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爾庫塞單向度理論視域下人的現代化的西方困境與中國超越

2023-03-23 00:05趙盧艷張玲
信陽農林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單向中國式異化

趙盧艷,張玲

(西安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1 資本與“工具理性”共建單向度的社會并形成單向度的人

馬爾庫塞認為,發達工業社會是“工具理性”壓制“價值理性”的社會,是人民對社會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被壓制、被剝奪的社會。當代資本主義對人民的控制方式變得更加隱蔽,更加“合理”,導致人民的思維、意識進一步被操控,從而失去擁有真正自由的權利。

1.1 資本與“工具理性”合力構建單向度的社會

第一,對人民的控制方式隱蔽化。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已經變成了一種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這種新型社會對人們的控制由原來的監獄、法庭等暴力方式轉變為借助技術力量進行控制的方式,統治者往往會打著科學技術成果的幌子,讓自己的活動更符合科學追求,把科學技術當作控制人民的工具,人民失去了真正的自由??茖W技術并不帶有原罪,它的功績毋庸置疑,但人們的內心向度被大量的生產和大量的分配所占據,私人空間被技術侵蝕和削弱,個人同社會直接一致,技術已經成為了社會控制的現代新形式[1]。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是憑借一種技術合理性賦予人們一種看似自由而非自由的異化的自由。

第二,人民在政治上處于“失語”狀態。在新型極權主義的盛行下,雖然表面上存在著宣揚言論、思想自由和多元化的民主,然而卻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西方資本主義政治被套上了虛假民主的外殼,而內核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少數人的民主。在自由民主的虛偽面具下,資產階級利用技術在“合理性”的掩蓋下對人們的心理進行控制,人們的自由思想在政策制定者和新聞提供者共同推進下變得麻木,資產階級難以掩飾的目的就是要使被剝削者的政治對抗意識逐漸消失,甚至完全泯滅。

1.2 “肯定性單向度”孕育了單向度的思想文化和單向度的人

第一,“肯定性單向度”造就了單向度的思想文化?!翱隙ㄐ詥蜗蚨取笔侵溉藗儗λ幧鐣鱾€方面的評價都只是肯定的,具有單一性和局限性,所以單向度的思想文化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單向度的思想文化是由理性的畸形化和高層文化的世俗化所孕育出來的惡果。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技術的合理性造就了“肯定性單向度”,否定的思想被否定、被湮滅,肯定的思想被肯定、被升華。理性的職責本應該是帶有批判性思維來指導人們實現自由,但是在發達的工業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下,由于理性的失職而喪失了批判性意識,導致價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壓制、所代替。在這個社會中一切都是可以被控制的,包括人的思想,價值上的缺失和虛化以及理性的畸形化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標志。高層文化本來是拒絕和駁斥現有秩序的力量,但是在發達工業社會中,高層文化被現實同化了,不幸被技術合理性賦予了商品的形式,文化成果被物化。

第二,“肯定性單向度”孕育了單向度的人。在單向度的思想文化影響下的人是單向度的人,其表現為需求的異化、勞動的異化和消費的異化。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科技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等物質的生產,人們雖然在物質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滿足,但人們對精神的追求卻被物質方面的滿足所掩蓋,人們的需求也被異化為單一的物質需求。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還出現了勞動的異化,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在勞動中失去了自主性和創造性,人的靈魂和肉體變成了機器的零件,人與機器合力為資本家賣命,而勞動被異化為資本家的目的而非手段。消費的異化表現在資產階級為了滿足某種特殊的社會利益,通過文化工業的先進手段制造了“虛假需求”,這種需求是從外部強加給人們的,不管人們是否愿意、是否需要。而“虛假需求”的“使命”就是要使人們變成資本家隨意操控的牽線木偶。

2 資本邏輯主宰下的西方式現代化中實現人的現代化的三重困境

馬克思的自由人聯合體思想中雖然沒有出現人的現代化,但卻有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笆沁@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2]未來共產主義會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而資本主義能否實現真正意義上人的現代化是需要突破困境的。

2.1 物欲時代催生異化現象的困境

第一,深處勞動異化的困境。正如馬爾庫塞所描述的“單向度的人”一樣,勞動異化是“單向度的人”的促成因素,也是“單向度的人”的重要表現。西方式現代化出現了勞動分工的異化和勞動性質的異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失去了本質性,不再是需要的滿足,而是變成了滿足勞動以外其他各種需要的手段,這種手段成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獲取更多利益的手段,所以西方式現代化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勞動異化的現象。資本主義私有制之下的勞動是“被迫的強制勞動”[3],違反了人的類本質的內在規定性,強制性的勞動而非自由自在的勞動把人們變成資本家獲得利益的勞動工具。

第二,難破人的異化的牢籠。西方式現代化中人的異化現象主要表現于人的身體異化、精神生活的物化。在資本主義早期,為了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資本家延長了工人的勞動時間,較長的勞動時間和工人朝不保夕、營養不良等原因,工人身體變得畸形,出現了身體的異化。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業,在這一過程中人對物的依賴度不斷提高,表現在資本家不斷追求商品數量和種類的精神生活的物化,也表現在工人為了獲得最低生活必需品而表現出精神生活的物化。西方式現代化中所出現的人的異化現象使人喪失了人的本質,變成了被物所驅動、所奴役的對象。

第三,卷入需求異化的漩渦。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但物質上的滿足卻彌補不了精神上的需求,物質需要的滿足和精神需要的滿足嚴重失衡。正如高低腳走路的人失去了平衡一樣,摔跤是不可避免的,而經常摔跤的人并非是現代化的人,而是打著現代化的幌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協調的虛假現代化人。

第四,深陷消費異化陷阱。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用特定的外部勢力和大眾傳媒強加給人們一些“虛假需求”從而出現了消費的異化現象。這種“虛假需求”在外部勢力和大眾傳媒的宣傳下,讓人們普遍以為都是大眾的需求,也便是自己的需求,缺失了對自己需求的思考和對別人需求評判的能力,從而在這種“虛假需求”的裹挾下迷失了自己。在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盛行的時代,人們對這個社會沒有疑惑或者批判,人們似乎已經被同化了,看似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卻只能生活在被框定的生活模式中,從而也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2.2 虛假民主暴露資本本性的困境

第一,難以走出虛假民主的困境。西方式現代化的民主政治不能成為實至名歸的民主政治的原因:其一,資產階級對于政治權力進行了壟斷。西方資產階級國家的民主政治雖然加上了從代議制轉變為分權制衡的濾鏡,看似要把集中的權力分散給更多的人,卻難以掩蓋資產階級遵循資本至上的虛偽面孔,對于人民的民主權利只有在上臺拉選票時的錚錚誓言中才能聽到,卻在臺下實際生活中沒有賦予人民真正的民主權利。其二,在資產階級的殘酷壓迫下,人民的生活僅僅是停留在對物質的追求上,人們對現有社會的反抗意識被弱化,正如馬爾庫塞提出的“肯定性單向度”那樣,人民對社會只有一種聲音,那便是肯定和認可,人民對社會的依賴和對統治階級的無反抗也在進一步虛化人民的政治民主。

第二,虛假民主暴露資產階級資本至上的本性。資產階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利益,想要通過利益的最大化來獲得更多的資本,從而靠資本來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力,從而使民主政治陷入了“資本多權力大,權力大資本更多”的封閉式循環圈里。在這種虛偽民主下的資本主義社會有著難以治愈的經濟危機痼疾,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資本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共生性決定了這一痼疾的永存性,這一痼疾經常使得資本主義國家萎靡不振,以致于難以跳出經濟危機的循環周期。西方式現代化的虛假民主無法提供實現人的現代化所需要的民主權利,這樣的民主權利是人民所有的民主權利,并非資本家所有的民主權利。

2.3 文化商業化喪失文化價值的困境

第一,消費文化迫使文化本質流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人們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也向多元化發展,使得人們的生產和消費活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豐裕時代的更新換代催生出符號時代,符號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人們的生產和消費從傳統物質領域延伸至非物質領域,文化、符號、影像、信息等日益成為被生產、被消費的對象,并在此基礎上共筑了消費文化。消費文化的產生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有,而在精神生活方面卻相對貧困。在這種消費文化的社會中,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無法適配,難以滿足現代化人的精神需求和提高現代化人的文化素養。

第二,文化商業化,顛覆了文化的主體地位。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對文化進行了包裝,打上了資本的烙印,也對商品進行了非功能性的包裝,對商品進行“賦義”,即給商品貼上了象征某種身份和地位以及某種榮譽的標簽來激發人們的購買欲望。在這種資本主義社會中,文化與資本的聯姻使文化的生產變成了生產的文化,把無形的文化變成了可以售賣的有形的商品,文化的主體地位被商業化所顛覆,所以資本主義社會就缺乏實現人的現代化的良好文化環境和精神動力。

3 人本邏輯主宰下的中國式現代化中實現人的現代化的三重超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本質上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動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單向度”的人[4]。所以,中國式現代化就通過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追求崇高的文化價值來實現人的現代化的三重超越。

3.1 規避異化現象,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的超越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動力之源。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前提,也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別于其他一切動物[5]。因為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人,是在現實生活中從事物質生產的人,這與西方資本邏輯主導下的“工具理性的人”具有本質上的異質性,所以對需要的滿足不僅限于某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包括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滿足、人與人關系方面的滿足、人與自身關系方面的滿足,這三大方面又可分為滿足豐富自然資源的需要、滿足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滿足機會平等的需要、滿足能力素質的需要、滿足創新勞動的需要等。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致力實現教育現代化、實現社會保障現代化、實現醫療衛生現代化,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遞增,以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將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實現人的現代化的現實基礎。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6],共同富裕不僅僅要注重“富?!?更要注重“共同”,并不是“共同”基礎上的“富?!?并非所有人的富裕程度都一樣的“大同社會”,而是“富?!被A上的“共同”,要通過先富帶動后富,最后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中國式現代化以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營造了穩定的發展環境,為了實現共同富裕加快實施了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制造業現代化、加快建設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加快建設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加快建設生態現代化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加快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等,而這些方面的加快建設保障了共同富裕的如期實現,只有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之上,才能進一步實現人的現代化。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將勞動解放作為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實踐形式。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僅強調勞動作為生存手段的重要性,同時,將勞動過程作為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實踐形式。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而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勞動不再作為一種手段,而是作為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國式現代化只有實施勞動解放,才能跨越西方式現代化所產生的勞動異化的陷阱。中國式現代化實施勞動解放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規避異化現象,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勞動解放來引導勞動者在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實踐中全面發展自己的能力和引導勞動者在自由平等的勞動實踐中發展全面的社會關系,由此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關系全面發展的有機整合。中國式現代化的勞動解放以更加自由的形式讓人們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讓人們自由選擇提高自己的方式,讓人們真正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從而在中國式現代化中高效率、高質量地實現人的現代化。

3.2 規避虛假民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超越

第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實現人的現代化構建了強有力的人民政治權利保障體系。全過程人民民主擴大了公民的政治參與,人民有廣泛的政治參與,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及需求,從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除此之外,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也有助于弘揚先進的民主政治思想,極大地壓縮各類腐朽和落后政治文化的影響空間,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起科學的政治觀[7]。全過程人民民主賦予了人民更廣泛的政治權利,激發了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增進了人民對政治的認同感,為實現人的現代化構建了強有力的人民政治權利保障體系,從而構建了良好的政治生態,為人的現代化的實現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環境。

第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實現人的現代化提供了更加自由且廣闊的政治發展空間。更加自由且廣闊的政治發展空間是中國式現代化較西方式現代化的一大優勢,也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條件。從馬爾庫塞對資本主義社會出現“單向度的人”的分析可以看出,處在極權主義社會中,人們沒有自由且廣闊的政治發展空間,廣大人民在政治上的參與幾乎是空白的。中國式現代化在政治上實施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人民提供更廣泛更自由的政治發展空間,更好地促進了人的現代化的實現。

3.3 摒棄文化商業化,加快建設文化現代化的超越

第一,以文化現代化來推進人的現代化。文化現代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方面。文化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現代化的水平,從而影響人的現代化的實現,不能設想中國式現代化在經濟上達到了現代化后文化上還是一片沙漠,也不能設想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是物質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虛的人,所以中國式現代化想要實現人的現代化,不僅是經濟現代化先行,還要使文化現代化建設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文化現代化建設,實際上要把中華文化所代表的價值觀、道德觀發揚光大,目的是以優秀的中華文化來激勵中國人民,讓人民樹立文化自信,以生生不息的中國精神推進文化現代化的實現、推進人的現代化的實現。

第二,樹立堅不可摧的文化信仰,充實現代化人的精神風貌。中華文化實質上是中國人民所信仰的文化,是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養料,是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代表,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關鍵所在。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不能物質生活是綠洲、精神生活是沙漠,所以我們必須植精神世界的樹、造精神世界的林,塑造精神世界的綠洲,讓精神世界不再貧瘠。精神文明建設是要提高人的素質、促進心理健康、增強群體凝聚力、塑造和諧的社會環境、推動人及社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8]。人的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前提,只有實現人的精神文明建設的現代化、實現文化的現代化,才能進一步實現人的現代化。而文化化身為精神的這種形式,賦予人民和國家戰勝一切困難和風浪的精神力量,從而實現精神文明建設強國和成為精神生活富裕的現代化的人。

4 結語

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否則,即使經濟起飛了,也不會持續長久[9]??v觀資本邏輯主宰下的西方式現代化中實現人的現代化的三重困境,現代化的主體是人,而西方式現代化主體是資本;人的現代化需要穩定的經濟環境、需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而西方式現代化難以突破經濟危機的周期率,人的精神世界的荒蕪使得人的現代化難以真正做到物質富有和精神富裕兼備;人的現代化需要自由民主,而西方式現代化在虛假民主掩蓋下人民沒有得到應有的民主權利,而且多黨輪流執政造成了黨派惡性競爭,出現了社會混亂、政治發展的不穩定現象,所以人的現代化的實現缺乏穩定的政治環境;人的現代化是以文化現代化的實現為前提,而西方式現代化出現了文化商業化的現象,文化失去了本該應有的價值,被降格為商品的附屬品。

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實現人的現代化的新路徑,是堅持現代化的主體是人而非物的現代化,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現代化,是以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實現人的現代化現實基礎的現代化,是以勞動解放為實踐途徑來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是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現代化,是加快文化建設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正在實現人的現代化的規避異化現象、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的超越;規避虛假民主、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超越;摒棄文化商業化、加快建設文化現代化的超越。中國式現代化成功規避了西方式現代化過程中所出現的物的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的嚴重分化現象,為實現人的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完善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體系,在不斷豐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提供給人民更加優美、更加綠色的生態環境,真正做到了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牢記于心、踐之于行,不斷促進了人的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猜你喜歡
單向中國式異化
中國式民主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碳纖維/PPS熱塑性單向預浸帶進入市場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用“單向宮排除法”解四宮數獨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從單向到雙向的合作治理及實現路徑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中國式失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