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志書“修用兩難”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

2023-03-22 04:01周秀梅
廣西地方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修志志書文化

周秀梅

(欽州市欽北區地方志辦公室,廣西 欽州 535099)

2006年5月18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67號《地方志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一條“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全面、客觀、系統地編纂地方志,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地方志,發揮地方志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钡谑鶙l“地方志工作應當為地方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服務?!边@兩條規定明確了修志就是為了用志?!吨袊胤街尽?006年第9期有一篇文章認為:“修志為用是《條例》精神的最高體現”。筆者贊同“修志為用”的觀點。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薄皳撈鹦碌奈幕姑?,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痹谛碌臍v史背景下,文化的作用被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地方志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修志用志要跟上時代發展要求。但是,在現實中,廣西部分地方修志用志面臨諸多問題,進展緩慢。為什么會出現修志用志兩難的境地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筆者現對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力求找到地方志事業發展的“瓶頸”并進行破解,助力地方志事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志書“修用兩難”的主要原因

(一)從功能上看,地方志的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確立和發揮。地方志有“存史、資政、教化”三大功能?!稐l例》第十條明確,地方志書每20年左右編修一次。編纂一部志書往往需要10年左右,志書的出版發行發揮了“存史”作用,但部分地方對志書“資政、教化”的作用發揮不充分不明顯,導致一段時間以來地方志機構被“邊緣化”。

(二)從體例上看,志書行文有待加強。志書為記述體著作,主要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7種體裁,強調“述而不論”。編纂規則規定:志書文字要樸實、簡明扼要,不作渲染描繪。筆者認為,此規定總體上說是正確的,但不能一概而論,僵化不變。在堅持把握志書語言特點的基礎上,注重追求清詞麗句是完全應該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這不但不影響志書的真實性,而且極大增強它的可讀性。近現代方志學家黃炎培說,志書語言要“文采斐然,雅俗共賞”;清代方志大家錢大昕說,入志資料要“辭嚴事核,質而有文”?!妒酚洝窞槭裁幢霍斞缸u為“無韻之離騷”?是因為司馬氏運用文學語言寫人記事,把人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把事敘得有聲有色,毫無枯燥。因此,志書編纂適當使用文學性的描述詞語則更佳。

(三)從質量上看,部分志書編纂質量有待提高。2008年9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印發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第三條“志書質量的總體要求:觀點正確,體例嚴謹,內容全面,特色鮮明,記述準確,資料翔實,表達通順,文風端正,印制規范?!辟|量是志書的生命,但從廣西一輪和二輪新編的志書質量來看,由于“可用資料匱乏、人員和經費不到位、修志人員缺乏專業水平且變動頻繁”等多種“硬傷”,導致部分志書在質量和時效上有待提高。

(四)從篇幅上看,部分志書體量有待精簡。從廣西新編二輪修志情況看,部分市、縣(市、區)志書字數多達幾百萬字,存放、搬運、查看都不太方便,導致讀志用志效果不明顯。

(五)從現實上看,了解地方基本情況的途徑多而快。一是現代社會已經進入“數字化”“信息化”時代,人們想要了解一個地方的基本情況,與查看志書相比,聽匯報、看網絡等途徑快而便捷,加上志書時效性的限制,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修志用志”水平迫在眉睫。

(六)從人才上看,修志用志干部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地方志是專業性、學術性比較強的部門,但部分領導和承修部門對地方志的作用認識不夠到位,還存在人才隊伍老化、斷檔、業務水平不高等問題,不適應新時代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二、破解“修用兩難”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修志標準。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影響和社會經濟的發展,17年前制定的《條例》部分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要從頂層設計層面,結合各級的實際,重新修訂《地方志工作條例》,細化明確修志讀志用志的標準,而且標準應該是全國通用、全國統一。避免出現各級評審專家和出版社專家意見“打架”,導致經過初審、三級評稿、終審驗收等層層審核的志書被出版社“否決”的情況。如“關于問題官員”能否入志、如何入志的問題,關于篇目設置的問題,關于涉密問題的界定,關于“劣跡入志”的問題,關于“計劃生育”內容的記述,關于明確歷史階段的問題,關于“時稱“”今稱”的表述問題,關于五大部類排序問題,等等,要在《條例》《辦法》或《修志規范》中加以明確。

(二)強化組織領導。領導重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在思想上要充分認識修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志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上下聯動、各方支持,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明確各市、縣(市、區)要完善修志專家庫,負責修志工作的業務指導。

(三)理順機構設置。地方志為“官修”之志,肩負“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神圣職責和重要使命,但各縣(市、區)地方志工作機構只是一個“參公”單位,編制往往只有三五名不等,人員少且不穩定,協調能力極其有限,不利于資料收集、讀志用志等工作的開展。地方志作為“官修”志書,建議要加強對地方志工作機構的領導,把地方志工作機構作為“公務員”單位進行設置。同時,從平衡或改善地方志“弱勢”不利于開展工作的角度考慮,建議各市、縣(市、區)地方志工作機構至少由一名市、縣(市、區)常委分管,有利于統籌協調人力物力財力參與修志用志。

(四)強化人才保障?!肮σ圆懦?,業由才廣?!碑斍?,我國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地方志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工作,其事業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需求十分迫切。針對地方志工作專業修志人員極度缺乏、人才斷層斷檔等突出問題。在制定關于加強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文件時,建議自治區地方志辦與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或組織部門聯合發文,強化用人選人標準,在人才任用上要做到“人崗相適”,任用有相關專業知識或文字功底或有修志情懷的人擔任地方志機構主要領導并配備有相應文字功底的修志人員。同時,每個市、縣(市、區)要把修志專家納入黨委、政府政策理論宣講團成員,建立地方志專家人才庫,負責培訓指導各承修部門的工作人員,并從中挖掘培養干部,形成梯隊管理,為修志用志工作積蓄人才。

(五)強化經費保障。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把修志工作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納入各個階段的“五年”發展規劃,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政府統一的責任目標管理,實施統一的責任目標督查、落實、考核;修志工作經費納入政府預算并按時撥付到位。

(六)樹立質量第一意識。修志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單位廣、人員多,而志書為中心工作服務,貴在時效,貴在精品。為確保志書質量生命線,各級政府要把任務一一落實到各承修部門,明確各單位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抓落實的關鍵在于督導。要把修志工作的好壞作為衡量干部政績的一項標準列入干部考核內容,與干部的晉升、提拔等切身利益掛鉤,讓各級領導時刻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記在心上、講到面上、落實到行動上,促進修志工作的開展。同時,對于配合積極、交稿速度快且質量高的承修部門,要充分發揮督查考核作用,列入績效考評等辦法,予以表揚和獎勵。

(七)聚力方志成果轉化。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修志為用”,大力推進地方志工作由傳統方志向數字方志、由重修輕用向修用并重“兩個轉型”,加強地方志資源的開發利用,積極參與平陸運河文化、海上絲路文化、千年坭興陶文化等研究活動,彰顯方志文化的時代價值。同時,通過地方志文化“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軍營、進網絡”行動,掀起全民讀志用志高潮,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促進地方志文化在各個領域的深度融合,助推地方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八)強化正向激勵機制。地方志機構的主責主業是修志編鑒,往往需要默默無聞、十數年如一日的堅守才能出志書成果,既辛苦又清苦,其中艱辛只有修志人知道。因此,建議自治區地方志機構建立考評機制,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強化經驗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突出“修志為用”。通過開展考評激勵,全面反映各地地方志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成放,總結梳理工作推進中的好做法好經驗,查準找實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推動地方志隊伍的干事創業熱情,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在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志”力。

猜你喜歡
修志志書文化
經我校教師為主體的修志團隊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團志”項目成果順利出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召開特色志書編纂專題會議
誰遠誰近?
談編譯出版《西藏七大藝術集成志書》藏文版的必要性
淺談提高第二輪志書的可讀性
編印發行《山西省第二輪修志指導手冊》
2013年河北區二輪修志工作扎實推進實現良好開局
“概述”是一本志書的概述還是一地總貌的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