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CEP助力中泰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2023-04-06 04:39余海秋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泰國所研究員
社會主義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中泰兩國泰國

文 余海秋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泰國所研究員

中泰經貿合作回顧

中國是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雙方在區域合作中的重要影響力不言而喻。雙邊貿易額從1991年的12.69 億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312 億美元,貿易規模擴大了103 倍。至今中泰雙邊經貿合作已走過了40 多個年頭,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1975—1982年中泰經貿合作初現活力。1975年中泰建交以來,為了更好地促進雙方經貿往來,加強經濟聯系,中泰兩國在1978年間相繼簽訂了《中泰貿易協定》和《中泰經濟合作聯合會協定書》。1982年中泰兩國的貿易總額達到了4.6862 億美元,創造了1975年—1982年中泰貿易的最高紀錄。這一階段,是中泰貿易充分孕育的階段,商品結構性特征明顯,主要以大米和石油為主,初步展現出兩國貿易的互補性,為后續中泰貿易的蓬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民意基礎。

1983—1986年中泰經貿合作進行結構性調整。

在此期間中泰貿易經歷了一個相對較為平穩的調整期,由于泰國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天然氣產業的興起使它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從而減少了對中國石油的進口,兩國貿易呈現小幅下跌和緩慢回升。

1987—1997年中泰經貿合作進入蓬勃發展期。

這十年是20 世紀中泰貿易發展的“高光期”,貿易范圍持續擴大,種類持續增加,貿易額持續上升。中泰兩國分別在1985年簽訂了《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1986年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1997年簽訂了《貿易經濟和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雙邊協議的簽訂和實施為雙方經貿合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994年,中國成為泰國十大貿易伙伴之一,泰國則成為中國第十八大貿易伙伴。

1998—2012年中泰雙邊經貿合作呈現多元化發展。中泰兩國的貿易額在這一階段穩步上升,兩國經貿往來呈現多元化發展特征,兩國關系進一步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速了中泰經貿往來進程,兩國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議》;2003年6月,中國政府與泰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09年6月,中泰兩國簽署《擴大和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協議》;2010年,中國成為泰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是泰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泰國成為中國的第十五大貿易伙伴。

2013年至今中泰貿易進入全面提質增效期。

2013年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泰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為泰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兩國貿易在2020年實現逆勢增長,也發生了一些結構性變化。兩國貿易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泰國在以橡膠、水果、木薯為代表的農林產業和塑料原料、存儲設備等制造業中具有較強的區域優勢,已成為中國此類商品進口的重要來源國;而在機械、電子、電器等高附加值產品方面則較為依賴從中國進口。

所有數據通過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RCEP框架下推動中泰經貿合作的挑戰

隨著RCEP 分別在中泰兩國正式生效,RCEP所營造的高水平自由貿易環境將為中泰的投資合作帶來更多融合和互補效果。但機遇與挑戰總是并行的,RCEP 框架下中泰合作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部分規則面臨固有的體制機制束縛。RCEP 的規則中,引入貨物與服務貿易自由化、投資領域負面清單、政府采購、競爭政策等方面的創新內容。中國和泰國面臨如何跨越現有體制機制障礙、落實好RCEP 承諾和規則的巨大挑戰。對標RCEP 部分較高標準國際規則,必須正視并破除現有體制機制障礙。

高度開放大市場將帶來激烈競爭。RCEP 規則之下,中泰產業在大市場上同臺競技,競爭將進一步強化,尤其是同質化產業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狀態。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等轉型升級壓力巨大。例如,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可以參與競爭,但整車、發動機和變速器等關鍵零部件依然面臨較大競爭壓力。中國電子產業整體競爭力很強,加工組裝和自主品牌產品都有較高市場份額。而泰國承接了大量的日韓汽車產能轉移,因此中泰在整車及汽車零配件產業競爭加劇。

產業鏈升級帶來的就業崗位減少。近些年,部分東南亞國家憑借低廉勞動力和資源、政策優勢吸納來自中國的對外轉移產業,搶占中低端商品出口市場,參與全球分工體系,獲取經貿收益。中低端產業提供大量工作崗位,中國不可避免地面臨產業轉移帶來的工作崗位減少問題。

部分產業的補償機制和貿易救濟措施有待建立。RCEP 是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各國產品可在大市場上充分展現其比較優勢,而存在比較劣勢的產業將生存艱難。隨著關稅壁壘取消,中國農產品失去關稅保護,農業生產面臨巨大挑戰。處于劣勢的農業生產,技術進步過程不能自發完成,農業生產事關糧食安全、農民利益,需建立合適的補償機制。

RCEP框架下推動中泰經貿合作的機遇

一直以來中泰兩國都是自由貿易的堅定倡導者、區域合作的積極支持者,RCEP 催生的區域經濟融合機遇,促使兩國將進一步開放漁業產品、造紙、汽車零部件等市場,對農業、制造業等非服務業投資采用負面清單方式作出高質量承諾,將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建廠。RCEP 有關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等制度安排,將進一步便利中泰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合作,促進兩國創新資源流動。

貨物貿易便利。RCEP 是泰國加入的第14個自貿協定,從中獲得的便利和優惠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在零關稅和關稅減免方面。談判伙伴國將對泰國共39366 項商品(澳大利亞5689項、中國7491 項、日本8216 項、韓國11104 項、新西蘭6866 項)的關稅降至0%,一旦協議生效,29891個項目或75.9% 的項目將免除所有關稅。而中國、日本和韓國將降低并取消現有自由貿易協定規定之外的泰國出口產品的貿易關稅(RCEP 比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定(ACFTA)給予免稅的商品種類增加33 項)。其二,除了享受零關稅優惠以外,還有其他非關稅優惠,如易腐爛農產品海關通關時間框架規定為不超過6 小時,其他普通商品海關通關時限不超過48 小時。RCEP 生效后中國對泰國出口主要降稅產品有:消費電子( 筆記本、手機)、電子元器件( 集成電路、PCB、半導體器件、無線電發射/ 接收器件、存儲器/ 智能卡)、電氣設備、汽車零部件、鋼材等產品;泰國從中國進口商品主要降稅品種包括:鋼材、鋼鐵制品、泵/ 壓縮機/ 風扇、電氣設備、辦公設備、電動機等。

服務貿易增值。據預測,到2025年,RCEP可帶動中國、泰國等15個成員國出口、對外投資存量、GDP 額外增長10.4%、2.6%、1.8%。RCEP的生效實施,將為中國、泰國等各成員國企業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RCEP 框架下,進一步開放了中泰通訊服務領域,只要是獲得正式許可的供應商運營的網絡在遵守商業合同的前提下,都有資格進入對方市場,而且對通訊技術工程師的數量不做限制。既放寬了技術領域,又放寬了人才領域。RCEP 框架下,在中泰教育合作領域,將釋放出新的活力,中泰教育交流活動日新月異、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中泰跨國線上教學成為常態化的教學方式,以中泰職業教育為例,有成員院校共計73 所,其中中方院校37 所、泰方院校36 所,共有36個中泰兩國企業加入聯盟。目前,100 余個聯盟成員單位已開發多語種在線課程資源85個,發展前景良好。RCEP 框架下,在航空服務領域,將進一步擴大開放程度。允許外國服務提供者在中國設立部分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航空修理和維護企業。外國的訂座系統可以通過與中國的計算機訂座系統連接,向中國航空企業和中國航空代理人提供服務。允許外國服務提供者與中國計算機訂座系統公司在中國設立部分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雙向投資互惠。截至2021年底,中資企業在泰投資累計約100 億美元,是泰國第二大投資來源國,僅次于日本。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企業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沃土上落地扎根。工業園區亮點紛呈,5G 建設如火如荼,中系新能源汽車搶得先機,傳統制造業亦煥發新顏,中國品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RCEP 框架下,中泰投資合作將迎來新的機遇期?!疤﹪I4.0”、東部經濟走廊(EEC) 與“一帶一路”、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度契合,經過兩國共同實踐,中泰經貿合作日益深化,取得豐碩成果,已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格局。目前,中國企業在泰國申請投資促進的項目中,投資價值最高的產業為電器電子產業,投資額達183.34 億泰銖;其次是金屬產品制造業及機械產業,投資額為92.23 億泰銖;然后是輕工業,投資額為49.23 億泰銖。從項目數量來看,金屬產品制造業及機械產業申請投資促進的項目數量多達27個。

知識產權護航。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局和泰國知識產權廳在北京簽署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泰國知識產權廳專利合作行動計劃》。2021年,雙方舉行了視頻會議,簽署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泰王國知識產權廳關于知識產權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整合了中泰兩國在專利、商標、外觀設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地理標志等多個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共識,為雙方未來合作構建了總體框架。RCEP 框架下,中泰雙方將繼續深化商標、地理標志等領域的良好合作關系,增進雙方的相互理解,深化知識產權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從而促進中泰兩國的經濟發展,為增強區域活力和協作作出貢獻。

跨境電子商務破局。泰國是東南亞的第二大電子商務市場,預計到2025年將再提高到350 億美元的規模。RCEP 的貿易便利化條款和電子商務條款將推動區域電商政策的一致性,降低跨境電商的經營風險,顯著提升通關和物流效率,釋放區域消費市場潛力,推動供應鏈與資源優化,中泰兩國都能從中獲得更多機會,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成為泰國乃至東盟與中國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

制度環境優化。RCEP 框架下,制度環境將為中泰合作長足發展提供保障。一是中泰兩國良好穩定的政治關系是戰略合作的前提條件。泰國作為東盟重要成員,與中國加深并擴展多領域戰略合作符合兩國及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中泰兩國前景廣闊的經貿關系是戰略合作的重要基礎。兩國都處在發展中國家階段,都需要經濟發展的良好機遇與穩定友好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形成共同戰略利益的經貿合作關系所呈現的廣闊發展空間。三是中泰兩國融會貫通的人文關系是戰略合作的安全保障。四是中泰兩國日益緊密的科技關系是戰略合作的成功鑰匙。在中泰兩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兩國科技合作呈現出應用領域廣、實施形式多樣化的顯著特征。

RCEP 可與區域內各個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契合,如中國—東盟自貿區,該自貿區有效地促進了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帶來了雙贏,同時還與區域內各個重要的合作組織相契合。RCEP 在深化拓寬現有經貿合作的同時,未來還將開辟更多合作領域,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從這一角度看,中泰兩國應繼續保持密切合作,并同其他RCEP 參與國一道,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為地區創造開放、透明、公平、穩定的經濟增長環境。

猜你喜歡
中泰兩國泰國
飛馬圖彩色絲巾:中朝兩國友好情誼的見證
泰國的中秋節
論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調整的必要性——以中泰鐵路的波折為例
金日泰國歡樂之旅
中美兩國學生高考和求職之路的比較研究
從中日兩國宗教基本概念的語意表達看兩國對宗教的認識
建交與護僑:中泰就1945年“耀華力路事件”的交涉
去泰國啦
我的泰國之旅
鶴煤中泰公司趙荒風井修復加固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