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關于培育核心價值觀重要論述的基本要義、理論境界、實踐圖景

2023-03-12 01:55欒云鏹李前進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價值觀核心價值

欒云鏹,李前進,2

(1.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南京 210023; 2.南京新時代發展研究院,南京 210046)

一、導言

人類社會有共同價值,亦有獨特價值;有共通價值,亦有具體價值?!昂诵膬r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1],承載著一個民族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追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關系到舉什么旗以及走什么路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兩個大局”出發,就如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了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系統性、理論性認知,成為新時代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動方略。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2],這種無聲的力量貫穿于中國化現代化各項事業中,在公民道德建設和思想文化建設中起著引領性作用。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核心價值觀重要論述的基本要義

(一)論述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還是一個重大實踐問題,它的提出契合我國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時代特征?!叭齻€倡導”的認識階段體現我們對核心價值認識的新自覺和新高度[3],以“國家—社會—公民”相互支持的價值結構明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基本要求,承載社會主義根本屬性的價值內核,體現強基固本和精神引領的雙重價值定位,彰顯從民族性到世界性的價值張力[4]。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最深沉持久的力量來源

人無德則不立,國無德則不興。一個國家的發展總是需要建立在某種共同(共通)的價值追求之上,一個民族長久地凝聚除了相似的語言文字、文化傳統、歷史沿革和生活習俗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價值體認,以價值體系作為連接彼此的紐帶。離開互認的核心價值觀便會莫衷一是,失去基本的交流基礎,難以維系。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幾經磨難而頑強屹立,就在于我們民族有一以貫之的核心價值觀,這是新時代我們迎難而上,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底氣所在。核心價值觀是每個時代精神的縮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當代中國精神的文化內核和精神寄托,集中體現著全社會對是非、善惡、曲直等問題的價值判斷標準,是全體人民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多股力量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深沉的力量”[5]168。凝聚全社會的力量意志,必須有一套形成廣泛共識的價值觀,與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相適應。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僅物質上要富裕,還要精神上富足,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式提出為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發展現代化社會,培育現代化公民提供了根本價值遵循。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發展的重要穩定器

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有效整合多元社會意識,這直接關系到社會秩序的維護和社會系統的運行。倘若缺乏相對一致的價值體系,尤其是社會成員缺乏對價值執行標準或普遍行為準則的價值認同,那么社會便會陷入混亂和失范的狀況。中國古代先賢提出了以“仁義禮智信”“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為主要內容的價值觀,為封建君主治國理政提供精神支持。西方國家在反封建的斗爭中形成了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價值體系,形成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馬克思主義的出現猶如壯麗日出,致力于為人類社會尋找出路,“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6]。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帶領人類開辟歷史的新紀元,給人類價值體系認識史上帶來一場偉大變革。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7],中國的歷史進程從根本上發生了重大轉變。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阿拉伯之春”“烏克蘭危機”等事件頻繁登場,少數西方國家不遺余力對社會主義陣營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以此達到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的圖謀?!爸袊且粋€超大國家,共產黨是一個超大政黨,中國發展面臨一個超大環境,我們處在一個超大變革過程中?!盵8]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普世價值、極端個人主義、信仰迷失等現象,都是轉型時期社會價值危機的表現形式?!昂诵膬r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一些國家出現的政權更迭、社會震蕩等嚴重問題折射出核心價值的松動,教訓十分深刻。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內外部環境顯得復雜而嚴峻,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這項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的基礎性工程[9]顯得極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輿論陣地一旦突破,其他防線就很難守得住”,“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余地,必須取得全勝”[10]。對此,掌握意識形態安全主動權必須同各種錯誤思想作斗爭,“要在斗爭的風雨中間,鍛煉自己,發展自己,擴大自己的陣地”[11],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毫不動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12],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做強做大網絡正面宣傳,捍衛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養人心、滋養社會。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靈魂和重點

文化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核心價值觀是文化的重要反映,體現為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決定文化方向和性質的深層要素。有學者指出,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主要資源,更為迫切地需要完善政治意識形態,獲得富有競爭力的政治價值體系以此平衡西方社會的價值體系,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關于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以大眾化的話語代替了政治化的辭令,講了很多老祖宗沒有講過的新話,因而更有利于整合黨的主流意識形態。他從中國精神的角度以核心價值觀揭示中國精神的內涵,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從民族精神的角度,以漁夫出海需要依靠漁船的比喻,強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由核心價值觀來承載的”[5]168;從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看,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理想信念高于天,精神上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首先就是要凈化黨員思想認識。全黨必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13];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以文化復興涵養民族復興,強調價值體系建設要“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不斷提高國家治理能力,使其走向現代化;從培育民族復興時代新人的高度,強調“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祖國下一代心中生根發芽、真正培育起來”[14]。此外,黨在百年奮進道路中形成的偉大精神不僅凝聚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直觀反映,同時是中國精神走向現代化的生動體現。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帶領廣大黨員干部重溫黨史中的偉大精神,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并多次表彰先進,勉勵充分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引導廣大人民向模范學習,傳承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二)揭示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層動因

1. 目標導向:凝聚思想價值共識的具體依托

核心價值觀作為全體人民的最大公約數,蘊含著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雄偉目標,這是宣傳思想戰線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根本使命。當今中國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世界范圍內多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在開放的環境下維護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的任務顯得更為艱巨。在思想交融,矛盾頻發的背景下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等關系需保持頭腦清醒,富有戰略定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引領,“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5],在先進文化的浸潤中實現精神富有,最終走向精神富裕。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其視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黨的百年思想政治工作也總是圍繞人、走進人、服務人,堅持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建設工作“兩手抓”“兩手硬”。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執政規律、建設規律認識不斷得以深化的理論結晶都集中體現在對國家建設、社會建構、公民道德等問題的思考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了“三位一體”強國目標;十二屆六中全會提出“四有公民”任務;十四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十八大正式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大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專門用“全程踐行”突出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空范圍,讓其融入法治、社會、生活中,為建設文化強國、堅定文化自信提供思想價值引領?!皥猿肿屰`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體人民的行為自覺”,既上承中華民族的百年奮斗史,又下啟“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體現了國家總體發展中人民對建功時代的強烈呼喚,直指人心、簡潔明了、振聾發聵,匯聚起凝聚價值共識的強大精神力量。新征程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成為全新課題,培育新人的時代話語又蘊含著意識形態工作的新資源和新條件,具有更加顯著的傳播價值。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加速演進的時代大勢下,我們更應該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和感召力筑牢全體人民思想價值根基,旗幟鮮明講政治,拿出干事創業的熱情,深入學習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刻把握人民對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出的常新、常變的時代特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培育人的神圣職責,更好地滿足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將每個人的分力整合為全社會的合力。

2.人的發展:全面提升公民素質的實踐表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不僅包括人的素質結構、精神風貌和時代使命等事實性陳述,而且將選擇、規范、命令等價值性判斷置入其中,形塑人的思想品質,從深層次涵養國家和人民的精神氣度。人的動機行為并非純粹的本性使然,“他們是由我們所選擇的人的形象所決定的”[1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是通過滿足和引領人的現實性需求實現的,為人的思想意志提供強烈的精神導向性,人與人通過彼此間的交流分享,生產出一種歸屬感和集體感[17]最終使人得以成為歷史活動的主體。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道德認同,擺脫人的主體性困境?,F代性的核心特征是人主體性的增強。中國傳統社會是共同體的社會組織模式,“我”與他者在社會共同體中構成意義的投射,因為有他人的存在,所以感受“我”的存在,每個人在這種共同體中感受到“所在”和“所是”,找到自身的歸屬感,并且尋求與外界的秩序?,F代性的不斷推進使得中國社會的主體化傾向日漸明朗,為人的主體意識覺醒提供思想奠基。其中有少部分人從社會共同體中脫離,與公共性相悖的“離群索居”使他們的價值選擇多元化,陷入自我懷疑的認同危機。人作為社會中的人,總是追求社會的歸屬感,個體總是企圖通過正確認識自身和周圍世界尋求自身精神世界的慰藉,以確證主體身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化體系中最深沉的精神要素,將民眾和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幫助定義一個社會所支持和所反對的東西”[18],對人的形象塑造具有持久性和延續性,以人格感召為依托,促使主流意識形態不斷重復,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變為人們的行為習慣。以典型的形象塑造為基礎,以調動人的自由意識為著力點,持續不斷地產生調動人積極性、創造性的精神力量。二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道德規范,破解人的公共性謎題?,F代性進程中,公共性和個體性的張力日益顯著。費孝通認為,中國傳統社會構成的基礎是鄉土社會,血緣和地域是影響社會成員的基本村落單元。這些單元化個體以道德和情感作為社會交往和價值判斷的支持條件,“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19]的差序格局主導交往結構。隨著現代分工精細化程度提高,公共性占據主流,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對權威的削弱,個人中心主義逐漸銷蝕了溫情脈脈的情感共同體,個體淡出公共領域,公共道德失去了公信力。社會維系的道德范疇逐漸坍塌,私人領域的界限逐漸放大,只要與私人利益無關,公共社會倫理便不會自發延展到個人之外的他人以及社會,這種社會責任感的缺位直接促使個人與社會主流價值觀所致的價值分歧。人的現代化總是與社會的現代化相適應、相伴隨,這“并不是現代化過程結束后的副產品,而是現代化制度與經濟賴以長期發展并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20]。每一種社會變遷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主體,“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將創造出這種人來”[21]。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必須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為黨和國家輸送優質人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正是培養現代公民公共理性的最佳范式,實現公共生活秩序由無序向有序轉化,讓個人小我融入國家大我,與時代發展同向同行,產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積極傳播、模范踐行”[22],使自私自利的現象受到抑制,利人利己的言行受到弘揚。

3.思想形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詮釋

現代性處在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相互作用的張力中,不過歷史的發展不能在哲學話語中假設,不能在想象的空間倒退。審視西方現代化進程不難發現,工具理性在推動社會發展、豐富精神世界上作用顯著,但在現代化以后,就會不由自主地走向原初價值的背面:少數人崇拜工具理性,依靠工具的官能操控世界秩序,追求物質利益的最大化,人變成了任由資本邏輯主導的異化存在物。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資本的再生產擴張必然導致不同發展水平、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被資本主義的框架體系所左右,并且為其擴張提供庇護,人類歷史開始成為世界史?!叭诵灾斜緫械拿琅c善、情與愛、精神與靈魂、超越與創造等等優秀品質都沒有了位置?!盵23]資本成為社會的主人,人淪為資本增殖的工具。資本的力量愈強大,人受到異己力量的統治就愈強烈。弗洛姆提出的“19世紀的問題是上帝死了,20世紀的問題是人死了”和馬爾庫塞提出的“單向度的人”便是西方現代化的真實寫照。人本應有的價值追求被理性化奴役、囚禁,這也警醒我們必須有效規避西方“資本邏輯至上”的不良誘導,從而走出西方現代化的陷阱。中國式現代化對西方式現代化進行批判反思,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凸顯人的精神需要,始終使人在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同時擁有現代化的觀念和精神氣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僅僅是一個純粹可以與實際生活結合用以指導實際的問題,也同樣是處在精神高度的前沿范疇,以筑牢精神高地的價值理性說明核心價值觀在形而上精神世界中的意義表征,由此成為新時代中國人價值信仰的構成內核。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精神層面的價值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要義得到充分表達,“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24]。中國式現代化究其本質是人本身的現代化,這里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思想觀念、思維觀點等要素在內的現代化,最為核心的不是人認識水平的問題,而是價值判斷(價值觀)問題。只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才能為個人進行正確的道德實踐提供可靠方法論指導,增強道德自覺,提高道德實踐。

(三)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方式

1.以文化浸潤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離開了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人民精神世界就無法富足;離開了民族精神力量的增強,“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5]。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底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外在形式和主要內容總是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內在規定下。背離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只保留其抽象的規定性范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隨之背離其本質規定,失去應有的價值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校姓黨,首先要堅持姓‘馬’姓‘共’”[26]。另一方面,國家、社會、公民的建設與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相互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27]。中國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義利觀;“天下大同”“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的家國觀;“萬物齊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薄吧舷聼o常,剛柔相易”“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理想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強調社會成員的價值追求和人生理想相統一,又注重將人格自律和道德感化相承接,這些都滋養了中國人的道德實踐方法論,在無聲無息處影響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習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把傳統丟在腦后,不亞于割斷文化命脈,“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25]170,要搞清楚“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28]。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堅持古為今用、革故鼎新、推陳出新,揚棄對待老祖宗留下的“精神命脈”,更好地讓先賢智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不是平地蓋高樓,也不是另辟蹊徑、另搞一套,而是始終立足于傳統,使之與現代相結合,貼合現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展現。借鑒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造,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化大眾化。運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語言講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話語范式轉化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經驗。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話語轉化和話語創設,還需要借鑒哲學、傳播學、心理學等知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飛入尋常百姓家。如習近平總書記繼承了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話語策略,形成了他情理交融、生動形象、平易近人的話語風格?!叭嗣窬褪墙?江山就是人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搭上中國快速發展的便車”等等,以接地氣、有生氣的話語詮釋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種話語模式值得我們不斷發揚光大。

2.以機制建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盵21]9理論越徹底,就越能使群眾信服,就越有利于被群眾掌握。只有準確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更好引導人民意識到自身是歷史創造的主體,引發人民對精神美好生活的真摯向往和情感共鳴,化被動為主動,真正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賦能。一方面,強調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過程中,需要重視載體的作用?!皼]有規矩不成方圓”,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需要依托一定的規章制度、重大儀式,把其基本內涵凸顯在各種行為準則當中,讓群眾在恪守規章、參加節日紀念、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增進對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認同。另一方面,借助一定的文藝作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們總是或多或少,在不經意間欣賞和傳播各種價值觀。文藝作品作為價值觀的承載物肩負著重大育人使命。以好的作品啟發人,以高尚的藝術鼓舞人,讓文藝作品與人的心靈和思想產生碰撞,讓更多優秀文藝作品以生動活潑、活靈活現的方式宣傳與弘揚。此外,要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本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其內在包括理論宣講、輿論引導、思政教育、情境創設、媒介整合、話語轉換、培育踐行等一系列傳播環節在內的社會實踐過程。無論是人財物哪一方面的保障,都要以一定的傳播制度保障有效運作。一是打造大宣傳格局,形成政府、媒介、受眾的互信關系,打造優質傳媒生態,構建大眾傳媒、意見領袖、普通大眾等不同群體間的對話機制,引導多維主體有序開展價值傳播活動,加強輿論主陣地建設。二是以生動可感的現實生活促進話語的有效生成,以“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現實要求”[29]的方式推動話語的實踐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空中樓閣那種純粹主觀產生的話語符號,而是有“可以感觸到的物質事實”[30]作為思想佐證。除了單純的傳播活動,還要依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前景的生動實踐[31]彰顯,歸根結底是在治理現代化的實踐中推進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制度化。主體間的思想認知水平限制傳播的內容、方法和路徑,掌握信息傳播的實際效能,各級領導干部、知識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企業政工人員的思想力和執行力都在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多元傳播主體不斷提高傳播的政治能力,理解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容,創設良好的傳播氛圍,積極履行各級傳播者的主體責任。此外,還需要進一步拓寬網絡傳播渠道,發揮新興媒體傳播主流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平臺,打造優質網絡資源,占領網絡輿論陣地,增強受眾粘性,凈化網絡育人生態,顯著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實效性。

3.以議程設置整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哲學的語言轉向引發了話語分析流派的問世,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等哲學家以哲學、語言學為解釋框架,分析了文化語境與意識形態、話語權力之間的關系。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話語語境轉化和情景創設,需要借鑒隱喻、轉喻、互文、擬象、批判、建構等話語分析理論,加強相關議題設置。話語資源有助于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影響力、解釋力,創設核心價值對話、商議、記憶語境,通過聯想、回憶激發人們對主流話題的關切,置身現實事件中。整合傳播議程,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總體性方法論指導,研究現代敘事理論,掌握現代話語體系傳播規律,結合重大時間節點、社會事件、輿論痛點,與人民群眾的歷史記憶、黨的藍圖勾勒、民族復興歷史進程中的現實議題聯系起來,以政治記憶喚醒價值記憶。國家記憶、歷史記憶、個體記憶、社會記憶是熔鑄文化、凝結文化、培育文化的根本,時代印記、朋輩故事以直觀可感的方式讓傳者和受眾一起參與討論,分享自身價值選擇,收獲持久的價值記憶。讓人們感受“全面脫貧”“美好生活”“不忘初心”“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逐夢人生”“筑夢中華”等這些意識形態話語背后的價值導向。反過來,“全球氣候變暖”“黑天鵝”“灰犀?!钡壬顚哟螁栴}的價值困擾帶來的反向建構,無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合提供豐富資源。尤為重要的是,要建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的理性認識,挖掘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中的話語資源,根據傳播目標、功能、定位、任務匹配相應的媒介、內容、手段,通過以傳播內容的供給側改革,不斷滿足人民需求側的美好追求,暢通高效完備的傳播渠道。

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核心價值觀重要論述的理論境界

(一)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向互動

我們黨很早就注意到馬克思主義如何中國化時代化這一理論與實踐命題。事實上這也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在結合過程中的兩個不同方面,二者既有所側重又相互貫通,旨在真正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具體要從兩個方面來把握:從時間范疇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立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成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源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沃土的理論創造,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揭示,對揚棄資本主義完成人向人自身全面復歸的研究,以及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描繪,馬克思主義的大歷史觀、人民主體價值取向契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的倫理追求和價值關懷,這兩種文化互相交融,形成解答中國之問的實踐樣態和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反映社會主義這一本質內涵,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在時間上的統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內在包含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之中,又為它提供源源不斷的理論養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發展根植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階段的具體實際,以理論形態高度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概括總結。從空間范疇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功能正是在于整合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領域發展的價值觀念,“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正是由于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發展,所以才使之成為改變中國命運“最有覺悟,最有預見,能夠看清前途”的不二法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政治設計上深刻回答了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等方向性問題;從經濟發展上解決了各行各業的人們的行為規范問題,協調不同群體的利益,讓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社會大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從文化思想上解決了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有怎樣的精神風貌的問題?!皼]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盵32]理論一旦脫離實踐,就會成為僵化的教條,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在于不斷在發展真理開辟新的道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自身,“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通向真理的道路”[33]。繼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就是要繼續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不斷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武器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新問題,就是要找到一種能夠為中國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形式,為中國人民所認同、所喜愛、所擁有。只有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思想狀況、行為習慣、經濟活動緊密結合,才能煥發馬克思主義的生機活力,增強人民對真理的認同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眼人類歷史發展大勢,聚焦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伴隨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進步總結提煉形成,在持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努力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鮮活實踐中不斷得到印證,從空間范疇體現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有機統一。黨的二十大“兩個結合”的正式提出完整準確地概括和把握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關系的關系定位和深刻本質,從理論實踐到現實與傳統,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真正讓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雙向互動,產生共鳴。

(二)掌握了社會多元價值中的思想主導和戰略主動

經濟全球化是時代發展大勢,不可逆轉。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推進,人們所處一個價值觀日趨多元的時代,價值分化、價值迷失、價值沖突等問題也相應出現、伴隨。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人們的思想意識更加活躍,產生了理想與現實、個體與群體、當前和長遠、價值多樣和價值不統一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皥猿质裁礃拥膬r值取向,將會直接影響到文明體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盵3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不僅有力回擊了當前出現的一些不利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價值現象,而且實現了對社會存在的多元價值的統攝、整合與超越[35]。西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標榜的“普世價值”僅僅考慮少部分群體利益,排斥非西方世界文明的特殊性和多樣性,旨在維護西方文化霸權地位,是一種文化“中心主義”。馬克思曾對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嚴厲批判,指出資本主義文明是“建立在勞動奴役制上的罪惡文明”[36],主要體現為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將所處社會中的個體利益與社會普遍利益相等同,企圖以單一文明取代多樣文明,以壓制、專斷、對抗的零和博弈思維方式抹殺文明的多樣性,構建一種不平等的文明關系阻隔其他文明成果的創新,打著民主之名行非民主之實,表現出偽裝性、虛假性、唯心性。資本至上的價值立場使得資本固有的剝削性、趨利性以及擴張所捏造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謊言不攻自破,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從屬資本的異化狀態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分化,周期性經濟危機不斷侵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F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現代文明絕不只有西方文明?!拔拿鹘涣骰ヨb不應該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37],面對沖突和分歧,協商對話、攜手應對才是人間正道。中國式現代化激勵人民踔厲奮發,逐夢美好生活,又為世界的繁榮穩定做出中國擔當;不僅為本國人民謀幸福,更以更加博大的胸襟為全世界人民謀福祉、謀大同、謀發展,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3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在克服西方資本主義抽象價值論的過程中,有機結合黨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提煉總結的,它所提倡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致力于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尊重不同國家對價值實現的選擇,積極拓寬人類共同價值路徑的文明新形態??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凝聚了人心,實現黨對多元社會思潮的引領,把握了社會多元價值的思想主動。

(三)實現了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高度凝練和思想提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成根植于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具體實踐。唯心主義對認識真理性問題的理解總是以理論與實踐二分作為基礎,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視為一種精神性活動。舊唯物主義不懂得實踐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功能?!叭可鐣钤诒举|上是實踐的”[21]56,改變世界比解釋世界更為重要。馬克思將實踐作為構建新哲學的理論藍本,指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21]152,改變世界比解釋世界更為重要。社會意識是對以實踐為基礎的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不是來自別的什么“神秘東西”。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價值,任何一種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都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懸置,一定有著現實的客觀內容。馬克思價值學說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對人類生存的意義,指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3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也是社會客觀存在和人民主觀需要二者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關系范疇,其價值生成有其特定的社會土壤,又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更高形態的社會主義社會,比起其他以往任何社會制度和社會形態都會更加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不折射出社會的主流價值,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核心價值觀內在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價值學說的精神實質,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集中表現為不同價值取向的共生共存,任何社會總是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立正是在“求同存異”,“尊重差異性,包容多樣性”中建立的。盡管社會意識具有歷史繼承性,但人的存在總是與國家與社會須臾不分,擺脫不了后者的影響。盡管人始終是從“自我”出發,但人的關系源自現實的社會生活關系,這樣才能不斷地以自身的智慧洞見國家、社會,在這種動態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換言之,個人會從自身的經歷、背景對國家、社會作出主觀評價,這種評價一定基于當下的社會環境,而且會從歷史變遷、社會變遷等不同關系維度作出反饋。每個人的境遇不同、經歷不同、閱歷有異,會產生不同的評價結果,雖然持有不同價值觀是常態,但歸根到底是由國家、社會、個人三者共同形塑的。近代中國受到列強掠奪,國家“硬核”遭受創傷,社會性質隨之發生改變,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締造了新中國,建立了新政權。隨著民族復興的進程滾滾向前,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每個人提供了豐富的評價素材,個人也會思考“我”之于國家有什么價值、社會為“我”提供了什么價值,“我”應該如何實現自身價值。每個人將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中,國家、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的最終達成依靠社會的每個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觀,又是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

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核心價值觀重要論述的實踐圖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歸根到底一種價值觀念,是一種社會意識,其培育和踐行不僅符合人的社會化和道德發展規律,合乎現代人的生存樣態與實踐方式,而且充分契合現代性社會特征?;谏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生成機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思想道德品德的引領作用,需要強化主體教育,達成思想共識、運用形象塑造,產生心理認同、涵養文化沃土,確保內化于心、注重實踐養成,實現外化于行、搭建多維平臺,建構協同機制,將外在道德規范內化為主體自身意志品質,從而實現主體內在道德自律。

(一)強化主體教育,達成思想共識

公共性是現代性的共性問題,要在“多”的特殊性、多樣性中尋求“一”的普遍性[4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的思想引領也必須面對這一思想語境,引導個體從“唯一”變為“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屬于構建一種共同體,凝聚人心,提高人對社會的黏合度,中心統攝對共同體有意義的東西,從而“提供指引行為的規范,并賦予共同體的生活以意義”[4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本身是自我教育和主導教育相結合的完整過程,主導教育仍然不可或缺,必須發揮學校主導教育對人品德建設的引領作用,通過德育有效傳授給學生[42],在內化中增強秩序感、責任感、歸屬感。但從人思想認同形成的視角考察,人通過自身的切身經歷、實踐體驗,選擇與強化,發揮人的主體性由此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尤其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其內在核心在于思想涵化和知識內化,是真理性與價值性,理解和信仰的統一,二者互相促進并行不悖。知識內化本身是主體自在自為的過程。理解先于信仰,需要強化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地位,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內在驅動力。馬克思認為,人總是以自身價值為出發點,人總是現實的人,以現實作為自身價值的考量。人以需求為本性,“能及他們求得滿足的方式”[43]。布洛赫認為,真正唯物主義的立場在于揚棄異化,實現真正徹底的人性,“把人當作自身關注的中心,把人的自我異化的現實廢除當作自身奮斗的目標”[44],“缺少這一未來維度……任何經驗的存在都不可能長久持續”[45]。激情和欲望驅使人的生存,作為本質的希望永遠指向尚未生成的所在,引導人創造自己的歷史。內驅機制的強化決定人的主體性作用的強化,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實現人的內在需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完美契合。從群體的利益訴求和現實需要出發,逐步構建起符合人的內在需求的驅動機制。從某種意義上,社會主體也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為自身心理需求的一個環節、一個部分,不斷強化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判斷、自我選擇的能力,堅持不懈地追問和探索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意義、社會意義和審美旨趣,才能更為深刻地洞見、認同并在學習與生活中篤行核心價值觀,達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性共識。

(二)運用形象塑造,產生心理認同

世界已經進入讀圖時代。人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從視覺感受開始的,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也要注意使其形象化,以視覺性強化可感性,由此產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理認同。一是要形成理論的形象化表達。以大先生、大平臺助力高素養、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由抽象變為具體,由生硬變為生動,從理論變成形象,更易掌握。二是要運用視覺化技術加工形象化表達。視覺技術的更迭發展助推視覺文化的傳播,有助于將理論轉為視覺圖像、思維圖譜,將聲音、圖像、文字等視聽語言以立體化方式形成于人腦之內,達到人腦的圖景化。以網絡主流的抖音、小紅書、快手等APP為中介進行視覺化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其中,運用素材轉化和載體加工,在精神、實踐的雙向交流中,打造閉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覺化傳播過程。三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儀式化”?!爸贫瘸休d價值,傳遞理念”[46],政治儀式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儀式形態[47],是幫助學生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并最終轉向“政治人”的重要方式。會議儀式、升旗儀式、頒獎儀式、授予儀式等常態化的政治儀式操演能持續不斷向受教育者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義,儀式場合中統一的著裝、規范的動作、面貌的呈現能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使他們內心深處自覺接受和認同,更有利于價值觀教育取得效果。當然,除了政治儀式的顯性表達之外,還要做到“顯隱結合”,通過外部命令的剛性管理和校園文化等人性化措施,以剛柔相濟的方式有機融入或持續滲透,以此調動參與積極性,形成育人合力。從技術層面講,一方面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內容巧妙隱于政治儀式培養的每一環節、每一步驟,達到形與質的完整統一。另一方面,注重科學設計政治儀式的象征性文字符號,使符號中抽象的“能指”轉化為具象化的“所指”,使其內隱的價值意蘊映入參與者心靈。此外,不斷創新政治儀式的教育方法,用好用活新媒體網絡空間,做到政治儀式的全覆蓋。如在網上開展的“云祭祀”緬懷英烈活動,彰顯對革命先烈的敬仰緬懷、追思之情,激發受教育者以他們為榜樣,使革命基因薪火相傳,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四是加強對外話語傳播,塑造良好國際形象。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48]并非對立的,可以相互吸收、互相借鑒,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也能給世人展示一個可親、可愛、可敬的全新大國形象。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外話語傳播工作,塑造良好的國際話語形象。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內在蘊含人類義利觀、全球治理觀、永續發展觀、國際權力觀、文化交流觀,是人類共同體共同的價值基石,實際上也能作為對外塑造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良好契機。

(三)涵養文化沃土,確保內化于心

“社會發展以人的發展為歸宿,人的發展以精神文化為內核”[49]。文化似空氣,無時不在又無處不有。文化基因總是或隱或顯地塑造人的思想言行、行為取向?!吨芤住分赋鑫幕耙曰商煜隆??!拔幕蝸?由人化文;文化何用,以文化人”,學者指出文化的生產效能關鍵在“化”,在于以何“化”人?!皥允匚覀兊膬r值體系,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揮文化作用”[50],使之貫穿到國民教育、精神文化產品生產、精神文明創建的全過程,達到日用而不知的程度。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最終也要通過文化產品和文化活動來檢驗,將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工作結合,要不斷創造更好的文化產品,厚植向善向上的文化氛圍,以好的文化載體涵養教育內容,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一是在社會文化建設上,要營造優良的社會文化環境,提煉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將其貫穿國民教育的全方位、全過程。要發揮大眾傳媒的宣傳優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動起來,“發揮傳統文化的效能”[51],持續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同時,邀請知名國學專家推出一系列讀經典講經典活動,為受眾呈現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精華;使傳統的民間技藝、詩詞歌賦、哲學思想在新時代文化建設中得到全面展現;推動文創事業繁榮興盛,在日常生活和經濟生活中增強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符號元素;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角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傳統手工藝非遺技藝的現代性元素,讓國風國韻的傳統服飾走進現代化展館,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向公眾展播核心價值觀公益視頻,引用古文經典述說新時代的榜樣故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生活,走向時代,對公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正向示范作用;二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培育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長久的影響,推進校園文化創新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感受思想魅力和文化力量,對核心價值觀的陶冶產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除了硬件,配套軟件設施也要有所體現。鼓勵學生誦讀優秀傳統經典,錘煉學生精氣神;通過校園景觀的審美功能、使用功能產生好的教育功能;通過校訓、校歌、?;?、校風的凝練,讓學生感受先輩創業的不易,培育追比先賢、知恩感恩的思想品質,通過文明校園、文明課堂、文明寢室的創設營造尊師重教、尚文崇德、互助友愛的思想品質;三是在家庭文化建設上,要培育優良家教家風,涵養家庭價值情操?!皣缌熊?家是車輪”,家庭價值觀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影響深遠而重大,重視家庭、家教、家風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培育公民核心價值觀,要以家風彰顯國風,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家庭要承擔起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責任,教知識育品德,做到言傳身教相結合,要培養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律精神、道德精神、價值精神的家庭文化,形成遵紀守法、勤勞節儉、誠信友善、愛國敬業的家庭共識,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參照,為家庭價值理念糾偏正位,在耳濡目染中培育穩定從容的社會心態,培養成勇擔家庭、社會、民族大任的負重者、拓路人。

(四)注重實踐養成,實現外化于行

人的生成與發展的基本路徑是實踐,道德修養是行為長久積累起來的產物,思想品德一旦形成就會有鮮明的實踐指向性,就有引導道德主體踐行道德法則的實踐特征。激發人的實踐智慧只能在實踐中獲取,道德律令也只能在實踐中為人們所認識、把握,只能在實踐中獲得實現和升華?!暗滦栽谖覀兩砩系酿B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的”,“我們先運用它們而后才獲得它們”[52]。道德規范只有“用”了才“有”,核心是實踐智慧?!叭瞬皇窃谀骋环N規定性上再生產自己,而是生產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種已經變成的東西上,而是處在變易的絕對運動之中”[53]。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成的塵世根基在于時代新人的火熱實踐,培育的落腳點也應該放在時代的實踐中,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操、道德習慣,最終積極投身道德實踐。因此,我們突出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導向正是為了幫助新時代道德主體將內化的道德原則與具體的生活場景相結合、相適應、相促進,不斷“深化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拓寬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增強人們文明實踐自覺”[54]。另一方面,對人的培養不是要事先預設某種僵化的模式,而是要由經歷一定磨礪的實踐主體來親自完成,需要與生活實踐相匹配的修養、素質、能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背景下,每個人必須在實踐中對自己的需要、價值、責任、能力、義務等自覺加以調節,引導自身本領和綜合素質朝著高層次方向演進。當下,我國現代化建設正在朝著數字化、工業化、智能化、科技化、生態化、國際化方向推進,社會全體成員必須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以自身豐富的專業素養、高強的本領修養、科學的思維能力實現人的現代化轉型。從根本上講,人自身的主體性制約著現代化建設的規模、速度、程度,促進人認識到自己的不完善性、未完成性、有限性,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奮斗精神,釋放“有為”“創造”“自強”“超越”等主體性特質,實現人對自身價值的實現與升華。

(五)搭建多維平臺,實現機制協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同學校教育一樣,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單憑某一方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不同部門、不同單位齊心協力搭建多層次、寬領域、多樣化、高質量的學習合作平臺,創設一流團體反饋、課堂教育、社會鍛煉、學科交叉的交流平臺。習近平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關鍵在人,關鍵靠建設,關鍵在于堅持,促進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勤學勤做,下苦功夫,求真學問,做到修德、明辨、篤實。行勝于言,必須久久為功,落細、落小、落實,注意使之日?;?、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細化、生活化、具體化,構筑多維學習渠道,形成長效化協同育人工作機制。一是要用好課堂主渠道,尤其是要發揮好思政課的主渠道陣地作用,大力實施課程思政。思政課在于立德樹人,其作用不可替代[55]。只有認識上一致,行動上才會自覺?!八颊n程”向“課程思政”轉化是新時代的育人新常態。落實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是要讓各門課程圍繞立德樹人育人總體目標,根據自身特點、內容呈現形式進行合理分工,相互配合,發揮課堂教育與價值教育的同向效應,形成系統合力。二是要全面提升,在創新課程思政方法上下苦功夫。注重教學設計,堅持灌輸與滲透相結合,注重“術道”結合,尤其要重視對教育理念、教育樣式的更新,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三是要搭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踐平臺,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以實踐教學帶動理論教學。課堂教學在主體知識獲取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實踐教學平臺對于知識內化更有促進作用。學生參與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參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基地、文藝展演、志愿服務等,有利于將其內化于心,提高認同實效。四是要注重形成協同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既需要多個育人主體,還要整合多方面的育人內容,積極探索學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政府部門、社會力量的協同機制,完善社會實踐與思政教育、專業學習、創新創業等相結合的聯動機制,促進理論與實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深度融合,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工廠、農村、社區,增強對民族復興大任的理解,懂得只有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有夢想實現的可能,才會帶著滿腔熱情投身民族復興時代偉業中。

猜你喜歡
價值觀核心價值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核心價值觀 要害在核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