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互聯網化背景下教師職業角色細分探究

2023-04-17 01:09譚麗輝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23年10期
關鍵詞:教師職業細分職業

譚麗輝

(吉林化工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一、互聯網背景下傳統教育生態面臨的挑戰

(一) 對傳統學習方式的挑戰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學生從教師、教材直接獲取知識,學習資源相對匱乏,知識量固定、知識復雜程度不高。學生會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和課后進行的深入思考、反復練習來掌握這些需要學習的固定知識,并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1]?;ヂ摼W的快速發展,使教學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日益豐富。然而互聯網下知識亦不斷拓展更新,復雜度加強、各學科知識不斷交叉融合。在此種情況下,學生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資源(知識來源),如何快速獲取新知?這對傳統教育學習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亦是對教學模式的挑戰。

(二) 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挑戰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師是知識的直接傳播者。教師與教材是學生最權威的知識來源,教師通常將學科專業知識采用批量式、標準化、集中化的班級授課方式傳授給學生[2]。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因其擁有知識量的優勢而處于教學中心地位,獲得課堂的掌控權;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均由教師進行設計和引導。而在教育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斷拓展,且方便快捷,勢必導致師生間知識量的天平亦非必然地偏向教師,那么教師應如何調整自身定位,繼續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這是對教學模式中教師職業角色定位不容忽視的挑戰。

二、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職業角色定位

不論是傳統教育生態,還是互聯網背景下新的教育生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始終是最積極、最現實的因素,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組織者、參加者、也是施影響者和受影響者。無論是學生個體、教師個體,還是學生群體、教師群體,他們總是不同程度自覺不自覺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因而獲得不同的成效。教學效果的優劣程度不是只取決于學生一方或者教師一方,而是師生雙方共同勞動的結晶。為了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和顯示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將其轉化為自覺行動。如何利用互聯網優勢資源調動師生間教與學的積極性,以及教師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新教育生態中如何進行自身職業角色定位以繼續作為引路人,則是“互聯網+”沖擊下賦予教師的新的時代使命。

教師職業角色的變遷、提升與教育認知、文化心理和社會制度休戚相關。一方面,教育內容的發展性、教育對象的主體性、教育活動的生成性等,都決定了教師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里,必然與學校、學生、課堂和社會之間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另一方面,伴隨著課程改革、知識更迭和社會發展,教師必然需要在遵守教育本位的基礎上,體現出與時俱進的教學行為。因此,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師職業角色的嬗變與創生,既是教育邏輯的必然,也是歷史發展的使然。

教師職業角色定位問題是整個當代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改革的核心問題,它既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條件,又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教育互聯網化背景下,學生可在課前通過線上觀看相關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實現知識的接收,教師則從教學的主導地位中退出來,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最重要的本質角色是為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和反思,促進學生的自律學習與合作學習,指引學生完成學業目標。傳統教育中,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面對面將“德、智、體、美”融入到教育工作中,傳授給學生;然而,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師生之間更多的是信息和知識層面的交互,教師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更要做好思維教育,“授人以漁”是互聯網時代教師重要的職業責任[3]。

三、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職業角色細分探究

(一) 教師職業角色細分的必要性

教育規模擴張,高校財政危機。我國高等教育自改革開放后步入正軌,發展平穩,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緊缺的高質量專業人才。高等學校自1999年起開始了大躍進式發展,首先,高校升格過快。中專升高職、高職升本科、本科上研究生點、研究生點上博士點。1998年,全國本科高校591所[4],至2022年,我國各類高校三千余所,位居世界第二,高校數量持續增長。其次,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中國高校毛入學率超過了50%,位居世界第一[5]。這兩方面快速“擴張”的結果是:高校教師職業素質提升滯后于高校升格速度,招生人數增幅過大,學生素質大幅下降,師資隊伍建設趕不上學生的增長,教學資源短缺財政危機。長此以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必然受到很大影響。

教師資源缺乏,一師多職。全球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大學的作用和地位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提高學校的社會競爭能力,高校對教師寄予很高的期望,使得高校教師從事多項工作。從“教書育人”到學生管理、科研立項、著書立說、撰寫論文等,教師職業角色呈多元化態勢。教師能否在其中確立一個和諧的發展空間,是提升自己的關鍵所在。處理得當,會使教師處于寬松的生存環境,鼓舞教師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若處理不當會被職業壓力所困擾,當達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滿意度,職業壓力會不斷增加,影響教師隊伍的穩定性進而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高等教育日益向大眾化階段邁進,高校正加大宣傳力度以便招攬到更多生源,采用各種措施提升保有率,培養更多優質人才。面對學生數量增多,高校必須積極開拓成本更低的教育方式。其次,從學校、教師專業度及教學層面細數教師的相應職業角色,不難發現一位教師往往身兼數職,教師職業角色進一步細分,使其不再是多任務型教師,只是擔任某個或者某幾個特定的職業角色,將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松綁”?;ヂ摼W教育背景下教師職業角色細分為高校的教育創新與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二) 教師職業角色細分實施分析

根據當下的大環境分析,教師職業角色細分并非憑空拋出的理念,互聯網教學科技的蓬勃發展為降低教師成本、實現教師職業角色細分增添了更多可能。例如,教學過程中的考勤記錄、師生互動、分數統計均可以被相應的科技軟件所代替,從而教師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或課下輔導中。

互聯網背景下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與學生建立一對一的聯系,定期約見學生,回答他們在線上與線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進行思維教育及情感支持。學習內容的傳遞則是通過線上教學視頻,出現在視頻中的講課任務,有專人進行錄制。學生課業規劃及學業計劃,學校需安排專門的選課指導小組負責。學生學習成果評估,采用過程評價和期末終結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為了讓結果更具有信服力,需聘請校外評估專家對學生進行測評。此種做法能激勵學生平時更愿意與不直接參與評分的老師討論學習中的困惑及請教“白癡問題”,學生認為向打分老師請教基礎問題會讓自己看起來“愚笨”而影響到課程成績,教評分離能更好促進學生平時主動思考、學習交流及討論,調動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真正實現“以評促學”的目的[6-8]。

教師的其他職業角色,如課程設計、授課、指導學生選課、測試學生的學習成果等將分別交由不同個體負責。這些個體皆是業界翹楚、大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在校體驗,同時學校也不必為重金聘請一個綜合實力出色的全職教師而傷透腦筋。更重要的是,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很多老師都是學校的兼職員工,他們在各自的行業中擔任著其他職務,這些老師的到來可以將行業中的先進理念帶入高校,源源不斷地為教育注入新鮮血液。同時,兼職教師“花費”相對較低,能有效解決高校資金吃緊的局面。

教育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職業角色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進一步進行細分。例如,一門在線教育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可以被拆分為八步。并且每步都可以被相應領域的專家分管,這八步依次為:(1)選課咨詢:由學生服務中心或選課指導中心負責;(2)課程設計:需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負責;(3)課堂呈現方式設計:由科技領域專家負責;(4)交互式教學體驗設計:由網頁設計師、程序員及內容編輯負責;(5)課堂內容傳遞:由任課老師負責講授;(6)師生互動:基本由兼職的助教負責答疑;(7)評分:由兼職助教負責;(8)課程提升:由課程設計團隊及任課老師負責。

教師職業角色細分的做法目前不僅適用于采用線上教育的高校,也同樣適用于傳統高校,如課程設計、師生互動、考核、選課等環節可由專職教師進行負責。教師職業角色細分將允許教師擁有更多時間與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進行答疑解惑和情感支持,為此教師將能更好地了解學生需求,近距離地指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教師與本科生的這種緊密聯系,更類似于研究生導師與研究生的關系,師生在課后的交流更利于學生開展科研項目,最大限度提升學生學習成果的產出,實現“學以致用”的終極教育理念。高校還需制定相應的政策來支持教師職業角色細分的推行,使教師更好地履行“授人以漁”的職責,將知識教育向思維教育轉變。

(三) 基于教師職業角色細分理念的機遇和挑戰

教師職業角色細分使高校面臨著一定的機遇和挑戰。首先財政方面,教師職業角色細分其實是在教師教學的基礎上添加了課程設計、學生考核、科技使用等服務,這些服務在探索階段由于缺乏經驗不免走彎路,隨著這些被細分的項目逐步步入正軌,長遠看來將有望解決學校的財政危機。其次在教師角色細分的推行階段,因為是全新的理念,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高校教師們一時間可能無法適應這樣的做法。想嘗試教師職業角色細分的高??梢匝驖u進地拆分各個流程,將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分交予專門人員,緊接著邀請行業專家或經驗豐富的教師來設計課程。

任何新理念的推行都免不了反對的聲音。比如,職業角色細分是否影響教師在教學、科研及服務三方面的綜合實力,教師是否會在自己被安排的職責中穩步提高,而其他方面將會變成短板。本文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由于高校的類型不同,培養使命多樣,學??梢愿鶕陨淼男枨髞砼袛嗍欠襁M行職業角色細分或者何種程度的細分。所有的高校教師應該在自己的科研領域有所建樹,除此以外,職業高校的教師應該注重傳授學生職業技能,綜合性高校教師則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能力。

教師職業角色細分,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在從事相關的管理及科研工作情況下,做好教學工作,把教師從多角色任務中解放出來,使其在工作崗位上獲取高度的成就感和看到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提升教師對學校的依賴性和忠誠度,避免人才流失,積極調動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保證教育教學效果,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四、結束語

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日益向大眾化階段邁進,面對學生數量增多,高校必須積極開拓成本更低的教育方式。從學校、教師專業度及教學層面細數教師的相應職業角色,一位教師往往身兼數職。隨著教育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教育教學面臨嚴峻挑戰,同時也為教育新生態的構建提供思路。教師職業角色進一步細分,為高等教育創生提供了新途徑,讓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任務中解脫出來,促進了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實現了職業愿景,進而保證了教學效果。教師職業角色細分為高校的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提供了新的思想。

猜你喜歡
教師職業細分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深耕環保細分領域,維爾利為環保注入新動力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1~7月,我國貨車各細分市場均有增長
關于中小學音樂教師職業素養的思考
整體低迷難掩細分市場亮點
幼兒園新任教師職業適應問題研究
幼兒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調查與分析
中等衛生學校教師職業認同現狀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