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滿足高品質文化需求

2023-03-13 21:34梁夢瑩
百花 2023年12期
關鍵詞: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梁夢瑩

摘 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是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為在新形勢下更好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高品質文化需求,深圳市寶安區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書寫寶安區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關鍵詞: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在深圳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背景下,深圳市寶安區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城、國際化灣區濱海城、高品質民生幸福城”,奮力建設深圳先行示范區標桿城區、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寶安區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滿足高品質文化需求。

一、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是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也是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論述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是要堅持民生導向,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針對不同的人群和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一定要實現供需匹配。

二是要堅持品質導向,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既要有顏值,還要有內涵,要建立自己的標準體系。

三是要堅持發展導向,公共文化機構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它們的功能定位會隨著時代發展而有所調整,但其實都在強調公共文化機構隨著時代變化而呈現出功能的迭代升級,所以公共文化服務的高質量發展一定要有動態持續發展的特征,而且還要注重跨界融合。

二、書寫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為深圳的文化大區,深圳市寶安區目前正緊緊圍繞“422 133”工作主框架,著眼于豐富市民的精神世界,緊扣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的目標要求,創新文化、體育、旅游發展模式,以富有“寶安文化辨識度”的業績不斷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書寫寶安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增強文化自信自強,擦亮寶安公共文化品牌

2022年12月,寶安區正式啟動“公共文化品牌高質量發展行動”,寶安區委宣傳部、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印發《寶安區公共文化品牌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旨在高質量推進文化強區建設,樹立“青春·活力·時尚”文體旅新形象,提升人民文化獲得感,打造寶安區三城建設之“高品質民生幸福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肮参幕放聘哔|量發展行動”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做到學懂弄通、學深悟透、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的有力舉措。該行動擘畫了一張繼往開來、改革創新的宏偉藍圖。寶安區主要實施了灣區文化形象品牌培育、“文化新場景”打造、本土歷史文化“雙創”、惠民文化品牌優化四大工程,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的公共文化品牌,構建層次清晰、特色鮮明、輻射面廣、影響力大的公共文化品牌體系。四大工程囊括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寶安講壇、“開演——文藝四季SHOW”、“文化新場景”、“文化遺產研學基地”、“文化春雨行動”、“全民有藝”系列品牌等20項文化品牌。每項品牌都深度考量人民群眾的喜好及呼聲,通過全新創造或者改造升級形成現有文化品牌體系,致力于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

(二)立足大灣區,推動精品創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因此,寶安區政府深挖寶安文化資源,立足大灣區,推動精品創作,打造系列文化特色品牌。該舉措有利于進一步講好寶安故事、傳播好寶安聲音,切實提升寶安文化的輻射力,助力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

首先,寶安區積極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寶安區創新策劃了以“文脈同宗·灣區同光”為主題的“粵來粵有戲”灣區粵劇節。此外,寶安區還舉辦了“深港澳粵劇連心橋”活動,開展經典劇目展演、名家流派折子戲展演、名家名段演唱會、粵劇大講壇、研討會等活動。

其中,“粵來粵有戲”——2023第二屆灣區粵劇節緊緊圍繞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深圳市寶安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寶安區“三城”建設目標,深度挖掘嶺南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海洋文化等內涵淵源,充分利用大灣區歷史資源優勢,堅持人民至上,以“接地氣、冒熱氣、滴露珠”的藝術呈現形式,讓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力打造大灣區文化活動品牌,不斷擦亮灣區“文化惠民”的民生底色,提升“人人共享”的幸福成色,在全社會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濃厚氛圍,堅定不移以高質量文化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其次,寶安區賡續傳承寶安歷史文脈。寶安區相關部門廣泛搜集和深入研究《新安縣志》《寶安志》《寶安續志》等寶安相關地方文獻資料,系統梳理挖掘寶安縣、寶安區歷史文化脈絡和內涵淵源,同時深入開展下角山考古遺址、鐵仔山古墓群出土資料的研究整理工作,合作開展宗祠、古村落等基礎研究工作,利用家譜、祠堂、楹聯等載體,考究寶安主要姓氏源流。此外,寶安區還堅持辦好寶安民俗文化節,編印“寶安歷史文脈研究”、“寶安歷史故事”叢書,提煉“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寶安文化符號。

最后,寶安區推動優秀傳統文化交流互鑒。寶安區相關部門深挖寶安歷史建筑文物、館藏文物以及非遺項目所蘊藏的特色文化元素,開發貼近生活的文創產品,賦予其吃、喝、穿、玩、藏、贈等功能,促進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度活化與創新發展。寶安區還舉辦粵港澳文化交流活動,選取代表性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展演、展示、巡游、邀請賽等活動。同時引進港澳民間藝人開辦工作室,推動醒獅等傳統文化資源赴港澳等地開展文化交流互鑒,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并推動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支持利用文化遺產資源,培育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游體驗基地。

(三)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公共文化與旅游、體育的融合發展

長期以來,寶安區始終緊隨時代步伐,以新思路、新模式、新業態、新展現、新服務推動公共文化建設,培育多元功能嵌入、多元主體參與、多元業態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務大格局,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方式,進一步打造生機勃勃的文化發展新氣象。同時,寶安區堅持立足本土與放眼國際相結合的原則,以深圳打造“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遠景目標為動力,立足本土、放眼國際、對標先進、補齊短板、強化弱項,探索既有“本土味”又有“國際范”的文體旅游特色發展之路。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則,統籌各級文體旅游設施建設和服務,突出文體旅游產業發展重點,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文體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首先,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環境下文化建設的新平臺和新陣地,是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傳播范圍的重要途徑。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寶安區始終加強各地數字文化建設,加大業務骨干培養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成效。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單位,各級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要自覺融入其中,充分運用好新媒體的力量,讓公共文化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大膽創新內容、形式、手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將內容和形式相融合,將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讓藝術作品通過抖音、小紅書、微博等媒介,增強感染力和吸引力,創作出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

文化新場景”打造工程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示范引領”的方式,將依托寶安1990、濱海廊橋與歡樂港灣、鳳凰古村等空間載體,導入一批音樂戲劇、藝術展覽等文化資源,試點打造1至2個空間形態美、常態項目優、內容質地好、服務效能高、運營機制新的“文化新場景”,在城市公共空間、商圈以及產業空間等導入一批文化資源,搭建“串珠成鏈、聚鏈成群”的公共文化服務架構體系。

其次,寶安區積極構建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發展機制。寶安區創新文體旅商融合發展思路,探索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發展機制,編制《寶安區文體旅商一體化發展規劃》。同時推進實施“文化+體育+旅游+科技+商業”融合發展策略,促進文體旅商圈建設,在公共文體服務、文體旅游產業發展、文體設施運營機制等方面進行融合改革試點,打造文體旅商融合發展樣板區域。此外,寶安區還推進文化、廣電、體育、文物、非遺、旅游的深度融合,向新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四新”方向轉變,實現融合發展乘數效應、增值效益。

最后,寶安區開發文體旅商一體化智慧服務平臺。寶安區政府準確落實國家文化大數據戰略,圍繞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寶安數字未來城建設,堅持創新驅動和科技支撐,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賦能文體旅商一體化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業態融合創新。寶安區深入挖掘寶安歷史文化、旅游景區、文創產品等內容市場價值,探索具有寶安特色的高價值科技與文化IP及沉浸式IP產品矩陣。此外,寶安區政府還整合、連通和盤活現有文體旅商資源,利用數字展示、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技術,加大對數字化、沉浸式、互動性等文化和旅游項目的設計開發力度,打造數字創意孵化和服務平臺。

三、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障措施

寶安區深入落實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文化需求的保障措施。

(一)強化黨建引領和人員保障

寶安區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黨的建設統領全局,黨建與業務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同時寶安區制定規劃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工作責任制,建立年度目標責任制和績效考評制,促進規劃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

(二)優化空間利用和經費保障

寶安區政府爭取通過新建、改建、擴建、閑置土地利用、物業調劑等方式,將文體旅游建設用地納入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優先安排重大文體旅游設施用地計劃指標,保障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文體旅游產業項目用地。

同時,寶安區政府加大公共財政對文化體育事業的投入,健全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財政保障機制,加大政府性基金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保障文體旅游設施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需求,強化資金績效評價和管理。

(三)完善政務服務和市場監管

寶安區政府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提升文體旅游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全流程辦理率、上網辦理率、網上辦結率,同時探索實施文體旅游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完善和推廣“秒批秒報”政務服務模式。

(四)加強實踐研究和評估反饋

寶安區政府加強與各級文化、體育、旅游研究機構合作交流,完善文體旅游統計制度,提升數據分析挖掘服務能力,同時圍繞文體旅游發展堵點、痛點、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為文體旅游發展提供智庫支持。

四、結 語

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強調要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深圳市寶安區將從自身發展情況出發,積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滿足高品質文化需求。

(深圳市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深圳寶安區海樂實驗學校
寶安區獲評廣東省曲藝之鄉同題專輯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務,推動藝術普及
淺析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發展現狀
打造內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寶安區人工流產女性健康教育形式與途徑的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