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學策略融入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實踐路徑探索

2023-03-23 12:18張琬珽
現代英語 2023年18期
關鍵詞:英語教學大學情感

張琬珽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素質教育要求深化背景下,部分教育領域學者提出人文教育的理念,因此,情感教學方式開始得到廣泛運用。 文章主要探討情感教學方法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方向。

一、 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采用情感教學方法的作用

新時期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為了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開始注重運用情感教學手段,其主要利用感性元素深化教學,轉變學生的思維與學習態度,結合英語學科教學的特征設計教學情境,滿足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深層次學習需求。 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采用情感教學方法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大學公共英語是眾多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傳授英語知識時容易陷入枯燥乏味局面,導致學生缺乏積極的學習情緒。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個人情緒對行為效率有著深刻影響,因此,若學生處于負面情緒中學習,必然會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但情感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得英語教師日常教學中能夠融入情感因素,學生將更能感受英語的有趣之處,產生一定的學習欲望,切實打破傳統教學的枯燥感受,課堂教學也會經過調整,氛圍變得更為放松,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 此外,基于情感的教學手段也能使師生情感相互交融,消除以往的陌生感、距離感,學生在學習時也會對教師有著更多期許,學習的主動意識愈發強烈[1]。

(二)能夠助力學生消除學習的心理障礙

大學生基本已經成年,其心理素質也有所提升,但在學習方面部分學生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這與其自身個性有關,如自尊心較強的學生擔心自己學習成效不如他人,容易產生不自信、焦慮等心態。 而情感教學方法的運用將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無壓力,其創造的氛圍平等、愉悅,教師還會與學生進行貼心互動,以防止其出現不良學習心態。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一些心理障礙也能自動消除,沉浸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升自身學習水平,通過學習產生獲得感,逐漸形成信心,助力健康成長。

二、 情感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教學領域,情感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心理學理論創設的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其可以最大化發揮出情感因素的優勢,帶動學生主動學習并提高學習質量。 情感教學模式也利于教學形成清晰的知識框架結構,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 情感本身是人們借助客觀事物滿足自身精神需求并獲得客觀性體驗的一類感受,情感分為積極與消極兩種類型,能夠反映出個體的心理狀態。

情感教學模式與思想教育有著共同特性,同時結合了先進的教學理念——以情優教,使得教學工作的開展體現感染性、情境性、教育性以及激勵性。其中,感染性是指情感教學實施中能感染教師與學生,還能助力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學生在課堂中會因為被打動、感染而積極獲取新知,使教學效果顯著增強。 情境性是情感教學模式的核心特征,是指教師結合教學要求、教學目標,借助各種工具與先進教學手段打造趨向真實、生動以及活躍的教學情境,譬如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情境,進而滿足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的情感需求,使其學習熱情更為濃厚。 教育性是情感教學實施的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特性,教師要借助情感要素對學生實現正面教育,引發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既可以培養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等,還能鍛煉道德品質,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激勵性特征使得情感教學模式的有效作用增強,是指教師通過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還能指導學生探究,培養其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帶動學生情感體驗的升華[2]。

三、 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采用情感教學方法的現狀

部分高校的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教學開始應用情感教學方法,致力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但實際上情感教學方法的運用合理性不足、相關體制不完善,導致其實施中出現諸多問題,下面將從教師和學生方面探討公共英語情感教學方法運用情況。

(一)教師教學情況

我國大部分高?;谵k學要求,對大學公共英語課程采用大班授課方式,再加上高校在近幾年開始擴招并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英語課堂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有些甚至是四個小班學生組成,而英語課程的實際課時安排比較少,課程任務相對繁重,部分英語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知識目標,過分強調認知語言方面的學習,盡管也關注情感教學,但并沒有真正重視,整體教學風氣也不夠積極。 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交流都比較少,致使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學生也無法集中注意力。 長此以往,學生開始在英語課堂心不在焉,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也無法發展,其對學生的了解不充分,開展教學的手段較固化、落后。

(二)學生學習情況

從當前大學生對公共英語的學習情況來看,首先其存在缺乏目標以及態度不夠明確的問題,調查發現,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只是為了通過期末考試和四六級考試,只要考試無憂,就會放松學習,也不太在意能否在英語學習中獲得積極情感體會,其學習興趣明顯偏低,鮮少有學生將提高自身素質作為英語學習的目的,認為英語的口語能力、表達能力對自己今后發展有益,但其學習方法也相對單一,缺乏有效指導,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觀念長期影響學生,導致其只能被動接收教師講解的知識,獨立思考的機會較少,對課堂的參與度偏低,在課堂中的學習情緒也不高。 另外,學生對大學公共英語學習的情緒不佳、成效偏低還受到以下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部分學生在他人面前講英語總會感到緊張,擔憂自己講錯或說得不好,因而很難主動參與課堂交流活動,限制了學習能力的發展;其二,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信心不足,認為自己掌握的詞匯量少、語感頗差,帶著負面情緒去學習,致使其與他人之間的差距逐漸加大,學習效率偏低。 這兩種問題在部分偏遠地區或農村出身學生身上表現較為顯著[3]。

四、 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融入情感教學策略的有效路徑

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情感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和整體教學質量提升都有著很大幫助。 基于上述現狀分析可知,情感教學還要保證策略合理、適宜,與教學要求相互契合,和英語教學程序有機結合,才能夠保證發揮出應有作用。

(一)挖掘并運用英語課程教材的顯隱性情感要素

大學公共英語課程中,本身包含許多情感要素內容,這些要素若能夠有效挖掘并運用,則能協助英語情感教育,使學生在學習后獲得豐富的情感體會,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提高核心素養,對此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應合理運用教材中的顯性情感要素。所謂顯性情感要素資源,是指在教材載體中能夠明顯發現的內容,其可以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大學英語教師只要用心鉆研這部分內容,站在積極的情感維度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就能夠把握其運用的要點,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獲得情感體會,促進人文素養的提升,教材中豐富的顯性情感內容可以采用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如利用圖片、生動語言等。 例如,在“College Life”的英語教學中,明確提到大學生活要與同學積極溝通、交流協作、實現共同發展,這種情感作為顯性要素,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參與過哪些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認識了哪些朋友,延伸到大學同窗友誼情感方面,使學生通過聯想獲得直觀感受,如此能夠激發學生的情緒,再延伸到情感。

另一方面,對教材中的隱性情感要素要深入挖掘。 這種情感要素主要隱藏在客觀事實內容中,從表面看不帶有明顯情感色彩,但深入感受可以發現其中蘊含的情感資源,需通過挖掘后合理應用,有利于增強英語教學的情感效果。 例如, 在教學“Sports”相關英語內容時,表層情感要素是教育人們要熱愛運動、愛護生命,但實際從運動也能延伸到磨煉人意志力的情感目標,還能拓展到各國人民通過體育交流友誼方面,讓學生領會這些內涵。 從講授體育精神入手,如可列舉一些中國運動員在近期舉辦奧運會中取得的優異成績,通過實際案例向學生展示體育精神,還可以介紹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展歷史。 這種實例能夠使學生迅速關注學習內容,并讓學生明白體育運動不局限在鍛煉體力,也不以輸贏為主要目的,而是要在體育當中磨煉意志、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二)從學生興趣點出發激發情感共鳴

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興趣都能引起學習動機,因此也是推動教學的有效要素。 大學公共英語為實現開發學生智力目標,需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為前提,在采用情感教學策略時,從學生興趣點出發,激發其情感共鳴。 主要是搭建出利于情感化教學的英語教學情境,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有效學習的過程中全面促進交際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運用生動的教學手段達成情感教學目標

當代大學生具有鮮明個性,在知識學習上也十分看重精神需求。 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無趣,久而久之,喪失了主動學習能力,故而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為了有效發揮出情感教學的作用,還要借助多樣化教學方式。 下面以兩種常見方式為例探討教學實施路徑。

1. 推進學生合作學習

大學英語教學中推進學生合作學習,可以助力學生的情感表達,每個學生都會融入集體中,與他人協作交流,獲得獨立學習時無法得到的情感體會。例如,大學公共英語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team work、group work 以及pair work 形式開展與他人的協作學習。 在團隊當中,學生之間會相互傳遞學習經驗,互幫互助,學生不僅要重視自身的發展,也會更加關注小組作業完成情況,增強責任意識,在共同努力下達成學習目標,每個學生都會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還會體會到被他人尊重、理解以及重視的感受,則有利于滿足其自尊心發展的情感需求,進一步達成情感教育的目標。 合作法教學還能夠營造出一種生生平等、友好互動的課堂氛圍,帶給學生積極的情緒。

2. 積極應用多媒體資源

在現代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開始廣泛應用先進教學手段。 其中,多媒體教學就是一項有效方式,其是將教學內容以投屏方式呈現出來。多媒體教學應用已久,也逐漸展現出應用優勢,最為關鍵的就是利于打造一種生動化、沉浸式的教學情境。 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資源,能夠幫助學生達成情感教學的目標,更好地體現以情施教的作用。 例如,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找尋豐富的英語文化背景信息資源,利于學生沉浸在特別的語言環境中,如播放一些英語國家歷史文化等相關視頻,借助英語電影片段、音樂等賦予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此外,多媒體技術也可以協助打造口語交流課堂,讓信息化軟件為學生提供標準的聽力資源并配合交互。 但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還需注意兩點要求:第一,避免出現為了情感而“設計”情感的情況,雖然英語教學中給學生創造良好情感環境較為重要,但不能因此忽視學生的基本認知教學,情感和理性認知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會直接影響英語教學成效,因而要兼顧考慮雙方要求;第二,在播放多媒體課件時教師可以將自己的表情、言語等元素融入情境中,實現“雙管齊下”,進一步渲染出生動氛圍,使學生的情感體會更加強烈,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4]。

(四)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大學公共英語中融入情感教學策略過程中,有必要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其對增強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很有意義,也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對此,英語教師可以將自身姿態放低,轉變教學心態,不再強硬要求學生開展學習任務,而是將學生當作朋友,與其友好交流和情感互動。 通過真誠態度了解學生內心想法,使師生關系越來越融洽,使學生的英語能力逐步提高。

五、 結論

綜上所述,大學公共英語教學合理運用情感教學模式,對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以及消除其學習的心理障礙都有著積極作用。 為保證情感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中的運用發揮出應有價值,實施教學時可重視教材顯隱性情感要素的挖掘和應用,使學生直接與情感內容接觸,還可從學生興趣點出發,設計引發其共鳴的情感教學內容,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此外,情感教學與師生交流息息相關,要盡量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帶來更為深刻的情感學習體會。

猜你喜歡
英語教學大學情感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大學求學的遺憾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