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23-04-05 11:49王梟樽張鵬宇陳柏含姆妮熱牙生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天津思政歷史

付 雨,王梟樽,張鵬宇,陳柏含,姆妮熱·牙生

(中國民航大學,天津 300300)

1 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

作為京師門戶、海防重地、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和北方最大的商貿金融中心,天津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和影響。近代中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天津,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大量的歷史遺址、名人故居、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記錄了資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也展現了近現代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英勇事跡。天津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對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1]

1.1 有利于豐富思政教育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天津歷史文化資源中蘊含著中華兒女為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不怕犧牲、英勇奮斗的愛國主義精神,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把歷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拉進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在歷史場景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拼搏、自力更生的堅強意志。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可以把歷史文化中的顯性和隱形資源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并運用于日常思政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從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中感悟青年的擔當與使命,用鮮活的事例教育引導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未來相聯系,將人生目標與民族復興大業相聯系,培養學生真誠善良、勇敢正義、勇于拼搏、不怕犧牲的品質,立志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

1.3 有利于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讓學生深刻領悟天津歷史文化中蘊含的道理,汲取歷史智慧,增強歷史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部分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問題。用天津歷史文化資源對學生進行內涵式教育,能夠使廣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增強學生對天津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更好地樹立文化自信。同時,充分利用天津作為學生第二故鄉親切感,把天津歷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調動學生了解天津故事、講述天津故事的積極性。

2 天津市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

為了充分了解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項目組分別面向天津市高校學生、教師以及歷史文化資源景點工作人員進行了調研,分析各高校運用天津歷史文化資源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成效和不足,找出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助于最大化利用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育人的建議。

2.1 調研的基本情況

首先,針對天津市高校大學生的調查問卷情況。問卷采用不記名的方式,面向天津市高校大學生發放問卷。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完整可信,還隨機選取了部分學生進行面對面或線上交流,以便于更準確地了解學生對運用天津歷史文化資源開展思政教育的真實需求。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天津市高校大學生對于天津歷史文化的了解還不夠深入,53.8%的受訪學生認為自己僅僅是了解一些或者不了解天津歷史文化,但其主觀上對天津歷史文化是有興趣的,83.3%的受訪學生有興趣或者比較有興趣去了解和學習天津歷史文化。

其次,針對天津市高校教師的調查問卷情況。在問卷收集形式上依舊采取不記名方式,部分老師采用面對面或者電話交流形式進行了訪談。受訪的教師中思政課教師占很大一部分;而半數以上的教師并非天津本地人。受訪教師均認為有必要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大部分教師反映所在學校主要通過實踐教學、實地參觀和社會實踐來組織大學生了解天津歷史文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會對特別典型和熟悉的天津歷史文化進行融入,并反映沒有足夠多的時間來系統性地挖掘優秀的天津歷史文化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最后,針對天津歷史文化資源景點工作人員的調研情況。對于工作人員的調研,主要采用電話訪談的方式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大部分歷史文化資源景點都配備講解員,但大學生前來參觀時更多是自行參觀。歷史文化景點與高校之間聯合開展宣傳天津歷史文化的活動也較少。40.26%的受訪學生認為所在學校很少組織或沒有組織學生了解天津歷史文化的活動。而92.21%的受訪學生認為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引入大學思政教育很有必要或者比較有必要,70.13%的受訪學生認為所在學校很有必要加強對天津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2.2 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

第一,天津歷史文化資源在思政課堂上的靈活運用。從對教師的訪談和對天津市高校大學生的問卷中,項目組了解到學校在思政課課堂中穿插天津歷史文化的情況較為普遍,75.88%的受訪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學習了解過天津的歷史文化??梢?,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理念和做法受到越來越多思政教師的青睞。

第二,校園傳媒對于天津歷史文化的宣傳。校園里的各種宣傳欄以及學校官網、視頻號、微博等網絡宣傳是隱性的思政教育。它的出現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引起對天津市歷史文化的關注,同時也有機會跟著校園傳媒對某一或某些天津歷史文化產生興趣。

第三,對天津市歷史文化的實踐活動層出不窮。從翻轉課堂到班團活動組織的天津紅色歷史文化參觀活動再到寒暑假天津市社會實踐,學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參與到對天津市歷史文化的了解學習中來,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領略優秀天津歷史文化的風采。

2.3 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不足

第一,學生對于天津歷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夠深入。學生在對天津歷史文化進行學習了解時,部分學生只是了解了表面,未能深度探究天津歷史文化的內在蘊養。部分學生在參觀時僅僅只是走馬觀花,并沒有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其背后的故事。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自身對學習了解天津歷史文化的興趣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或者班團活動組織者在運用歷史文化資源的方式上,僅僅是單純的理論講授或者僅僅是讓學生自行觀看,僅僅停留在淺層次上的學習。

第二,教師對于有關天津歷史文化的知識有限。許多教師都表示自己對于天津歷史文化的知識了解程度有限,對于不熟悉的部分往往不會去融入課堂教學中。而平時專業課的備課會占用大量時間,剩余時間不足以系統地了解天津歷史文化。受制于個人經歷和時間等問題,教師對天津歷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融入思政教育的效果,41.17%的受訪教師認為自己僅僅是了解一些或者不了解天津的歷史文化,有融入的意識是前提,但具備融入的能力是關鍵。

第三,高校與天津歷史文化景點合作程度低。高校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景點之間的聯合活動遠遠少于學生自行前往參觀的規模。在很多學生心中認為學校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景點的合作能夠極大地激發自己前往了解相關知識的興趣。如果學校組織到天津歷史文化景點實踐學習,87.2%的受訪學生表示愿意參加。61.76%的受訪教師認為在課堂上很少講或不講天津歷史文化的原因是對天津歷史文化不是很熟悉,不清楚哪些故事可以融入教學內容,沒時間系統挖掘過其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要是有人來做這項工作并且資源共享就好了。

3 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對策

3.1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或者活動的組織者要將理論講授與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相結合。例如,采用小組討論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而小組討論的選題方向和展示的方式不應由教師或者組織者的主觀意愿決定,而是由各個小組自行確定,學生搜集整理天津歷史文化資源的過程本身就是接受思政教育的過程。討論選題也可以是從學生中取得最受關注的、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中選取,使得參與討論的學生能夠自愿自主的進行討論,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討論。在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動中,既包括校內的各類學生活動,也包括校外社會實踐和網絡虛擬空間開展育人活動,要從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關心關注熱點的角度進行頂層設計,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日常思政教育活動,不僅僅是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擺在那里等著學生去看去學,要做好引導和宣傳,在活動中要提升學生參與度和獲得感,通過團學骨干帶動學生參與其中。

3.2 做好實踐學習設計

學生往往對于純理論的教學不太感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文字描述過于生硬,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對天津市歷史文化的學習興趣不高。只注重理論教學往往會使得學習到的知識僅停留在表面,不夠深刻。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做到將課堂上講述的知識對應到實際的歷史文化場所處,將思政課、黨團活動等和實踐相結合,還有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深入思考、學以致用等一系列積極的作用。團日活動等一些思政教育類活動也可通過分組準備資料,在實地參觀時進行講解,將理論知識通過實地參觀等方式,同現實中的天津歷史文化資源相對應。不僅能夠起到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還能做到理論實際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天津歷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對其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知。例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在講述平津戰役這段歷史時,可以組織學生去到平津戰役紀念館進行實地學習,同時可以安排同學進行準備,在參觀過程中進行講解,將紀念館中的內容和課堂所講的理論知識相結合。[3]

3.3 提高教師融入能力

樹立融入意識是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前提,79.41%的受訪教師認為很有必要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引入大學思政教育,20.59%的受訪教師認為比較有必要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引入大學思政教育??梢?,絕大多數受訪教師認識到了天津歷史文化資源中蘊含的思政育人功能,具備了融入的意識。但在調研中發現,只有23.53%的受訪教師在教學上會主動融入天津歷史文化,認為自己對故事和教學內容都比較熟悉,兩者融合信手拈來,55.88%的受訪教師只有對那些特別典型和熟悉的天津歷史文化才會融入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梢?,具備融入的能力是把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關鍵。高校要加強與歷史文化景點的交流合作,組織引導教師參與到歷史文化景點資料搜集、講座宣傳、項目研究等活動中,幫助教師加深對天津歷史文化的了解。同時,學??梢越M建專門的項目研究團隊,梳理和總結當前天津歷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具體內容,對照日常思政教育和思政課教學要求形成數據庫,為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選用天津歷史文化資源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時提供平臺和便利。而具體到不同課程上,要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結合課程特點和教學目標,深度挖掘與課程契合的歷史文化資源,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開展思政教育,包括話劇、小品、微電影等方式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巧妙地與課堂融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到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動上,要組建專項研究團隊,重點打造幾項精品活動,在注重活動參與覆蓋面的同時,要提升活動的質量。在活動的設計上,注重學生參與深度,將思政教育帶出校園,帶到實踐現場,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等方面進行多方位思考和學習,增加學習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3.4 創新教師融入方式

首先,對于融入方式較為單一的情況,需要高校創新思政教育手段,對天津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不僅僅是組織學生去現場看看,更需要深入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體系。例如,以現有的天津歷史文化資源為基礎,在傳統的教學課程之外,開設多元化的選修課程,增加一些藝術類思政育人活動、知識競賽、社團實踐等其他相關教育活動,使得融入方式不再單單以課堂講授為主,而是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齊頭并進。其次,對于融入程度較低的情況,需要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高校在現有的條件下需將天津歷史文化資源建設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耳濡目染的接收歷史文化熏陶。教師層面上,需要教師對現有教學方式進行改進,例如不僅僅是口頭闡述,可以利用自媒體或者音像動畫等方式重現歷史場景,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歷史,感知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與魅力。學生層面上,需要樹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到學校開展的各類思政教育活動中。

猜你喜歡
天津思政歷史
如果天津有“畫”說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天津卷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天津之眼》
天津
新歷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