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麟開詩作中的西域書寫

2023-03-12 08:22朱昱霖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西域

朱昱霖

(喀什大學人文學院 新疆·喀什 844006)

曹麟開,字黻我,號云瀾,安徽貴池人。 清乾隆間由選貢充景山教習,任黃梅知縣,升正安州知州,不久以黃梅任內失察,乾隆四十六年謫戍庭州。 其作品收于《三州輯略》卷八“藝文門”,有《塞上竹枝詞》30 首,《新疆紀事》16 首,《八景詩》8 首。 他的創作貫徹“意寧淺而較真,事雖新而必切”的原則,其詩作對于研究新疆風土人情、 文化習俗有重要價值。

一、竹枝詞反映民風民俗

曹麟開的竹枝詞重敘事、喜用典,以歷史事件、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為描寫對象。 主要從民情風俗視角描寫其所見所聞, 筆下所寫內容豐富且獨特,比如對進貢與貿易活動的描述:

截肪美玉采于闐,職貢蒲梢走右賢。 白荅厄丹交易市,賺將文馬罽賓錢[1]50。

“截肪”為切開的脂肪,比喻顏色和質地白潤之物。 魏文帝《與鐘大理書》有:“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2]之句。 此處形容產自于闐,白無瑕疵、觸感如凝脂的玉石。 “于闐”即“和田”,此地自古以出產美玉聞名。 “職貢”指古代藩屬國對于朝廷按時的貢納。 “蒲梢”即漢代四大名馬之一,《史記·樂書》中有:“后伐大宛得千里馬,馬名蒲梢”[3]的記載?!坝屹t”即右賢王,漢時匈奴貴族有左賢王、右賢王之號。 自漢武帝派張騫初通西域,西域物產之豐富多樣就已聞名,右賢王向中央王朝進貢的蒲梢馬即為佐證。除了馬牛羊等牲口外,新疆還盛產棉花。新疆南北朝時已普遍種植棉花, 自古以來就盛產布匹、絲綢。 “罽”是用毛做成的氈子一類的東西,哈薩克人織罽為綢,名為“厄丹”。 當地居民在市場上交易棉花及毛氈,以此賺得紋著馬匹的罽賓錢幣。 “罽賓”為西域國名,《漢書·西域傳》中對罽賓錢幣有所記載:“以金銀為錢,文為騎馬,幕為人面”[4]綜觀此詞,其中所出現物象無不帶有西域風情,給人以別樣之感。 新疆不僅以美玉、名馬聞名四海,還以其發達的畜牧業而聲名遠播,竹枝詞中有相關描寫:

白羜烏犍用谷量,孳生歲歲樂輸將。 萬千豢養閑無用,給作貔貅口食糧[1]51-52。

“白羜”即出生五個月的小羊,“烏犍”泛指耕牛?!版苌币鉃榉毖?,“輸將”即繳納賦稅。詞寫新疆天山北麓牛羊成群, 牛馬等牲畜多至可以山谷計算。 牲畜繁衍時當地積極繳納貢賦。 “貔貅”除指神獸外,古人也常指驍勇的部隊。 正因牛羊數量繁多,畜牧業興盛,牛羊成為軍隊食糧供給的一部分。 新疆發達的畜牧業還引申出了用動物骨頭進行的髀石游戲:

鹿骨瑩園戲具偕,承空上下斗村娃,乘鸞暗卜誰先兆,信手拈來四色皆[1]48。

在土地流轉的實施過程中,宋某及其公司與Y鄉政府及下轄的村干部之間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和互動關系。Y鄉政府的領導以及下轄的村干部所反映的情況表明,鄉政府和村干部之所以積極參與宋某公司的土地流轉,并在其中積極協調各方的關系,一個重要動機就是落實上級的政策精神,并在落實政策中獲得相應的激勵。

詞中記載了玩髀石的場面,這一博戲傳入中原后很受人們喜愛。髀石,即牛羊馬等動物的距骨。在放牧及狩獵過程中動物的肉和皮毛被獲取,剩下的骨頭則成為時人的玩具[5]165-167。 在新疆,人們將寶石般閃耀的鹿骨拿來做游戲。 游戲玩法多樣, 有打、拋、抓等。 村民們玩得不亦樂乎,信手一擲,腕骨四色相同則不勝歡喜。 髀石游戲作為當地居民日常的一部分被曹麟開所關注,這不僅反映了西域生活的豐富與多姿,更反映了中原與西域之間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除對民風民俗的觀察記載外,竹枝詞中還有對清王朝統一西域的贊頌與當地居民生活狀態的描寫。 如:

蘇幕遮頭白氎裘,鴉鬟赭面撥箜篌。 不辭婦女無顏色,愿把燕脂貢帝州[1]52。

“蘇幕遮”為西域婦帽,以羊皮制成,外涂一層油用以防水。 “氎” 指以細毛布或細棉布制成的披衣?!傍f鬟”為色黑如鴉的丫形發髻?!棒鳌奔呆魇?,一種可做顏料的土狀赤鐵礦,古人以赤色涂臉為“赭面”。 《詩經·簡兮》中有記載:“赫如渥赭,公言錫爵”[6]即形容滿面紅光似涂赭。 女子們頭戴蘇幕遮、身穿白氎裘衣。 她們梳著色黑如鴉的丫形發髻,以赭石涂面,手中彈撥著箜篌。 前兩句曹麟開對西域女子的裝束打扮進行了描寫,隨即從女子穿著引申到西域對中原的不二之心,西域的官員樂意與中原往來將胭脂進貢到京都。 兩漢《匈奴歌》寫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7]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領兵出擊匈奴,奪取焉支山和祁連山,匈奴人悲傷作此歌。 曹麟開加“不辭”二字予以化用,表達出西域平定后的大一統情懷。 曹麟開遣戍西域時距乾隆平定準噶爾和天山南路的叛亂僅20 余年,因此,竹枝詞中不乏歌頌西域統一大業篇目。 再比如:

戊己分屯遍海邦,諸藩爭拜碧油幢。 車師前后王庭地,新筑高城是受降[1]46。

“戊己”即戊己校尉一職,負責掌管屯田事務。自漢代設置戊己校尉治理西域以來,地方官分屯而治遍及全域。 朝廷派來的官員乘坐掛青綠色油布車帷的馬車前來,他們的到來贏得西域諸多藩國首領爭相行禮。 車師前國、車師后國曾是西部少數民族君長設幕立朝之地,如今新筑起高高的受降城。 受降城為唐代國防要塞,阻擋了突厥南寇之路。 宋代曹勛《夜坐吟》有“漢家新筑受降城,戍卒還家免租賦”之句。

曹麟開的竹枝詞語言風雅、綺麗。 取材偏好新奇,音樂、物產、習俗均有涉獵,部分篇目表達了其

二、紀事詩歌詠南北統一

愛國情懷以及對疆域一統的欣喜。 在表達方式上喜引經據典,化用詩句。

曹麟開的紀事詩以新疆地名為題,對相關歷史事件予以回溯,具有藝術價值的同時還兼顧歷史文化底蘊。 詩中常涉及多個朝代的史實,曹麟開在將它們串聯起來的同時表達出了對清王朝統治的擁護及對百姓生活和平安定的喜悅。 如《喀什噶爾》:

西望渾河似帶縈,徠寧城郭已新更。 親和疏勒唐天寶,王縛兜題漢永平。

職貢牟尼遺械在,折沖都尉賜緋榮。 文身歧指沾天澤,遍白山南盡耨耕[1]60。

喀什噶爾即疏勒國, 此地是古絲綢之路要沖。首聯寫喀什噶爾的地理環境,向西望去喀什噶爾河似綢帶環繞,徠寧城萬象更新。 頷聯回顧漢唐歷史。天寶年間,唐玄宗將和義公主嫁給寧遠奉化王阿悉爛達干。 永平年間,匈奴人所擁立的龜茲王建,倚恃威勢占據北道,攻殺原疏勒王,立龜茲的兜題為疏勒王。 班超到疏勒后將兜題抓住并放逐。 頸聯通過“牟尼遺械”和“賜緋榮”將西域與中原的相互影響、友好往來表現出來。 一方面,佛教由西域傳入中原,另一方面,中原對西域施以恩典。 北魏時,疏勒國進獻釋迦牟尼佛袈裟一件。 北魏高宗為辨真偽,把袈裟放在火上燒,從早燒到晚袈裟也沒燃。 觀者莫不悚駭,對釋迦牟尼心形俱肅。 天寶十二載,疏勒首領裴國良到長安向唐朝賀正旦。 唐玄宗封他為折沖都尉,賜緋紫袍、金魚袋,嘉以殊榮。 尾聯由疏勒人的外貌寫到其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直接反映中原王朝對疏勒的影響。 疏勒人瞳仁為青綠色,皮膚上有文身。 《魏書·西域傳》中更有記載:“人手足皆六指。產子非六指者即不育”[8]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后,天子的恩澤降臨到疏勒,西陲古城重現繁榮,山間隨處可見干農活的百姓。 《喀什噶爾》中涉及了西漢、北魏、唐代的史實,曹麟開將史料轉述為詩句,在表現喀什噶爾同中原王朝和睦友善關系的同時,還體現了他對清朝疆域極盛的自豪驕傲。 又如《烏什》:

戍士無勞夜枕戈,永寧城外散鳴駝。 東回姑墨千峰雪,南下于闐九折河。

五翕侯仍招舊部,二昆彌己靖沙陀。 吹鞭爭唱天鵝曲,不數摩訶兜勒歌[1]57-58。

烏什漢時為溫宿國之地, 明末清初隸屬準噶爾。 首聯寫叛亂平定后烏什安靜祥和之況。 乾隆二十年,清軍在格登山之戰后向各地發布捉拿準噶爾總臺吉達瓦齊的檄文。 達瓦齊逃至烏什,被烏什伯克霍集斯給擒獲送交清軍。 平定達瓦齊標志著天山南北已盡入清朝版圖,也標志著原有西部割據勢力基本清除。 烏什兵士不再為戰事而辛勞,位于舊城旁的永寧城零星可見駱駝往來。 頷聯寫烏什地理位置。姑墨北接烏孫,南至于闐。于闐是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地宜五谷,盛產玉石。 烏什向東可至千峰積雪的姑墨,向南可達河流曲折的于闐。 頸聯中的“五翕侯”分別為貴霜、休密、雙靡、肸頓、高附。 漢時匈奴老上單于協助烏孫西擊月氏,殺死月氏王,月氏被迫遷徙到媯水流域大夏之地,征服了當地的大夏人并定居下來。 公元一世紀前,西去的大月氏逐漸形成五個大諸侯部落,故為“五翕候”,此處指烏什伯克仍各襲舊封。 “二昆彌”是烏孫王國的名號,自漢時起,烏孫大小二昆彌,均受漢王朝冊封。 “靖沙陀”意為平定大小和卓之亂。 乾隆二十四年,大小和卓兵敗西逃,經蔥嶺進入巴達克山,被巴達克山首領素勒坦沙擒殺,大小和卓之亂的平定標志清代中國統一戰爭的完成。 尾聯從音樂角度出發,寫叛亂平定后當地一片祥和?!疤禊Z曲”乃海青天鵝曲?!澳υX兜勒曲”為西域古樂曲名,分為《摩訶》《兜勒》二曲,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 清軍平叛后,軍營中吹奏海青天鵝曲而非當地民歌。 《烏什》一詩主要以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為線索,從首聯的外界環境鋪墊到頷聯對烏什戰略位置的書寫,再到頸聯對歷史的回溯,以遍地吹唱天鵝曲結尾,字里行間滿溢著國家統一、邊疆穩定的喜悅之情。 類似的還有《喀喇沙爾》:

磧路當年辟復迷,幾多折戟沒沙泥。 鐵門險振焉耆北,烏壘宣威突騎西。

偼水一支吞海闊,回峰四面抱城低。 祗今西域征遺傳,笑說豐碑勒白氐[1]56。

喀喇沙爾即古焉耆,維吾爾語有“黑城”之意。首聯追述古時大磧路開而復閉、 閉而復開的歷史。大磧路為漢時古商道,從焉耆順孔雀河向東,經羅布泊到敦煌。 北魏、北周時已開通,隋末罹亂中斷。貞觀年間焉耆國王龍突騎支請求唐朝重新開放大磧路,引起高昌不滿,率兵襲擊焉耆使團和商隊。 于是唐朝出兵平定高昌,建置安西都護府。 頷聯中“鐵門險振焉耆北”,寫東晉十六國時張植屯兵鐵門,與焉耆國王龍熙戰于遮留谷。 楊宣以張植為前鋒出征西域,龍熙于遮留谷截擊。 遮留谷顧名思義,有伏兵藏于其中,阻止前進之意。 有人懷疑其中設有陷阱,故張植獨自騎馬試探,不出所料確有埋伏,軍隊此時快速出擊,龍熙大敗。 “烏壘宣威突騎西”寫安西都護郭孝恪進攻焉耆。 烏壘是漢西域都護府治所,此處借指安西都護府。 由于西突厥將軍阿史那屈利的弟媳是焉耆王龍突騎支的女兒,所以,龍突騎支開始倒向西突厥,減少對唐朝貢賦。 郭孝恪向唐太宗請求出兵,最終攻破焉耆。 頸聯對仗工整,總寫喀喇沙爾地理環境。 此地雖處內陸,降雨較中原少,但地理位置獨特。 喀喇沙爾四面有天山環峙,地形險阻,易守難攻。 流經喀喇沙爾的開都河為內陸河,即《西游記》中傳說的“流沙河”。 尾聯二句寫平定焉耆、龜茲一事,讀來頗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之風韻。 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爾為昆丘道行軍大總管,率一眾大將領鐵勒和突厥精兵十萬西征龜茲。 《喀喇沙爾》對歷史的回溯體現了曹麟開對西域一統的自豪感和強烈的國家認同感。

總的來說,《新疆紀事十六首》以稱贊清軍平定西域叛亂、完成統一偉業為主要內容,部分詩作側面描寫了當地百姓祥和的生活。 曹麟開在紀事詩中?;厮轁h唐歷史,究其原因是漢唐的強盛與清朝收復邊疆的壯舉具有相似性。 漢武帝時期,以衛青、霍去病為首的將領與匈奴進行三次大規模戰爭,為漢朝與西域之間開辟通道;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著名的“絲綢之路”,漢夷文化交往頻繁。 唐太宗時期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 曹麟開所處康乾盛世,清朝領土幾經擴張。至平定新疆,帝國版圖僅次于元。 曹麟開在紀事詩中屢次提及漢唐,一方面,表現了他充足的文史知識積累,另一方面,體現了他橫跨時空的創作格局。

三、八景詩描繪西域風光

古人對自然的欣賞具有多種方式:實觀、圖觀、文字觀,八景詩即文字觀中經典形式之一。 八景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自北宋宋迪作 《瀟湘八景圖》始,風行天下,歷久彌盛[9]。 曹麟開的八景詩從描寫內容上看,側重對景觀、季節、時間的把握。 從寫作手法來看,喜用典故,擅于化用前人詩句。 曹麟開對詩句的化用加深了景物文化內涵,使景觀之間內在聯系更為深刻,筆下的西域風光帶給人特殊的審美感受。 如《溫泉夜雨》:

曾試華清第二泉,溫湯復此弄漪漣。 沸珠洞底敲朱火,皎鏡潭心噴紫煙。

黍谷氣蒸飛作雨,渠黎波暖溉為田。 依稀共話巴山夜,剪燭西窗憶往年[1]64。

“溫泉”位于烏魯木齊水磨溝,溝內有大小涌泉數十處,泉水含硫、磷等礦物質,被稱為健身骨、治百病的圣水。 首聯將水磨溝溫泉與華清池相論,兩處景觀皆因妃子沐浴而聞名。 楊貴妃曾賜浴華清池,香妃被召進京時,相傳曾于水磨溝沐浴。 頷聯對仗工整,細致描寫不同溫度、不同位置的泉水。 沸珠對皎鏡,寫泉水沸騰與平靜兩種不同的狀態;洞底對潭心,對不同位置的泉水進行區分;敲朱火對噴紫煙, 均以動詞搭配色彩再加上燃燒時所發的光焰、氣體,營造出煙霧繚繞的氛圍。 頸聯寫泉水對農業的益處。 農業發展需大量水分,溫泉既能保持河谷的溫度,可氣蒸黍谷;又多水多肥,便于灌溉田畝。 尾聯化用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伴著雨聲回味往事,抒發對親友的懷念之情。 曹麟開在描寫景物時引經據典,體現了他較高的文史素養, 同時還平衡了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給讀者以別樣審美體驗。 同樣借景抒情的還有《紅橋煙柳》:

蜿蜒長虹跨碧潯,拂欄柳色染煙深。 閱人多矣攀條過,今我來思側帽吟。

情盡故低迎送路,魂銷漫綰別離心。 記從廿四橋頭望,明月吹簫思不禁[1]63。

“紅橋”亦作虹橋,是清政府于烏魯木齊河上架設的第一座橋。 首聯對外界環境進行描摹。 曲折的拱橋跨過綠水,兩岸柳色浸染在煙云水霧中。 “柳”、諧音“留”,暗喻離別,多傳達懷遠情思,煙柳朦朧繚繞的特點奠定了本詩別離思鄉的主題。 頷聯寫折柳寄情,盡顯滄桑之感,借納蘭性德《側帽詞》展瀟灑飄逸之勢。 頸聯中“情盡”指情盡橋,唐代雍陶有云“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 情盡橋見證人們迎來送往,頗具物是人非之意。 后半句借劉禹錫“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寫異鄉人被依依楊柳勾起的別離愁緒。 尾聯化用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中“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由紅橋引申至二十四橋,借景抒情,感嘆世事多變,既懷古又嘆今。 全詩筆法細膩清麗,帶有西域詩中少有的江南韻味。 詩歌從開頭的景物描寫轉變至后兩句情感抒發,以虛實相生的表象手法,實寫長虹柳色,繼而開拓到廿四橋頭這一想象空間。 詩中有多處化用及用典,勾畫西域旖旎春光,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曹麟開的紀事詩不僅有江南婉轉韻味,也有體現西域壯闊的篇章。 如《瀚海流沙》:

龍荒漠漠望無涯,地閱滄桑幾歲華。 弱水回波趨瀚海,合黎余浪入流沙。

預知風色駝鳴磧,遠帶秋聲雁落霞。 不識蓬萊何處是,幾人曾此泛仙槎[1]64。

首聯寫邊疆荒漠廣袤無垠, 閱盡滄桑巨變,遠闊的境界自帶一種世事變化無常之感。 頷聯借大禹劈山“導弱水入合黎,余波入流沙”的傳說揭示事物對立兩面會互相轉化的哲理。 昔日湖河有變為沙漠之時,寫自然界無常變化的同時更凸顯了個人的渺小,頗具“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味。 頸聯再度將意境寬闊,勾畫了一幅駝鳴雁落圖。風色與秋聲攜邊疆蒼茫雄渾的氣魄,駝鳴和雁落勾游人只身在外的幽思。 尾聯引用仙人乘槎的歷史典故。張騫因開通西域有功,故典故廣泛流傳?!芭钊R”“仙槎”意象的使用給整首詩增添了玄妙之味。

從內容來看,八景詩注重描繪自然而非人文風光。 曹麟開為安徽貴池人,因此,組詩中除表現西域雄渾壯闊之景外還有自帶江南之氣的溫婉抒情篇章。 曹麟開語言細膩,多處化用名句,也因此延長了讀者審美過程,為西域之景更添一番風趣。

結 語

曹麟開在文學創作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 從用語來看,曹氏的文風自帶東南之氣,在進入西域之后, 他的語言隨著所處地域的不同而發生了變化,更趨向于新麗古雅,這也與他取材偏好新奇不無關系。 從表現手法來看,曹氏喜好用典,擅于化用前人名句,作品中有濃濃的書卷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閱讀難度,提高了閱讀門檻。 從敘述內容來看,曹氏主要關注民風民俗、自然景色,其豐富的文史知識儲備也使前朝歷史事件屢次再現于筆下。

猜你喜歡
西域
張騫探西域
天山廊道與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張騫探西域
西域門戶——兩關遺址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圖志》纂修略論
張騫出使西域故事點滴
《大唐西域記》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馮其庸先生西域論著目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