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法·數字

2023-04-15 11:37
師道(人文) 2023年3期
關鍵詞:院校高職

我記起一部卡通片描寫一位掃煙囪者從一座高樓頂上跌落時看見標志牌上有一個字母拼錯了,在他頭朝下的飛行中還疑惑為什么沒人想起去改正。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從出生的最高處跌向墓地平坦的石碑,帶著一部不朽的《愛麗絲漫游奇境》,在通道的墻壁處的徘徊者。這種為瑣物而疑慮的才能——置即將來臨的危險于不顧,這些靈魂的低喁,這些生命書冊的腳注,是意識最高尚的形式,而且正是在這種與常識及其邏輯大相徑庭的、孩子氣十足的思辨狀態中,我們才能預想世界的美妙。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文學講稿》

療愈不是一場驅魔,或是一陣大悲大喜的解放,它是一個每天在進行中的功課。真正的療愈是學會了如何在滿目瘡痍中,找到那些強韌的生命碎片,進而發現,以往那座人人奮力攀登的高塔,原來可能不堪一擊。從求之不得到心安理得,只有靠誠實地不斷自我對話。不再逃避生命底層我們必須面對的告別與毀壞,之后才是療愈真正的開始。

——郭強生《我將前往的遠方》

文學確實教育了我們關于人生的種種。如果不是因為某些書的話,我不會成為今天的我,也不會有現在的理解力。此刻,我想到了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一個偉大命題:一個人應當怎樣生活?一篇值得閱讀的小說對心靈是一種教誨,它能擴大我們對人類可能性、人類的本性及世上所發生之事的感知,它也是靈性的創造者。

——美國思想家蘇珊·桑塔格訪談,見《巴黎評論·作家訪談2》

寫所謂的“生活”時,我想到的是身邊的人,咖喱店同事、那些年輕人、不怎么有名的攝影師、演員、音樂人。還有喫茶店的老板,公共浴場的阿姨,那些在我生活中不可缺的人。我們很多時候說“音樂人”的時候,想到的是很有名的那些人。在東京你會發現,除了名人,下面有好多好多還沒成名的、可能一輩子不成名的人,其實他們才是我們文化的社會基礎。如果沒有他們的話,也不會有那些有名的人。

——界面新聞對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的專訪《吉井忍:滾動的石頭不生青苔,只住八平米也很不錯》

據日前廣東省發布的2022高職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相關數據,廣東高職院校畢業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

——據《光明日報》報道,2023年1月,北京某院校一名碩士生發帖吐槽“互聯網大廠”2萬元月薪“踐踏學歷”,引發熱議。相比之下,廣東高職院校畢業生平均月收入比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農民工月平均收入還低700多元。對此,北京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林驥佳認為,薪資并不是衡量就業質量的唯一條件,還要考慮興趣、能力、價值觀與工作的契合度

近日,河南鄭州的慕女士在兒子1歲帶他做視力檢查時,眼睛的度數是600度和650度。慕女士和愛人都近視600度左右,醫生判斷孩子是攜帶有高度近視基因,并攜帶病理性近視基因。

——近日“#父母高度近視1歲嬰兒近視600度#”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北青網信息,中日友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思揚介紹,高度近視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也就是說,如果父母、親戚或其他家族成員中600度以上的近視成員較多,那么其子女患高度近視的概率也會增加。而低度或者中度近視則基本不會遺傳

十年來,數字化教學條件全面提檔升級,如今,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比2012年提高了75個百分點,99.9%的學校出口帶寬達到100M以上,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

——2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欄目推出報道,聚焦推進教育數字化,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據報道,十年來,我國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不斷豐富。去年3月,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建起了世界最大的教育資源中心,截至2023年2月10日,平臺訪客量超過10億人次

猜你喜歡
院校高職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2017年-2018年專升本院校錄取分數線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職大學生孝文化教育淺探
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