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現路徑

2023-04-17 01:09宋文茜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23年10期
關鍵詞:黨史經驗思政

岳 強,宋文茜

(東北電力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2)

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其中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概括提煉為“十個堅持”?!啊畟€堅持’不僅是歷史經驗,更是黨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智慧?!盵1]“思政課是推進高校黨史經驗教育的主戰場”[2],思政課教師要將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充分發揮主戰場的職能和優勢,努力為賡續紅色血脈,把黨的事業發揚光大,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貢獻。

一、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必要性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需要,是推動思政課建設的需要,也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的需要,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課題。

(一)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需要

“在百年接續奮斗中,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3],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這是不懈奮斗的結果,也是不斷總結與反思的成果。中國共產黨一向重視對黨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強調指出,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4]青年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才有未來,民族才有希望”[5]。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在進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奮起”[6]的實踐總結,這一寶貴精神財富只有為青年人所掌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轉化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物質力量。

(二)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是推動思政課建設的需要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投身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事業、創造偉大成就的經驗總結,對于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一、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豐富了思政課教學內容。黨史教育作為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黨的奮斗歷程教育、革命精神教育、宗旨教育、理論成果教育和歷史經驗教育五個部分,而黨的歷史經驗是對百年黨史的高度總結和凝練,為高校思政課教學增添了新的內容。二、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素材。目前,高校思政課當中,“四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本身就承擔著黨史教育的任務,開展黨的歷史經驗教育自然是這些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另外,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總結有現實的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作為佐證,形象、生動并具有說服力,也為其他各門思政課必修課和選修課教學提供了重要素材。三、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是實現思政課以理服人的重要途徑。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7]。講道理一定要有理有據才能說服人。大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熟的關鍵期,他們除了會對感性材料感興趣,更喜歡理性思考。黨的歷史經驗有理有據、理論深刻、邏輯嚴密,因此更易于大學生接受,更加能夠達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三)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的需要

思政課教學的目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思政課教師一方面要將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宣講給學生,作為學生的行動指南;另一方面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著力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對于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成功具有獨特的優勢。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匯聚了千百萬的信仰崇高、信念堅定、不畏艱險、敢于迎難而上的民族精英。在過去的百年中,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長歷程,經歷過風雨,也創造了輝煌;走過彎路、有過偏差,但還是歷盡艱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奮斗史感人至深,又催人奮進。如果把中國共產黨看成一個自然人,他無疑是一個優秀和成功的人士。大學生需要優秀的榜樣,而中國共產黨本身就是一個光輝的榜樣,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可以從各個不同的方面為大學生提供寶貴借鑒,這也是其他任何教育素材所無法比擬的。

二、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準備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秉h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要想有效融入思政課,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具體包括:要深入學習黨的百年奮斗史,做好信仰準備;要科學分析和深入解讀“十個堅持”,做好理論準備;要堅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中心,做好理念準備;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的學習,做好技能準備。

(一) 思政課教師要深入學習黨的百年奮斗史,做好信仰準備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了思政課教師的“六要”標準,并強調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8]?!案咝K颊n教師只有首先自己做到信仰信念堅定、政治立場鮮明”,做到對理論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才能把黨的歷史講深講透,幫助學生入腦入心,引導學生堅定信仰信心”。[9]就目前高校從事黨史類相關課程教學的教師的學科專業來源而言,絕大多數都不是來自黨史專業。因此,思政課教師要想把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傳播好,首先要加強黨史知識和理論的深入學習,做到對理論的真學和真懂,并進而達到真信和真用。教師信仰信念堅定,才能理直氣壯把課講好。

(二) 思政課教師要科學分析并深入闡釋“十個堅持”,做好理論準備

1.把握核心要義

“‘十個堅持’是理解和把握黨領導人民取得成功與創造奇跡的根本密碼,要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來理解和把握?!盵10]思政課教師對于每一條歷史經驗內在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都要學懂、弄通、悟透,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對“十個堅持”進行理論溯源,弄清理論邏輯;要以黨的百年奮斗歷史進程為主線,對每一個“堅持”的生成和發展進行系統梳理,認清歷史必然;要從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奮斗并取得偉大成就的角度,弄清實踐邏輯。

2.完成話語轉換

“十個堅持”是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高度凝練,但是這種表述畢竟是一種政治語言,要想成為大學生易于理解和樂于接受的教學語言,還要經過一定的轉化,即要通過對“十個堅持”進行深入分析,將政治語言轉化為學術語言,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教學需要,再將學術語言轉化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語言。

3.精選案例素材

“十個堅持”不是憑空產生的,是源自于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及輝煌成就,因此,其融入思政課教學也不應當是枯燥乏味的理論和說教,而是應當呈現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當中。從黨的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中精心選取案例素材,才能使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教學有血有肉,具有親和力和吸引力。

(三) 思政課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做好理念準備

思政課教學的對象是大學生,教學內容只有被大學生所理解和接受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因此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一是要重視大學生教育主體作用的發揮。要深入了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方法,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要以促進大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師要密切關注大學生的發展訴求,教學內容要緊密結合大學生發展實際,通過思政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現實困難和難題,能夠真正發揮答疑解惑和思想引領的作用,從而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和吸引力。

三、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有效融入思政課需要多管齊下,就融入渠道而言,要與各門思政課實現有機融合;就融入策略而言,要與學生發展問題緊密結合;就融入方法而言,要將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和實踐育人有機結合。

(一) 融入渠道上,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要與各門課程內容有機融合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十個堅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基礎上的成功經驗的總結,其中包含的道理和歷史事實本身就是珍貴的教育素材?!笆畟€堅持”當中,每一個“堅持”的背后都是一部艱苦卓絕的奮斗史。每門思政課講授的內容和側重點不同,因此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要結合不同課程的具體情況,努力做到有機融入。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為例,堅持人民至上可以融入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等內容;堅持理論創新可以融入“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命題的提出、鄧小平南方談話等內容;堅持胸懷天下可以融入倡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等內容。要實現有機融入,一方面要基于對“十個堅持”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要有深刻把握,二者不可偏廢。

(二) 融入策略上,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要與學生發展問題緊密結合

事實上,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可以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直接的借鑒。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中包含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導性意義。政黨是由自然人組成的,黨的發展與人的成長具有共通性。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作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其中所包含的原則方法完全可以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南。因此,教師可以把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從中央文件里、從教科書里拉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將治黨治國的大道理轉化為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的小道理,引導大學生用黨的歷史經驗分析身邊事,解決自身發展問題。思政課教師要在大學生當中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訴求。將黨的歷史經驗對應大學生發展訴求,在指導大學生解決他們最為迫切的發展問題過程中,充分發揮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作用,使大學生真正受益,由此可以極大地拉近大學生和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的距離,讓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由敬佩到熱愛,由熱愛到真心認同,進而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三) 融入方法上,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要將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和實踐育人有機結合

1.講好黨史故事,以情動人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講好黨史故事,充分發揮黨史故事在教學中的作用。黨的歷史經驗來源于實踐,但高于實踐,“十個堅持”更是黨的歷史經驗的精辟概括。在教學過程中,思政課教師應當充分發揮黨史故事的作用,首先使學生實現充分的感性認識,從而為達到理性認識準備條件。在教學準備過程中,教師要以習近平講黨史故事作為范本,搜集整理挖掘典型生動的黨史故事,分類建立案例庫,在教學中恰當運用黨史故事,提升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教學的親和力、吸引力和實效性。

2.把道理講清楚,以理服人

思政課除了要做到以情動人,還要做到以理服人,也就是思政課教師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11],才能真正使學生信服。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過程中,講道理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反映歷史經驗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既要講清楚黨為什么取得成功,怎樣取得的成功,同時也不能回避在通向成功道路上所出現的偏差、所走過的彎路。如果只講結果不講過程,或者只講成績不講問題,都會增加學生對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疏離感,會使講道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3.重視實踐教學,落實實踐育人

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形成并不斷發展的”,因此思政課教師“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12]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要發揮社會大課堂的實踐育人功能,使二者相得益彰。一要開發多樣化的實踐教育基地,豐富實踐教學資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是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全面總結,涉及現實社會發展成就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實踐教學資源的選取方面思政課教師要解放思想,利用并著力開發盡可能多豐富的教學資源。除了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和黨史展覽館等紅色資源,脫貧攻堅典型代表、高質量發展的現代企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基地及帶領農民致富的模范人物等,都可以作為黨的歷史經驗教學的優質素材。二要創新實踐教學設計,提升實踐教學實效性。長期以來,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缺乏規范性,尤其缺乏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從而導致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效果不好。因此,教師應當對實踐教學目標的設定、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取以及考核測評等方面進行精心設計,提升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獲得感。三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實踐教學,使更多學生受益。由于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限制,思政課實踐教學不可能覆蓋全體學生,因此可以制作高質量的實踐教學課程視頻,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線上學習資源,使有限的資源惠及全體學生。

猜你喜歡
黨史經驗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第一次學黨史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