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法學期刊高質量發展趨勢分析

2023-03-09 21:15黃文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總編輯
清華法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法學專業化科技期刊

黃文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 總編輯)

法學期刊是現代法學知識生產和創新的重要平臺,直接反映國家的法學競爭力和法治軟實力。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包括法學期刊在內的學術期刊的高質量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2019 年8 月16 日,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1〕參見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載《編輯學報》 2019 年第4 期,第355-356 頁。(以下簡稱《深化改革意見》)明確提出,全力推進數字化、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進程。2021 年5 月18 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2〕參見《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載《中國出版》 2021 年第14 期,第3-5 頁。(以下簡稱《繁榮發展意見》) 強調學術期刊的專業化、集群化、數字化、智能化、國際化建設。2023 年2 月26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3〕參見《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載《人民日報》 2023 年2 月27 日,第1 版、第6 版。(以下簡稱《法學教育意見》) 提出,推動法學學術期刊多樣化、差異化、高質量發展。綜合上述文件要求和期刊界研究成果,筆者把中國法學期刊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趨勢概括為“五化”,即專業化、品牌化、集群化、數字化、國際化。

一、推進法學期刊專業化發展

專業化是現代學術期刊建設的普遍性規律、基礎性要素。法學期刊專業化的內涵相當豐富,包括法學期刊內容、隊伍、運營等全要素的專業化。

期刊內容專業化,是指法學期刊要有明確的學科專業定位,培育出獨特的學科專業優勢,實現專而精,避免大而全。當今世界,從自然科學、工程學科到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學科劃分和專業研究越來越精細化。這要求,學術期刊在學科定位、欄目設置、文稿選用上應當專業化、精細化?!斗睒s發展意見》 提出:“原則上不再新批多學科綜合性學報。著力解決內容同質化問題,支持現有學術期刊合理調整辦刊定位,鼓勵多學科綜合性學報向專業化期刊轉型,突出優勢領域,做精專業內容,辦好特色專欄,向‘專、精、特、新’ 方向發展?!薄?〕同前注〔2〕,第4 頁。當前,從用稿范圍上看,法學期刊亦可劃分為綜合性法學期刊和領域性法學期刊。領域性法學期刊,如《行政法學研究》 《中國刑事法雜志》 《財經法學》 《知識產權》 《國際法研究》 等,以某一領域法學成果為主要發表對象,在用稿范圍和文稿選擇上體現出很強的學科性、專業性導向。不過,法學領域占主導地位的仍是以法學全領域成果為發表對象的綜合性法學期刊。為防止同質化競爭,綜合性法學期刊根據依托單位特點、刊物傳統優勢、編輯隊伍力量等情況,越來越注重在用稿范圍、欄目設置、文稿選擇上體現出適度差異化。這也是法學期刊專業化的應有之義和重要趨勢。

期刊隊伍專業化,是指法學期刊都要有專業性、高素質的辦刊隊伍,特別是期刊編輯隊伍。法學期刊的隊伍組建模式有一定的差異,大體上有專職化、兼職化、專兼結合等三種模式。一般而言,相比兼職隊伍,專職隊伍更能全副身心地投入到期刊工作中來,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專業質量和編輯水平。不過,無論采取何種模式,都需要加強期刊隊伍專業化建設,持續提高人員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打造理論功底深、專業精神強、業務作風實的辦刊隊伍?!斗睒s發展意見》 明確提出:“深入開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水平辦刊隊伍?!薄?〕同前注〔2〕,第5 頁。特別是對于編輯隊伍建設而言,應著力在政治把關、學術策劃、文稿斧正、文字打磨等方面加強淬煉,全面提高政治鑒別力、專業駕馭力、學術鑒賞力。在這方面,應完善期刊負責人和從業者的教育培訓和交流機制,加強辦刊經驗交流和各類業務研修。

期刊運營專業化,是指法學期刊的編輯出版、推廣推送、營銷發行按照市場機制和規律進行專業化運營,擴大期刊學術和社會影響力,提高期刊經濟和社會效益。大多數法學期刊處在“吃皇糧”體制的庇佑之下,開辦經費由主管主辦單位承擔,沒有財務方面的后顧之憂,專業化、市場化運營的意識較為淡薄。相反,一些時政性、大眾性報刊,由于有經濟效益考核指標的約束,更為注重組建專業化的營銷發行隊伍,采取商業化手段擴大發行量和影響力。在國內外期刊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背景下,即使是不以營利為目標的法學期刊,在注重刊物內涵和品質建設的同時,亦應加強期刊運營模式創新,擴大刊物的受眾面、知名度和引證率。

二、推進法學期刊品牌化發展

品牌化是期刊市場流行的競爭策略,是法學期刊建設的主基調。新時代中國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迫切需要一批在國內和國際期刊市場上有競爭力和美譽度的法學名刊,形成有學術引領力、穿透力、影響力的法學名刊集群。何謂品牌期刊,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試圖從學術組織力、創新引領力、人才凝聚力、智庫貢獻力4 個方面界定名刊的標志性特征。

一是提升學術組織力。學術期刊不只是一個來稿選登的論文發布平臺,而是現代知識生產的重要組織者。特別是當今學術市場是典型的買方市場,學術期刊處于優勢地位,對于學術研究議題設置具有很強的引導力、規制力、塑造力。法學期刊的學術組織力,就體現為通過欄目策劃、選題策劃、組稿約稿,引導專家學者圍繞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投稿撰稿,產出社會所期望的公共理論產品。

二是提高創新引領力。學術期刊是現代知識創新的發動機。法學期刊可以通過主動策劃和設計研究議題,引導專家學者進行創新性學術研究,推動法治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比如,法學期刊通過引導專家學者聚焦習近平法治思想原創性貢獻,深入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原創性概念、判斷、范疇、理論,從而推動中國和世界法治理論的創新。又如,通過引導專家學者聚焦數字法治文明新形態,深入研究數字立法、數字執法、數字司法、數字法律監督、數字法律服務場景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提出可操作可執行的方案措施,從而推進數字法治實踐創新。

三是提升人才凝聚力。法學期刊具有發現、培養、團結、服務法學專業人才的功能,為法學專業人才發表研究成果、展現才華智慧提供廣闊舞臺。法學期刊可通過主辦各類學術研討會,在面對面的學術對話、理論交鋒中發現人才,在組織論文撰寫、指導論文修改中培養人才,推動優秀法學人才特別是優秀青年法學人才脫穎而出。應更加注重與作者的深度交流,在審稿、編稿、校稿環節及時向作者反饋評審意見,和作者共同研究修改完善文稿的思路對策,讓作者與期刊打交道的過程成為鍛煉提高研究能力的過程。

四是提升智庫貢獻力。每個法學期刊都是一個法治智庫。法學期刊通過聚焦黨和國家的法治戰略部署,組織專家學者圍繞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研究,產出破解法治難題困境的研究成果,這是期刊智庫功能的重要體現。在此基礎上,法學期刊還可以組織專家學者以期刊論文為基礎撰寫資政報告,通過各種渠道報送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決策參考,打造名副其實的法治智庫。不少法學期刊充分運用主管和主辦單位的智庫通道,完善期刊論文轉化應用機制,推動高質量研究成果轉化為智庫成果,正在成為新時代法治智庫體系的新生力量。

三、推進法學期刊集群化發展

集群化作為國際學術期刊發展的重要趨勢,體現為眾多期刊以契約形式自愿組合為或緊密或松散合作的期刊群。國外學術期刊集群化發展的實踐表明,一定規模的期刊集群化集約化,有利于提高期刊出版效率和經營效益,進而提升期刊集群的宣傳推廣效果?!?〕參見王維、黃延紅、任勝利:《國際出版機構期刊集群化發展及啟示》,載《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1 年第5 期,第598 頁。中國期刊要在國際期刊市場上贏得與中國大國地位相匹配的份額,就不能只靠少數幾個期刊單槍匹馬殺入,而必須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期刊航母群?!斗睒s發展意見》 強調“推進集群化集團化建設”,提出“開展學術期刊集群化發展試點,以優質學術期刊為龍頭重組整合資源,建設一批導向正確、品質一流、資源集約、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學術期刊集群”?!?〕同前注〔2〕,第4 頁。

目前,中國科技期刊集群化發展取得了較大進展,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 出版科技期刊近500 種(SCI 收錄逾百種),中華醫學會雜志社出版醫學類期刊190 余種,有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構建了有色金屬領域68 種期刊協同辦刊模式?!?〕參見劉冰:《面向世界一流:中國科技期刊集群化發展現況與突破》,載《中國出版》 2021 年第6期,第15-19 頁。相比較而言,中國眾多法學期刊是由各部門各單位分別創設、出資和管理的,形成了各自辦刊、各自為戰的分散化運營格局。雖然法學等社科期刊難以完全復制科技期刊的集群化模式,但適度的集群化有利于提高中國法學期刊的行業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按照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原則,法學期刊集群化發展可以在不同維度和層面上推進。一是以法學院校所為單位,推進法學期刊集刊的集約化經營。目前,不少法學院校所主辦了2 家以上法學期刊集刊,可探索統一辦刊思想、統一辦刊模式、統一編排標準、統一出版發行,形成集團化優勢和規?;?。二是以打造中國法學期刊航母群為宗旨,推進英文法學期刊的集團化發展。我國法學期刊建設的當務之急,是打造一批有國際話語權和競爭力的英文法學期刊。在這方面,可由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出版機構牽頭,將國內機構創辦的英文法學期刊加以整合,并根據需要創設新的英文法學期刊,形成全面反映中國法學研究成就、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英文法學期刊集群。三是以提高法學期刊行業影響力為目標,推進中文法學期刊的協同化發展。在行業機構的指導和推動下,遵循編輯和出版經營分開原則,期刊編輯工作由各雜志社負責,出版運營工作由出版平臺負責,逐步推動期刊的編排、出版、發行、評價等環節一體化協同化,提高行業聲譽和效率。

四、推進法學期刊數字化發展

數字化是數字時代學術期刊發展的應有之義,包括從稿件采編到出版傳播再到監測評價的全過程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斗睒s發展意見》 要求:“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堅持一體化發展,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選題策劃、論文采集、編輯加工、出版傳播的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升級,探索網絡優先出版、數據出版、增強出版、全媒體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苯陙?在數字化時代潮流的裹挾之下,法學期刊數字化進程持續推進,但與科技期刊相比有不小差距,仍需要加快推進。

一是期刊采編數字化。這就是,加快升級完善期刊采編系統,推動投稿、評審、編校全流程移動化、智能化,提高采編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采編數字化,既要便利于作者,更要便利于編輯。數字采編技術的深度應用,應幫助期刊編輯全面檢索國內外相關主題的研究成果和文獻資料,深入把握國內外研究進展和前沿動態。特別是在編校過程中,采編系統應具有較高的智能輔助功能,幫助編輯更精準更高效地對文稿進行審查把關、修改加工。

二是期刊出版數字化。這就是,借助于專業化數字出版平臺、用戶信息平臺、數字教育平臺,推行網絡優先出版、數據出版、增強出版、全媒體出版等新型期刊出版模式。數字化期刊的優勢,不僅在于以數字化形式刊載論文,更在于以多元化形態出版論文。數字化期刊可以給每篇論文加載大量圖表、圖像、音視頻等關聯信息,還可以附加資料鏈接、存檔、保存、遷移等機制,從而擴展論文內容的豐裕度、細粒度?!?〕參見彭?,B、張曉林:《國際學術期刊的數字化發展趨勢》,載《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3 年第6期,第1034 頁。目前,大部分法學期刊借助于中國知網、北大法寶等數字出版平臺,實現了紙質版論文的網絡首發,但還未采用增強出版、全媒體出版等新型出版形式。

三是期刊傳播數字化。這不僅體現為通過數字出版平臺、期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將期刊論文快速便捷地傳送到用戶那里,更重要的是根據用戶的閱讀偏好和使用需求提供各種衍生的數據服務,從而增強期刊親和力和用戶忠誠度。各法學期刊普遍注重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期刊數據庫向讀者及時推送論文,但支持讀者個性化閱讀等智能化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四是期刊評價數字化。期刊數字化發展推動了期刊及其論文評價機制的革命性變革,即從專家的主觀評價到多元量化指標的客觀評價。在數字化閱讀環境下,期刊論文會被用戶閱讀、下載、轉載、推薦、標記、評論等,這些“使用行為”都可被跟蹤、記載、統計,使得論文影響力分析指標從引證率、下載率拓展為更多的量化指標,從而形成新的更為全面和客觀的期刊及其論文的評價機制?!?0〕參見同上注,第1036 頁。

五、推進法學期刊國際化發展

國際化是中國學術期刊提升國際話語權和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不過,相比較科技期刊,法學等社會科學期刊國際化的難度更大,堵點更多。首先,法學期刊以中文刊為主,在國際上傳播遇有語言的障礙。其次,法學的意識形態屬性較強,法學期刊論文在國際上傳播面臨法治意識形態的隱性壁壘。因此,中國法學期刊應有針對性破解國際化之路上的難題困境。

一是創辦外文或或雙語法學期刊。從科技期刊看,中國英文科技期刊在國際學術交流中起著主力軍作用,影響力呈快速增長之勢。從2016 年至2020 年,中國英文科技期刊的國內外被引頻次、刊均被引頻次均呈增長趨勢,國內外總被引頻次年均增長率為15.03%,刊均被引頻次年均增長率為10.35%?!?1〕參見《數說2021 年中國科技期刊發展概況| 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2)》,載網易網2023 年6月28 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A2FS180511DCTQ.html??傮w而言,中國法學界主辦的外文法學期刊數量偏少,與中國法學研究和教育大國的地位不相稱?!吨袊▽W》 《法學》 兩家刊物為中英文雙語期刊,《中外法學》《法學家》 等刊物每年出版一期英文刊。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校法學機構與國外機構合作出版The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等英文期刊?!斗▽W教育意見》 提出,支持外文法學學術期刊發展。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中國法學界應加強外文法學期刊建設,提高外文法學期刊辦刊水平,提升國際知名度和論文檢索率。

二是提升法學期刊開放辦刊水平。無論是外文法學期刊,還是中文法學期刊,都要提升開放辦刊水平?!斗睒s發展意見》 提出:“支持學術期刊根據發展需要選聘海外共同主編,適度增加編委會國際編委比例,充分發揮海外共同主編和國際編委在組稿、審稿、推介等方面的支持作用。鼓勵中文學術期刊提供論文英文長摘要、外文學術期刊提供論文中文長摘要,加強期刊外文或雙語學術網站建設?!薄?2〕同前注〔2〕,第4 頁。這些倡導性要求都適用于法學期刊。對于中文刊來說,可通過建設英文學術網站、提供論文英文長摘要等方式推進國際化傳播。

三是開拓海外法學期刊市場。中國科技期刊出版機構在開拓國際市場上已有成功的探索?!斗睒s發展意見》 提出,“支持大型學術期刊出版機構、學術期刊數據庫提高國際化運作程度,擴大海外用戶數量,提高市場開拓和競爭能力”,“鼓勵支持有條件的期刊出版企業設立海外分支機構,開展本土化運營”?!?3〕同上注,第5 頁。法學期刊的努力方向,主要是擴大在SSCI 和AHCI 等國際期刊檢索庫的收錄比例,增加海外用戶數量。

可以預期,隨著中國從法治大國邁向法治強國,中國法學期刊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中國法學期刊界應當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在法學期刊專業化、品牌化、集群化、數字化、國際化建設上走出一條新路,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法學期刊集群。

猜你喜歡
法學專業化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的分類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科技期刊”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科技期刊的分類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法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