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議論文中“分論點”的兩種呈現形式

2023-03-31 17:28程靜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 2023年12期
關鍵詞:知足者文段例文

程靜

在寫作議論文時,通常需要圍繞一個與命題、材料、任務或指令緊密聯系的要點(也就是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發表自己的見解或看法。分論點是為中心論點服務的,能夠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觀點。那么,分論點在議論文中一般有哪些呈現形式呢?下面,筆者就談談其中的兩種。

一、遞進式

遞進式的分論點是層層深入的,每一個分論點都是對上一個分論點的延伸,是圍繞中心論點依次遞進的。遞進式的分論點往往有一定的順序,不可隨意變動其在文章中的位置。它們能夠幫助讀者理清議論文的結構層次,清晰地展現作者的論證思路。

例文1.

文明禮儀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處事信條。

人無禮則不生,文明禮儀可以顯示個人的品德風貌。文明禮儀是古代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愛幼、舍生取義、尊師重道等多方面的行為要求……事無禮則不成,文明禮儀可以團結社會力量。身處社會這個大集體中,禮儀可以讓我們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坐標……

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可以彰顯大國的氣度?!澳荷n??磩潘?,亂云飛渡仍從容”,中國一直具有文明對外、以禮示人的大國形象。文明禮儀關乎國家的形象。為了祖國的尊嚴,我們應該講文明,有禮儀……

節選文段的結構層次非常清晰,且各個分論點是逐層遞進的關系。作者緊扣中心論點“文明禮儀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處事信條”,從“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三個方面展開論述,由淺入深地分析,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二、對照式

對照式的分論點一般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的。作者通常會將正、反兩個方面的材料組合在一起,使兩者形成對照。在使用對照式的分論點開展論述的過程中,我們應使文章的內容有詳有略、有輕有重,要盡可能多地展現議論對象的多樣性,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例文2.

不知足者常悲。有句俗語說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到最后受苦的還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所沒有的,就會令自己更加郁悶。追名逐利的人原本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快樂,卻往往在追尋名利的過程中喪失了感受快樂的能力。即使后來成功了,擁有了名和利,他也不會是快樂的,那又何苦呢?知足者常樂。學會知足,多想一下自己擁有什么,你也變得快樂起來。唐伯虎曾經寫下“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的詩句。他雖與仕途擦肩而過,但沒有悲傷,反而對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田園生活感到滿足?!百€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納蘭性德當時并未在意生活中平凡的幸福,如今想來卻沉醉不已。蘇軾的豁達與樂觀令世人感慨。仕途不順的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面對生活。這樣的他如何不令人佩服?所以,不要老想著自己沒有什么,而要想想自己擁有什么。這樣,自然會感到快樂。

簡而言之,知足的人才會感受到快樂。

節選文段中雖然只有兩個分論點,但分論點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先從反面入手論證了“不知足者常悲”,然后從正面入手論證了“知足者常樂”,以此分析這兩種心態會給人帶來的變化,從而告誡讀者一定要學會知足,突出了中心論點“知足的人才會感受到快樂”。

例文3.

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壯美的景致;

只有善于鉆研的人,才能獲得珍貴的果實。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為祖國謀發展,他踏遍千山萬水,只為尋找野生水稻。最后,他探索培育出了優良的水稻品種,并以此成為“雜交水稻之父”……

反之,如果對任何事物都只是淺嘗輒止,一有些小收獲就洋洋得意,那么科技還如何進步?國家還如何發展呢?……

所以,做人做事都需要持之以恒,不斷鉆研。從節選的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采用了對照式的分論點。有的人敢于攀登高峰,而有的人只是淺嘗輒止。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借此論證了中心論點“做人做事都需要持之以恒,不斷鉆研”。論證思路非常清晰,例子也很有說服力。

總之,議論文中的分論點有多種呈現形式。其呈現的形式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在寫作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運用,從而完善文章的結構,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黃山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猜你喜歡
知足者文段例文
知足者的歌
知足者的歌
《說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論意義
以例文引路,促妙筆生花
例文引路,讀寫相隨
“未來的橋”寫作指導及例文展評
“足”與“樂”間沒有等號
單一·連貫·完整
五年級閱讀主題:壯觀景象
知足者常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