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機關情報指揮警務實戰中的問題與對策

2023-04-17 15:55
廣西警察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警情警務情報

林 濤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廣西 南寧 530029)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安全穩定形勢嚴峻復雜,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面臨許多新的風險挑戰。公安機關必須采取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策略,不斷加強以預警預防為主的主動型警務建設,切實提升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能力。為適應新時代公安工作需要,公安部成立情報指揮中心,以構建現代警務體系、提升警務效能為目標,打造情指一體、情勤對接、情形融合的現代公安情報指揮體系[1]。2019 年6 月,公安部情報指揮中心成立以來,推進“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建設,構建“情指部門牽頭、警種力量合成、縱向貫通一體、集群攻堅作戰”的工作格局。2022 年11 月,公安部印發《關于健全完善“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化運行機制的意見》,提出要“準確把握總體要求、統籌推進重點工作、加大組織保障力度”,并明確了“思路目標、基本原則、主要任務、情報預警、指揮調度、巡邏防控、應急處置、輿情導控、合成作戰、組織領導、制度保障、隊伍建設、科技支撐”十三項具體措施。公安機關情報指揮部門必須清醒認識當前安全穩定形勢帶來的新挑戰,要對各類不安全不穩定因素“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早打擊、早導控”,努力把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始終牢牢掌握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主動權。

一、情報指揮在警務實戰中的價值

“警務實戰”,是指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依照法律、法規的授權,以履行職責為目的,以強制手段為主要形式而進行的對抗性執法活動[2]。公安工作中,需要經常應對和處置的警務實戰主要有:各類群體性事件、各類嚴重暴力刑事犯罪案件、各類暴恐襲擊案件、各類網絡輿情案事件、各類嚴重治安案事件、各類治安災害及自然災害等。

“情報指揮警務實戰”,是指公安機關情報指揮部門圍繞“司令部、參謀部,中樞指揮機構、情報研判機構、快速反應協調機構”定位,依托“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所進行的特殊組織與領導活動。情報指揮警務實戰主要適用“防范重大涉穩風險、處置重大突發事件、應對重大敏感輿情、服務重大安保任務和支撐重大專項工作”等特定應用場景。公安工作中,需要經常應對和處置的“情報指揮警務實戰”主要有情報研判預警、線索落查處置、實戰指揮調度、110 接處警和平臺賦能支撐等。情報指揮警務實戰是“情報引領警務、指揮集成統一、行動精準高效、輿情導控有力”的公安機關協同作戰新模式。

重大事件多發頻發、社會矛盾錯綜復雜、社會治安動態多變、執法環境更趨復雜,情報指揮警務實戰存在諸多不適應,影響了重大突發敏感事件的處置效果。正確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對加強和改進公安情報指揮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一)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迫切需要

當前,受多方影響,社會治安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各類風險隱患增多,國家安全風險、暴恐襲擊風險、經濟安全風險、公共安全風險、網絡安全風險五大風險相互滲透、相互交織,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問題的關聯性、敏感性明顯增強,違法犯罪的流動性、智能化更加突出,各種重大突發案事件頻繁發生,對情報指揮部門警務實戰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與職責任務和形勢發展要求相比,情指部門的思想理念、體制機制、技術支撐和能力建設等方面仍需提高。需要進一步整合警力資源、融合警務數據、集成手段應用、優化警務流程,加快構建統一高效權威的情報指揮體系,著力打造“風險防控全面精準、決策指揮高效順暢、警務數據融合共享、警種優勢合成作戰、網上網下同步應對”的一體化運行機制。

(二)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的迫切需要

當前,警務實戰化建設的重點是大力推進“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建設。工作實踐中,情指部門在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時,存在風險識別不全面、情報預警不精準、指揮調度不順暢、行動合成不高效、督導考評不閉環等影響和制約實戰能力的突出問題。應當牢固樹立情報主導警務、警情引領實戰的理念,緊緊圍繞情報、指揮、行動三個環節,大力推進情指融合、情勤對接的“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建立完善情報信息與實戰有效對接的機制、著力加強實戰型情報指揮中心的建設、健全完善快速高效的指揮處置機制。

(三)加強和改進情報指揮部門工作的現實需要

當前,以情指部門為核心的警務實戰模式尚未真正形成,情指部門權威性不夠,突出表現在信息管理不權威、指揮調度不權威、跟蹤督辦不權威等方面。系統平臺不完善,數據資源不全,手段權限不高,未解決與其他警種部門業務系統之間互聯互通,作為服務支撐指揮調度的“一張圖”未真正建立起來。情指部門民警綜合能力不強,缺乏既有基層實戰經歷,又有機關綜合部門工作經歷的人才;缺乏既懂實戰指揮,又懂情報研判、偵查辦案的人才;缺乏既會說,又能干的“全能型”人才和善于頂層設計、統籌謀劃、提煉總結的“智囊型”人才。對重大敏感案事件發現預警不及時、指揮調度能力薄弱、層層請示匯報、坐等領導指示等現象在一定范圍內普遍存在。需要圍繞當前困擾實戰型情報指揮中心建設的問題,從重大涉穩風險防范化解、重大突發敏感案事件指揮處置、重大活動安保指揮、信息報送、技術支撐和推進縣級情報指揮部門建設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按照“司令部”“參謀部”的功能定位,緊盯“警情”“案情”“輿情”產生的實戰任務,強化接警處警、應急指揮、統籌協調、核查反饋等職能,不斷提高警務實戰的能力水平。

二、警務實戰中情報指揮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情報指揮在警務實戰中的核心地位未確立

筆者經調研發現,目前G 省部分市縣級公安機關以情指部門為核心的警務實戰模式尚未形成,情指部門權威性不夠。

一是信息管理不權威。情指部門是公安機關情報信息的歸口管理單位,但一些地方至今尚未理順,遲報、漏報和多頭報送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決策和事件的處置。如:2019 年5 月5 日,G 省G 市Y 區一民房發生火災,造成5 人死亡(均為某大學學生),38 人送往醫院收治(其中重傷6人、輕微傷32 人)。屬地公安機關第一次上報信息時,只報告事故死亡人數,未提及30 多人受傷情況,對事故情況掌握不全面、不準確,信息關鍵要素缺失①案例來源于筆者調研。。且未按照信息工作相關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報送信息,導致信息倒流,造成處置工作被動。

二是指揮調度不權威。情指部門代表本級公安機關行使指揮權,但是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在發生重大敏感警情后還要層層請示匯報、坐等領導指示,從而喪失處置最佳時機。如:2023 年2 月,H省W 縣發生一起因刑事命案善后處置不當引發的群體性聚集襲警事件,多名公安民警輔警被圍攻,相關視頻在網上大量傳播,引發重大負面涉警輿情??h級公安機關對前期大量周邊村民及網紅涌入現場聚集圍觀、拍攝直播并形成規模性聚集情況指揮不力,未能及時處置;后期處置過程中,市、縣級公安機關應急指揮調度遲滯無序,未能定紛治亂、穩定局面,且現場處置不果斷,備勤警力在民輔警被困6 小時后才前往增援,導致現場局面失控,嚴重影響上級公安機關掌握情況、做出科學決策、指導處置工作②案例來源于筆者調研。。

三是跟蹤督辦不權威。有的情指部門不主動了解案事件的處置情況,領導指示、批示傳達下去后石沉大海,上級多次催問情況,一線處置部門工作進展情況遲遲上不來。

(二)情報信息不靈敏,預知預警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對轄區內的情況不掌握。如:2023 年1月28 日,G 省F 市某利益受損群體部分人員串聯動員,策劃1 月29 日赴省會滋事,其中多名人員有違法犯罪前科(均為在冊重點人)。G 省公安廳提前1 日進行預警,但F 市情報指揮部門未及時開展工作,也未與有關警種橫向聯系開展相應的穩控工作,導致相關重點人員1 月28 日晚由F 市乘車到達G 省。省廳情報指揮部門通報情況后,F市才知悉情況,匆忙開展人員落查,造成處置工作被動③案例來源于筆者調研。。

二是沒有平衡好信息時效性和質量的關系。上報的動態信息在政策把握、內容把關、文字編撰等方面有待加強,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敏感信息處理上存在把關不嚴、要素不全等問題。如:2023 年1 月28 日12 時許,G 省H 市一學生在校內墜樓,15 時08 分經搶救無效死亡。該類事件極易引發輿情及群體性事件,屬敏感信息。但H 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未經核實信息,便于16 時51 分首報信息“傷者已送縣人民醫院救治”;17 時許,公安廳電話詢問事態進展,H 市公安局回復仍稱“傷者還在救治中”;17 時49 分,H 市公安局續報稱“傷者已于15 時08 分經搶救無效死亡”;18 時14 分終報稱“縣科教局反饋傷者已于15 時08 分經搶救無效死亡”①數據來源于筆者調研。。對于此類信息,首報與續報的關鍵要素存在較大出入,極易造成誤判,導致決策失誤。

三是對關聯性動態信息的綜合研判工作相對滯后。各級情指部門對一些戰略性、全局性、規律性的情報信息沒有進行有效的綜合分析,沒有真正起到參謀助手的作用。有觀點認為:社會安全事件防范與化解是在社會安全事件發生之前,能夠對可能引發事件的相關因素進行風險評估、情報預警、源頭化解并做好應急準備工作[3]?,F階段,國內已發生多起涉及意識形態領域,涉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等敏感節點,涉黨政機關、駐軍單位、車站碼頭、烈士陵園、學校、醫院、人員密集場所等特定地點,涉阻攔重要工程、較大規模聚集、較大規模人員圍觀等特定行為方式的現實案例。同時,涉恐、涉暴、涉揚言極端、涉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等風險也應引起足夠重視。據統計,2023 年以來,G省公安廳情報指揮部門搜集涉及以上類型的情報線索及人數,同比分別上升16.32%、33.46%,風險度極高②案例來源于筆者調研。。

(三)指揮機制建設滯后

一是缺乏完備的應急處突情報指揮工作機制。筆者通過調研發現,G 省情報指揮部門制定的預案主要針對四類重大案事件(群體性事件、暴恐案事件、個人極端案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但均未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庫、專家學者庫、重點目標庫、典型案例庫,缺乏各類重大案事件的指揮調度流程。

二是隨長作戰機制未建立完善。重大案事件發生后,情指部門沒有派出專人隨長作戰,既不利于掌握第一手資料,也不利于信息、指令的上傳下達,服務領導決策、服務一線實戰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分級分類的快速查緝布控機制未建立完善。重大案事件發生后,情指部門不能高效協調調度進行快速布控攔截。如:2018 年9 月11 日至14日某重要會議召開期間(啟動一級勤務,車輛查控率需達100%),G 省設立的90 個公安檢查站,共發生8 起汽車沖卡事件,均未能在第一時間攔截處置。后經工作,查獲全部沖卡車輛及人員,偵破1 起跨國組織Y 國婦女賣淫的刑事案件,查處7起交通違章案件③案例來源于筆者調研。。筆者經實地復盤分析,認為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快速查緝布控機制不完善。事件發生后,指揮調度工作不夠快速有效,市局情指部門未能第一時間調集警力開展攔截工作。第二,勤務組織準備不足,流程不明確。各檢查站警力從不同單位抽調派駐,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欠缺。同時,也未設置發現崗、攔截崗、追擊崗等。第三,檢查站裝備不齊全。破胎器維護不到位,出現臨時故障未能彈射。

四是指揮處置聯動作戰機制缺失。市際、省際、部門間的協同作戰機制未建立完善,發生跨區域重大突發案事件,情指部門不能有效進行情況通報、布控攔截、協作聯動等工作。

(四)警務實戰指揮技術支撐亟待加強

一是平臺架構相對落后。筆者經調研、分析得出,目前G 省公安廳情報指揮部門在用的系統平臺主要有:指揮作戰系統、情報平臺、智慧警情系統、車軌系統等,智能化、集成化功能相對較弱,情報容易流失;線索挖掘不深入、數據利用率不高,數據存儲與檢索性能無法滿足實戰需求。尤其重要的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在情報指揮系統中應用不充分,業務流、數據流、管理流未全部融入系統;一網運轉的內部業務系統和智能監測預警的實戰平臺缺乏,賦能一線實戰作用發揮不足。此外,110、云控等系統中的大量基礎數據深度挖掘應用不夠,未能充分發揮服務實戰作用。

二是建用脫節。情報指揮部門是公安信息化手段集成應用的主要單位,從扁平化視頻指揮系統到350 兆無線通信系統,從視頻監控、治安卡口到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從指揮調度平臺、情報研判平臺到合成作戰平臺,各類信息化手段需接入情指部門開展實戰應用并服務領導決策。工作實踐中,情指部門在使用相關系統時需與科信等警種部門協調,數據資源不全、手段權限不高,處置重大突發案事件時,存在應急響應滯后情況。

三是數據資源整合共享不足。受體制、機制的制約,一些平臺系統“警種專屬”,數據資源“部門所有”,手段支撐審批煩瑣,“情指行”一體化運行無縫對接、實時交互的大整合、高共享格局未真正形成。公安內部資源如經偵、網安、技偵等敏感數據相對獨立,公安外部社會信息資源整合有待加強,民航、鐵路、網吧等軌跡信息延時滯后,影響實戰應用。

(五)110 接處警工作有待加強

一是接處警模式單一。目前,G 省公安機關的警情主要來源及渠道為110 報警。自接警、群眾扭送現行、犯罪嫌疑人自首、巡邏執勤民警現場發現及接受的報警求助投訴、工作中發現、上級部門交辦、有關部門移送、通過視頻監控發現等八類警情未納入接處警系統流轉,不能有效防范和解決有警不接、有案不立、立而不偵、違規立案等問題。二是110 接處警系統急需優化再造。目前,系統基礎信息不完整,警情分析和警務部署缺乏針對性。三是社會應急聯動工作亟待加強。目前,公安機關職責范圍外的非警務報警量增多,牽制了基層公安機關的大量警力,削弱了公安機關履行本職工作的能力,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滿意度。以G 省公安機關為例,2022 年,全省110 報警服務臺接收非警務警情占總警情量的44%①數據來源于筆者調研。。一種觀點認為:在改革存在滯后性、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社會自治能力較弱的情況下,公安機關在一定時期內不可避免地參與到許多非警務警情中。應當從“明確公安機關在非警務警情中的定位、完善相關法律和制度體系、引入社會組織及市場力量”三個方面著手解決[4]。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基于流程再造理論,應當從“建立非警務警情標準界定機制、建立社會聯動工作機制、建立創新型分流處置機制、建立分級響應機制”四個方面進行治理[5]。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警務實戰情報指揮工作頂層設計

公安部在《關于健全完善“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化運行機制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堅持實戰引領,牢固樹立“一切面向實戰、一切為了實戰”理念,聚焦影響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重大風險,并在警務實戰運行中不斷檢驗磨合、完善提升。堅持分層分類,按照“黨委領導、部級抓總、省級主責、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的思路,突出機制的側重點和針對性、實效性。堅持合成作戰,以情指部門為龍頭,整合部門警種資源,搭建一體化合成作戰平臺,統籌牽動情報預警、實戰指揮、應急處置、偵查辦案、防范控制、輿情導控等警務運行環節,助推警務實戰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因此,各級公安機關應該建立健全以情指部門為龍頭,以情報信息為支撐的實戰指揮平臺,推行扁平化指揮、合成化作戰的工作模式。一是建立一體化運作的情報指揮機制。圍繞情報、指揮、處置三個環節,大力推進情報指揮一體化運行機制的發展,拉近情報與實戰、指揮與行動的距離,實現情報研判和指揮調度無縫對接。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已于2021 年11 月制定出臺《廳機關“情報、指揮、勤務、輿情”一體化實戰化運行機制》。在此基礎上,2023 年9 月制定出臺《公安廳機關“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化實戰化運行機制》。2023 年11 月制定出臺《關于健全完善廣西公安機關“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化運行機制的實施意見》,全力推動構建統一高效權威的情報指揮體系,著力打造“風險防控全面精準、決策指揮高效順暢、警務數據融合共享、警種優勢合成作戰、網上網下同步應對”的“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二是建立完善公安機關防范和處置重特大案事件指揮工作規范。根據近年來情報指揮警務實戰逐步摸索和總結出來的經驗做法,固化工作模式,對《廣西公安機關處置重特大案事件工作規范(試行)》進行修訂。三是深入開展情報指揮部門等級評定工作。制定完善《情報指揮部門等級評定辦法》,對市、縣公安機關情報指揮部門開展等級評定,強力推動指揮部門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建設。

(二)加強動態信息工作

嚴格執行《公安情報指揮部門緊急信息報送工作規定》,緊緊圍繞“1 小時內向公安部情報指揮中心報告”的剛性要求,堅持“首報必快”原則,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減少報送層級鏈條,提升信息報送時效②。筆者經調研發現,江蘇省公安機關情報指揮部門的經驗值得借鑒,具體做法如下。

1.強化頂層設計、規劃指導,牽引帶動信息工作規范有序發展。一是體系化重塑。省市縣三級公安情報指揮部門統一承擔信息統籌、歸口管理職責,壓實市縣屬地責任和警種主體責任,推進涵蓋市、縣、所等基層一線單位的信息直報點建設,搭建縱橫貫通、統一權威、高效運轉的信息工作架構體系。二是規范化運行。出臺信息工作規范,明晰報送范圍和標準,規范報送渠道和方法,明確報送要求和紀律;制定信息編報注意要點,搞清弄通“六何”基本要素,并按線索、案件、事故、事件等類別屬性,準確把握關鍵要素,為信息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操作指南。三是合成化作戰。對內,高效運轉“早碰頭、午會商、晚研判、日調度、周例會”工作機制,將信息工作覆蓋全警、全域、全時,實現指令直達、信息直通;對外,依托黨委政府層面安全穩定聯合研判調度機制,加強與網信、國家安全等部門情況互通、信息共享,還可以依托高校智庫,推動戰略情報協作,形成信息工作合力。

2.堅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擰緊工作鏈、暢通業務流,提高信息工作效率和質量。一是信息采集提級。每月制定風險提示重點和信息收集要點,收集匯聚各類信息;敏感警情輿情監測工作專班實體化常態化運轉,主動且及時發現敏感警情輿情信息。二是信息質量提檔。創設高端信息產品《要情參考》,圍繞內政外交、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編報戰略情報。三是信息時效提優。優化完善情況調度、信息編校、審核報告“三同步”機制,切實做到“首報快、續報準、終報全”。

3.健全完善保障機制。一是以考核促提升。將信息工作納入績效考評,科學制定考核指標、考核細則、考核內容,倒逼推動信息工作質效提升。二是以通報督整改。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對報送不及時、內容不準確、要素不齊全、編報不規范等問題,及時通報提醒,對標對表、推動整改。三是以剖析堵漏洞。常態化開展重要信息報送工作復盤剖析,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四是以嚴督強支撐。把盯辦督辦作為信息工作基礎環節來抓,全量流轉推送、全面盯辦處理、全程跟蹤問效,推動信息工作各項措施要求落地落實。

在具體工作中,信息報送工作具體要做到“六個強化”:一是強化首報意識,提高發現能力,堅持扁平調度,優化報送流程。二是強化敏感敏銳度,緊盯敏感問題、熱點輿情。三是強化信息規范,核準關鍵要素,嚴把信息質量。四是強化責任落實,壓實各級領導、警種、條線責任。五是強化作風養成,強化能力建設,狠抓作風建設,嚴格保密要求。六是強化通報問責,各級公安機關情報指揮部門應當將每日動態通報、每周小結通報、每半月點評、每月書面通報列入常態化工作范圍。

(三)加強警務實戰指揮基礎建設

一是建立健全指揮處置應急預案。針對網上網下不同類別的突發事件制定指揮處置預案,完善預案體系,依托應急處突指揮平臺,實現組織指揮、警力部署、現場處置、總結評估全流程控制,提高輔助指揮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進一步完善“5+1”警務指揮工作機制(常態化指揮調度機制、常態化視頻巡控機制、常態化情報研判機制、常態化信息值守處置機制、常態化網絡輿情聯動處置機制和戰時指揮處置合成作戰機制)。建立視頻回傳工作機制。建立案事件信息、現場視頻由案事件發生地公安機關第一時間傳送區廳、市公安局情指部門制度,推行暴力恐怖、個人極端、群體性事件等重大案事件由一線處置民警第一時間報告市、縣指揮中心和民警所在單位制度。

三是健全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健全重大緊急警情圍追堵截快速反應機制,完善指揮處置規范和操作流程。建立規范化、常態化的街面巡邏、卡點執勤、單位備勤等警力、車輛、武器、裝備向情指部門報備制度。

四是完善聯勤聯動指揮機制。針對不同類型的重大緊急警情處置需要,依托情指部門建立諸警種聯合指揮部,集中相關警種部門,對重大突發警情處置進行聯合研判和指揮調度。

五是建立應急專家庫。根據各類突發事件指揮處置需要,主動吸納公安機關、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專家學者,建立常態化溝通和應急聯動機制。

(四)加強警務實戰指揮技術支撐

一是推動“情指行”數字化改革。把深入推進數字化改革作為提升公安機關戰斗力的戰略性工程,堅持運用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數字化方法,以重塑底數全面掌握、風險閉環管控、指令統一流轉、多跨協同處置、量化閉環督導機制為目標,以公安部標準規范為基準,以部門高效協同、信息互聯共享、基層賦能減負為導向,以數字化、智能化為驅動,以建設統一的數字化“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平臺為抓手,積極實施“情指行”數字化改革。需要注意的是,“情指行”實戰平臺建設需進一步統一系統開發理念,保證系統的統一性和兼容性,兼顧實戰的差異性和個性化;需進一步明確系統研發方向,堅持業務系統與實戰系統同步推進;需進一步推進系統深度應用,識別應用場景,利用好情報指揮部門獨有、具有海量信息的110警情、情報信息、重點人員管控等數據資源,深度挖掘系統資源價值,讓數據“會說話”“能戰斗”。

二是加強建設投入。以實戰應用為著眼點和著力點,情報指揮部門會同科信部門加強全區重點區域、人員密集場所、公安檢查站、治安卡點的建設投入,加強視頻監控系統、單兵圖傳、車載圖傳及無線對講系統的建設。加快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強與國土資源、測繪部門的溝通,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完善指揮調度“一張圖”。

三是加強應用管理。與科信部門密切配合,升級改造和科學利用現有視頻資源和無線通信網,擁有視頻監控系統、無線通信系統的最高使用權限,隨時調用現場視頻,直接連線執勤民警。

四是建立應急通信保障聯勤聯動機制。加強與科信部門聯系,建立重大警務活動信息通信保障聯動機制,在固化完善原有視頻指揮調度聯動機制基礎上,大力加強有線、無線通信技術保障的聯動應用,全面支撐可視化、扁平化、精確化指揮調度。

(五)深化110 基礎體系建設

110 是情報指揮部門最基礎、最前沿的執法和服務窗口,是百姓心中的“平安符號”,更是人民公安的一面旗幟,代表公安機關整體形象。110 的本質屬性是“人民性”,任何時候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因此,要不斷深化110 基礎體系建設。一是持續加強110 接處警執法規范化建設。通過“十三個嚴格落實”的措施(嚴格落實110 接處警時限要求、嚴格落實“一級接警”“就近處警”和“分類處警”相結合原則、嚴格落實警情研判制度、嚴格落實警力報備制度、嚴格落實反饋制度、嚴格落實回訪制、嚴格落實言行規范、嚴格落實執法程序規范、嚴格落實著裝規范、嚴格落實科學調配警力、嚴格落實裝備配備、嚴格落實測試考評、嚴格落實教育培訓),堅持“以快便民”的原則,進一步規范110 接處警各個環節流程,解決110 接處警速度慢、警情處置不規范等問題,不斷提高公安機關快速反應能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對公安機關的滿意度。二是開展110 接處警工作模式創新。通過短信報警、視頻報警、微信報警等平臺建設,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報警方式,提高處置效率。三是學習借鑒“楓橋式派出所”的創建經驗和做法,探索開展110 報警服務臺等級化評定。按照“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標準,建立創建目標體系,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110 示范點,樹立一批創新標桿,推動110 工作體系化、高質量發展。四是持續加強110 警情數據匯聚融合和挖掘應用。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110 接處警工作規則》《公安機關110 接處警警情數據規范(試行)》《關于建立健全警種部門支援派出所機制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升級完善110 接處警系統功能,全面系統規范警情數據的采集錄入、質量監測、治理優化、深度應用等工作,切實加強人工智能、語義分析、標簽建模等技術應用,提升系統智能化水平,同時加強110接處警系統與公安機關各執法辦案系統的融合對接,避免警情信息重復采集、多頭采錄等問題,最大限度減輕基層民警工作負擔,不斷提升110 接處警工作整體質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110 警情數據匯聚過程中,應避免以下四個方面原因導致的數據缺失:服務器硬件設備故障,維修更換后未對數據及時補充推送;數據抽取軟件工作不正?;驍祿蟼鞒绦蚓帉懯д`;警情分類字典不統一,轉換過程數據對映出錯導致未能匯總上傳到公安廳中間庫;110 接處警系統升級改造過程中數據中斷或缺失。五是深化推進非警務警情聯動分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12345 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110 報警服務臺高效對接聯動的意見》,強力推動機制聯通、渠道暢通、數據互通、業務融通問題,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優化合成指揮,推動多元共治、齊抓共管,確保非警務警情分得出去、處置得好、群眾滿意。主要措施有:第一,緊扣頂層設計,著力完善非警務警情分流體系。加強110 與119、120、12345 熱線、水電氣等公共事業服務熱線平臺聯動,確保發生突發情況時可提供及時、專業、高效的緊急救助服務;拓展公安機關與綜合治理等其他公共服務平臺、政府職能部門、基層組織及社會力量協同聯動,加強110與城市管理、環境保護、勞動監察、住建、交通運輸等部門的對接聯動,建立完善針對矛盾糾紛類警情的多元調解工作體系;打通110 與12348、12123 等熱線的聯動分流渠道,實現高效聯動、一鍵分流。第二,緊抓督導考評,持續推動工作措施落地見效。推動12345 熱線管理辦法提檔升級,優化群眾訴求承辦時限,推動落實職能部門24 小時工作制;強化非警務警情跟蹤問效,提高訴求辦理質量。據統計,2023 年1 月至8 月,G 省公安機關110 報警服務臺非警務警情分流率為65.98%①數據來源于筆者調研。。

四、結語

新形勢下公安機關警務實戰,要求情報指揮部門正視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問題,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基點,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健全完善“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化運行機制為牽引,充分發揮“兩部三機構”(指揮部、參謀部和中樞指揮機構、情報研判機構和快速反應協調機構)的職能作用,全面提升情報預警、風險防范、統籌指揮、應急處置能力水平,加快構建統一高效權威的情報指揮體系,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

猜你喜歡
警情警務情報
情報
情報
情報
不能吃的餃子
“霉神”彥哥
警情多,賴別人的嘴?
HIV感染的警務預防與處置
交接情報
警務實戰訓練教學中開設
警用直升機的作用及在我國警務實戰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