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的多維論析

2023-03-14 23:49翔,劉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政課大思

王 翔,劉 源

(中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當前形勢下,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對待?!盵1]6在這個背景下,如何在高校開展“大思政課”建設,以及如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產物。因此,在高校思政課的建設中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可以豐富歷史維度,推動高校思政課的環境優化,對培育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價值。這一重要價值的實現關鍵在于優化“大思政課”建構的方法途徑,從而確保講深、講透、講活“大思政課”。

一、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按笏颊n”建設的內涵要義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總結出的歷史經驗,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歷史與現實相統一的品質。它不僅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與崇高精神風格,也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經風雨洗滌展現出強大活力?!爸腥A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盵2]而高?!按笏颊n”建設承擔著延展思政課的內涵、增強育人實效等方面的重要任務。在“大思政課”中,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學習和領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理解和貫徹其中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行為規范,從而推動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著理論內涵和育人價值的共通性,可以從理論淵源、思想借鑒和實踐基礎方面予以認識。

(一)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思想要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一概念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是百年來黨團結人民矢志奮斗的生動體現。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既不是臆想出來的,也不是刻意生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發展壯大具有歷史邏輯。一方面體現在擁有五千年燦爛輝煌歷史的中華文明古國在延續發展的過程中,自為地創造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傳承,能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另一方面,中國人民在近代救亡圖存的過程中民族意識不斷覺醒,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堅持獨立自主,開放包容,擔當大國責任,形成與中華民族精神一脈相承的革命精神與時代精神,建構了精神譜系的完整脈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盵3]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出的歷史經驗。其中包含勞模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科學家精神、女排精神、井岡山精神、兵團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特區精神等,這些精神或呈現出特定人群的分類特征,或呈現出地域性、階段性特征,內容豐富多樣。在精神文化傳承的層面,從紅船精神到偉大建黨精神,從偉大抗戰精神到偉大抗疫精神,從長征精神到工匠精神,從抗美援朝精神到抗震救災精神,這些精神都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和英雄楷模自發生成的。它們蘊含著獨特的紅色基因,并不斷傳承和融合,凝聚成為引領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匯合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二)高?!按笏颊n”建設的內涵思考

2021 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同時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4]這明確提出了開展“大思政課”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任務,“大思政課”是歷史大課、實踐大課、理論大課[5]105。因而,“大思政課”不僅擴大了思政課的開展范圍,也為高校思政課建設提出了“大”的新要求。

高?!按笏颊n”建設旨在在現有思政課堂基礎上,拓展其理論層面、實踐層面和歷史層面的內容構建,以增強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理論之“大”是高?!按笏颊n”建設的基石。在理論層面上,通過全面系統的理論教學,“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1]6,學生將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黨的創新理論,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指引。在實踐層面上,需要全社會支持與師生共同努力推進高?!按笏颊n”建設,以營造建設氛圍。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實踐大課堂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使高?!按笏颊n”建設更有生命力。在歷史層面上,通過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系統講授,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支流,從而牢固樹立唯物史觀、正確的黨史觀與大歷史觀,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全面、系統、深入地推進高?!按笏颊n”建設,需要引導青年大學生深切感悟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進的偉大實踐,以更好地樹立正確、光榮的歷史觀、實踐觀和價值觀。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按笏颊n”建設方向保持一致,注重在新時代培育、引領和塑造向上向善的青年,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統一的框架下,承擔起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按笏颊n”建設的內在關聯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能夠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是因為這些思想和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黨人優良傳統與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思想和理念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現實意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經驗和理論成果。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按笏颊n”建設在育人目標上實現了統一,它們在理論淵源、思想借鑒與實踐基礎上具有共通之處。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熔鑄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而為高?!按笏颊n”建設提供了文化支撐;“大思政課”則借鑒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明成果,為傳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提供了實踐載體,二者的實踐基礎不僅體現在百年的精神奮斗史中,也體現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當中。

首先,從理論淵源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是因為它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一譜系包含了愛國精神、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等優秀品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6]等重要價值觀。精神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不是生搬硬套,毛澤東強調“繼承和借鑒決不可以變成代替自己的創造”[7]860。因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內涵不僅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還凝聚了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的新的精神品格。曾杰認為革命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在新時代能夠激勵我們學習革命先輩,努力拼搏、奮勇前進[8]48。其中家國情懷和理想信念的教育,能幫助我們在當代多元文化沖擊下與時俱進。積極發揮和運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實效,并將其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之中,能進一步豐富理論本身,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精神力量。

其次,從思想借鑒角度來看。雖然西方國家不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也沒有類似的課程,但西方常用的“公民教育”概念起步較早,包含著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一定程度上隱含“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注重宗教文化對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價值引領,起到了一定的行為規范作用[9]522。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正是借鑒了“公民道德教育”這一術語的規范使用。另外,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借鑒了列寧的“灌輸論”,并吸收了蘇聯時期的優秀教育成果,同時避免了形式化和教條化的傾向。相比之下,日韓等國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影響較大,對本國傳統文化的吸收僅停留在表面,未能準確、系統、深入地融入公民教育中。因此,在借鑒其他國家的公民教育實踐時,要準確把握“大思政課”的“大”,保持開放與發展的態度;同時立足于民族文化特色、堅定政治立場,鞏固意識形態的陣地。

最后,從實踐基礎來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近代以來的重要精神成果。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逐漸由被動轉為主動。這意味著,除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實踐推動外,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是構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因素。在過去的百年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書寫了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壯麗篇章,成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磅礴偉力。面對新時代的實踐挑戰和理論發展,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歷史文化,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行為規范,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和人才保障。深入研究、深刻領悟、積極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是將其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基本前提。如果不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中,學生可能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歷史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甚至可能產生誤解和偏見。這將導致學生的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偏差和失范,影響他們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也會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融入“大思政課”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這些內在關聯體現了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中的必要性與必然性,具有深厚而廣泛的價值意義。

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的價值意蘊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按笏颊n”建設所具有的育人價值,在促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是豐富新時代高?!按笏颊n”歷史維度、推動高?!按笏颊n”環境建設的關鍵途徑,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強烈呼喚,對于提升高校思政課的鑄魂育人實效,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豐富高?!按笏颊n”歷史維度

高?!按笏颊n”建設具有深厚的歷史維度,“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盵10]2“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盵10]26加強高校青年學子的黨史學習教育,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領導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四個自信”,這是高?!按笏颊n”建設的歷史維度。在百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黨的偉大精神,構筑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所包含的歷史內涵及其育人理念是其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的重要價值所在。

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足跡,也充分展示了黨在宣傳與教育工作中培養革命、建設與改革人才的進程。在高?!按笏颊n”建設中,需要樹立正確的大歷史觀,將黨的百年光輝史融入思政課,展現中國共產黨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歷史脈絡,弘揚歷史主動精神,發揮黨史在高?!按笏颊n”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融入鮮明彰顯了“大思政課”的歷史內蘊,揭示了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使高校學生在“大思政課”中感悟到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與中國共產黨的實踐力量,從而提升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把握,并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的認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生動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為高?!按笏颊n”建設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

(二)推動高?!按笏颊n”環境建設

我國高校肩負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高?!按笏颊n”建設是新時代高校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案咝K枷胝喂ぷ麝P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盵1]7解決這一根本問題是進行高?!按笏颊n”建設的內核動力。精神譜系中培育和鍛造出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質是高校形成“大思政”環境的重要素材。高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地,必須明確政治立場,加強“大思政課”建設,要求將精神譜系等思想理念與信念融入“大思政課”中。這將有效推進高?!按笏颊n”的環境建設,以紅色文化為奠基,在網絡空間與社會現實之間雙向發力。

高?!按笏颊n”環境的營建必須健全“互聯網+思政教育”體系,以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應觸及學生的內心深處,引領他們成長,培養新時代的優秀人才。在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以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為依托,特別要關注新時代提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并加以充分利用,以立體、全景的方式展示革命文化。將精神譜系融入其中,激勵學生不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大力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精神譜系在高校網絡“大思政課”建設的融入,不僅是加強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也是對那些長期抹黑中國、霸占信息技術的西方國家惡劣行徑的有力回應。同時,它還能幫助青年大學生積極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校園文化環境是影響時代新人價值觀生成發展的土壤。將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校園文化有利于提升其先進性,促使其具有更強的滲透力。因而,將精神譜系融入其中可以通過高尚、優秀、先進的紅色精神譜系來陶冶人、培育人、引領人。高??梢杂幸庾R地選擇精神譜系中的某一精神進行宣傳,并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親身體驗,不斷建構、豐富和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精神譜系中所蘊含的精彩事跡能讓學生長期沉浸在紅色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通過環境來滋養人??傊?,高校作為新時代意識形態教育的主渠道,必須將“大思政課”的建設放在顯著位置,融入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才能更好地打造校園文化環境,推動高?!按笏颊n”環境建設。

(三)培育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追求、精神氣魄和道德作風,對于培育時代新人具有重要價值。高校要在新時代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讓青年學生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就必須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的“大思政課”建設之中,引導青年學生提升道德修養、加強共產主義信仰,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并在思想和行動中擔起時代重任。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融入有助于增強高校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進而使他們更加堅定地擁護黨和國家,擁護社會主義事業?!皶r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毙聲r代青年大學生通過精神譜系來激發自己強烈的家國情懷,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中。新征程上,中國逐漸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的青年也必然在世界嶄露頭角。在當前西方思潮紛紜、意識形態斗爭加劇的情況下,青年大學生正處于鞏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堅定理想信念對于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融入為青年大學生提供理想信仰的“精神之鈣”,讓他們感悟黨的百年偉大精神,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磨礪黨性,堅定政治立場,提升思想境界。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融入有利于高校青年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凝練了國家、社會和個人應當具備的品質,具有深刻的德育意義。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經驗總結,既總結了過去走過的路,也將指導未來的路。通過精神譜系來培育青年學生,可以激發他們愛國敬業,推動國家富強發展,促使他們誠信友善,促進社會的文明和諧。精神譜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對人的要求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黨的百年歷史是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程,蘊含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崇高的道德追求,同時也與現實相統一。因此,精神譜系的融入有助于讓學生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脈絡,理解其內涵與要求,有助于引導學生感悟百年黨史,自覺踐行個人層面的價值觀要求,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自覺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融入有利于實現高校立德樹人,塑造出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按笏颊n”建設的有效目標是全員參與、全景熏陶、全程滲透、全面影響和全體受益,注重校園環境的建設,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他們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同時,“思政課既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使命,也肩負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11]103。因而,精神譜系的融入不僅能解決怎樣培養人的學理問題,還能回答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政治問題。這將有助于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的路徑選擇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按笏颊n”建設存在內在關聯,將精神譜系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這也凸顯了將其融入“大思政課”建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高?!按笏颊n”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要舉措,而精神譜系作為其重要內容應當融入其中。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簡單地將精神譜系的內容生搬硬套地附加到建設中,而是要善于運用辯證的方法,實現相互融合。因此,優化“大思政課”建設,需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主題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與時俱進地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12]的指導思想。

(一)講深“大思政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盵13]329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傳承和發揚需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這不是僅僅開設一門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相關的課程,而是將其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方法融入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按笏颊n”建設必須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將“灌輸論”貫穿于整個建設之中。因而,精神譜系的融入必須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真正做到將思政課講深。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在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這個同根同源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龐大系統和完整體系?!盵14]作為“大思政課”建設中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正是關于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蘊含著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要求?!按笏颊n”的“大”在于不是停留在教材知識的表面,而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知識和道理。這“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涉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涉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涉及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等等”[1]7。這些知識和道理將武裝青年大學生,使他們能夠運用“批判的武器”進行“武器的批判”。

為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需要在內容上尋求有效的途徑。精神譜系在理論知識中的更新,為其融入高?!按笏颊n”建設提供動力保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應實現協同,相互促進。專業課程作為大學學習中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是實現課程思政的重要突破口。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應被視為獨立的課程,而是應與具體專業課程相協同,相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抽象存在的,作為一種“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的血脈中,它又是具象的,由一系列具體的偉大精神組成。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對于工科生而言,可以在專業基礎上,針對性地融入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以激發學生的科研創新熱情。對于醫學生來說,著重培育西遷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以提高學生的醫學倫理與社會責任感。對于藝術生而言,著力把延安文藝精神等融入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創作能力。對于人力資源專業的學生等,踐行以民為本的精神、企業家精神,不同專業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來感悟和實踐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相關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為其他學科基礎課增添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內涵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專業課教學既實現了思想引領,又實現了理論宣傳和能力培養。其他學科課程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學科背景知識,豐富思政教育的內涵和說服力。這種雙向互動的融合不僅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還能夠為其他學科課程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其具備更全面的育人功能。

(二)講透“大思政課”:教師指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

高?!按笏颊n”建設要真正“講透”,這個過程不僅需要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還需要強化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導作用和青年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精神譜系方能更好地融入高?!按笏颊n”的建設。

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是“大思政課”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首先教師需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的落腳點是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次在機制創新方面,需要完善高校黨委集中統一領導下的“大思政課”工作機制,以確保建設一支專業素質高、道德修養高的教師隊伍。具體來看,專業課教師切實擔負起育人與育才的職責,在自身能力提升上下功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積極參與課程思政建設,幫助專業課教師深挖精神資源;專業課教師更要增強自身的內驅力,在專業教育中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塑造,相互配合,共同發力,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大思政課”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正確處理好教師指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教師指導在“大思政課”建設中發揮首要作用,“大思政課”建設成效的取得也離不開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可以運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一紅色資源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心選擇與教學內容和目標適切的精神資源,拓展理論呈現的方式手段,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中心,把握學生學習規律,通過情境創設、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活用思政教學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引入體驗式學習、討論式學習將學生對思政課的價值認同融入日常,轉化為行動自覺,在廣闊天地間加強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領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性。

(三)講活“大思政課”:主題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

高?!按笏颊n”的建設不僅要將思政課講深、講透,還要考慮把思政課“講活”,這就離不開主題教育與環境教育。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而精神譜系則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的歷史總結。在理論的指引下,為了更好地融入精神譜系,我們需要加強主題教育與環境教育,并通過方法創新和手段革新來實現。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主題教育效能的發揮,先后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不斷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指導工作實踐?!按笏颊n”與主題教育具有共同的目標導向和共通的價值旨向,高校在開展主題教育時應在思政教育教學內容上下功夫,及時更新黨的創新理論,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大思政課”建設明確政治方向?!按笏颊n”與主題教育在實施層面深度契合,在校內空間與社會資源兩個空間維度是高度重合的,引導青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此背景下,不僅豐富和拓展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也能夠實現教育對象從“關鍵少數”向“絕大多數”的拓展延伸,進一步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

教育環境始終是影響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學校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構建受教環境,通過環境氛圍的熏陶來進行隱性教育,與課堂理論教學的顯性教育相統一,為打造良好的高?!按笏颊n”環境搭建平臺。這一方面要求構建實踐平臺,豐富課外教學活動,增加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主題相關的實踐,推動校園文化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主題團日活動和黨日活動的融合,營造教育氛圍,主動對接“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使課堂教學與社會發展相互銜接。這種融合不僅符合主流文化的訴求,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這種融合有助于豐富理論體系和資源需求,培養學生的大歷史觀,通過學習促進實踐,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此外,這也有助于青年學生親身感悟精神譜系的重要價值,進而實現精神品質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求構建網絡平臺,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利用校園廣播、社會刊物以及學校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信息傳播,以保證信息傳播的及時性與互動性,共同構建高校融媒體平臺。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影響,激發學生對精神譜系的歷史認同感,喚起學生的歷史情感,賡續百年初心。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政課大思
同心協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學習《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文化自信視域下思政課意識形態教育研究
正確把握善用“大思政課”的精神實質
“大思政課”的理論要義與實踐導向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淺談大思政視域下有機化學課程“金課”打造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引領下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探索
“大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藝術生思政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