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加強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索

2023-03-24 17:43顧小麗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2023年6期
關鍵詞:價值觀價值生命

顧小麗

生命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前提,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1]。生命價值觀教育是關于人的生命本質及其價值實現的教育。生命價值觀教育是貫穿人的一生,根據不同生命個體進行生命成長、心智成熟、幸福發展的過程,讓每個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會生命和諧統一發展。2020 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經歷疫情肆虐的大學生們感受到病毒帶來的生死考驗,充分體會到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他們對生命的價值及黨和國家為挽救生命而付出的努力有更深刻的理解。后疫情時代,對大學生開展生命教育重要而又緊迫,應讓每個大學生都能認識到生命的本質與價值,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充分挖掘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最終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1 疫情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狀況

1.1 大學生生命教育缺乏國家頂層設計與科學指導

在2010—2020 年國家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有涉及到生命教育相關方面內容,但沒有綱領性文件和科學指導。教育部門并沒有對生命教育進行學科分類,也沒有納入國家課程體系標準中。由于缺乏國家教育部門的整體規劃和綱領性文件規定,地方教育部門和高校自主開展生命教育僅靠教育自覺而沒有教育法律法規的約束。各個學校對生命教育的理解也不統一,有的偏向于安全教育,有的偏向于心理健康教育,而且生命教育的學科歸屬無統一規范。

1.2 高校重視程度不夠,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形式單一

疫情前大部分高校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人才培養目標著重于專業技能與就業崗位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與學生健康、快樂、有價值的生命關懷相關內容并沒有納入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在學生培養方案中與生命教育相關的課程非常有限,無法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探索生命與安全、生命與健康、生命與價值的需要。

大學生生命教育缺少高質量的教材。高校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某一章節來講授,教育質量良莠不齊。受課程設置的影響,教育內容碎片化,難以讓大學生系統地了解生命教育的全過程。老師通過單向灌輸,學生機械接收,形式單一,教育內容不夠豐富;缺少生命活動體驗,拓展深化程度不夠,脫離學生實際需要。

1.3 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協同育人機制

生命教育的內涵豐富,涉及到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的原理和內容。從事生命教育的教師要具備高尚的品德、淵博的學識和睿智的思想,同時還應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等學科背景。目前國內高校沒有設立專職生命教育教師,一般由思想政治教育課老師、輔導員老師兼任。他們沒有受過系統的生命教育專業知識訓練,在開展教育過程中專業性不強,對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把握不夠準確,學生很難形成系統的生命成長發展觀。

2 疫情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的影響

大學階段是學生成長“拔節孕穗”的關鍵期,需要精心培養,而新冠疫情的暴發對他們原有的正常學習、生活產生了重大沖擊。經歷了漫長的等待與適應,學生的生命價值觀因疫情的發生而產生了巨大變化。

新冠感染對全球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尤其是在疫情肆虐時,人們的生命意識再次被喚醒。大學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重大社會應激事件,內心產生巨大的心理沖擊,他們開始擔憂生命健康與安全,并意識到了生命的獨特性與脆弱性,從而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生命質量,更加珍惜生命、珍惜親情、友情和愛情。

疫情之下逆行而上為守護生命挺身而出的白衣天使,他們奏響了生命之歌,讓大學生從靈魂深處感到震撼與溫暖,他們對生命價值有了新的思考。他們從疫情暴發初期的恐懼、擔憂到積極參與抗疫行動,用實際行動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對個人價值有了重新的認知。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緩慢,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在短期內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困惑與擔憂,目標價值模糊,會更多地是關注當前的生存,但對生命高度的追求尚處于探索階段。

疫情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產生了重要影響。后疫情時代,高校應從生命的認識與理解、生命的健康與發展、人與自然關系等方面,對大學生開展生命意識、生命認知、生命品格、生命價值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命、升華生命,激發他們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3 后疫情時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容

3.1 認識生命的教育

大學生生命教育從認識生命開始,從生物學意義上認識到生命的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自然界也沒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生命因其獨特感而彌足珍貴,世界因每個獨待的生命而變得豐富多樣。認識到生命的獨一無二,能夠讓大學生珍惜珍貴的生命,成就最好的自己。

3.2 尊重生命的教育

經過新冠病毒的肆虐,大學生更能明白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他們開始自覺踐行早睡早起、強身健體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愉悅,保證生命的和諧健康發展。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從生命意識教育到健康觀念教育再到生態文明教育,讓學生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讓大學生明白人類生命發展是離不開自然界生物的滋養,要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環境,綠色發展,不能被人類中心論的錯誤觀點所誤導,要尊重包括自我在內的一切生命,這才是尊重生命的真諦。

3.3 熱愛生命的教育

新冠疫情對大學生思想的沖擊,促使大學生群體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對大學生進行生命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命,以樂觀坦然的心態悅納自我,以積極的意志品質面對困難與挑戰,用智慧、勇氣、仁愛擁抱生活,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3.4 探索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具有三重屬性:第一層是自然生命、第二層是社會生命、第三層是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身體的組織、器官等身心系統,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社會生命指個體與人、自然、社會形成的交互關系。精神生命是指個體的情感、觀點、思想、信仰等價值價體系[2]。社會生命、精神生命具有強烈的自主性,是人成長過程中不斷突破、不斷發展的動態生命。生命價值觀教育要讓每個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探索發展自我的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讓社會生命以充實的內涵突破現實世界的困境,在不斷自我超越中提升精神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讓有限的自然生命實現最大價值。教育引導大學生在探索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過程中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人生。

4 后疫情時代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方法和路徑

4.1 思想引領提升大學生對生命教育的認知

后疫情時代,應更加關注學生全面發展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相結合,立足過程、促進發展,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促進學生健康的和諧進步[3]。從思想引領上筑牢大學生對生命價值觀認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培養大學生崇高的生命價值追求。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終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對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最大限度減少對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損害。人民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這為高校深化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提供了鮮活的素材,讓大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對生命充滿敬畏與熱愛,全面發展生命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疫中,以醫務人員為代表的各行各業的英難群體涌現在世人面前,他們勇挑重擔、全力以赴筑牢人民生命“安全墻”。英雄人物身上的責任與擔當無疑對大學生的生命認知和思想行為產生重要影響。以此為契機,對大學生進行生命責任教育,培養擔當精神,把自身責任與社會、國家和全人類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錘煉品質、樹立遠大目標,在成為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實現生命的社會價值和精神價值。

4.2 實踐教育強化生命教育的力量

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不能僅停留在理論認識的階段,需要通過實踐來加強對生命價值的理解,才能在實際生活中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用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來指引各項行為。高??赏ㄟ^各項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等形式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責任擔當精神,在奉獻社會、關愛他人的志愿服務過程中培養高尚情懷,覺得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從而找到生命價值的歸屬感。

勞動教育對大學生成長產生積極的作用。作為實踐育人的重要活動形式,通過勞動實踐激發大學生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行為。大學生在勞動體驗中感受到勞動的樂趣、享受到勞動的成果,在心理上找到生命的掌控感和投入感,進而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力量。

4.3 多維度協同育人模式,凝聚教育合力

學生的生命個體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之間不斷切換,學生生命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必然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配合,多維度協同育人,全方位提高大學生生命價值觀育人實效,構建生命教育協同育人機制,形成良好的育人生態。

家庭是生命成長的搖籃、精神發育的土壤和心靈寄托的歸宿[4]。家庭是教育的啟蒙之地,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著重要作用,影響孩子的未來成長。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夠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和習慣。家庭生命教育能夠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正能量。家庭生命教育在孩子幼兒、小學、中學和大學四個階段的著力點有所區別。幼兒階段以安全教育為主,確保孩子的生命能夠安全、健康;小學階段讓孩子關愛自身、關愛自然,確保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中學階段引導孩子探索生命的奧秘、理解生命的意義;大學階段引導孩子探索生命與需要、生命與情感、生命與價值等問題。四個階段的家庭生命教育給孩子生命成長、發展的力量,讓家庭成為孩子生命綻放的無窮大能量場。

學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最系統、最專業的教育,對個人的成長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應該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學校應作為生命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要不斷加強適合各年齡階段的生命教育的課程開發、教材編寫,要安排充足的課時和專業的師資力量,才能提高生命教育的質量。學校還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通過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如運動會、讀書節、文化藝術節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的美好;通過儀式教育活動,如成長儀式、入學儀式、畢業儀式等特殊意義的活動,喚起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通過學生社會活動,如環保社團、生物科技社團、心理健康發展社團等開展生命健康相關的活動,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通過第二課堂潛移默化地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享受生命的美好、實現生命的社會價值。

大學生生命教育要充分借助社會資源,學校與社區及各類公益單位和組織建立互動機制,形成教育合力。如利用醫院、殯儀館等引導學生理解生與死的意義,珍惜生命,關愛他人;利用與環境保護研究相關的單位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引導學生熱愛自然、尊重生命;利用養老院、福利院等開展關愛老人、兒童教育,引導學生服務他人、奉獻社會。

5 結語

生命教育是一種價值觀的培養和塑造,是個體對教育內容進行吸收和消化,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大學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接受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拓展生命的長度、寬度、高度,實現人生的幸福。

猜你喜歡
價值觀價值生命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