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辯證視域下的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

2023-03-14 08:27◎夏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國式共同富裕現代化

◎夏 雪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習近平總書記于2022 年10 月16 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闡釋了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他鏗鏘有力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盵1]所以,我們需要全面科學探究共同富裕思想本身及其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雙重辯證關系,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上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機。

一、唯物辯證法: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邏輯向度

盡管馬克思的著作和言論中從未提及共同富裕概念,但他的思想中蘊涵著豐富的共同富裕的內容。唯物辯證法作為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邏輯向度,也始終貫穿于人類解放的價值主線和終極關懷之中。所以,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在辯證視域下的重新出場值得被更深入地挖掘和探尋。

其一,從未來圖景與具體規定的辯證統一中把握共同富裕的真正內涵。共同富裕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價值遵循,自由的充分實現和人類的徹底解放,是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跨越的標志。同時這也意味著,共同富裕作為美好的未來圖景和宏大的人類理想,其邊界難以被具體界定,其引導性價值也難以被有效衡量。但是,共同富裕又不僅僅作為普世規范而存在,它又以具體的遞進性規定超越了自身的宏大敘事,在漫長曲折而又充滿智慧的實踐探索中確證了可行性與現實性。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系統、集中論述了走向共同富??登f大道的現實路徑:廢除私人財產,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一切生產資料都要交給無產階級。而且,“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想法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全部現存社會制度才能達到”[2]。他們贊成對抗現有的社會制度的所有革命運動?!陡邕_綱領批判》和《人類學筆記》則從社會發展道路的規律性和特殊性出發,對未來社會的各個方面做了切實性構想,闡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原則和專政信念,也為中國共產黨人探尋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方法論原則。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與其具體規定處于天平的兩端又相互吸引,前者為后者提供價值合法性規范和總的方向指引,后者為前者提供實踐策略和可行方案。

其二,從現象與本質的不同視野下剖析共同富裕實現的正當必然性。資本邏輯下無產階級的持續貧困問題為西方社會“叢林法則”的破產埋下伏筆,內蘊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乃至一種嶄新的文明形態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資本主義文明的社會現狀在經濟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占有近乎全部的生產資料,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政黨掌握國家政權。處于社會底層的無產階級陷入“絕對貧困”的境地,他們除了出賣勞動力解決溫飽之外別無選擇,只能被迫接受剝削,造成的結果就是“工人的貧困同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模成反比……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模就越大,他就越貧窮”[3]。另一方面,“相對貧困”作為更加隱秘但深刻的問題,揭示了無產階級貧困的真正根源。在資本主義快速發展時期,生產力水平的迭代進步使得工人的收入狀況、福利保障和生存境遇顯著改善,可是悖論在于工人和資本家的財富占有份額愈發大相徑庭,貧富分化愈來愈嚴重??梢?,在這樣的生產方式下,工資報酬、福利待遇等抽象形式掩蓋了資本家以雇傭勞動為借口追逐剩余價值的剝削嘴臉,分配不均的現實情況弱化了無法調和的社會矛盾和階級對立。正因如此,“無產階級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2],到那時,他們將不再被反鎖在共同富裕的大門之外。

其三,從理論樣態與現實境況的沖擊挑戰中建構共同富裕的時空坐標??v觀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歷史進程,他站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制高點上,從打碎舊國家機器和推翻資本主義著手,為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打造了一個遞進發展的理論體系。然而,現實境況的持續變化給理論體系的實踐帶來了沖擊和挑戰。首先,修正主義的不良影響削弱了勞資矛盾和階級斗爭,處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勞動者在暴力革命和接受雇傭勞動之間搖擺不定。利益分歧的兩大階級的根本對立注定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但是資本家以工資和福利作為誘餌、以適時的彈性調整作為偽裝,引誘廣大工人拜倒在資本邏輯主導權之下。其次,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使得縱橫捭闔成為世界歷史的常態,這導致無產階級受剝削的形式更為多樣,程度更加深遠。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采用非法的、卑劣的手段掠奪和開拓殖民地,他們試圖在壟斷市場的同時轉移本國階級矛盾,打著海外貿易的幌子不斷破壞世界無產階級的聯合行動。此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雖然一定程度上削減了腦體勞動的對立,降低了勞動主體在資本生產和增殖中的占比,但是事實上腦體勞動的分離正在以新的形式被不斷強化。

其四,從批判與重建的雙重維度中生成共同富裕的基本面向。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建構以批判資本主義文明為理論前提,他指出,“在社會的衰落狀態中,工人的貧困日益加??;在增長的狀態中,貧困具有錯綜復雜的形式;在達到完滿的狀態中,貧困持續不變”[3]。毋庸置疑,上述三種不同狀態標志著拒斥資本主導、廢除私有財產成為歷史使命與顯性課題,其結果必然是不同群體之間利益的趨同,這一批判性維度為共同富裕的徹底達成締造了理論前提。馬克思從重建性視角設想了未來共同富裕社會的基本面向:共同富裕的主體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先決條件是生產力的持續解放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證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實現共同富裕的原則是社會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高階樣態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時代。

二、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和框架下共同富裕的新定義,是在認識論層面上對共同富裕理解的又一次重大躍遷。這意味著在現代社會的普遍發展道路和一般文明形態下,中國式現代化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共同富裕成為可能,它包含了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層次變革,覆蓋了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

其一,在存在形式上,實現了整體與部分的有效結合??傮w而言,中國式現代化作為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發展的產物,在理論形態、具體布局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整體性把握和準確性理解。首先,在理論形態上,中國式現代化合理繼承并有效深化了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人民性思維和特征。在馬克思構想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每個人都是未來社會的主體性存在,是歷史發展的中堅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4]的理念,要求務必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共同邁向共同富裕。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究是人民的夢,將人民至上作為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內在理論形態,才能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帶領全體人民實現自由和全面發展。其次,在具體布局上,作為頂層設計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肩負著在經濟蕭條、精神荒蕪、生態危機的境況下實現全方位共同富裕的歷史使命。一是以人的解放為終極目標和發展遠景,通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基本手段的生產方式的變革最終消除異化勞動。二是將共同富裕作為總體性范疇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之中,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經濟、精神、生態等全方位、立體化的共同富裕。三是科學規劃短期任務與長遠目標,以縮小個體、城鄉、區域差別為主要任務,分兩步走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此外,在制度安排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堅持所有制決定分配制的原則,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這為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了合理的分配政策和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時,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闡釋和實踐探索具有有力的能動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具有一定的通約性。具體表現為: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短期目標和迫切需要,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舉措則正是消除此類重點問題、破解全局發展難題的關鍵方法。

其二,在歷史嬗變中,實現了繼承與履新的遞進呈現。一方面,在華夏文明5000 多年的浸潤和滋養之下,共同富裕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大同”思想的有力繼承和成功守正。無論是春秋時期晏子的“權有無,均貧富”理念、太平天國時期“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主張,還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高喊“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5]的綱領和口號,都彰顯了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價值、智慧、精神和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毛澤東明確指出“實施農村合作化才能實現農村共同富?!钡搅暱倳浽诙髨蟾嬷幸浴肮餐辉J巧鐣髁x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來回答時代之問,都體現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文明歷經歷史的沉淀、時間的洗禮、實踐的檢驗,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中永葆活力,為實現共同富裕保駕護航。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框架下,共同富裕作為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既強調了實現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發達狀態,即“富?!?,同時又強調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即“共同”。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下推進共同富裕是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重大創新之舉,形成了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鮮明特色的文明新形態。

其三,在基本路徑上,實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統一。準確來說,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聯中包含著相對微觀與宏觀的兩重質量互變規律。一是微觀層面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小康”再到“共同富?!?。實現共同富裕必須科學處理和有效統籌生產力和分配方式、個體富裕和集體富裕、物質財富富裕和精神財富富裕、公平原則和效率原則、公有經濟和私有經濟、“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等多種復雜關系。處理此類復雜關系的關鍵在于具體規定與明確闡釋“分階段逐步實現共同富?!钡膫ゴ髴鹇圆渴?。當前,“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為一舉達成共同富裕的質變提供基礎和準備,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成功實踐將共同富裕提升到現實維度,實證了共同富裕實現的現實性、可能性與必然性。二是宏觀層面從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100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宏偉目標,也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方案的莊嚴口號。作為一個動態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準備與關鍵一環?!按蚪?,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6]“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只有將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緊密結合,時刻不忘初心,堅持獨立自主,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跑好全面有序協調發展的接力賽,才能在歷久彌新之中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進程。

三、結語

2023 年2 月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強自立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盵7]這表明,考察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辯證邏輯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必然。實踐證明,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初心和使命,貫穿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全部征程中,以自身獨特性充分體現了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結合。共同富裕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的核心要義,是一項正在實踐也仍需繼續探索的時代課題,必須多管齊下,腳踏實地。實現共同富裕不可能一步登天,也不可能齊頭并進,我們要對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曲折性有充分的考量,在共同富裕實踐創新中牢牢守住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要把共同富裕的長遠目標分解到每個階段,形成各個發展階段的具體任務,堅持循序漸進,堅持因地制宜,積小勝為大勝。

“當前,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8]。面對國際經濟中心趨向多元,世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東西文明沖突日漸加劇等危機與挑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昭示著傳統文明體系的局限性不可避免,期待著一種嶄新文明類型的閃亮登場。所以,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宏偉藍圖。這正是以剖析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辯證內涵為始基,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之上,對五千多年中華文明賡續發展的殷殷期盼,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時代之問的深刻解答,對21 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走向的遠慮深謀。

猜你喜歡
中國式共同富裕現代化
共同富裕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