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立德樹人”引領大學物理課程建設

2023-03-26 14:24胡祥青夏灝
景德鎮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學物理課程建設立德樹人

胡祥青 夏灝

摘 要:加強課程建設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大學物理課程建設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提升課程的高階性、突出創新性、增加挑戰度為標準,以培育大國工匠為己任,構建融入思政元素、植入工程元素的課程體系,搭建“課程思政教學平臺+創新實踐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的立體化教學平臺,提升課程的育人能力,使大學物理課程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

關鍵詞:立德樹人;大學物理;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O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699(2023)06-0082-05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1]。加強課程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做好大學物理課程建設,應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兩性一度”為標準,從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平臺的搭建、教學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索課程建設的有效途徑。

1 以立德樹人為引領,明確課程建設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2]?!背浞掷谜n程建設這個“主戰場”,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讓課程承擔好立德樹人的育人責任。通過大學物理課程學習,讓學生領悟物理學深邃厚重的歷史底蘊,培養物理學洞悉萬物的科學思維、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學習物理學唯物辯證的研究方法,感悟物理學引領科技的基礎作用,見證中國在物理學上的巨大成就[3]。

2 以兩性一度為標準,確立課程建設路徑

2.1 提升高階性

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積極推行課程思政,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植入工程元素,充分展示物理在工程技術上的應用,提升課程的高階性,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能力。

2.2 突出創新性

突出新工科建設對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需求,以學科競賽為抓手,開放物理實驗室,建設工程與技術設計工作室,引導學生參與課外科技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3 增加挑戰度

合理設置高階學習,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內容,讓學生對知識和經驗進行反思和整合。如增加近代物理內容,增加綜合性、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增加學習投入,讓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真正把課程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

3 以培育大國工匠為己任,開展課程建設實踐

3.1 課程內容的構建

3.1.1 融入思政元素

結合大學物理課程的特點,挖掘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成就、科學家精神以及中國元素等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詳見表1。

3.1.2 植入工程元素

在教學內容上,以培養大國工匠為己任,選擇機械運動、衛星定位、航天航空、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內容植入課程,提升課程的高階性,詳見表2。

3.1.3 增加近代物理內容

近代物理的量子論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它們的建立完成了近代物理學的一場深遠的革命,把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大發展。授課時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增加相關近代物理內容,增加課程的挑戰度。如講述量子論時,介紹量子糾纏,以及“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內容。

3.1.4 增加綜合性、探究性實驗

在大學物理基礎實驗上,一是增加綜合性實驗,如微小長度的測量實驗,將千分尺測量、測微目鏡系統測量、霍爾傳感器測量、光杠桿測量彈簧的微小伸長量幾種方法綜合起來。二是結合每年大學生物理創新競賽,增加探究性實驗。如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實驗,除了通常的單擺法、磁懸浮法外,增加用傳感器軟件測量手機自由落體過程的重力加速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突出課程的創新性。詳見表3。

3.2 教學模式的改革

改革大學物理教學模式,采用“設置情境─激發動機─組織教學─引導啟發─應用新知─總結回顧─鞏固拓展”教學模式。首先營造物理情境或設置物理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闡釋物理學知識和方法,展開討論,其次教師給予啟發,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點,運用新學到的物理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就本次教學中的學科知識、文化內容、價值取向等內容進行總結、回顧、拓展。從而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從“被動”到“主動”,從“單打獨斗”到“團結協作”發生轉變。

3.3 教學平臺的搭建

搭建線上線下互通、第一、第二課堂交融的“課程思政教學平臺+創新實踐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的立體化教學平臺。通過設置“科學家介紹”“物理方法”“物理實驗”“物理應用”“物理成就”“課外閱讀”等欄目,搭建課程思政教學平臺;運用互聯網技術、二維碼技術,建立大學物理課程網站,制作教學視頻、微課、課件等數字化教學資源,搭建網絡教學平臺;以競賽為抓手,引導學生參與課外科技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搭建創新實踐教學平臺。詳見表4。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化、操作化和目標化[4]。大學物理課程建設必須以立德樹人為引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

[2]新華社.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EB/OL].(2016-12-08)[2023-10-16].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

[3]王小力.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20(10):54-57.

[4]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6-11.

[5]馬文蔚,蘇慧慧,董科.物理學原理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0-48.

責任編輯:周瑜

猜你喜歡
大學物理課程建設立德樹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現代信息技術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銜接教育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