷完善綱要內容。最新版綱要將課后服務事業種類細化為14項工作,相比厚生勞動省于2022年3月最新發布的“放學后兒童健全育成事業實施綱要”還多出兩項事業分類。足以表明東京都地方政府在課后服務對策方面體現出的地方自主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新性。

另外,在各地政府構建的有利于課后服務事業發展的框架下,學校與家長以及社會層面協同配合作出積極貢獻。例如,東京都文京區立駒本小學以家長委員會為中心,在放學后兒童支援員的配合下,為課后服務內容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企劃,包括親子露營、趣味運動會、興趣實驗室、參觀博物館等活動。此舉不僅為兒童提供了快樂的活動體驗,更為家長與學校、教師的交流,以及家長之間的交流創造了機會。在豐富多彩的活動當中,與社會層面的溝通合作也不可或缺,參與課后服務活動的社會機構逐漸增多,為推進地方課后服務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該小學在校內提供的課后服務持續開展至今,積極引導家長、社會與學校合作,學生與家長滿意度極高,課后服務效果顯著,文部科學省將其作為課后服務典型案例和先進事例,在日本全國范圍內推廣。

三、日本課后服務體系的啟示

課后服務事關兒童、家庭和社會的未來。建立系統規范的課后服務體系,提供科學有效的課后服務,既是滿足家庭訴求所需,又是解決社會民生和教育問題的有力抓手。通過梳理分析日本課后服務體系的發展歷程、政策依據及開展現狀,可以看出日本整個社會為了給兒童提供安全健康的課后服務可謂同心協力。課后服務體系的構建是健全社會福利體系和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的必然趨勢,也是順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保障促進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與此同時,課后服務體系的發展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所處發展階段的社會需求相適應。

(一)健全課后服務保障機制是前提

建立健全課后服務保障機制是確保課后服務順利開展的前提。法律法規的出臺和國家統一標準的制定,體現出日本課后服務在探索和實施中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保障機制。

首先,課后服務的相關法律、政策是其獲得穩定性保障的根本依據。日本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為課后服務提供法律保障與政策支撐?!秲和@ā沸拚讣啊渡鐣@ā返染苑尚Яν七M課后服務體系的建設進程。同時,“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兒童·育兒支援新制度”等不斷完善的政策保障,有力推動了課后服務的迅速發展。另外,日本地方政府根據地區特色和地區實情出臺的地方性政策也是課后服務保障機制的重要環節。相較于日本,當前我國課后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推進制度化進程。尤其是建立健全課后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在制度保障層面提供強有力的推進依據。鑒于此,我國可以根據實際對諸如關于教育、未成年人保護、兒童權益保障等現有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完善,在條文中增添課后服務相關內容。另一方面,出臺一部專門的關于課后服務的法律法規對其定位、性質及內容等進行周密的法理闡釋,明確其法律定位,切實解決課后服務“無法可依”的困境。

其次,設立國家層面的相關標準是日本保障和推動課后服務穩步發展的重要手段。厚生勞動省出臺了課后服務事業的運營標準和課后服務設施的運營方針,成為日本全國統一的標準和參照,對課后服務的具體實踐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全國性標準更是課后服務的質量保障,對于縮小不同地區間設施和服務的質量差距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①張亞飛. 主要發達國家中小學課后服務研究[J]. 外國教育研究, 2020, 47(2): 59-69.我國教育部早在2017年3月就出臺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制度層面對課后服務作出規范要求,對主渠道、家長自愿、內容形式、學生安全、組織領導等五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②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 (2017-03-02)[2022-07-0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3/t20170304_298203.html.這是我國頒發的第一份關于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性文件,之后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措施,保障課后服務有序發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提出“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①教育部.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 (2017-07-24)[2022-07-07].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上述國家層面的政策性文件為各地開展課后服務提出了綱領性、原則性要求,成為我國課后服務工作的主要依據。但是我國課后服務發展受區域經濟水平影響較大,因此有觀點指出,推進各地富有特色的課后服務體系是發展的必然方向之一。②吳開俊, 姜素珍, 庾紫林. 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的政策設計與實踐審視??基于東部十省市政策文本的分析[J]. 中國教育學刊, 2020(3): 27-31.課后服務保障機制與標準建設是課后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在必行。

(二)完善課后服務運行機制是關鍵

持續建設課后服務運行機制是確保課后服務順利開展的關鍵。明確責任分工、構建多部門協同合作模式,加強課后服務運行管理。另外,運行過程中的經費保障是影響課后服務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日本《兒童福利法》中規定課后服務事業歸屬厚生勞動省管轄。作為主管部門,厚生勞動省制定頒布關于課后服務的各類條例通知,每年開展“課后服務實施狀況調查”,將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的結果反饋給政府和社會各界,同時為其他行政部門提供支持。文部科學省以“放學后兒童教室”為中心支持課后服務事業,與厚生勞動省積極協作。內閣府設置了“兒童·育兒總部”,負責統籌兒童教育和福利政策的實施、向地方政府財政撥款等。多個政府部門相互補充融合,深化協調聯動,引導課后服務健康發展。各都道府縣負責推進課后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支持相關政策的實施,設立“推進委員會”,圍繞地區內課后兒童綜合措施的未來走向進行共同探討。此外,都道府縣還負責轄區內市町村課后服務師資隊伍的培訓工作和研修活動。各市町村作為課后服務的運營主體,設立“運營委員會”,根據地區實際探討并落實相關政策的實施。學校、家長和社區居民也積極參與課后服務的推進落實??偟膩砜?,日本推進課后服務的做法,可用“自上而下、各司其職”8個字來形容概括,即遵循“國家主導、都道府縣推進、市町村為主體、學校與教師配合、家長參與、社會支持”的原則。③李冬梅. 日本: 放學后兒童教室+放學后兒童俱樂部[J]. 上海教育, 2016(11): 45-48.由此可見,課后服務應是政府主管下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以國家法律和政策為指南,各級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推進參與,致力于構建一種合作型的、多方統合協調的課后服務機制,進而形成舉全社會之力的協同發展模式。

有學者指出,課后服務經費會影響兒童對課后服務的參與度、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滿意度和教師對課后服務的重視度以及師資配給。④史自詞, 李永濤. 澳大利亞中小學課后服務的發展之路和基本經驗[J]. 比較教育學報, 2022(01): 67-80.因此,持續穩定的經費投入,是支持課后服務體系正常運轉的有力保障。在力爭課后服務增量提質的同時,日本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擴充課后服務設施方面,2020年日本國家預算為978億日元,2021年預算則進一步提升至1092億日元。服務收費方面,一半費用由服務享有者家庭承擔,剩下的由國家、都道府縣、市町村各承擔三分之一。根據厚生勞動省調查報告顯示,約九成的課后服務設施正在實施費用減免措施,同時有些地方僅對收入超過一定水平的高收入家庭收取費用,且三分之一以上的服務設施并未收取任何費用。①厚生労働省. 令和3年放課後児童健全育成事業(放課後児童クfflブ)の実施狀況[EB/OL]. (2021-12-24)[2022-06-03].https://www.mhlw.go.jp/content/11921000/000868247.pdf.目前,我國課后服務的經費政策仍處于探索階段,各地應積極完善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例如,上海、浙江、山東、湖南等地均提出加大課后服務經費保障力度;江蘇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由財政全額保障,財政補貼不足的地方可將收費作為補充和輔助;廣東省深圳市堅持課后服務經費由政府保障,按每生每年1000元標準資助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②教育部. 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清單[EB/OL]. (2021-06-04)[2022-08-1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6/W020210621369310244343.pdf.正如“雙減”政策所指出的:“省級政府要制定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保障辦法,明確相關標準,采取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確保經費籌措到位”,③教育部.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 (2017-07-24)[2022-07-07].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政府應負擔起課后服務經費保障主體責任。推進多部門協同發力,且以持續穩定的經費投入,以及對課后服務質量的跟蹤反饋,保證課后服務的增量提質與健康運行。

(三)滿足課后服務不同需求是目標

日本課后服務作為社會福利體系和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相關政策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現實需要,并且與日本基礎教育領域的系列改革一脈相承。為了更好地滿足家長和兒童的不同服務需求,課后服務活動內容形式多樣,場所選擇和設施開放時間靈活。

首先,內容形式方面。日本課后服務設置了豐富的活動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類別:一是學習支援活動,主要包括作業輔導、預習復習、補充學習、自主學習等;二是體驗實踐活動,主要包括英語會話、實驗與工作教室、文化與藝術教室等;三是體育活動,主要包括傳統游戲、棒球、足球、獨輪車等;四是生活指導活動,主要包括兒童健康管理、兒童自立能力培養、零食供應等。④福士輝美. 放課後児童健全育成事業の展開と課題[J]. レファレンス, 2016, 66(10): 1-27.除上述活動外,各地還因地制宜開展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民俗活動,這也是日本課后服務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課后服務在活動內容的設置上做到了多方面的兼顧,以培養兒童身心全面發展。兒童在參與活動過程中不僅能夠鞏固學校內的學習內容,還可以進行體育、文藝及民俗特色活動。課后服務不應該只是學校教育的簡單補充,需要積極開發創新課后服務內容和形式,形成各自特色,滿足兒童個性化發展需求。

其次,場所供給方面。日本把學校作為開展課后服務的主陣地,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兒童安全。而公民館、兒童館等校外公益性場地作為課后服務的重要開展場所,既可以滿足家長需求,也可以拓展兒童參與課后服務的活動空間。無論是學校內還是學校外,厚生勞動省對課后服務場所在兒童活動需要的室內外空間、環境維護、衛生條件、事故防止與應對等方面都作出了規定,以此保障兒童享受優質的課后服務。另外,原則上服務設施開放時間為每年250天以上,節假日期間為每天8小時以上,假期以外為每天3小時以上。不過,根據家長的工作狀況、學校的放學時間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開放日期和開放時間均可靈活設定,充分尊重和考慮家長及兒童意愿和實際情況。

在我國,推進課后服務是治理“三點半現象”難題的重要舉措,①馬健生, 鄒維. “三點半現象”難題及其治理??基于學校多功能視角的分析[J]. 教育研究, 2019, 40(4): 118-125.努力做好課后服務也是“雙減”政策落實的重要途徑。②都曉. “雙減”視域下課后服務的難點與進路[J].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 44(3): 121-132.截至當前,多省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已實現全覆蓋,課后服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課后服務體系建設已然成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但課后服務工作仍存在諸如內容形式單一、經費來源單一、注重學業指導而忽視體育活動等問題。日本課后服務起步較早,較為成熟,相關經驗值得思考,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與日本制度不同,探討時應立足我國基本國情、適應我國教育改革及社會發展現實狀況,最大限度滿足家長和兒童的不同需求,提供更高質量的課后服務。

猜你喜歡
厚生放學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尋日本
放學
五四時期勞動問題的雙重面向——以厚生紗廠招工事件為例
《黃金時代》日本版
快放學了!
吳貽芳的“厚生”教育思想
正德厚生 經世濟用
——一個鮮為人知的厚生會計學校
放學歌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