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汽集團經營AB面

2023-04-08 01:12王東岳
證券市場周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菲克三菱廣汽

王東岳

2022年,廣汽集團(601238.SH)營業總收入約為1100.06億元,同比增長45.36%;歸母凈利潤為80.68億元,同比增長10%。

當年,廣汽集團計提資產減值損失30.23億元,計提信用減值損失6.35億元,成為拖累利潤增長的關鍵“包袱”。

營收顯著增長 減值拖累業績?

2022年,廣汽集團產銷分別達到247.99萬輛和243.38萬輛,逆勢大幅增長15.99%和13.5%,超過行業平均增速12.6個和11.4個百分點,產銷規模居國內汽車企業集團第四名,市場份額提升至9.1%。其中,合資品牌銷量超過180萬輛,同比增長5.84%,廣汽豐田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同比增長21.38%,創歷史新高。

報告期內,廣汽集團匯總口徑共實現營業總收入約5146.05億元,同比增長約19.74%,合并口徑營業總收入約1100.06億元,同比增長約45.36%。

與收入的高增長相比,2022年,廣汽集團的利潤增速相對滯后。公司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0.68億元,同比增長7.38%,低于同期銷量增速6.12個百分點,低于營收增速37.98個百分點。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廣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296.39億元,同比增長46.99%,但歸母凈利潤為602萬元,同比下滑99.7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2.31億元,同比縮減116.53%。

從成本端來看,盡管面對汽車芯片與零部件供應短缺、原材料飛漲等不利因素,廣汽集團依舊保持了毛利率的基本穩定。2022年,公司營業成本及稅金總額約為1040.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46.34%(其中營業成本約為1016.89億元,同比增長47.03%)。公司毛利總額為59.74億元,較上年增加13.86億元,同比增長30.21%;公司綜合毛利率約為5.43%,同比下滑0.63個百分點。在費用端,公司2022年確認銷售費用42.28億元,同比縮減2.56%;管理費用41.68億元,同比增長5.95%,均低于同期營收增速。

以影響因子分析,2022年,資產減值損失的集中計提和研發費用的大幅增長成為影響廣汽集團經營業績的核心原因。

根據年報,2022年,廣汽集團共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損失30.23億元,同比增加338.79%;計提信用減值損失6.35億元,同比增加342.36%。其中,第四季度,公司集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23.69億元,占全年計提金額的78.37%,同比增幅255.17%;計提信用減值損失5.06億元,占全年計提金額的79.69%,同比增長351.79%。受上述損失的計提因素影響,廣汽集團第四季度營業利潤虧損3.83億元,扣非后凈利潤虧損2.31億元。

此外,2022年,廣汽集團確認研發費用17.07億元,同比增長72.63%,超過同期營收增速27.26個百分點,成為影響業績的另一原因。

根據年報,2022年,廣汽集團的研發投入約為65.26億元,同比增長26.35%,低于營收增速。但由于公司當年的研發投入的資本化率由上年同期的83.99%下調至78.26%,公司費用化率增至21.74%,提升5.73個百分點。

2016-2020年,廣汽集團的資本化率分別為83.51%、83.5%、83.08%和82.67%,2022年明顯下調。

合資品牌“退場”

2022年,廣汽集團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無形資產、存貨等,其中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15.06億元,約占當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49.82%;無形資產減值損失、開發支出減值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分別為8.62億元、2.29億元和2.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2.06%、308.93%和141.9%。

審計報告顯示,廣汽集團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均為公司合資品牌廣汽三菱所致。2012年,廣汽集團與三菱汽車公司合資成立廣汽三菱,2016年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SUV——歐藍德PHEV,為廣汽三菱的銷售帶來顯著提升。2017年,廣汽三菱年銷量一舉突破13萬輛,同比增長56%。2018年,廣汽三菱銷量達到15.8萬輛,同比增長18.8%。

但2019年起,廣汽三菱的銷量開始連續下滑,2019-2021年銷量分別為13.3萬輛、7.6萬輛、6.6萬輛,分別同比下滑了7.64%、43.62%和11.99%。2020年和2021年,廣汽三菱開始陷入虧損泥潭。2020年,廣汽集團對廣汽三菱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減少4.37億元,2021年再次縮減4.29億元。

2022年,廣汽三菱長期股權投資減少24.99億元,其中包括一次性計提的15.06億元減值損失。

2020年和2021年,廣汽集團并沒有對虧損的廣汽三菱進行減值損失計提。因此,2022年的集中計提難免引發市場擔憂,盡管廣汽集團及時做出回應,“廣汽三菱目前經營一切正常,也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但廣汽三菱的境遇仍不免讓人想到已經申請破產的廣汽菲克。

在宣告破產之前,廣汽菲克也經歷了持續多年的銷量萎靡、利潤虧損等狀況。數據顯示,2017年,廣汽菲克銷量同比增長40.11%,達到20.52萬輛峰值。此后,開始轉入下跌趨勢。2018-2020年,廣汽菲克銷量由12.58萬輛降至4.05萬輛,年均降速超過30%;2021年,廣汽菲克銷量進一步降至2.01萬輛。

2022年上半年,廣汽菲克累計產銷量分別為822輛和1861輛,分別同比下滑了89.35%和84.18%。其中,3-6月合計銷售僅為2輛,產銷幾近停滯。7月起,廣汽在產銷公告中不再單獨披露廣汽菲克的銷售數據,轉而合并至“其他”項中。

由于銷售持續下滑,2017-2020年,廣汽菲克收入由315.01億元持續降至63.29億元,銷售縮水八成。伴隨經營上的持續虧損,廣汽菲克的凈資產也由2017年的44.22億元峰值快速降至2019年的13.36億元。2020年,廣汽菲克在虧損后凈資產降至-3.31億元,首現資不抵債。

根據申請破產公告,截至2022年9月末,廣汽菲克總資產為73.22億元、總負債為81.1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110.80%,公司凈資產進一步降低至-7.91億元。

與廣汽菲克相比,截至2022年年末,廣汽三菱的資產總額約為59.61億元,負債總額59.54億元,凈資產已不足1000萬元,距離凈資產轉負也只有“一步之遙”。

2023年1-2月,廣汽三菱的銷量下滑趨勢尚未得到扭轉,累計銷售1498輛,同比下滑79.86%。

行業“陣痛期”

從銷售數據來看,2023年,似乎注定是國內汽車產業轉型陣痛的一年,復蘇回暖的春天并沒能帶走滲透在汽車行業中的“寒意”。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1-2月,國內乘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11.2萬輛和312.1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4%和15.2%。其中,傳統燃油車銷量215.3萬輛,同比下滑25.4%;新能源車產銷量分別約為97.7萬輛和93.3萬輛,同比增長18.1%和20.8%。

最新銷售數據顯示,1-2月,廣汽集團合資品牌(不含廣汽三菱)銷量合計22萬輛,同比下滑23.72%;其中,核心支柱之一的廣汽本田1月和2月分別銷售3.81萬輛和4.1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51.4%和27.81%,超過行業平均降幅。

在自主品牌上,扭虧則依舊是“主旋律”。根據年報,2022年,廣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雙星閃耀”,合計實現銷量63.37萬輛,創歷史最好成績。其中,廣汽傳祺實現銷量36.25萬輛,同比增長11.83% ;廣汽埃安實現銷量27.12萬輛,同比增長125.67%。

但在扣除投資收益后,廣汽集團的自主品牌仍沒有走出虧損狀態。根據年報,2022年,廣汽集團確認的投資收益為143.17億元,其中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為141.5億元。在扣除合資車企的投資收益情況下,公司營業利潤約為-66.94億元,較上年虧損擴大24.35億元。

華創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剔除聯合營投資收益后,2022年,廣汽集團凈利潤為-60.8億元,同比增虧20.1億元;其中,自主品牌扣非后凈利潤約-66.5億元,同比增虧12.3億元。

2022年12月,廣汽集團發布了《第四期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200人激勵對象授予總量不超過2.34億份股票期權,約占公司股本總額的2.24%,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11.99元/股。

根據激勵草案,本次激勵計劃的考核基準年為2021年,行權考核年度為2023-2025年。公司考核的凈利潤(指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目標為分別較2021年增長15%、25%和35%,即2023年至2025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8.74億元、74.71億元和80.69億元。

2022年,廣汽集團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約為74.96億元。對比不難發現,2023年和2024年,廣汽集團的考核凈利潤均低于2022年的扣非后凈利潤。

面對全行業價格競爭和國產新能源崛起的雙向壓迫,未來如何維持2022年的高基數業績正成為廣汽集團面臨的新挑戰。

《證券市場周刊》已向上市公司發出采訪,截至發稿未得到公司回復。

猜你喜歡
菲克三菱廣汽
廣汽菲克將申請破產
17.5萬元起售,廣汽Honda e:NP1極湃1上市
要做有趣的SUV 廣汽Honda致在ZR-V
廣汽AcuraRDX鈦金暗夜限量版
廣汽豐田賽那SIENNA
三菱日聯銀行
三菱日聯銀行
車 站
利用三菱PLC在老設備上的改造應用
廣汽菲克全新Jeep自由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