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期里程與百年期許
——寫給《清華法學》

2023-03-09 21:15車丕照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清華法學原主編
清華法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法學院社會科學清華

車丕照(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清華法學》 原主編)

你現在翻開的是一本第100 期的《清華法學》。

盡管依舊是一份年輕的法學雜志,但也可以稍微放緩一些腳步,來做一點反思,做一些遐想。

十七年前,當我們院班子幾個人代表清華法學院去教育部辦理創刊相關手續時,接待我們的同志坦言,他也不確定如何辦理各項程序,因為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受理過新辦雜志的申請了。然而,雜志的一切籌建工作都進展得十分順利?!肚迦A法學》 在人們的期待中呱呱墜地了。年輕的清華法學院(盡管院史會追溯到20 世紀20 年代) 有了更為稚嫩的《清華法學》。不敢有絲毫怠慢,清華法學院的首任院長、著名法學家王保樹先生擔任了她的首任主編。從此開啟了《清華法學》 的行進歷程。十幾年后,《清華法學》 已經成為法學界、法律界的一份令人矚目的雜志。一位法學界的權威人士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說道:“當下有兩個‘清華法學’ 現象,一個是‘清華法學院’,另一個是‘《清華法學》 雜志’。都是在短期內得到快速發展?!?/p>

《清華法學》 的快速發展,首先得益于她所處的時代。在她誕生前的30 年,一場追求法治的社會變革已經蔚然成風。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就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1997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到2010 年要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1 年3 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其工作報告中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2012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 年10 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要求。在《清華法學》 誕生后的多年中,中央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日加重視,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16 年5 月17 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5·17”講話),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增添了干勁??梢哉f《清華法學》 的誕生與成長是恰逢其時。此為天時。

其次,《清華法學》 的誕生地在清華,血脈源自清華。這不是在炫耀《清華法學》 的根紅苗正,相反,這意味著《清華法學》 的辦刊人必須付出更多的汗水,才能使《清華法學》 無愧于清華的聲譽。在戴著(也許應該說是“被戴著”) 清華的光環的同時,《清華法學》 也承受著沉重的壓力。當然,清華精神、清華作風和清華資源也都一直在滋養著《清華法學》。在這樣的環境下,《清華法學》 沒有理由不辦得更好一些。清華法學院復建后,校領導曾問過法學院院長:你們能把清華法學院辦成一個什么樣的法學院? 院長知道校領導是在關心清華法學院未來的名次,于是思索片刻,回答說:“辦成一個與清華大學地位相稱的法學院?!边@實在是一個睿智的回答。一所大學的院系在社會上的地位終歸要與這所大學在社會上的地位相當。法學期刊也是如此。我們只需大概地瀏覽一下法學期刊的名錄,就可以看到這一點?!肚迦A法學》 出自清華,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此為地利。

逢天時,占地利,《清華法學》 辦刊人自然更是不敢懈怠。十七年來,主編、副主編進行了多次調整,責任編輯團隊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無論人員如何變化,《清華法學》 的辦刊宗旨不變,工作作風不變,期刊品味不變。在期刊編輯部,從責編到主編全部由法學院教師兼任。雖然近乎義務勞動,但編輯部特有的工作氛圍吸引著大家。為《清華法學》 工作使我們有機會體驗到大學教書生涯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方式。有時我們會為了一篇稿子能否刊用而爭得面紅耳赤,但從不擔心會由此而心生芥蒂。此為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清華法學》,陪伴她走過了100 期。

站在《清華法學》 100 期的時間點上,我相信她未來的100 期一定會辦得更加出色。

辦一份優秀的期刊,就應該與作者、讀者共同努力去探求真理。習近平總書記在“5·17”講話中指出,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參見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6 年5 月17 日),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3 頁。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觀察世界的立場和方法,但并未窮盡所有真理。作為一份法學期刊,就應該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以推進人類文明為使命,結合當代中國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推動法學理論的創新,推動人類社會的躍進。

辦一份優秀的期刊,就應該與作者、讀者共同探索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的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5·17”講話中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加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分析研究,加強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參見同上注,第21-22 頁。作為一份法學期刊,就要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讓法學理論從象牙塔中走出來,服務于黨的事業、國家利益和人民福祉。

辦一份優秀的期刊,就應該為人才培養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5·17”講話中指出,要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構筑學生、學術、學科一體的綜合發展體系。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程,著力發現、培養、集聚一批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勇于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一批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參見同上注,第27 頁。作為一份法學期刊,就應該營造一種平等、健康、活潑和充分說理的學術氛圍,在推動法學理論創新的過程中,在解決現實法律問題的實踐中,注重法學人才的培養,加強法律人才隊伍建設。

站在《清華法學》 100 期的時間點上,我們不僅可以前瞻《清華法學》 的下一個100 期,我們還可以遠眺《清華法學》 未來的100 年。迄今為止,我國似乎還沒有歷經百年的法學期刊。東吳大學1922 年創辦的《法學季刊》 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大學法學期刊。2023 年2 月,我應邀出席了由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蘇州大學期刊中心共同主辦,《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 編輯部承辦的“紀念《法學季刊》 創刊100 周年暨新時代法學期刊高品質發展研討會”,了解到,自1922 年4月創刊,到1941 年1 月刊印最后一期,《法學季刊》 共刊印了72 期。王寵惠、吳經熊等執教東吳的法學名家都在《法學季刊》 發表過有份量的論文。由于東吳法學院是近代中國比較法學的重鎮,其創辦的雜志具有明顯的全球視野、開放取向和批判精神,成為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大學法學學術期刊。遺憾的是,受當時各種條件的限制,這份百年前創刊的法學雜志只存續了不到20 年。

雖然尚未發現我國有歷經百年的法學期刊,但走過百年歷程的非法學類社科期刊確是有的,其中首推的應該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3 年10 月20 日創辦的機關刊物《中國青年》。該雜志是“五四”之后最早提倡“革命文學”的刊物之一?!吨袊嗄辍?積極引導廣大青年關心社會現實,接近工農群眾,投身革命斗爭?!?〕參見《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 年版,第1271 頁。惲代英、肖楚女、林育南、任弼時等著名共產黨人都曾先后在該刊擔任編輯。1948 年復刊之后,《中國青年》 在鼓舞青年人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先后推出雷鋒、王杰這樣一些影響了我國幾代人的英雄人物?!拔幕蟾锩苯Y束后,《中國青年》 又最早為“四五”事件平反發聲,并發起了一場影響廣泛的“潘曉之問”的大討論,有力地推動了當時的思想解放浪潮?!?〕參見黃東英:《〈中國青年〉 在第一次國內革命中的讀者定位》,載《編輯學刊》 2014 年第1 期,第76 頁?!肚迦A法學》 若想辦成百年期刊,也許可以從《中國青年》 身上獲得啟迪。

說到《中國青年》,很容易會聯想到《新青年》。這份一百多年前創辦的刊物,雖然只生存了11 年,但卻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她所刊載的那些優秀的作品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舊陪伴在我們身邊。1918 年11 月,李大釗在《新青年》 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 和《Bolshevism 的勝利》 等文章,較早地引進并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思想。1919 年“五四運動”之后,《新青年》 逐漸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1923 年6月改為季刊的《新青年》 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性機關刊物。主編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 的中文歌詞在《新青年》 上首次發表。除了李大釗發表的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之外,在《新青年》 上刊發的其他許多文章也都深刻地影響了我國幾代人。例如陳獨秀的《〈新青年〉 罪案之答辯書》 《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 《憲法與孔教》 《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 《駁康有為共和平議》 《復辟與尊孔》,魯迅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我之節烈觀》 《狂人日記》 《孔乙己》 和《藥》 等?!缎虑嗄辍?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同時,還就孔教問題、道德問題、婦女問題、婚姻問題、個性解放問題等進行深入的討論,為中國即將發生的偉大社會變革提供了思想和輿論上的支持。

由此看來,百年期刊固然值得追求,而百年佳作更是值得期許。一篇優秀的作品應該經得起時間的消磨。10 年、50 年、100 年之后還有人閱讀,還能引人思考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有人說,當下的中國是一個格外注重評估考核的國度,各種評估考核滲入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角落。學術期刊也難置身其外。不是說對期刊的考核和評比沒有必要,也不是說各種評比指標都不科學,只是覺得雜志的后面緊緊地跟著“監工”,會影響將全部心思放在遴選優秀文章上。何不將考核的目光放得長遠一些,讓歲月對雜志所刊發的文章進行篩選,加以淘汰。如果你刊發的文章在50 年后還有閱讀價值,這篇文章就可以與1978 年5 月11 日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媲美;如果你刊發的文章在100 年后還會給人以啟發,這篇文章就可以與1918 年11 月發表在《新青年》 上的《庶民的勝利》 比肩;如果你刊發的作品在200 年后還會有廣泛的讀者,這份作品就可能具有《紅樓夢》 般的價值;如果你刊發的作品可以歷經千年而仍然受人喜愛,那就堪比優秀的唐詩宋詞;更有偉大的經典經得起2000 年風雨的沖刷而不褪色,例如《史記》?!肚迦A法學》 或許可以朝著這樣的方向努力。

猜你喜歡
法學院社會科學清華
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簡介
砥礪奮進中的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
蘭州大學法學院簡介
砥礪奮進中的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
《云南社會科學》征稿征訂啟事
《河北農業大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喜報
清華十《四時》中一種特殊寫法的“中”字
清華簡第八冊《心是謂中》補說
騎行上清華
清華,北大,我來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