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作業研究圖景透視
——基于國際文獻的計量和內容分析

2023-03-06 07:11
比較教育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家庭作業探析文獻

吳 立 寶 杜 卿

作為檢驗學生課內學習效果和督促學生課后鞏固所學內容的重要途徑,家庭作業一直是我國學界關注的重要研究領域,與其緊密相關的學生學業負擔、家長焦慮等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對于家庭作業的管理機制、總量與完成時間、設計質量、教師指導等均做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此后聚焦于我國家庭作業工作現狀、不足及提升策略、相關政策梳理等方面的研究發文量急劇增長,反映出學界對家庭作業研究的高關注度。

根據中國知網(CNKI)收錄以“家庭作業”為篇名的學術期刊論文年度分布情況,我國家庭作業研究歷史悠久,相關文獻最早可追溯到《人民教育》于1954年發表的3篇文章,均為蘇聯相關法案和研究成果的直接翻譯,可見我國家庭作業相關研究始于對蘇聯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介紹。自2001年以來家庭作業研究逐漸增多,持續關注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研究對象多為中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等學科的家庭作業,探討家庭作業總量、形式與內容,以及教師批改等方面的問題。而后從中外比較視角反思相關問題,旨在推動從作業觀念到實踐的整體變革。①楊伊, 夏惠賢, 王晶瑩.我國學生作業設計研究70年: 回顧與展望[J].教育科學研究, 2020(1): 25-30+54.近年來研究者日益關注家庭作業設計,相關研究成果豐碩,不僅有對于各學科家庭作業設計思路與具體難度等的細化研究,還有對家庭作業設計原則與策略等的深入探討。②吳立寶, 孔穎, 代俊華.“雙減”背景下我國中小學作業研究的熱點、演進與展望[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 50-56.

總體來看,我國家庭作業研究在對西方教育思想與實踐經驗的介紹、比較、借鑒中不斷深化與發展,近年來尤為關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中小學家庭作業工作現狀與實踐經驗等,但目前對于國外家庭作業文獻成果的系統梳理相對較少?;赪eb of Science(以下簡稱WOS)核心合集中的相關英文文獻梳理,厘清國際家庭作業研究的發展脈絡、熱點主題與發展趨勢,借鑒各國家庭作業工作中的先進經驗與典型做法,在學習與思考中推動我國家庭作業研究的新發展,不斷優化家庭作業設計、布置、批閱、評價等各個環節以彰顯其育人功能,確保家庭作業工作的提質增效以切實滿足“雙減”新要求。

一、數據來源與分析

在WOS核心合集中選取所有子集,以“Homework”為標題,發表時間為“1999年至2022年”(檢索時間為2022年8月15日),共檢索到文獻868篇,選取語言為英語的“論文”和“綜述論文”,剔除會議摘要、書評、新聞、信函等類型的文獻,得到相關文獻610篇。在此基礎上,結合對文獻標題、摘要、關鍵詞(包含作者關鍵詞與數據庫附加關鍵詞)的分析與篩選,最終選定531篇英文文獻為研究對象。

依據WOS檢索結果,運用CiteSpace6.1.R3對文獻進行計量與可視化分析,梳理現有研究成果的年發文量和被引頻次、主要發文國家和地區、主要發文作者和機構,結合高頻關鍵詞、作者共被引與文獻共被引數據,深入研讀家庭作業研究領域核心文獻,探析國際家庭作業研究現狀、熱點主題、發展趨勢,旨在為我國家庭作業研究和實踐提供借鑒。

二、研究現狀概要

依據WOS對531篇有效文獻的結果分析,從四個維度對國際家庭作業研究現狀進行概述,以期為深入探討現有研究成果提供總體依據。

(一)年發文量和被引頻次分布

依據文獻數量和被引頻次年度分布,結合CiteSpace6.1.R3繪制的關鍵詞時間線視圖,梳理現有文獻成果的年發文量和被引頻次分布情況??傮w上,家庭作業研究的年發文量和被引頻次隨著時間變化呈上升趨勢。從文獻數量和被引頻次的總體趨勢來看,自1999年家庭作業研究日益受到學界關注,近年來成為眾多學者持續關注的熱點領域,可以預測未來必將會受到更多關注并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具體來看,家庭作業研究主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999-2004年為研究起步階段,共發文22篇,施引文獻317篇,篇均和年均被引頻次均為15.64,總被引頻次344,此階段關注點聚焦信息技術、屏幕時間、測試等對學生家庭作業的影響,從學科的角度,較為關注化學、物理等學科的家庭作業。

2005-2015年為急劇增長階段,發文量達到243篇,施引文獻3980篇,總被引頻次7158,篇均被引頻次29.46,年均被引頻次421.06,重點關注家庭作業能否有效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主要研究學生需求、學段、性別、自我管理、教師支持、作業評估對家庭作業努力與目的、所花時間、完成頻次等的影響。此階段較為關注數學、科學等學科的家庭作業,研究家庭作業中的家長參與,特別是母親參與的作用。

2016-2022年(8月15日)為穩步上升階段,年發文量均大于30,共計266篇,施引文獻1375篇,總被引頻次1900,篇均被引頻次7.14,年均被引頻次237.5。該階段持續關注家庭作業與學生各學科成績的關系,不僅開展對現有文獻的系統綜述和元分析,還通過量化實證研究探析自我效能、價值、情緒等變量的中介作用,聚焦性別差異、家庭作業行為、在線家庭作業平臺、相關量表的有效性、家庭作業壓力及策略等。此外,該階段開始從理念上研究家庭作業抄襲現象的深層原因,日益關注家長參與對學生學業表現和動機等的影響,探析家庭作業與學生肥胖、近視等的關系,從認知因素與非認知因素兩個方面,均反映出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熱切關注。

(二)主要發文國家和地區

家庭作業研究發文國家和地區多達五十個,僅列出發文頻次前十的國家和地區(見表1)。美國發文量最多,占比高達55.932%,中介中心性、年均被引頻次、總被引頻次均居首位,在家庭作業研究中影響力最大。美國家庭作業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歷經了19世紀末的漠視,20世紀的批判、重視、改革、探索、淡出研究者視野后逐漸興盛,又重新成為重要研究領域的不斷反復與爭論的過程。①蒲陽. 美國家庭作業研究的歷史分析及啟示[J].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14(2): 35-41+5.現有文獻分類研究特定文化背景或學習困難學生的家庭作業,日益關注性別差異、家庭作業量表、在線作業、教師投入等。眾多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推動著美國家庭作業政策與制度的不斷完善,取得了較為豐碩的學術成果與具有借鑒價值的實踐經驗。

表 1 主要發文國家和地區

中國發文量位列第二位,持續關注學生的學業負擔,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規范家庭作業工作。除2010年外,自2009年以來我國每年均有相關文獻成果,發文量呈上升趨勢,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合作,其中與美國學者的合作發文最多,但相關研究成果的被引頻次仍有待進一步提升?,F有英文文獻成果多基于中國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科學等學科的家庭作業展開案例研究,聚焦學校家庭作業管理,以及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質量、目的、興趣、努力等,多為分析與家庭作業相關的兒童肥胖、自主支持、情緒管理、焦慮、成就動機、家庭作業功能等多重因素。

西班牙、澳大利亞、德國位列三至五位,其中德國的篇均被引頻次最高,可見其文獻備受學界關注。葡萄牙、英國、加拿大、土耳其、芬蘭發文量位列六至十位,其中芬蘭的中介中心性較高,在作業研究領域有一定影響力。此外,可能受到檢索語言的影響,韓國、日本的家庭作業研究發文量未進入前十,但兩國發文量仍位居亞洲國家前列,由于文化與我國更為相似,因此相關家庭作業研究成果可供我國借鑒學習。上述國家較早開始關注家庭作業研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以保障家庭作業工作的高效開展,我國可進一步深化與上述國家的合作與交流以提升家庭作業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三)主要發文作者和機構

531篇文獻的作者多達1208位,發文量較多的研究者主要來自美國、中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較為關注與家庭作業相關的教育測量、教育技術、合作學習、在線學習、家校關系、教師培訓等,反映了現有文獻成果的跨學科融合研究視域。來自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和澳門大學的許建中(Xu, J.)發文量位列首位,除2006年、2009年外,2005年至今每年均有相關論文發表,較為關注學生的家庭作業努力、時間、動機、目的,以及相關量表的有效性等。在上述主要發文作者中,許建中與澳門大學的杜健霞(Du, J.)、香港中文大學的范希濤(Fan, X.)等中國學者合作發文較多,另外與Nú?ez、Rosário、Cunha等發文量較多的作者也有合作。以上發文量、發文年份和合作發文情況表明,對于家庭作業研究的長期關注和耕耘,加之團隊合作的力量支持,使得這些研究者取得了較多研究成果。

三、研究熱點透視

對現有文獻成果的關鍵詞、作者共被引與文獻共被引進行計量與可視化分析,結合對高被引、新興高關注度文獻等重要研究成果的內容分析,全面探析國際家庭作業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與重要內容。

(一)關鍵詞分析

對WOS文獻的作者關鍵詞和WOS數據庫附加關鍵詞進行共現、聚類與突現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有家庭作業研究成果的熱點主題。將CiteSpace6.1.R3的具體參數設置為:時間跨度選擇1999年1月至2022年8月,時間分區為1年,將G指數作為選擇節點的標準并設定K為25,選擇尋徑方式并修減每個切片網絡,其余參數設置均為默認值。而后以關鍵詞為節點類型生成關鍵詞共現圖,在455個節點標簽中依據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容三個維度依次選取出現頻次大于或等于5的關鍵詞節點,經過同義關鍵詞合并和去重后在各子維度中按首次出現年份分類歸納。

基于統計結果,結合關鍵詞聚類與突現分析,較多研究聚焦與家庭作業相關的各類變量間的交互關系與影響機制,反映了對多元變量及其相互關系的關注。從以下三個方面梳理家庭作業研究的重要內容:從研究對象來看,一是明顯的學段指向性,聚焦特定階段學生的家庭作業,關注基礎教育階段的青少年與兒童,較多研究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家庭作業。二是關注背景變量,分類研究特定學生群體的家庭作業,如(亞裔/非裔/華裔)美國學生、中國學生等特定文化背景的學生,凸顯對特殊學生群體的關注,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學習困難或家庭弱勢學生等。三是聚焦與學科的融合,開展基于特定學科的家庭作業研究,自2000年開始關注化學、數學、語言學習等科目中的家庭作業,近年來較為關注科學等學科。自2009年開始以跨學科角度研究家庭作業,體現了對各學科教師協同推進相關工作的關注。

從研究方法來看,現有文獻體現了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多以定量研究為主,以質性研究為輔?;谔囟ɡ碚摌嫿ǘ嗨椒治瞿P筒Ⅱ炞C其擬合指數,通過因子分析檢驗問卷、量表中相關變量的測量不變性、潛在平均差等,通過干預研究、隨機對照試驗等開展對于控制組和實驗組數據的比較研究以探析特定變量的中介作用?;诙垦芯拷Y果,對于特定研究對象輔以追蹤訪談等以探析數據背后的深層原因,以期獲得更為深入的研究結果。另外,還有很多學者基于已有多個相關研究,對現有眾多研究數據與結果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比較研究。

從研究內容來看,家庭作業影響機制研究涉及變量較多。學生方面,自2000年關注家庭作業對學生肥胖與健康的影響,而后自2005年起開始關注家庭作業與學生學業成績的關系,日益關注家庭作業中的性別與文化差異、自我概念、策略、動機、壓力、自律、所花時間和投入、自我效能、情緒調節與管理、自主支持等相關變量。家庭方面,自2005年起開始關注家庭作業中的家長參與,而后日益關注家庭作業環境、母親參與等對于學生家庭作業的正向幫助和支持等。教師方面,自2000年起開始關注教師指導的作用,自2008年起開始調研教師對家庭作業標準及其目的、功能等的看法和觀點、反饋等。政府和學校方面,自2003年起持續關注家庭作業評估工作,聚焦政策、管理、課后學習項目等相關影響因素研究。信息技術方面,自2005年起開始較多關注在線作業、網絡學習以及翻轉課堂等對家庭作業的影響。

(二)引文分析

現有文獻引用的參考文獻,可反映當前研究成果的知識基礎。本研究檢索的531篇施引文獻,共引用文獻15295篇。除節點類型外,CiteSpace6.1.R3中其它參數設置均與以上關鍵詞分析時一致,通過作者共被引和文獻共被引的共現、聚類與突現分析,進一步探析家庭作業研究的熱點主題與演進趨勢。

1. 作者共被引共現與聚類分析

首先,通過作者共被引共現分析,持續追蹤家庭作業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以被引作者為節點類型生成作者共被引共現圖,被引頻次前三的作者為Cooper、Trautwein、許建中,被引頻次分別為254、162、152。很多被引頻次較高的作者同時也是主要發文作者,反映出這些作者長期致力于家庭作業研究,取得了豐碩且影響力較大的研究成果。另外,世界衛生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許多國際組織和機構的被引頻次較高,其發布的權威數據被家庭作業研究領域的學者廣泛引用。

其次,通過作者共被引聚類分析,精準定位核心作者所關注的熱點主題。以關鍵詞為聚類標簽生成作者共被引聚類圖,形成的聚類網絡結構顯著且結果令人信服。依據聚類結果可知,家庭作業研究較多運用期望價值理論、成就動機理論等構建研究框架,采用多層線性模型等分析家庭作業和中學生數學與閱讀成績、自我效能感、學習成果、課程等的關系。除學生視角外,還關注學校層面的家庭作業管理、家長參與、教師視角、家庭作業評價等。反映了家庭作業研究的多元化視域,凸顯了實證主義研究范式。

2. 文獻共被引聚類與突現分析

通過文獻共被引聚類與突現分析,厘清家庭作業研究領域中核心文獻的主要內容與演進趨勢。選取被引文獻為節點類型生成文獻共被引共現圖,再對共被引文獻進行聚類分析,借助對突現節點文獻的時間與主題分析,深入探析家庭作業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谖墨I共被引聚類和突現分析,包含文獻最多的聚類關注家庭作業與學生學業成績之間的關系,旨在通過與學生先前成績的對比以探析學生取得的學業進步,尤為關注數學家庭作業及與之相關的多個變量間的交互影響。

從具體演進過程來看,自2005年起基于特定領域的多層家庭作業研究模型等實證研究,較多關注中學階段學生的家庭作業,聚焦家庭作業環境、努力程度、與成績相關的動機信念等變量;自2009年起關注家庭作業完成過程及其干擾因素、學生投入等;自2013年起較多關注與家庭作業相關的課堂評估、學生興趣、教師投入、學校功能,以及學生完成家庭作業過程中的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近年來日益關注家庭作業與學生學習成效、表現等的關系,以及父母提供的家庭作業支持與幫助對家庭作業完成過程與質量等的影響,體現了對家庭作業功能與效果、學校管理、教師工作、家長參與、學生家庭作業完成過程等諸多方面的關注。

(三)文獻內容分析

在對上述高頻關鍵詞與引文進行共現、聚類與突現等計量分析的基礎上,深入研讀現有研究成果中的高被引和新興高關注度文獻,以期通過對重要文獻的內容分析,更為全面地探析家庭作業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

1. 高被引文獻內容分析

被引頻次反映文獻的被認可度與影響力。將文獻按被引頻次從高到低排序,選取位列前十的文獻深入研讀,結合分析其他高被引文獻,旨在探析熱點文獻的主要內容。

首先,高被引文獻聚焦家庭作業與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被引頻次最高的文獻為Cooper等學者于2006年發表在《教育研究評論》的SSCI論文,通過分析已有研究證明了家庭作業對學生學業成績的積極影響,①Cooper, H., Robinson, J. C., Patall, E. A. Does Homework Improve Academic Achievement?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1987-2003[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6, 76(1): 1-62.其結論多被后續研究在研究背景或討論中引用;Fan等基于1986年至2015年的相關研究,發現家庭作業與數學、科學成績之間存在總體上小而積極的關系并強調了學段與區域差異;②Fan, H., Xu, J., Cai, Z., et al. Homework and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Math and Science: A 30-Year Meta-Analysis,1986–2015[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7(20): 35-54.Zimmerman等研究家庭作業實踐與學生學業成績影響機制中的相關中介變量,以探析其對未來研究和學校政策的啟示;③Zimmerman, B. J., Kitsantas, A. Homework Practic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Responsibility Beliefs[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5, 30(4): 397-417.Trautwein將家庭作業時間與頻率、努力程度等進行比較研究,驗證了家庭作業與學業成績之間的正相關性。④Trautwein, U. The Homework–Achievement Relation Reconsidered: Differentiating Homework Time, Homework Frequency,and Homework Effort[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7, 17(3): 372-388.

其次,高被引文獻較為關注家庭作業中的家長參與和學生的家庭作業努力程度,基于多層次研究模型探析多重變量間的相互作用。在家長參與方面,Patall等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父母參與對學生學業成績有不同的影響,參與的類型也因學生年級遞增而不斷變化;⑤Patall, E. A., Cooper, H., Robinson, J. C. Parent Involvement in Homework: A Research Synthesi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8, 78(4): 1 039-1101.Dumont等指出父母參與家庭作業的程度并不取決于他們的社會經濟背景,而是與學生學業表現存在相互關系;⑥Dumont, H., Trautwein, U., Nagy, G., et al. Quality of Parental Homework Involvement: Predictors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 with Academic Functioning in the Reading Domai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4, 106(1): 144-161.Wiecha研究了家庭因素如何與青少年的屏幕時間、家庭作業等相關聯。①Wiecha, J. L., Sobol, A. M., Peterson, K. E., et al. Household Television Access: Associations with Screen Time, Reading, and Homework Among Youth[J]. Ambulatory pediatrics, 2001, 1(5): 244-251.在學生的家庭作業努力方面,Trautwein等驗證了學生的家庭作業努力與期望、價值信念、父母參與等變量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性;②Trautwein, U., Lüdtke, O., Schnyder, I., et al. Predicting Homework Effort: Support for a Domain-Specific, Multilevel Homework Model[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6, 98(2): 438-456.在另一項研究中證明了家庭作業努力受到學生責任感、家庭作業動機和父母評價等多重因素的影響;③Trautwein, U., Lüdtke, O. Students’ Self-Reported Effort and Time on Homework in Six School Subjects: Between-Students Differences and Within-Student Variat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99(2): 432-444.Dettmers等研究發現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的情緒對家庭作業努力等的影響。④Dettmers, S., Trautwein, U., Lüdtke, O., et al. Students' Emotions During Homework in Mathematics: 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Antecedents and Achievement Outcomes[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1, 36(1): 25-35.

上述高被引文獻較多基于已有研究進行文獻綜述或元分析,還有很多研究成果采用線性回歸、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開展定量研究。我國更多開展對國外家庭作業文獻的計量與內容分析,不斷拓寬家庭作業研究視域,深化對各類定量研究方法的運用以助力質性研究。另外,上述研究成果反映了對學生學業成績、家庭作業努力、家長參與等的持續關注,體現了家庭作業研究的多元化視域。我國可在后續研究中更多關注家庭作業相關變量間的交互作用,切實推進作業研究的多元化發展以確保家庭作業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2. 新興高關注度文獻內容分析

鑒于被引頻次會受到文獻發表時間的影響,還需研讀近年來使用頻次較高的新興高關注度文獻,以凸顯時代價值與意義,進而為我國作業研究提供立足點與創新點的借鑒。在有效文獻中分別選取2020年(40篇)、2021年(40篇)、2022年(34篇)相關文獻進行內容分析,然后依次按使用頻次排序,選定近三年中使用頻次前三的文獻重點研讀。

首先,新興高關注度文獻中很多研究基于大型國際測試中的相關數據開展國別比較或多期數據比較。比如,Chin等基于TIMSS數據,運用分層線性模型證明數學家庭作業中的合理頻次與適量時間可以正向預測數學學習成績;⑤Chin, J. M. C., Lin, H. C., Chen, C. W. Homework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s: How Much Homework Is Enough? [J].Educational Studies, 2020, 48(3): 408-423.Jerrim等通過分析PIRLS和TIMSS相關數據,發現小學生家庭作業仍需要改進以便為學生帶來更多益處;⑥Jerrim, J., Lopez-Agudo, L. A., Marcenaro-Gutierrez, O. 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omework an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PIRLS and TIMSS[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20, 55(2): 248-260.Ozyildirim利用TIMSS數據納入了來自74個國家的調查結果,基于隨機效應模型發現學生花在中等難度作業上的時間對學業成績有較為顯著的影響;⑦Ozyildirim, G. Time Spent on Homework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 Study Related to Results of TIMSS[J].Psicología Educativa, 2021, 28(1): 13-21.Fernández-Alonso等分析PISA數據后指出,家長對家庭作業的幫助并不能確保學生的學業成功,如何提供幫助比提供多少幫助更為重要。①Fernández-Alonso, R., álvarez-Díaz, M., García-Crespo, F. J., et al. Should We Help Our Children with Homework? A Meta-Analysis Using PISA Data[J]. Psicothema, 2022, 34(1): 56-65.

其次,很多研究通過問卷、追蹤訪談、分析家庭作業樣本等方法收集數據,結合量化分析與質性解讀,客觀評估教師的家庭作業工作現狀并尋求切實可行的提升策略。比如,Moorhouse調研教師對良好家庭作業活動等的看法,并分析了限制教師提升家庭作業工作能力的環境因素;②Moorhouse, B. L. Qualities of Good Homework Activities: Teachers’ Perceptions[J]. ELT Journal, 2021, 75(03): 300-310.Minbiole等概述了一系列家庭作業設計原則并分享了相關范例,旨在幫助教師有效引導學生增強認同感和內在動機;③Minbiole, J., Traphagen, S. Getting More Out of Less: Designing Short Homework Assignments that Focus on Application &Analysis[J].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2022, 84 (2): 103-105.Xu等基于相關影響模型發現學生的數學成績與教師控制呈負相關。④Xu, J., Corno, L. Extending a Model of Homework: A Multilevel Analysis with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J].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 2022, 17(2): 531-563.

最后,較多文獻關注信息技術在家庭作業中的應用與有效性研究,以幫助教師優化家庭作業工作。比如,Magalh?es等旨在通過分析已有多項研究數據以比較在線家庭作業和傳統家庭作業,指出其中九項研究表明學生參與在線作業時表現更好;⑤Magalh?es, P., Ferreira, D., Cunha, J., et al. Online vs Traditional Homework: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Benefits to Students’Performance[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20(152): 1-17.Lin等驗證了異常視頻作業自動檢測系統的可行性與有效性,以實現對不合格視頻作業的初步檢測。⑥Lin, J., Zhao, Y., Liu, C., Pu, H. Abnormal Video Homework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J].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2021, 12(12): 10 529-10537.

新興高關注度文獻多基于各類全球測試中的權威數據,開展相關橫向國別比較或研究周期較長的縱向追蹤研究。我們可在后續研究中持續關注我國相關數據與各國差異,為家庭作業研究增添新視角與新動力。另外,上述文獻較為關注教師家庭作業水平以及信息技術在家庭作業中的應用,體現了研究視域的國際化和研究內容的時代性。我國家庭作業研究可探索科技賦能家庭作業工作新發展的實踐路徑,以彰顯信息時代背景下家庭作業的智能化特點。

(四)家庭作業研究熱點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對高被引、新興高關注度文獻的深入研讀,家庭作業研究熱點可歸納為以下內容:

1. 探析家庭作業對學生的影響,讓作業研究有據可循

現有研究主要基于相關理論構建研究框架,針對特定學生群體進行分類研究,通過干預研究或采用多層線性模型等方法,結合追蹤訪談、日常觀察等定性研究方法,確保數據采集與分析的客觀性和全面性,旨在研究家庭作業相關變量間的交互作用及眾多調節變量的效應量大小。比如,Xu通過多層線性模型研究多重變量與不同類型數學家庭作業目的之間的關系。①Xu, J. Investigat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ath Homework Purposes: A Multi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020, 90(4): 862-883.Langberg等通過隨機試驗評估家庭作業等干預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中學生的影響。②Langberg, J. M., Epstein, J. N., Becker, S. P.,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Homework,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Skills (HOPS)Interven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s Implemented by School Mental Health Providers[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41(3): 342-364.眾多文獻聚焦家庭作業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業成績的實證研究,并持續關注兩者間的交互關系。比如,Valle等通過方差分析探究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學業成績方面的差異。③Valle, A., Pi?eiro, I., Rodríguez, S., et al. Time Spent and Time Management in Homework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 Person-Centered Approach[J]. Psicothema, 2019, 31(4): 422-428.此外,很多研究基于全球測試中的多期數據或多篇文獻開展橫向和縱向的國際比較與追蹤研究,既深化了之前的研究成果,又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有益啟示。較多文獻探析家庭作業對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的影響,彰顯了家庭作業研究的循證實踐。

2. 調研教師家庭作業工作現狀,為作業優化提供可能

較多研究者深入調研教師的家庭作業工作現狀,旨在了解教師對家庭作業的真實看法及影響教師工作效果的多重因素。上述新興高關注度文獻中,Moorhouse等通過調研教師對高質量家庭作業活動的看法,指出其需具有趣味性、相關性、多樣性、可完成性等特點;Yildirim等基于TIMSS中相關數據縱向分析數學教師對家庭作業的看法及變化。④Yildirim, O., Demirtasli, N. C., Akbas, U. The Opinions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on Homework and In-Class Assessment:TIMSS 1999 and TIMSS 2007 Periods[J]. Egitim ve Bilim-Education and Science, 2012, 37(163): 126-142.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從教師視角關注家庭作業研究,探析如何創設良好環境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另外,還有很多學者研究教師與家庭作業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比如,Katz等發現教師支持在教師對學生家庭作業動機的影響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⑤Katz, I., Kaplan, A., Gueta, G. Students’ Needs, Teachers’ Support, and Motivation for Doing Homework: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010, 78(2): 246-267.An等基于調研結果提出,教師通過發現和分析學生家庭作業中的錯誤等步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⑥An, S., Wu, Z. Enhancing Mathematics Teachers’ Knowledge of Students’ Thinking from Assessing and Analyzing Misconceptions in Ho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12, 10(3): 717–753.大量文獻通過對教師家庭作業工作現狀、壓力、影響因素等變量的研究,探討如何通過增強相關培訓和指導的有效性以切實幫助教師提升家庭作業工作水平,從而為優化家庭作業工作提供更多現實可能性。

3. 重視家庭作業中的家長參與,為作業工作增添動力

家長參與、家庭幫助/支持等均為現有文獻中的高頻關鍵詞,可見現有相關研究較為關注家長參與的作用,通過不同的實證研究探析家長參與如何影響學生的家庭作業。較多研究聚焦家長參與和情感支持等諸多因素與學生家庭作業、學業成績等的關系。上述高被引文獻中,Dumont等在一項研究中分析家長參與等變量和學生家庭作業目的之間的交互關系,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父母在家庭作業中的有效支持、參與能力等與學生學業成績呈正相關,并指出需要對父母參與進行更為詳盡的分析。①Dumont, H., Trautwein, U., Lüdtke, O., et al. Does Parental Homework Involvemen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2, 37(1): 55-69.此外,相關研究特別關注母親的情緒等對學生家庭作業認真程度及家庭作業時間、動機、認知等的影響。比如,Pomerantz等采用日常訪談法研究母親在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的情緒等對孩子家庭作業動機的影響,據此提出家長需在參與過程中保持積極情緒。②Pomerantz, E. M., Wang, Q., Ng, F. F. Y. Mothers' Affect in the Homework Context: The Importance of Staying Positive[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5, 41(2): 414-427.可見除學生、教師視角外,現有文獻還較為關注家庭作業中的家長參與,探析家長如何更好地參與以發揮正向積極作用。

4. 緊隨智能家庭作業發展趨勢,為作業工作賦能增效

較多文獻與網絡、在線學習、科技有關,體現了現有研究對信息技術如何賦能家庭作業智能化發展的關注。上述新興高關注度文獻研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作業等多樣化作業形式,積極開展對傳統作業與在線作業的比較研究,聚焦基于家庭作業提交、批閱與評價等智能化平臺與應用程序的發展。比如,Penn等分析了基于網絡的強化學習評估與資源網絡系統對學生家庭作業與考試的積極作用。③Penn, J. H., Nedeff, V. M., Gozdzik, G.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Internet: A Web-Based Approach to Homework and Testing Using the WE_LEARN System[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0, 77(2): 227-231.Hall等驗證了基于網絡的二次家庭作業管理程序的有效性,以實現對家庭作業的自動評分,并基于相應錯誤給予學生再次回答的機會。④Hall, R. W., Butler, L. G., Mcguire S. Y., et al. Automated, Web-Based, Second-Chance Homework[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1, 78(12): 1 704-1708.另外,較多研究關注網絡給特定學科家庭作業帶來的便利與益處。比如,Cole等通過研究發現網絡多媒體作業對學生化學學習的正向影響,⑤Cole, R. S., Todd, J. B. Effects of Web-Based Multimedia Homework with Immediate Rich Feedback on Student Learning in General Chemistry[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3, 80(11): 1 338-1343.Cheng等提出使用在線作業系統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概念。⑥Cheng, K. K., Thacker, B. A., Cardenas, R. L., et al. Using An Online Homework System Enhances Students' Learning of Physics Concepts in an Introductory Physics Course[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2004, 72(11): 1 447-1453.近年來家庭作業研究日益關注信息技術在豐富作業形式、提升教師批閱效率、幫助學生學習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四、研究啟示

我國在學習借鑒各國相關研究與實踐經驗時需結合各地具體實際,以國際化視域審視當前家庭作業工作現狀,在比較學習與反思借鑒中推動家庭作業研究與實踐的新發展。

(一)強化循證研究與評估,助推家庭作業政策更新

現有研究成果彰顯了家庭作業研究中的循證實踐,較多開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的家庭作業實證研究。我國可在后續研究中基于相關理論構建科學分析框架,確保樣本的充足性以及問卷、訪談提綱的科學性,綜合運用各類研究方法以探析如何促進家庭作業的減量提質。首先,我國應不斷拓寬家庭作業研究視域,深化對眾多國際測評數據的深入分析與解讀,結合我國家庭作業工作現狀,著力增強相關理論研究的實踐意義。其次,我國可基于相關影響機制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從學校管理、教師投入、家長參與、學生努力等多元視角全方位提升家庭作業工作實效,確保在減輕學生家庭作業負擔的同時仍能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此外,我國可對家庭作業工作現狀的編制有效量表開展精準分析,并不斷完善相關政策以提升實踐水平??申P注家庭作業相關量表的編制與有效性,強化對家庭作業工作的客觀評估。比如,Xu通過不同研究驗證了家庭作業目的與投入量表的有效性。①Xu, J. Math Homework Purpose Scale: Confirming the Factor Structure with High School Students[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21, 58(8): 1 518-1530.②Xu, J. A Study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acher Homework Involvement Scale: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J].Measurement, 2016(93): 102-107.此外,研究者可基于現狀調研結果,為相關政策的優化建言獻策。比如,Pfeiffer基于對無家庭作業政策的研究指出家庭作業的必要性;③Pfeiffer, V. Homework Policy Review: A Case Study of a Public School in the Western Cape Province[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8, 38(1): 1-10.Holland等通過研究倡導關注兒童整體福祉的循證家庭作業政策。④Holland, M., Courtney, M., Vergara, J., et al. Homework and Children in Grades 3-6: Purpose, Policy and Non-Academic Impact[J]. Child & Youth Care Forum, 2021, 50(4): 631-651.我國應切實關注學生的家庭作業壓力,推動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更新,以促進家庭作業工作的提質增效。

(二)加強師資培訓與指導,提升家庭作業工作實效

眾多研究者除關注學生的家庭作業努力與時間等因素外,還調研教師家庭作業工作現狀和相關師資培訓的有效性。我國可基于現狀評估,著力優化相關師資培訓與指導。首先,家庭作業培訓可在分科指導的同時,著力促進各學科教師形成工作合力。比如,Trautwein和Lüdtke通過研究發現學生在對自己期望值較高的科目中投入更多,并且各學科相應家庭作業變量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⑤Trautwein, U., Lüdtke, O. Students’ Self-Reported Effort and Time on Homework in Six School Subjects: Between-Students Differences and Within-Student Variat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99(2): 432-444.⑥Trautwein, U., Lüdtke, O. Predicting Homework Motivation and Homework Effort in Six School Subjects: The Role of Person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Classroom Factors, and School Track[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9, 19(3): 243-258.這要求各學科教師加強合作,共同引導學生在各學科家庭作業中合理投入。其次,學校應注重提升相關培訓的實效性以優化指導效果。比如,Bori?等通過調研指出教師合理評估學生家庭作業完成情況并給予相應反饋的重要性。⑦Bori?, E., Ze?evi?, M. Evaluation of Homework in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J]. Croat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21(23): 85-103.學??梢龑Ы處熖剿魅绾谓o定評語讓學生更樂于接受,讓家庭作業成為深化師生互動交流的橋梁。

“雙減”背景下對教師的家庭作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在關注學生家庭作業負擔的同時,可更為關注教師相關工作水平與壓力,為教師提供更為精準細化的指導。首先,學校應為教師創設良好環境以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著力引導教師充分利用課后服務、線上交流等形式開展家庭作業輔導,切實幫助學生提高家庭作業完成質量。此外,學校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引導教師更新家庭作業觀念,著力提升教師的相關教研能力。①吳立寶, 王子續, 王立東.“說作業”教研的價值分析[J].教學與管理, 2022(22): 32-34.學校不僅可以對具體學科和特定學段教師進行細化指導,還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區域、學校、學科、年級、班級等為單位,發展家庭作業教研共同體,確保各學科教師協同推進家庭作業工作。

(三)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構建家庭作業幫助體系

現有文獻不僅關注學校管理和教師投入對家庭作業工作的多重影響,還通過研究家長參與質量及其影響因素,探析家長如何優化參與效果。美國學界很早開始關注家長參與,部分學校還與社區協同構建幫助體系以緩解家長壓力。②吳立寶, 孔穎, 代俊華.“雙減”背景下我國中小學作業研究的熱點、演進與展望[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 50-56.我國可借鑒學習美國交互式家庭作業形式,強化家庭作業中的親子互動并為家長提供更多參與指導。首先,學校和教師可引導家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作業完成環境并在輔導家庭作業時保持積極情緒。比如,Moroni等指出在家長參與研究中區分數量和質量的必要性,僅支持性的家庭作業參與才有積極的效果。③Moroni, S., Dumont, H., Trautwein, U., et al. The Ne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Research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The Example of Parental Help with Homework[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5, 108(5): 417-431.再者,學校和教師可指導家長逐步提升參與的實效性,讓家長參與和學校教育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力求家校教育效果的最優化。

各地應以家庭作業為紐帶,構建線上線下多元家庭作業幫助體系。各地應暢通家校社溝通交流渠道以深化校內外多元合作,引導教師通過線上線下家訪等方式與家長交流,幫助家長更好地參與相關工作。學??梢酝ㄟ^與社區合作,幫助家長解決時間有限、輔導困難等問題。另外,各地應重視因家庭背景、學習能力等導致的家庭作業差距,引導學校在課后服務時間為學生提供校內家庭作業幫助,同時在社區、圖書館等地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家庭作業場所以及圖書借閱、免費網絡等服務,同時匯集專業師資為學生提供校外家庭作業幫助。通過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促進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有效銜接與融合,④吳立寶, 杜卿. 課后服務研究熱點探析與經驗借鑒:基于WOS期刊文獻的計量分析[J]. 比較教育學報, 2022(3): 63-78.合力為學生提供家庭作業幫助。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賦能家庭作業智能發展

現有很多研究探析信息技術對家庭作業各環節的影響,較為關注基于網絡的家庭作業布置、提交、批閱、評價等自動化信息平臺的應用。依托信息技術,教師不僅可以整合線上線下各類家庭作業資源,還可以探索多樣化作業形式以確保家庭作業內容的豐富性,從而幫助教師提升家庭作業設計和批閱效率,并能基于智能化分析數據,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據此提升作業講評的針對性。我國可依托信息技術著力推動相關工作的新發展,讓家庭作業內容不斷與時俱進、家庭作業布置方式更加多元智能、家庭作業提交更加方便快捷、家庭作業評閱與分析更細更實、作業講評更具針對性,凸顯智能系統的分析能力,讓作業進一步助力因材施教。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家庭作業的智能化實踐進路帶來了無限可能性,但同時也給教師工作與學生學習帶來了較大挑戰。Zhou等通過研究指出教師需要不斷提升信息素養以提供更為充分的在線家庭作業指導。①Zhou, Y., Chai, C. S., Liang, J.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Online Homework Guidance and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bout Educational Use of Web[J].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2017, 26(5): 239-247.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部分地區的學生較多開展線上學習,在新興高關注度文獻中,Lin等指出教師可通過引入視頻作業等各類家庭作業形式,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此,學??梢院侠硪敫黝愒诰€家庭作業平臺與應用程序,并為師生提供細化指導。再者,教師可充分利用在線平臺中的相關反饋和智能化分析結果,引導學生更加注重對錯題的反思以促進下一階段的學習。我國需著力縮小師生數字技能使用鴻溝,②王倩, 陳喚春. 跨越數字鴻溝: 美、日、英三國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比較分析[J]. 比較教育學報, 2022(4): 42-57.力促家庭作業工作的智能化新發展。

家庭作業關系到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如何保證家庭作業效果,成為“雙減”背景下備受關注的問題。學校應更好地管理、組織、指導家庭作業工作。教師應樹立科學合理的家庭作業觀并不斷提升家庭作業設計、布置、批閱與評價水平,引導家長更好地參與以發揮正向積極作用,讓學生樂于接受與完成家庭作業并在此過程中充分體會學習的快樂,并能自覺反思家庭作業中的不足。學校、教師、家長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以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為核心,合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家庭作業工作經驗以充分彰顯家庭作業的育人功能,探索符合各地實際、學校特色與學生發展的家庭作業工作優化之路。

猜你喜歡
家庭作業探析文獻
特殊的家庭作業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烹飪與食品安全的實踐探析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業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誰幫派翠克完成家庭作業
VR閱讀探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ABC法在中小企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