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化學單元教學探討

2023-03-29 07:51黃旭文張鶴飛劉瓊燕
高考·上 2023年12期
關鍵詞:單元教學學科核心素養高中化學

黃旭文 張鶴飛 劉瓊燕

摘 要:高中化學教學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有利于對陳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中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具有銜接應用的特征,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從單元教學著手,帶領學生融入化學教學活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鍛煉學生提高知識儲備與技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思維,提升化學教學與學習實效性。本文對高中化學單元教學作用進行分析,探索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并提出有效性化學單元教學策略。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單元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形成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動力,進而積極自主地開展實踐學習活動。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單元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構化學知識體系,使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合理運用基礎知識,形成知識點之間的串聯、并聯應用能力。另外,為了使核心素養在化學教學中得到培養,教師圍繞高中化學教學大綱內容,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培養實踐技能,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一、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化學單元教學作用

(一)轉變被動學習模式

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系統性學習,促使學生扎實掌握化學基礎知識,提升實踐學習技能。教師通過滲透核心素養,優化單元教學過程,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謹慎思考過程中提升綜合學習能力[1]。教師要引導學生建構系統化知識體系,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具體學習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在單元學習過程中,要通過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鼓勵學生進行預習、學習、復習,積極探究課后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困惑,使學生正面思考問題,實現轉變被動學習的目標,助力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提高化學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單元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具備綜合能力?;诖?,教師通過優化化學教學路徑,創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提高實踐學習技能。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缺乏自主學習動力,教師要合理化應用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增強綜合學習技能。比如:教師要注重整合單元模塊知識點,梳理出主線及各知識點的關聯性,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分析單元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多向思維能力,深度挖掘學生個性潛能,提高化學課程學習效率。

(三)形成化學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推動學習進程、調動學習動力的基礎要素。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開展知識歸納、總結、整合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點,進而形成合作學習意識?;诖?,在高中化學單元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建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強化綜合學習能力。與此同時,高中階段學習壓力較大、化學學科難度較大,運用合作學習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題、提升學習效率,促使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提升單元學習技能,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習合力提供助力。

二、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化學單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能力有待培養

高中化學重視知識教學,強調系統化知識傳授,由此導致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難以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技能。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加大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培養力度,幫助學生提升知識應用技能。教師要結合化學大綱教學內容,以及隨時出現的新題型、新理念、新內容進行教學創新活動,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另外,化學知識相對抽象,教師要從單元教學的總體出發,厘清知識涵蓋脈絡,通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促使學生具備綜合性學習思想,在學習過程中圍繞已有經驗和已學知識進行實踐探索活動,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進而增強學生課程學習技能,使化學教學變得豐富多樣。

(二)教學體系有待完善

在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要通過各個指標體系的體現,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圍繞教學體系目標開展實踐學習活動,助力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增強綜合學習能力。在現階段高中化學單元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旨在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對于建構完善的教學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主要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缺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指標體系,不能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意識和團結奮斗能力,使得高中化學整體學習不夠理想。另外,教學體系不夠完善,也是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的根本因素,使得整個化學教學過程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三)邏輯思維有待培養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大對抽象邏輯思維、知識概括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培養上述能力的過程中,依靠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原因是書本知識相對靜態化,旨在培養學生的二維思想,難以積極開展思維訓練和能力訓練。高中化學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注重從邏輯思維著手培養學生化學意識。但是,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受到一些突出問題的影響,導致學生整體學習技能不足,無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意識和創新性能力。另外,高中化學不能著重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解決等能力,導致學生整體邏輯思維不足,不能從全局考慮進行實踐學習。

(四)發散思維培養不足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化學與生活結合的角度出發,積極開展化學實驗活動,助力學生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樹立綠色化學觀,在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過程中,增強學生實踐學習能力?;诋斍盎瘜W實驗教學,教師要結合已有的實驗儀器,科學開展創新性探索活動,使學生在發散思維培養下增強專業知識掌握能力。但是,發散思維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到難的過程,需要教師從單元教學的主體出發,通過多個層面開展教學活動,由不同單元的教學主題出發,與本單元相關實驗緊密結合,鍛煉學生將單元知識重點與實驗活動關聯起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得到全面發展。

三、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化學單元教學策略

(一)強化概念教學,注重原理教學

化學概念和原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對化學學習過程給予系統性指導,促使學生從基礎抓起,科學開展實踐學習活動。特別是在高中化學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圍繞單元主題進行發散性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理論+實踐能力,為學生全面性發展提供助力?;诖?,教師要通過強化概念教學、原理教學力度,增強學生基礎知識學習與應用技能,為形成良好的基礎學習能力助力。另外,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圍繞不同化學反應、不同題型內容,全面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從而樹立學好化學的自信心[2]。

例如:在學習《化學物質的分類》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抓住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分類、總結,讓學生帶著問題研究知識,在知識探索中提高實驗學習能力,進而明確物質的分類基本方法和有效技巧。比如:教師要從理論知識概念角度出發,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對知識點進行細化分解,促使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活興趣,從多個角度詮釋高中化學的科學性、趣味性價值。在思維導圖應用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確物質分類的具體方法,使學生了解物質分類的概念,并對生活中的物質分類進行全新的認知。同時,學生要對化學物質分類知識點進行深入研究,促使學生對化學元素、發散系進行探索,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強學習技能,抓住有力化學學習契機進行單元知識探索,進而提高“物質的分類”理論概念解讀能力和應用方法使用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鍛煉學習能力

在高中化學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幫助學生開啟創新性課程學習活動,進而強化知識與技能。教師圍繞新課改教學要求,利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培養學生情境探究能力,使學生加深化學學習印象,增強理論知識應用技能,從而成功開展化學實驗學習,助力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在創設教學情境過程中,有利于學生理解高難度化學知識,有利于掌握基礎性化學原理,進而提高化學問題解答能力[3]。

例如:在學習“鋁單質”這一單元時,教師要圍繞生活化教學元素創設教學情境,為了幫助學生扎實掌握“鋁”的化學性質,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著手,利用教學實物展示常見的鋁制品:易拉罐、鋁盆、鋁勺、鋁制天線等。同時,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說一說自己所熟悉的鋁制品。另外,教師圍繞“鋁單質”的化學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探索鋁的化學性質,針對其延展性好、質量較輕的特征,說一說鋁制品的使用價值,系統分析鋁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進而增強學生對鋁單質的知識點學習能力。比如: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蒸煮鋁制品圖片,鋁制品放在酸性、堿性物質中的變化情況等,通過教學課件的講解,整合這一單元的相關知識點,深化學生對鋁制品化學本質的學習過程。

(三)培養創新能力,形成學科意識

高中生正處在思想意識和行為能力升華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高中生心理發育、智力發展均趨向成熟,且這一階段學生好奇心較強,自主能力較強。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一優點,運用適宜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探索學習中增強綜合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結合生活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使學生逐步建構學科意識,為學生全面性發展提供助力。教師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出發,利用單元教學內容拓展學生思維意識,幫助學生開啟對知識要點與重點學習技能,從而形成化學學科意識[4]。

例如:在學習高中化學教材中“合成洗滌劑生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采用單元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縱深解讀,使學生在本單元內容學習中,了解“洗滌劑”的合成要素和合成技術,從而增強學生實踐學習技能。比如: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按照學生化學基礎、性格特點、交際能力等因素,將學生劃分成4人/組的學習小組,使學生對分析知識內容過程中做到各個小組水平均衡,使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具備綜合學習思想。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開始過程中,圍繞“常用洗滌劑”進行分類:廚房洗滌劑、織物洗滌劑、身體洗滌劑及其他。根據洗滌劑的表面活性劑,體現出表面活性劑分子親油性和親水基團的分子名稱,使學生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圍繞“肥皂”的合理使用方法進行研究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合成洗滌劑中的組成元素:憎水基和親水基。

(四)鍛煉發散思維,形成綜合能力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圍繞其他知識點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對知識點的解讀能力。比如:教師要結合化學知識點之間的互相滲透、互相交叉特點,與各個學科展開融合性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形成綜合學習能力。教師要利用化學學科特征,幫助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活動,讓學生練習生活實際進行學習,進而夯實基礎知識、拓展實踐技能,全面培養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為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助力[5]。

例如:在學習化學教材中的“水凈化與污水處理”這一知識點時,教師要在跨學科模式下,引導學生圍繞本單元知識點進行系統性學習活動,進而增強學生理論+實踐能力。一方面,提高學生知識融合性學習技能,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另一方面,整合化學學科知識學習思想,形成學科核心素養。比如:在本單元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滲透生物學知識,圍繞自然界中水凈化方式,讓學生了解環境污染與破壞的嚴峻形勢,進而認識到“污水處理”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從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角度出發,認識到“水凈化與處理”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圍繞這一單元主題進行發散性教學活動,使學生激發發散思維,將化學學科與生活學科緊密銜接,加大化學知識的解讀能力,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綠色化學觀,自覺肩負起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使命和責任,促進學生培養良好學科核心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圍繞滲透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要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通過基礎性教學活動轉變學生學習思想,使學生在理論+實際的學習模式下,對理論知識、實踐過程、習題訓練等模塊進行深度探究,助力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思想,提升綜合學習技能。在化學教學中,要圍繞化學教學目標設計課程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具備預習、學習、復習的自主能力,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形成獨立思想、建構化學思維,全面開啟對化學知識點的解讀與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正富.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7(69):158.

[2]劉子麗.學科核心素養指導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33(1):147-149.

[3]李興芳.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30):11-12.

[4]洪艷萍.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探析:以水凈化與污水處理探究課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9,9(5):69-70.

[5]吳燕.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1):84-85.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1年開放課題“基于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單元教學設計研究”(課題批準號:KCZ202111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單元教學學科核心素養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運用分析、比較策略設計單元語言實踐活動
關于核心素養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與疑問
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四個對話視角
初中語文單元教學現狀與對策初探
提升教學智慧 落實核心素養
“學講方式”在語文單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數學整體感知策略在單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