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大學生生態觀培育的邏輯思考

2023-04-05 11:49潘映伶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雙碳培育文明

潘映伶,劉 逍

(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全黨全國的推動下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力爭到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正是我國堅定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文明發展道路的表現,也是加快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一步?!半p碳”目標的實現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美麗中國的建設更離不開當代大學生的參與。為此,加強對新時代大學生生態觀培育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 “雙碳”背景下大學生生態觀培育的價值意蘊

“雙碳”背景下加強生態觀的培育,是大學生自覺踐行生態文明價值觀的內在要求,關乎大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對于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

1.1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1],因此,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同于西方傳統的工業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涵之一在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恩格斯早就告誡人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2]。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正式宣布我們的“雙碳”目標,2021年的全國兩會,“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不僅意味著“3060”目標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意味著綠色低碳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碳中和戰略“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目標”。實現技術創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青年大學生作為中國最具活力的群體,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不竭動力。為此,就需要加強大學生的生態觀培育,引導青年學子樹立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發揮創新創造才能,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1.2 踐行生態文明價值觀的本來之義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已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繼黨的十八大后,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強調,“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3]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規律在不斷深化。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于一體。生態文明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貫穿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切的建設和發展的環節之中?!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生態文明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4]《意見》所提出的內容不僅樹立起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價值觀的鮮明旗幟,更引領青年群體在實踐中不斷感悟、體驗并認識生態文明。青年大學生是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是促進“雙碳”目標實現的新鮮血液,因此,對青年一代進行生態文明觀培育是踐行生態文明價值觀的本來之義。

1.3 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

目前,在“雙碳”背景下,中國社會的發展不僅要求大學生擁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健康的體魄,更要求具備與之相適應的生態文明素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盵5]生態文明素養教育作為大學生知識素養教育的其中之一,就理應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進行培育。這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綠色消費觀和可持續發展觀,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規范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進而促進大學生成長為綠色循環的忠實崇尚者和低碳環保的積極踐行者,成長為推進中國式生態現代化的骨干力量,成長為新時代國家發展進步所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在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2 “雙碳”背景下大學生生態觀培育的核心目標

在“雙碳”背景下大學生生態觀培育的核心目標主要是通過知識教育、能力培養、行為養成三個基本方面,促使大學生掌握生態文明知識、提高綠色創新能力、養成自覺踐行節能低碳的行為習慣。

2.1 掌握生態文明知識

“整個自然界是受規律支配的,絕對排除任何外來的干涉”[6],“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7]。馬克思充分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和諧共生、相輔相成和辯證統一的。同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華文明千年來的優秀傳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這些與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相契合的中華傳統文明深刻表達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的敬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生態智慧理念?!叭艘蜃匀欢?,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8]。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當人類友好地面對大自然時,大自然會慷慨地回饋給人類,而當人類粗暴掠奪自然資源時,自然的懲罰也將是無情的。我們要積極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同維護好我們的家園。因此,在“雙碳”背景下大學生的生態觀培育要明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樹立人與自然共同體的大局觀、全局觀。

“雙碳”背景下對大學生的生態觀培育還必須將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納入教育范圍,“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9]。將最嚴明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思想的方向指引,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根本遵循。

2.2 提高綠色創新能力

培養綠色創新意識是提高綠色創新能力的基礎?!皠撔率且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10]。大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意識,關系著國家和民族是否能奮勇前進。學生要承擔起國家、民族乃至全球的生態責任擔當人角色,樹立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觀,養成綠色創新的人生態度,把“綠色”作為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養成綠色創新思維是提高綠色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綠色創新思維的教育要因時而動,根據生態時代形勢培養綠色創新思維。要引導學生積極尋求綠色技術范式轉換,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創新,形成綠色創新思維。

掌握綠色創新技能又是提高綠色創新能力的關鍵一步。以往的創新模式已經不適合于生態現代化的發展,要依靠綠色創新技能,尋求新的可持續發展途徑,促進綠色可循環發展。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青年一代大學生群體必須要掌握綠色創新技能、提高綠色創新能力,為減碳、降碳工程提供的重要支撐。

2.3 踐行節能低碳行為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耙珜Ш喖s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絕奢華和浪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11],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行動倡議。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是青年一代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學生不僅要樹立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生活理念,還要在生活領域中積極貫徹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生活方式。

為實現綠色生活方式的轉型,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求人們要弘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并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如“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大學生應該踐行合理適度消費行為,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同時,《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也提出,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12]。由此,大學生生活方式、消費行為、出行工具的綠色轉型是積極踐行節能低碳行為的重要內容。

3 碳中和戰略背景下大學生生態觀的培育路徑

碳中和戰略背景下大學生的生態觀培育迫在眉睫,在碳中和這個特殊的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生態觀培育主要有第一課堂的理論教學、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以及第三課堂的網絡實踐教育三個主要路徑。

3.1 開展生態知識的理論教學

進行大學生的生態觀培育必須要把握好思想政治課這個主渠道,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育作用。思想政治課中蘊涵著豐富的生態文明價值觀的內容,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包含著諸多馬克思對自然的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馬克思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包含著黨的歷代領導集體對生態和自然的觀點,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逐漸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包含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意識;《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通過歷史的現實教訓來啟發學生愛護環境,使學生們明白生態問題關系著國家興亡,愛護生態刻不容緩。

要將生態文明知識有序的滲透專業課,包括經濟學、語言學、哲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充分結合各專業的教學內容和特點,提高生態文明教育的范圍和深度。各專業教師將專業知識和日常生活案例相結合進行生態文明觀的滲透教育,提高大學生對生態文明的真正認同感。

3.2 鼓勵低碳創新創造活動

良好的綠色創新政策和資金支持是大學生進行低碳創新創造的有力保證。目前,高校學生綠色創新政策和資金支持不到位、宣傳不到位,導致學生創新依然沒有跳出舊的規模范式,綠色導向不夠明顯。高校要加大力度支持綠色低碳的創新活動,使綠色創新政策宣傳到位、動員學生開展綠色創新。與此同時,要為學生謀求最大的綠色創新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為學生開展低碳創新創造活動保駕護航。

充分整合并利用好校內外創新創造資源和條件是鼓勵大學生進行低碳創新創造的堅實基礎。目前,校園內外的資源條件整合不到位,資源和條件分布依然呈分割狀態,然而大學生進行低碳創新創造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是相對集中并且比較細化的。高校必須盡力整合校內外創新創造資源和條件,為大學生的創新創造打下扎實基礎;整合校內外資源,為學生開展創新活動提供便利。

3.3 拓展線上線下低碳實踐途徑

現如今,網絡平臺和新媒體作為主流宣傳方式,線下線上結合的宣傳教育可以為大學生生態觀培育帶來強勁動力。因此,要組建高素質的生態宣傳隊伍,依托專業人才進行線上線下定期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在學校微信公眾號、慕課等網絡平臺進行定期的生態宣傳或生態知識評比,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質。在線上宣傳教育的同時要加強學生的線下教育,利用大學生社團群體定期舉辦生態宣傳活動,增強大學生線下的現實參與感和體驗感,促進大學生養成自覺的生態意識。

綠色生活理念不僅要深入大學生的內心,更要外化于行。學??梢酝ㄟ^網絡平臺進行數據統計,利用學生綠色出行次數積攢能量,以“螞蟻森林”為例在班內或組內進行評比,搭建學校內部的“云植樹”平臺,同時可制定一定程度的獎懲制度。以形成倒逼形式一定程度上監督大學生自覺履行綠色出行的責任和形成綠色生活方式,促進師生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生活,不斷形成師生主動綠色出行的局面,促進師生逐漸將綠色出行變為自覺行為。

猜你喜歡
雙碳培育文明
請文明演繹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漫說文明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對不文明說“不”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開展『三扶』 培育新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