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統戰工作的實踐與啟示

2023-04-01 09:11鄭曉花
傳承 2023年4期
關鍵詞:統戰工作成功經驗探索實踐

[摘 要] 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也是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得以創立、鞏固和發展的重要原因。文章從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統戰工作的探索實踐、成功經驗和啟示價值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分析了滇黔桂邊區黨組織抵制“左”傾錯誤思想的干擾,通過團結少數民族群眾、收編改造“綠林”武裝、團結爭取地方實力派、依靠少數民族武裝力量等實踐探索,結成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創建了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其統戰工作的靈活性、民族性、革命性等成功經驗給新時代黨在邊疆民族地區持續推進統戰工作帶來諸多啟示。

[關鍵詞] 滇黔桂;統戰工作;探索實踐;成功經驗

[基金項目]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大歷史觀視域下廣西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利用研究”(20FDJ004)

[作者簡介] 鄭曉花(1981— ),廣西灌陽人,百色干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4.008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盵1]統一戰線歷來是黨的總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統戰工作也是全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肝膽相照、廣交朋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使黨的主張得到廣泛傳播、使黨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支持和擁護的重要實踐過程。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是紅七軍主力北上、右江革命根據地失守后,紅七軍留守部隊在黨的領導下在西南邊疆民族地區建立的一塊面積較大且相對獨立的革命根據地,也是土地革命中后期我黨在南方建立的重要根據地之一。1931年至1938年,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各族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定信念、不懼犧牲、頑強戰斗,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在邊區各族群眾中產生了較大影響。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能堅持較長時間的斗爭并保持右江革命根據地紅旗不倒,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黨在創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能充分認識到統戰工作的重要性,并成功運用統戰工作保存、發展和壯大了自身的力量。正是把統戰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開展,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使黨在滇黔桂邊區扎下了根,并形成了以云南省富州縣(1937年后改稱富寧縣)為中心,活動范圍包括當時云南、廣西、貴州3省28個縣,鼎盛時期面積達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80多萬的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2]1。認真總結黨在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開展統戰工作的成功經驗,對新時代繼續堅持和加強統戰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現實啟示。

一、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統戰工作的探索實踐

毛澤東曾指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這個統一戰線還必須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之下。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的領導,任何革命統一戰線也是不能勝利的?!盵3]因此,在黨的領導下廣泛團結各方力量開展好統戰工作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與數倍于己的敵人頑強斗爭中,滇黔桂邊區中共黨組織緊緊依靠各族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當地恢復和重建了黨的組織44個,發展黨員約600人,建立健全了縣以上革命委員會20個,發展人民武裝力量至8100多人槍,抗擊了滇黔桂3省反動武裝10余次“圍剿”,革命力量在武裝斗爭中不斷壯大[4]。

(一)團結少數民族群眾,注重培養少數民族干部

滇黔桂邊區是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高達80%以上的地區。這里聚居和雜居著壯族、漢族、瑤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布依族等民族,“其中滇桂邊和右江上下游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滇桂邊區的少數民族人口占84.8%”[2]156。邊區黨組織在革命過程中,貫徹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則,積極團結各族群眾,認真選拔培養少數民族干部,有力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從邊區黨和游擊隊的主要領導干部到普通干部戰士,再到革命群眾,絕大多數都是少數民族。例如中共滇黔桂邊區臨委、黨委領導班子成員黃松堅、韋紀、黃德勝、滕靜夫等人都是壯族。他們在開辟新區的過程中,由于少數民族身份和共同的階級利益,很容易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他們注意培養其中的積極分子,使之成為帶領當地少數民族群眾鬧革命的骨干力量。僅根據地中心富州建立的27個赤衛隊和19個基層勞農會的51名干部中,就有48名是少數民族,其中18人發展為共產黨員,他們當中有的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2]162。

(二)吸納收編少數民族武裝力量

滇黔桂邊區是西南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由于長期受到封建地主、土司土官和國民黨反動統治壓迫,民族群眾斗爭意愿和斗爭意志比較頑強,不斷自發武裝起來,進行武裝反抗和自衛。云南廣南縣的苗族頭領王開洪就曾在云南六羊地區領導了聲勢浩大的苗民起義,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和絞殺。廣西西?。ń衤×郑┛h苗王楊福蔭在當地苗族群眾中也有很大的號召力。邊區黨組織通過努力爭取,收編了王開洪、楊福蔭及其武裝力量,示范和帶動了周邊少數民族群眾對黨的認同和追隨,鼓舞了邊區少數民族同胞反抗壓迫的斗志,為保存右江革命火種提供了土壤[2]150-152。

(三)收編改造“綠林”武裝

滇黔桂邊區地處云南、貴州、廣西三地交界,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自古以來就是“綠林”藏匿出沒之地。各地散兵游勇匯聚于此,形成了十幾股大大小小的武裝力量。這些武裝力量各自為政,同時也依附于勢力較大的頭領。其中,廣西靖西的韋高振部和云南富州的梁振標部,是其中較大的兩股“綠林”武裝。邊區黨組織通過艱苦的統戰工作,說服韋高振率部百余人參加了天向農民赤衛軍第三次攻打廣西向都縣城的戰斗,其部后被編入右江下游赤衛軍第三團;梁振標部投入革命陣營后,其部被整編為抗日救國軍第十八軍,梁振標任軍長,韋高振任51師師長[2]148-150。邊區黨組織對編入革命隊伍中的各路武裝,也繼續加強宣傳鼓動工作,鼓勵積極參戰;對其中的進步分子,加緊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思想覺悟,穩定革命隊伍。通過收編改造這些“綠林”武裝,黨的革命隊伍進一步壯大,為開辟邊區根據地提供了有生力量。

(四)團結爭取地方實力派

邊區黨組織堅決抵制“左”傾錯誤思想的干擾,積極爭取國民黨中間力量,派出干部深入國民黨統治區策反國民黨軍官和士兵,開展“兵運”和統戰工作。比如,對國民革命軍第二軍何之奇、周健人部及向都桂系羅伯連開展統戰工作,爭取到羅伯連部分士兵倒戈。其中,對地方實力派人物王海平的爭取是相當成功的。王海平是國民黨授予的黔軍西路縱隊司令,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長期駐扎在黔桂邊區的貴州望謨一帶。通過長期持續的統戰工作,王海平不僅同意與共產黨合作,還為共產黨立足黔桂邊區提供了落腳地和資金支持。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感召下,王海平還配合黔桂邊區黨組織在王母一帶組織了上千人的抗日義勇軍。此外,邊區黨組織還做了貴州羅甸地方實力人物陳秀卿等人的工作,使之或保持中立,或靠攏我方,不與人民為敵,大大減輕了我紅軍隊伍的生存發展壓力[2]152-153。

二、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統戰工作的成功經驗

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統戰工作成效顯著,對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既保存、發展、壯大了革命力量,也激發了邊區人民的革命熱情,促進了邊疆地區民族團結,積累了豐富的統戰經驗。邊區統戰工作既繼承了黨在過去實踐中積累形成的經驗,同時結合當地實際,又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例如統戰對象多、時間跨度大、地域面積廣、成效收獲多等。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統戰工作方式靈活機動,體現“靈活性”

統戰工作的對象范圍廣泛。滇黔桂邊區的統戰對象尤其復雜多樣,既有“綠林”武裝,也有國民黨部隊地方實力派,還有少數民族武裝和各種各樣的群眾團體。在統一戰線工作中,如何區分敵我是一件非常復雜艱難的工作,而且在實際生活中還會遇到許多的其他問題需要統戰干部臨機決斷作出正確選擇。特別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左”傾錯誤思想長期占據黨內統治地位,認為中間勢力是最危險的敵人之一的觀點一度盛行。在教條主義的束縛下,能夠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開展統戰工作十分難能可貴。戰斗在滇黔桂邊區的地方黨組織受教條主義的影響明顯較少,他們采取靈活機動的方式進行統戰,從而取得明顯成效。

面對“綠林”武裝,滇黔桂邊區黨組織采取的是“擒賊先擒王”的策略,先調查清楚他們的背景,然后視具體情況采取爭大不爭小的方式,以保證能較輕松且盡可能多地爭取到武裝力量。面對國民黨軍隊,采取打入敵人內部,進行兵運分化和策反的工作,盡量避免暴露自己身份。面對少數民族武裝,則竭盡所能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按照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與民族頭領交朋友、結拜兄弟、立誓訂盟。在充分贏得他們的信任后,逐步啟發他們的階級意識,宣傳革命道理。面對普通群眾和群眾團體時,一方面利用公開合法的職業作掩護與之接觸,另一方面以走親戚、結親戚的方式進行串聯宣傳發動群眾。特別是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革命道理的宣傳發動,比如少數民族群眾喜歡的山歌、集會游行、標語口號等。據中共滇黔桂邊區臨時委員會書記黃松堅回憶,他初到七村九弄工作時,那里的社會情況非常復雜,四周到處都是“綠林”武裝。大家白天一起商議聯合之事,晚上還要各自放哨以防不測。為了打開工作局面,黃松堅等采取了靈活的統戰工作,那個時候的做法是,不論你是不是共產黨,只要你是愛國的,擁護革命的,反對國民黨的;擁護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土豪劣紳的,我們都組織起來,如:“兄弟會”“兄弟同盟”“革命農民”“哥老會”“打老同”各種叫法,各種形式都有。很短時間,七村九弄一帶,這些革命小組就有幾十個,人數不等……我們在那塊地方,開始有了組織,有了群眾,打下了立足的工作基礎[2]470。正是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采取了合適的統戰工作方式方法,邊區黨組織才能迅速打開工作局面,為長期扎根新區打下了基礎。

(二)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統戰工作內容結合民族特點,突出“民族性”

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根據地創建經驗時,曾經認為在民族地區不宜建立根據地。原因是少數民族在生活習性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與漢族存在較大差別。然而,在滇黔桂邊區,這一經驗被證明是錯誤的。原因在于邊區黨組織充分吸收了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成功經驗,深刻認識到在民族地區開展統戰工作,必須充分重視少數民族群眾的力量,培養和利用少數民族干部,結合我黨先進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政策加以開展。

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少數民族群眾同樣也是?!兜崆疬厖^的報告》曾指出:“這些耐苦、勇敢、堅決的少數民族,將是省邊革命的一個有力的臂膀?!盵2]83因此,邊區黨組織就結合當地實際,選派少數民族干部以邊區特有的“打老同”(即走親戚)的方式到各村寨開展工作,與各“綠林”武裝、少數民族武裝及地方實力派人物進行接觸交流。由于有共同的階級利益和少數民族身份,他們深入村寨后很快就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與各統戰對象搭上線說上話,從而有利于進一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正是黨的政治主張、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反對民族壓迫等黨的民族政策通過少數民族干部一一傳入各統戰對象腦中,才出現了當地各族群眾紛紛加入勞農會、赤衛隊的現象,才出現了王開洪、王海平等統戰對象自覺要求接受共產黨領導的現象。黨正是在充分考慮當地少數民族眾多的實際下,在政策上突出統戰工作“民族性”的一面,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族群眾風俗習慣,注意弱小民族問題,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三)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統戰工作重點放在革命斗爭上,注重“革命性”

滇黔桂邊區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惡劣,物資極度匱乏。這里的各族群眾長期受到地主、土司和桂系軍閥的橫征暴斂,缺衣少食,生活極端困苦。黨和紅軍到來后,一方面開展革命斗爭,消滅國民黨軍閥,清除土匪惡霸,嚴懲地方民團;另一方面將沒收來的浮財分發給窮苦大眾,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對當地群眾秋毫無犯,嚴守紀律,以自身行動告訴窮苦大眾,紅軍是為廣大窮人打天下的隊伍,從而贏得了民心。

革命的政權需要靠槍桿子來爭取和保衛。據不完全統計,國民黨滇桂部隊先后調動近11萬人次兵力對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進行了軍事“圍剿”,每年輪流“進剿”兵力將近兩萬人[2]10。在敵強我弱、敵我力量對比極其懸殊情況下,紅軍游擊隊以聰明才智和英勇奮斗的精神,采取多種形式打擊敵人,取得了很多的戰斗勝利,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可和統戰對象的敬佩,所以邊區才跟其他各地根據地一樣涌現出人民群眾擁軍愛軍、積極參軍參戰的可喜景象。

三、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統戰工作的啟示及當代價值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之一。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在創建和發展的過程中結合當地實際開展統戰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對今天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在邊疆民族地區開展統戰工作、推進新時代統戰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

(一)現實啟示

1.做好統戰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從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過程來看,沒有黨的堅強領導,統一戰線工作很難展開,革命斗爭也很難取得最終勝利。統一戰線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才有正確的方向、蓬勃的生機和光明的前途。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的根本保證。在新時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沒有中國共產黨這個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凝聚、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的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因此,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是我國統一戰線鞏固、壯大的核心問題,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黨的領導越全面、越堅強,統一戰線就會團結得越緊密,發揮的作用也越大。

2.做好統戰工作必須做好民族工作。邊疆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口眾多,且大部分群眾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山區,生產生活條件落后艱苦。面對特殊的區情,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統戰工作更是如此。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問題、歷史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等都是統戰工作要面對和處理好的重大問題。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加大,民族關系也日益復雜化,由此引起的矛盾也具有相當的復雜性,統戰工作面臨更大挑戰。正視黨在邊疆民族地區統戰工作的民族性,是做好統戰工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有利于保持和維護邊疆民族地區團結穩定。

3.做好統戰工作必須與黨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在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期間,黨的中心任務是武裝斗爭、推翻反動統治、建立革命政權。因此,當時的統戰工作就是圍繞革命斗爭這個中心工作來開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天,黨的中心工作已經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而且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已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能否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能否達成,關鍵在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是否顯著提高和增強。因此,新時代統戰工作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圍繞黨的中心工作,調動各方面人士的積極性,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4.做好統戰工作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統戰工作之所以在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因為邊區黨組織認真貫徹執行了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和策略,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從而保存了自身實力,壯大了革命力量,團結了廣大群眾,孤立和有效地打擊了敵人,使革命斗爭取得了勝利。新時代,更要努力把全國人民的力量集中到實現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和祖國統一大業上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說到底,統一戰線是做人的工作,搞統一戰線是為了壯大共同奮斗的力量。民主黨派、無黨派、民族、宗教、新的社會階層、港澳臺海外等各方面統一戰線成員達數億之多??梢钥隙ǖ卣f,只要把這么多人團結起來,我們就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強大力量?!盵5]因此,新時代做好統戰工作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5.做好統戰工作必須探索符合時代要求的工作方式方法。黨在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實踐和探索啟示我們,統戰工作要不斷探索符合時代和環境要求的工作方式方法。和革命戰爭年代相比,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社會地位和目標任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同時,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伴隨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信息傳播的范圍和速度都有了質的提升,人們在享受信息便捷的同時,也面臨著信息爆炸帶來的思想困惑和迷茫。面對新時代新環境,黨的統戰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隨之變化,探索更加符合邊疆民族地區的做法,探索少數民族群眾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此外,還要建立統戰工作的長效體制機制,在領導機制、溝通機制、監督機制上下功夫,使統戰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從而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二)當代價值

在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的奮斗歷程中,統一戰線始終是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是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法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重要法寶[6]。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如既往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反復強調要做好統戰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出發,深刻分析了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形勢,就如何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我們做好統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邊疆民族地區的統戰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越來越復雜,統戰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統戰工作是黨的統戰政策和策略在革命戰爭時期在邊疆民族地區的成功實踐,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依然煥發著時代光芒。

1.做好統戰工作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習慣上稱為少數民族。全國14億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有1億多人,邊疆9個省區居住著全國近60%的少數民族人口[7]。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沒有國家的團結統一,就談不上社會穩定。人民群眾是實現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穩定的根本依靠力量和主力軍。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統一戰線就是爭取人心最有力的武器。做好邊疆民族地區的統戰工作就是最廣泛地依靠群眾、團結群眾、引導群眾、幫助群眾,凝聚磅礴力量。這既有利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又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2.做好統戰工作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和長治久安。新時代,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情、國情、黨情都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伴隨著國際局勢的日趨復雜,邊疆民族地區的安全穩定局面也愈發嚴峻。一方面,由于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一些不友好國家秉持冷戰思維,企圖遏制我國全面快速發展,極力渲染 “中國威脅論”,不斷制造國際爭端和摩擦,影響我國周邊環境安全和穩定; 另一方面,恐怖主義、極端自然災害、全球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不斷加劇,天災人禍面前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在意識形態工作方面,邊疆民族地區也面臨諸多新的困難和挑戰:伴隨西方敵對勢力的持續深入滲透,外來文化不斷沖擊區域文化;由于現代通信工具的廣泛應用,信息傳播突破了時空限制,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互交疊,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高度關聯,二者之間的交織使得民族宗教領域的統戰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堅持大統戰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發揮統戰工作團結聯合、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和長治久安。

3.做好統戰工作有利于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合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的不懈追求,是當代全體中華兒女最偉大的夢想。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前所未有的艱巨繁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調動起來,使全國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開拓前進。在新征程上,圍繞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就能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合力。

結語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就要做好邊疆統戰工作: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做好民族工作,與黨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探索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方式新方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中共廣西百色地委黨史辦公室,中共云南文山州委黨史征研室,中共廣西河池地委黨史研究室,等.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

[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7.

[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中共云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工農紅軍滇黔桂邊游擊隊革命斗爭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197.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04.

[6]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理論學習中心組.畫出最大的同心圓: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講座[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5:24.

[7]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34.

[責任編輯:廖潔玲]

猜你喜歡
統戰工作成功經驗探索實踐
依靠先鋒人物開展少先隊活動是一條成功經驗
依靠先鋒人物開展少先隊活動是一條成功經驗
英國廢棄煤礦瓦斯開發成功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鄉村振興 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民辦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統戰工作面臨的困境及路徑選擇
建設基層央行文化長效機制的實踐與思考
“家用紡織品設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實踐
新時期校企有效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油田服務單位混合用工條件下工會工作探索和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