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家國情懷素養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培養策略

2023-03-29 07:51楊燕華
高考·上 2023年12期
關鍵詞:培養路徑家國情懷高中歷史

楊燕華

摘 要:高中階段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新時期背景下,核心素養理念在高中教育領域不斷滲透,推動著高中教育改革創新。歷史是高中階段學生所必須修習的主要科目之一,高中歷史教學在培育學生綜合素養、拓寬學生知識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師在注重傳授學生歷史基礎理論知識同時,應更加注重培育發展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引導學生通過歷史事件、史料等切實感受“家國情懷”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本內涵,增強學生民族認同感與文化自信?;诖?,本文將主要研究核心素養及家國情懷基本內涵,分析核心素養下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培養的重要作用,并探究核心素養下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家國情懷;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培養路徑

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發展黃金時期,是培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文化強國背景下,黨和國家致力于發展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并將教育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發展的主要路徑。且高中歷史教材中蘊藏著我國諸多優秀傳統文化,這為歷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素養提供良好先決條件。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師應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新路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滲透家國情懷這一內涵,以切實提升學生歷史核心素養與文化素養,助推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核心素養及家國情懷基本內涵

(一)核心素養基本內涵

核心素養是新時期背景下黨和國家為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改革而提出的教育理念,是指學生所應必備的適應自身成長發展及社會需求的良好品格與實踐技能,重點強調個人綜合素養、社會關愛及家國情懷。核心素養更加注重學生自主性激發,合作能力培養及創新實踐能力發展。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各方面的綜合體,它指向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情緒感悟,而不是結果導向。核心素養是黨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關鍵環節,在宏觀教育理念、人才培育目標及教學實踐中起著連接過渡作用。黨的教育方針、宏觀教育理念借助核心素養這一路徑能夠轉化為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使用的、便于教育工作者理解的明確要求,明確各階段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與品格,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我國教育領域創新變革[1]。

(二)家國情懷素養的基本內涵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具體而言,家國情懷主要包含愛國主義、民族自尊、社會責任、家庭觀念等方面。家國情懷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其實現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它既與行孝盡忠、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文化有重要聯系,又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超越。家國情懷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幸福家庭、增強公民意識等方面都有重要時代價值。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家國情懷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家國情懷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全民族的創新創造活力,為國家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同時,家國情懷也是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2]。

二、核心素養下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培養的重要作用

歷史學科在高中階段有著其獨特的育人作用,核心素養下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能夠促進歷史學科育人作用進一步釋放,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及實踐意義[3]。一方面,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有利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本內涵之一,其涉及諸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如朱子文化等,在歷史課堂上滲透家國情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層含義進行了解與掌握,使其切實感受家國情懷重要意義,進而激發學生文化認同感,使其在潛移默化影響下逐步樹立堅實文化自信。例如:2021年遼寧省歷史高考真題“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之間保持著密切聯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圖是學者繪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級圖。結合古代史相關知識,緊扣圖中所示的一個或多個邏輯線索,擬一個論題,并予以闡釋?!焙汀皾h晉時期有多種文本記載,帝堯之時,‘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老者‘擊壤而戲,圍觀者稱頌帝堯。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記載所體現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韓非 D.墨子?!边@兩道高考真題便是考驗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及家國文化素養,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家國情懷進行有機融合。另一方面,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有利于促進德育工作充分落實。德育是五育之首,是新時期高中教育所需全面貫徹落實的重要教育內容,對學生成長發展至關重要。家國情懷滲透至高中歷史課堂上,從國家層面來看,能夠幫助學生對我國歷史進行深入了解,增強其民族自豪感與社會責任感。從家庭層面來看,有利于培養學生孝順、尊敬老人等優秀道德品質與道德觀念。家國情懷的滲透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價值體系,形成正確“三觀”,進而促進德育在高中領域進一步落實。

三、核心素養下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培養路徑

(一)挖掘歷史教材培養家國情懷

教材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資源,且高中歷史教材中蘊藏著諸多與家國情懷密切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應深入挖掘高中歷史教材,借助教材實現對學生家國情懷的有效培養。首先,高中歷史教師應仔細挑選利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資料,挖掘教材中的潛在教學資源,系統整合教材中零散知識點,依托高中不同階段學生認知能力及歷史基礎知識水平等方面挑選最為適宜的教學內容,促進愛國主義教育與歷史教學進行充分融合,為學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發展提供便捷條件。其次,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教材中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延伸,借助新媒體平臺搜尋與教材中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學資源,并將其適當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在實際課堂上為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拓展與延伸,以拓寬學生視野,促進其深入理解家國情懷基本內涵,進而實現對其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4]。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課《宋明理學》

高中歷史教師在講授第3課《宋明理學》中的朱子文化時,應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挖掘,將朱子文化中所涉及的“四書五經”、儒家文化內涵等教育資源進行羅列,將文化中所呈現出的家國情懷進行重點標注。高中歷史教師應明確朱子文化精髓是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中道”和“仁愛”精神,其中蘊藏著國泰民安、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望,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在課堂上,高中歷史教師在講授到大家朱熹時應有意識滲透朱子文化的基本內涵,并借助新媒體平臺搜尋《朱子家訓》原文,通過班級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分析感受朱子文化中的“家國情懷”。這樣既能夠拓寬學生視野,還能夠使學生對家國情懷形成更為具象化深刻了解,使其在潛移默化影響下核心素養得以提升,家國情懷得以有效培育。

(二)借助名人案例培養家國情懷

歷史人物是構成歷史的關鍵因素,對歷史史料進行探究同時也應注重研究歷史人物事件。歷史名人案例是家國情懷思想的重要載體,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應充分借助歷史人物這一關鍵元素,利用名人案例培養發展學生家國情懷。在實際課堂上,高中歷史教師應將名人案例進行滲透,將家國情懷思想內涵更加生動、具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深化學生理解與掌握。需注意的是,高中歷史教師在滲透名人案例時應科學合理挑選教學方法,并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充足自主思考、探究時間,引導學生對名人案例進行深入剖析,以使學生能夠切實體悟、掌握案例中的家國情懷[5]。

案例二: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在講授《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這一課程內容時,高中歷史教師除了要講述教材中所包含的歷史人物: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這四位思想家之外,還可以為學生講述課外歷史名人案例,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歷史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明末學者、文學家、儒學大師黃道周為例:“崇禎十一年(1638年),楊嗣昌、陳新甲、方一藻皆有家喪,崇禎帝依舊‘奪情起用。對此,黃道周連上三疏,指責此三人不忠不孝。顧誠《南明史》評價劉宗周和黃道周皆非棟梁之材。他們‘守正而不能達變;敢于犯顏直諫而闊于事理;律己雖嚴而于世無補?!币蚱渲伊x,清朝初年閩南人頗為崇敬,并為學生講解碭山遇寇事件,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碭山遇寇事件以文字形式展示出來,并引導學生借助所學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分析黃道周的忠烈精神及抗清失敗,以身殉國、寧死不屈的家國精神。通過名人案例講解與滲透,學生能夠從真實歷史事件中切實感受到家國情懷的深刻內涵及其重要價值,增強學生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同時,滲透名人案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能夠積極主動探究歷史知識及精神內涵,進而使歷史教學實際成效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三)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家國情懷

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長期影響,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傳輸學生理論知識,學生記憶知識點的方式也是死記硬背,并不能對知識點背后深層含義進行充分理解與掌握,這不僅導致歷史教學成效難以達到預期,也不利于學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發展。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強化歷史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將生活實際融入歷史教學之中,借助網絡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以使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點深層含義切實理解與掌握。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借助視頻、圖片等網絡教學資源的應用對抽象化歷史知識點進行具象化轉變,使其能夠更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借助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沖擊,深化學生對家國情懷的感悟,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案例三: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課《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在學習這一課程內容時,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在課前借助互聯網平臺搜尋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并在實際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播放,使學生能夠通過影像資料等對甲午中日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兩大歷史事件進行充分了解,讓學生通過圖片、視頻等資源直觀感受鄧世昌、羅榮光等民族英雄的民族氣節及英勇斗志,通過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作用下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進而實現對學生家國情懷的有效培育。同時,高中歷史教師應對鄧世昌、羅榮光等民族英雄身上所展現的優秀精神品質進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再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第十單元《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第29課《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在學習這一課程內容時,高中歷史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形式為學生呈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巨大成就,并將改革開放之前與改革開放之后社會生活進行對比分析,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對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將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充分聯系,使學生能夠在歷史課堂上感受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要性,強化學生家國情懷,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以實現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育人功能充分釋放。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艱巨的時代任務,這要求學生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及優秀核心素養。因此,在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借助挖掘歷史教材、引用名人案例、利用網絡資源等途徑對學生家國情懷素養進行有效培育,切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為我國社會發展培育更加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方華.基于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家國情懷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3(14):203-205.

[2]姜黎黎.基于家國情懷培育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與實施:評高中歷史教學設計與效果優化[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3):251.

[3]常爽.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滲透:以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一課教學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2,36(4):167-168.

[4]袁文策.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素養的培育: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一課教學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2,36(3):199-201.

[5]陸唯嫻.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培養的三個“抓手”:以統編版“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一課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2(16):20-22.

猜你喜歡
培養路徑家國情懷高中歷史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探究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方式如何與時俱進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