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動教育中的鄉土文化資源運用

2023-04-15 11:37陳一冰
師道(人文) 2023年3期
關鍵詞:生動方言鄉土

陳一冰

生動教育,就是指我們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致力于培養生動的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高中語文課堂出現了教學內容單一、形式呆板、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都只是書本中的內容,而脫離了生活實際,這無疑違背了語文的教學理念,更別說有效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筆者認為,我們必須以教材為依據,補充課外的鄉土文化資源,讓學生“動”起來,讓語文課堂生動起來,更具親和力。

筆者在高一到高三三個學年度的教學中,深度挖掘鄉土文化資源,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地域特色明顯、內容豐富多彩的鄉土文化,對語文教育利用鄉土文化資源做了積極探索。

一、善用鄉土方言資源,“聲”動語文課堂

利用方言資源,讓文言文課堂“響”起來。陽江方言中保留著部分中原古音古義,教學中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在課堂上讓學生使用方言進行誦讀,感受知識與鄉土的關聯,學生會覺得“古文不古”,語文課堂也會生動起來。

如《鴻門宴》中,項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字,本義為翅膀,陽江方言中至今還在使用,如“雞翼”“鴨翼”,均為翅膀之義;《寡人之于國》中“棄甲曳兵而走”的“走”字,詞義為“逃跑”,陽江方言中的快走即為快跑的意思;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中的“無”,現代漢語的義項是“沒有”,而文言文則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于“嗎”,這正與陽江方言的表達習慣相同……在文言文課堂中,學生若用方言誦讀,課堂氣氛會變得活躍。而且,他們還能認識到,自己每天接觸的陽江方言原來和中原古音有如此深的淵源,從而提升對文言的興趣。教師還能引導學生在課外的文言篇目中尋找方言的痕跡,引導學生探究家鄉的方言文化,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課堂的生動,學生情緒的涌動,讓我們在“智”的學習中感受“美”與“德”。

二、妙用鄉土文化資源,“手”動探索鄉土文化

陽西縣地處陽江市西部,依山傍水,人文、自然資源都十分豐富,境內有大垌山凈業寺、大洲古村落、七賢書院和上洋大屋等古跡,有體現粵西文化的林德宏藝術館、陽西當代書畫名家藝術館等,還有沙扒灣、月亮灣、河北灣、青洲島、雙山島、大樹島等。這些鄉土資源正是語文課堂上豐富的養料和色彩,讓語文與生活聯系更加緊密。

筆者在講授《阿房宮賦》時,文中對阿房宮的描繪“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等,如果僅憑網上下載的幾張圖片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古建筑風格,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筆者在授課前,到學生很熟悉的距陽西縣城3公里的大垌山凈業寺進行攝影取材,凈業寺古木森森、溪澗幽幽、松聲貫耳、山明水秀,亭臺樓閣按傳統宮廟建筑形式修建。據此,學生很容易理解文中對建筑的描寫。

筆者又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古村落的建筑風格,舉辦“我是家鄉代言人”活動。學生自行分組,利用周末和放假的時間,拍攝所在鄉鎮的特色建筑,上網查找資料或與長輩進行訪談,了解建筑背后所隱藏的歷史故事,并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上洋鎮的學生走訪陽西大洲古村落,參觀三進三院落兩天井四廊的古屋;儒洞鎮的學生拍攝了騎樓建筑;織篢鎮的學生感受了七賢書院的文化……

從成果來看,學生大多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實地探訪,自主探究鄉土文化的內涵,生動的學習模式牽引著思想的涌動,真真切切地帶動了課堂,也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三、巧用鄉土文化資源,“行”動愛國之情

為提升學生的民族歸屬感,培養愛國情懷,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探究。在講授高中部編版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的第一單元時,恰逢清明節,筆者舉辦了“我是紅色講解員”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清明假期,走訪當地的紅色旅游景點,感受家國情懷。程村鎮隴石村的鄭家康烈士故居、儒洞鎮邊海紅色展館、溪頭鎮梅花地陽江縣人民民主政府紀念亭、塘口鎮橫山泰安堡紅色教育基地、陽西縣烈士陵園、織篢鎮沖口八元堂革命遺址等紅色景點,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飽含著歲月的滄桑。學生通過拍攝視頻,講述紅色故事,感受家鄉革命先輩留下來的紅色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活用鄉土文化資源,“心”動傳統文化

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鄉土文化資源,結合學科特點,組織或引導學生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中感受充滿生活氣息的鄉土文化,品味傳統文化的豐厚韻味。

結合實際,筆者在高二年級段開展節日題材古詩與地方民俗大串聯活動?!对娊洝ばl風·氓》中的“總角”,義項為“童年時期”。筆者給學生講授了古代的成人禮,男子的“冠禮”、女子的“笄禮”,同時結合當地個別鄉鎮所特有的成人禮“清花園”,請同學分享經歷。在教師節時,筆者組織學生舉辦“謝師禮”,讓學生穿漢服、拜孔子、謝師恩、誦篇章。這一實踐活動加深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教育,不僅需要課內知識,更需要課外知識的拓展。將學生身邊的文化資源與課內知識有機聯系在一起,不只是對學習興趣的激發,更是教學模式的改變。這種生動的課堂引導學生走進社會文化生活這一廣闊的天地,讓他們領略鄉土文化的多姿多彩,豐富學習的體驗。

當然,不能純粹為了活躍課堂而選取一些與課程無關的資源。教師必須選擇一些有內涵的、對教學有幫助的、與語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適應的鄉土文化資源,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用生動的教育為學生創造生動的人生。

猜你喜歡
生動方言鄉土
方嚴的方言
方言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生動的冬天
如何讓文章更加生動
鄉土中國
說說方言
留住方言
生動深刻 同享共進
芬芳鄉土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