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噪聲污染防治策略分析
——以成都市為例

2023-04-16 08:25謝彩琴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23年12期
關鍵詞:噪聲污染達標率噪聲

謝彩琴

(成都市污染源監測中心錦江監測站,成都 610000)

噪聲污染防治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噪聲污染防治既是關乎家長里短的小事,也是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研究表明,超過一定分貝的聲音不僅會對人們的聽覺器官造成損傷,還會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傷[1-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噪聲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城市的主要公害之一。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信訪投訴舉報管理平臺接到的投訴舉報中,噪聲擾民問題占45.0%,僅次于大氣污染,在各類環境污染投訴中居第2 位。城市噪聲來源廣泛,危害較大。本文以成都市為例,分析我國城市噪聲污染防治形勢,然后指出城市噪聲污染防治路徑。

1 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

1.1 工業源

通俗來講,噪聲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噪聲污染是指超過噪聲排放標準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而產生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工業生產會應用大量機械設備,因此成為當前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工業生產使用的動力與通風系統也會產生噪聲。

1.2 施工源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房屋修建和道路施工等工程數量持續增加。據統計,2021年成都市規模以上施工場地有2 412 個,在15 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廣州市。大刀闊斧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各種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均會造成噪聲污染。

1.3 交通源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資料表明,截至2022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17 億輛。近年來,我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但傳統燃油汽車保有量目前仍然占我國汽車總量的50%以上,大規模的汽車發動、制動以及排氣都會產生噪聲。隨著我國交通基建的高速發展,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產生的噪聲越來越多[4-5]。在城市聲環境中,交通源是影響強度最大的聲源。

1.4 生活源

城市生活噪聲主要來源于居民日?;顒?,與交通噪聲和工業噪聲相比,其危害較小,但對人們日常生活影響極大,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威脅身體健康。截至2022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21 億人,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5.22%。截至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為2 119.2 萬人,城鎮化率為79.48%。隨著人口的大規模遷徙,居民日?;顒尤遮叾鄻踊?,因此生活區與商業區出現噪聲污染也變成常見現象。

2 城市噪聲的主要危害

2.1 破壞人們身心健康

噪聲對人們的身心傷害極大,主要表現為3 點。一是當噪聲超過90 dB 以后,人就會產生不安感,無法專注于工作。二是對人的聽覺器官造成損害,主要表現為耳鳴、聽力水平下降等。三是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極大,輕者會導致神經衰弱,并伴有頭疼、眩暈等問題,重者則會引起失明[6-7]。

2.2 阻礙城市未來發展

噪聲污染出現以后,生活品質將明顯下降,人們會紛紛考慮離開該區域,這樣產業和經濟都會受到影響,阻礙城市未來的發展。同時,城區環境噪聲超過限定值,也會影響一些工業高精密儀器設備的運作,導致測量結果不精準,從而降低產品品質,不利于技術發展。

2.3 損害周圍生態環境

噪聲污染不僅會影響人體健康與城市發展,還會損害動植物的健康,進而影響周圍生態環境。例如,噪聲的不規律頻發會讓部分動物產生應激反應,情緒難以掌控,導致內分泌和生殖系統紊亂。同時,噪聲也會對周圍植物造成破壞,使得生態難以維持平衡,威脅人類生存。

3 我國噪聲污染防治形勢

噪聲是影響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開展區域聲環境質量調查,推進城市噪聲污染防治,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標準和法律法規。2008年8月19日,國家發布《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主要規定城市各類區域晝間和夜間環境噪聲的標準值,并對適用區域劃定做出明確規定。2022年6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開始施行,標志著我國噪聲污染防治進入新階段。

3.1 城市聲環境現狀

《中國噪聲污染防治報告2022》顯示,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聲環境功能區晝間達標率為95.4%,夜間為82.9%,與2020年相比,晝間和夜間達標率分別升高0.8 個百分點和2.8 百分點。直轄市、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和計劃單列市的聲環境功能區晝間達標率為95.3%,夜間為78.1%,與2020年相比,晝間和夜間達標率分別升高2.5 個百分點和5.5 個百分點。其中,成都市晝間達標率為95.6%,夜間為72.8%,夜間達標率較全國平均水平差距較大。2022年,成都市聲環境功能區晝間達標率為91.2%,夜間達標率為68.4%,與2021年相比,達標率持續降低。其中,1 類聲環境功能區(居住文教區)和4a 類聲環境功能區(道路交通干線兩側)夜間達標率僅為58.3%和47.2%。

3.2 噪聲投訴舉報情況

目前,涉及噪聲投訴的部門主要有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各地各部門不斷暢通環境污染投訴舉報渠道,持續健全投訴舉報辦理機制,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環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12345 市民服務熱線以及涉噪聲監管部門合計受理的噪聲投訴舉報約有401 萬件。其中,社會生活類噪聲占57.9%;建筑施工類噪聲占33.4%;工業類噪聲占4.5%;交通運輸類噪聲占4.2%。

2021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17 個?。ㄗ灾螀^)開展督察,共受理生態環境投訴問題約6.6萬件,噪聲問題約占22.5%,其中,交辦成都市的生態環境投訴問題有3 641 件,噪聲類占比為29.5%。自2018年起,成都市噪聲投訴總量逐年遞增,至2022年,成都市共收到各類噪聲投訴28.45 萬件,同比增加8%。其中,社會生活類噪聲占69.3%;建筑施工類噪聲占24.5%;工業類噪聲占0.9%;交通運輸類噪聲占5.3%。

4 城市噪聲污染的防治路徑

4.1 加強規劃引導

制定噪聲污染防治專項規劃,或者在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添加加強噪聲污染防治的內容,將噪聲污染防治要求納入規劃設計??茖W制定聲環境功能區劃評估工作方案,分階段組織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劃評估,對未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的區域編制聲環境質量改善規劃及其實施方案,根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用地現狀,及時劃定、調整聲環境功能區。依照實際防治經驗,噪聲污染普遍是沒有提前規劃造成的,未能依照城市聲環境功能區進行劃分,因此未來所有的交通、商業、公共設施建設項目都應依照城市區域功能劃分進行建設,避免出現功能不明確或者區域較為混雜的情況,為后期的噪聲污染治理帶來阻力。同時,不同城市功能區之間要建立噪聲緩沖區,保證彼此互不影響,從源頭上防止和減輕噪聲污染。

4.2 健全法規政策體系

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基本原則,加快完善《成都市環境噪聲(震動)管理條例》,推動噪聲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分工,確保地方噪聲污染防治工作正常開展。同時,進一步完善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年度實施方案,健全噪聲污染防治目標考核機制,推動“十四五”時期噪聲污染防治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4.3 嚴格落實工業噪聲管理

首先,在工業布局方面,嚴禁金屬、木材加工與車輛維修、制造等企業在住宅區、醫院、學校等噪聲敏感區域選址,推動噪聲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進入園區,鼓勵工業園區進行噪聲污染分區管控,優化噪聲設備布局。同時,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要加強廠區內固定設備、運輸車輛、貨物裝卸和試車線等的聲源噪聲管理,加大噪聲防治設備的購入監督力度,并盡量選擇噪聲值較小的生產設備。實施重點企業噪聲監管,推進工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單位依法開展工業噪聲自行監測并向社會公開。同時,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大監測與管理力度,依據《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管理辦法》,制定發布噪聲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所有企業噪聲傳播標準必須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要求。鼓勵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樹立行業噪聲治理示范典型,開展工業企業“靜音工廠”建設。

4.4 強化建筑施工管理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中,大力推廣低噪聲施工設備,限制或禁用容易產生噪聲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藝和設備。加大施工項目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前置審查,從源頭上把控施工噪聲的傳播途徑。嚴格落實噪聲管控責任,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明確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噪聲污染防治責任和應當采取的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同時將噪聲污染防治費用列入工程總造價。將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噪聲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依法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加大“智慧工地”的建設力度,嚴格落實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減振降噪施工要求,根據國家規定設置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并與監督管理部門聯網。嚴格落實夜間施工管理,規范夜間施工證明發放,完善夜間施工證明申報、審核、時限及施工管理等要求。

4.5 精細治理交通噪聲

嚴格開展機動車噪聲監管,科學劃定機動車禁行禁鳴的路段和時間,在重點路段安設車輛鳴笛自動曝光系統,抓拍機動車違反禁行禁鳴規定的行為。以車流量大、早晚高峰易堵的路口、路段以及學校、醫院、居民生活區道路等為重點整治區域,加大違禁鳴笛違法查處力度。持續加強機動車“炸街”行為專項執法,嚴管拆除或損壞消聲器、加裝排氣管等擅自改裝機動車并駕駛的違法行為,并將噪聲監測納入機動車年檢。除此之外,還要對部分特殊行駛車輛進行噪聲嚴管,如警車、消防車、工程搶險車等,在非執行緊急任務時,禁止使用報警器。對于“先有路,后有房”且交通流量較大,處于噪聲敏感區的路段,督促建設單位通過完善隔聲壁、隔聲窗等專項治理方式,開展噪聲污染治理。對于“先有房,后有路”且噪聲投訴較多的道路,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強化道路建設初始方案審查,鼓勵市政部門在鋪設道路時盡量使用降噪瀝青。最后,加大交通噪聲主要路段與聲源分析,嚴格管控渣土車、夜間倒車、道路鋪裝的作業,不斷提高交通噪聲的精細化防治水平。

4.6 綜合整治生活噪聲

嚴格落實固定設備噪聲達標排放管理,對文化娛樂、體育、餐飲、維修、超市等場所所使用的產生噪聲污染的設備、設施,通過采取優化布局、集中排放、使用減振降噪措施并加強維護保養等方式,確保噪聲達標排放。加大對娛樂、促銷、廣場舞、體育鍛煉等產生噪聲污染的活動的管理力度,公共場所管理者應明確區域、時段、音量、設備、監測等管控要求,并根據需要安裝噪聲自動監測和顯示設施;發布廣場舞活動倡議或文明公約,引導廣大廣場舞愛好者加強自律管理,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避免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鼓勵開展寧靜校園、寧靜餐館、安靜小區等寧靜場所建設。修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增加住房可能受到室內外噪聲影響情況、采取或者擬采取的防治措施、住房共用設施設備位置等內容,推動房地產開發經營者在銷售場所公示住房可能受到的噪聲影響及相應的防治措施。

4.7 提升噪聲監管能力

在噪聲污染投訴較多的敏感區域布設監測點位,組織開展聲環境質量監測,摸清噪聲污染類型、區域分布情況,提出管控建議。加大專項執法監管力度,將噪聲污染防治相關執法活動納入執法檢查計劃,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創新監管手段和機制,嚴格依法查處噪聲違法行為。加強噪聲污染有關執法部門之間以及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銜接聯動機制,提高執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根據工作需要,委托有資質、能力強、信用好的社會化檢測機構參與輔助性執法監測工作,健全執法監測工作機制。加強特殊時期噪聲污染防治,組織開展中高考期間“綠色護考”行動,加強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凈化考點周邊環境,嚴防噪聲污染,為考生創造安全、寧靜、舒心的考試環境。

5 結語

當前,我國已經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工業、交通的高速發展雖然帶來經濟的繁榮,但也伴生各類環境污染問題。其中,噪聲污染是現代城市的主要公害。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提高城市噪聲污染防治的針對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便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噪聲污染達標率噪聲
陜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況
噪聲可退化且依賴于狀態和分布的平均場博弈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區水質現狀評價分析
四川脫貧攻堅半年“成績單”出爐
警惕噪聲污染
控制噪聲有妙法
分層隨訪模式對院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率的影響
噪聲污染侵權責任中“噪聲污染”的界定
居住區內10kV變配電站的噪聲污染及治理
一種基于白噪聲響應的隨機載荷譜識別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