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印刷色彩課程教學方法創新路徑研究

2023-03-11 09:49李文靜中山市建斌職業技術學校
流行色 2023年12期
關鍵詞:色相印刷色彩

李文靜/中山市建斌職業技術學校

0 引言

印刷工業是現代產業集群中的重要一環,而任何色彩通過紙質媒體接觸大眾均需要通過印刷實現,中職印刷色彩課程正是為了實現色彩印刷而設立,是整個印刷色彩專業的重要內容。作為培養印刷產業人才的重要課程,當前中職印刷色彩課程的效果不能令人滿意,為此需要分析問題,從教學方法入手開展創新,提升其教學效果。

1 中職印刷色彩課程的意義

1.1 色彩在印刷中的作用

印刷品的色彩在不僅能夠提升其美觀度,還能夠傳達信息、引起共鳴,從而增加印刷品的價值。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一是吸引注意力:色彩是吸引人眼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鮮艷、明亮的色彩能夠迅速吸引人們的目光,使印刷品在眾多信息中脫穎而出,引起人們的興趣和好奇心。二是表達情感和意義: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和意義,能夠通過色彩來傳達特定的情感和意義。例如,紅色常常被用來表達熱情、活力和愛情,藍色則常常被用來表達冷靜、穩重和專業。三是強化品牌形象:特定的色彩能夠與特定的品牌形象相匹配,增強品牌的辨識度和記憶度??煽诳蓸返募t色和白色相間已成為其標志性的品牌色彩。四是傳遞信息和引起共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色彩具有不同的含義和聯想,因此可用于傳遞特定的信息和觸發特定的情感共鳴。五是增加印刷品的價值:合理的色彩搭配和運用,使得印刷品呈現出更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提升印刷品的整體品質和價值。

1.2 印刷色彩課程在中職印刷專業課程體系中作用

2 中職印刷色彩課程現存問題

2.1 內容分級不明顯,對中職學生不友好

色彩課程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需求,將內容進行分級,從基礎到高級逐步推進。然而,現實情況是,當前中職印刷色彩課程內容直接照搬高等教育的教材,過于深入和復雜,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和掌握。這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佳。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水平相對較低,基礎知識不夠牢固,他們通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如果課程內容過于深入和復雜,對學生來說,壓力較大,無法跟上教學進度。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會降低他們的學習效果。此外,中職學生的實際需求與課程內容的復雜程度不匹配。中職印刷專業的學生主要是為了將來從事印刷行業而學習色彩課程,他們更需要的是實用的技能和知識,而不是過于理論化和抽象的內容。當前的課程內容過于深入和復雜,與實際工作需求脫節,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

2.2 教學內容與時代脫節

隨著數字印刷技術的廣泛應用,色彩管理在印刷行業中變得更加重要。色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各種設備和系統之間的顏色匹配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不同色彩空間需要進行參數轉換,且不同色彩空間的色域各不相同(圖1)。讓電腦或者設備中的2D 平面的顏色完整地傳遞到現實產品的顏色,實現所見即所得,色彩管理必不可少。然而,部分教材和教學內容仍然側重于傳統的印刷工藝和色彩理論,沒有充分涵蓋數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技術和方法,比如ICC 色彩管理系統、色彩校準、色彩配置文件、色彩管理軟件、色彩測量儀器等。網絡印刷和電子出版等新興領域對色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跨媒體一致性、色彩適應性、色彩可控性、色彩標準化、色彩交互性等內容。然而,部分教材和教學內容沒有及時跟進這些變化[1],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無法適應現代印刷行業的需求。

圖1 不同色彩空間的色域

3 教學方法創新

3.1 引入情境教學法,加強色彩基礎知識教學

印刷色彩課程中引入情境教學法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色彩知識及其應用效果,從而克服色彩基礎知識過于枯燥且與學生生活環境脫節的問題。將色彩基礎知識融入實際情境,學生得以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應用知識,建立起完整的色彩知識體系,提高色彩相關知識的學習效果和應用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印刷公司的設計師,為一本時尚雜志設計封面。在這個情境中,學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應用,以及如何運用色彩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學生首先需要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純度。不同的色相學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選擇不同的色相、明度和純度來設計封面,利用色相推移、明度推移和純度推移等色彩實驗觀察體會色彩的三要素。

零散的色彩知識不利于在印刷工作中應用,教學中教師需要強調知識體系框架,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色彩知識體系。[2]例如,針對色相,分別介紹不同色相環,如牛頓色相環、伊頓色相環(圖2)、蒙塞爾色相環、奧斯特瓦爾德色相環(圖3)。針對色彩的三要素之間的關系,可引入蒙塞爾色立體、奧斯特瓦爾德色立體,并講解色相環與色立體之間的聯系、色彩的分類和特點。[3]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和理解這個框架,更好地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提高學習效果和應用能力。

圖3 奧斯特瓦爾德色相環

上述內容均為色彩搭配的鋪墊,色彩學習與應用的關鍵仍然是色彩搭配。教師可帶領學生觀察并制作不同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面積對比、冷暖對比等色彩搭配內容,體會不同的色彩對比與基調對畫面的整體效果,并從中選擇最能符合時尚雜志讀者心理期待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色彩基礎知識,還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提高學習效果和應用能力。

利用情境教學,加強色彩基礎知識教學和強調知識體系框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成績。

(5) 模型單元選擇。為使模型能夠盡量反映實際結構的受荷特性,結合ABAQUS有限元軟件中相應單元特點[14-15],在模型中主要涉及了兩種單元:

3.2 利用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色彩管理實驗

色彩管理實驗不是一個人能單獨完成的,正如現代印刷產業每一個環節都有關聯方,印刷色彩課程中應用小組合作模式本質上是對中職學生未來的就業環境進行模擬。本文以色彩管理實驗為例,演示如何應用小組合作模式。

實驗目的:明確實驗的目的,例如了解色彩管理在不同設備中的應用,掌握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小組組成: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由3—5 名學生組成。確保每個小組都有一定的多樣性,包括不同的技能和背景。

實驗設備:掃描儀、數碼相機、顯示器、數碼打樣機和印刷機。實驗前需要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準確性。

實驗步驟:指導學生按照色彩管理工作流程進行實驗。首先是掃描儀的色彩管理實驗,學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掃描儀掃描相同的原始圖像,并比較掃描結果的色彩準確性和一致性。然后是數碼相機的色彩管理實驗,學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數碼相機拍攝相同的場景,并比較照片的色彩還原效果。依此類推,進行顯示器、數碼打樣機和印刷機的色彩管理實驗。

數據分析和討論: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記錄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并討論,分享實驗經驗和心得體會。注意比較不同設備的色彩管理效果,討論原因和改進方法。

實驗報告和展示:學生撰寫實驗報告,總結實驗過程和結果。他們可以展示實驗數據、分析和討論的結果,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思考。

小組合作開展色彩管理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實踐,深入了解色彩管理的原理和應用,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小組合作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培養他們的溝通和協作能力。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在不同設備的色彩管理,要點不同。主要涵括以下幾方面:掃描儀的色彩管理實驗,確保掃描儀的校準和配置正確,包括分辨率、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間等;數碼相機的色彩管理實驗,確保數碼相機的設置正確,包括白平衡、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間等;顯示器的色彩管理實驗,確保顯示器的校準和配置正確,包括亮度、對比度、色溫和色彩空間等;數碼打樣機的色彩管理實驗,確保數碼打樣機的校準和配置正確,包括色彩模式、色彩空間和打樣參數等;印刷機的色彩管理實驗,確保印刷機的校準和配置正確,包括墨水配方、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間等。需要注意的是,每經過一道工序,均需要比較處理結果的色彩準確性和一致性,分析其色彩還原效果,如有不足,應進一步深究其原因與改進方法。

3.3 開展校企項目合作,引入前沿內容

在色彩印刷課程中開展校企合作,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實踐和前沿技術。開展校企合作的手段有以下幾種:組織學生參觀印刷企業,組織實習實訓,邀請專家開辦講座。筆者認為校企合作的最重要內容是項目合作:讓中職學生參與印刷企業的印刷項目,將項目合作作為印刷色彩教學課程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項目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如色彩管理、印刷調試等,學習和應用色彩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并在項目中接觸、了解前沿內容。[4]

例如,當前是網絡時代,教師可在校企合作與企業專家共同向學生講解網絡印刷和電子出版對印刷色彩提出的新要求,并在項目合作中讓學生體會。相關要求包括:其一,跨媒體一致性。在網絡印刷和電子出版中,需要確保在不同媒體上呈現的色彩一致性。由于設備和平臺的不同,色彩的顯示可能存在差異。因此,色彩管理需要考慮如何在不同設備和平臺上實現一致的色彩呈現。其二,色彩可控性。在網絡印刷和電子出版中,色彩管理需要提供更多的色彩控制選項。用戶可能希望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調整色彩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等參數。因此,色彩管理需要提供靈活的色彩調整功能,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其三,色彩標準化。網絡印刷和電子出版中,色彩管理需要遵循國際色彩標準,以確保色彩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常見的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色彩管理系統提供了一種標準化的色彩管理方法,可以在不同設備和平臺上實現一致的色彩呈現。其四,色彩交互性。在網絡印刷和電子出版中,色彩管理需要與用戶的交互性更強。用戶可能希望通過調整色彩來實現特定的效果或表達特定的情感。因此,色彩管理需要提供直觀、易用的界面和工具,以滿足用戶的交互需求。上述這些色彩管理的新需求如果是在教室中講解,勢必讓學生難以掌握要點。

又比如,當前非常先進且備受青睞的多色廣色域技術,是通過六色或是七色分色印刷實現的。對于包裝產品類印刷,專色越來越多,印刷生產效率不高,浪費很大。引入六色或是七色分色印刷,即可大幅提高調配專色和洗車換墨的效率。對于擁有RGB 色彩原圖的印刷用戶,多色廣色域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還原原圖的色域和顏色,實現遠超四色印刷的效果,這項技術又稱作高保真技術。然而,這項技術對于設備的要求較高,首先是六色或是七色以上的印刷機,其次需要采購昂貴的多色分色系統。此外,各種配套的條件也必不可少,相應的色彩測量儀器、FM 加網技術設備也必不可少,還需要專職色彩管理人員,質量可靠的物料。這些條件較為苛刻,中職學校難以具備,要想接觸這類前沿內容,學校唯一的途徑是通過與企業展開項目合作,并在項目合作中拓展學生的眼界,了解行業狀態,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4 結語

中職印刷色彩課程是中職印刷專業的重要課程,然而當前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筆者認為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予以改進:引入情境教學法;利用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色彩管理實驗;通過校企項目合作,引入前沿內容。當然,相關教學輔助手段也值得教師進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可開展教學評估與反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猜你喜歡
色相印刷色彩
神奇“印刷”術
蘇聯八色相環由來考述
——兼論八色相環的內涵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高效液相色譜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色相、心相與舞臺造型——民國京劇批評中的“扮相”品評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